www.guoxue.com
王廷信

 

中国美学需要什么?

感性美学》相关章节:

导 论:从美感出发的美学构想

上 篇:审美感受

  第一章 审美不是反映

  第二章 审美反映与马克思主义

  第三章 美感与鉴赏判断

  第四章 美感与“美”

  第五章 美感与快感

中 篇:审美能力

  第一章 审美——人类特有的能力

  第二章 审美能力的群体生成

  第三章 审美能力的个体生成

  第四章 审美能力的功能实现

  附 录 论群体审美能力

下 篇:艺术、自然与审美

  第一章 论“自然美”

  第二章 中国文学的焦虑主题

  附 录 新生代的焦虑 

  第三章 《红楼梦》:文化——心理层面上的一种解读

  第四章  现代艺术与阐释的危机

  第五章  艺术创作中的超常思维  

  第六章  艺术:一种中庸的描述  

外 篇:美学与时代

  中国美学需要什么    

  经济发展与中国美学的当代使命

  文化建设与纯学术的价值

后 记

  美学界早就在惊呼中国美学的危机。

  这说明美学界人士对现实的中国美学研究状况深为不满。要使美学更加令人满意,当然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美学目前尚有哪些根本的不足。应该说要使美学走出危机状态,不仅仅需要改善研究的外在环境,我们更应该从美学本身出发探讨美学陷入危机的根本原因,必须从美学内部寻找美学走出危机的契机,在我们看来,美学只有走上一条更加健康的学术道路才能继续生存并且发展,而要走上这条道路,至少还需要加强三方面的工作:确立美学本体的价值观念,寻找美学本体的逻辑起点,建立美学本体的交流语境。

一 确立美学本体的价值观念

  人类的所有活动,包括物质生产与精神创造活动,都受主体内在的价值观念影响与支配。这种价值观念有时是自觉的,更多时候是不自觉的。这些自觉与不自觉的价值观念,构成个人复杂的价值体系。同样,一时代被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又构成时代的价值体系,它是人们褒贬时世、臧否人物的内在标准。一门学科的发展繁荣,兴盛衰亡,也与人们共同的价值判断体系有内在的密切联系,只有按时代的价值体系来衡量显得有较高的价值,或者说被人们普遍赋予较高人类价值的学科,才有可能形成时人所趋的热门,反之就必然受到冷落,以致衰亡。

  但是,个人与时代的价值体系都是复杂的,人们对特定对象作价值判断的过程也相当复杂。任何一种客观存在的人类活动,几乎都拥有多元的人类价值,因而就无法阻止人们从各个不同方面去体认它的人类意义,就象不同人面对同一棵大树,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它不同的功能一样。如果说诸种人类活动都有其本体的价值,那么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各种学科又都很容易面临价值误置现象,也即它们经常地、甚至是难免地会在某一阶段,被赋予与其本体价值有异的价值,而为人们接受,或者拒绝。这种现象有时造成了某种人类精神活动虚假的繁荣,有时又会导致它陷入不正常的困境之中。前者如远古神话在当代成为一门显学,那是因为神话被以赋予了非神话的文化人类学价值;后者如宗教在当代中国的凄惨命运,即是因为人们将它与迷信混为一谈。那么,中国美学的沉浮应该如何看待呢?

  要把握中国美学近年里急剧沉浮的根源,应该首先辨别美学究竟具有什么人类价值,然后才有可能由此推知当代中国社会对美学的价值体认。

  美学是人类知识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仅仅从它一直被视为哲学整体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就可以证明这点。因而,美学必然地要分享知识的人类价值。

  任何一种成熟的文化都建立在它深厚的知识基础之上,而知识的结构,就犹如一座金字塔。在这座金字塔的顶部,是代表了该种文化发展最高成就的杰出人物,以及这些人对那些远离具体学科的、最富于抽象意义的形而上问题的思考,包括对宇宙人生最普遍规律的思考,以及作为这一思考之结果的学术。这个顶端要有广阔而扎实的底部作为其支撑,也即要有大量对具体学科的研究,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其基础,要有整个文化圈所有人共同的文化积累与现实努力为其基础。可以想见,如果这个基础很单薄,它实在也不足以支撑太高玄的顶峰的;而且,任何思想家对宇宙人生的深邃思考,也要在民族文化的坚实基础上才能获得意义深远的阐释,才真正算得上深邃。

  但是,不管怎么说,一座金字塔的高度,总是以它的顶峰为代表的。同样,人们衡量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达到了怎样的水平,最简单也最准确的方法,就是看作为这种文化代表的杰出人物对宇宙人生的思考达到了怎样的人类高度。当我们说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以及古希腊文明获得了极其引人注目的成就,甚至可以说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时,总是情不自禁地浮现出一连串光辉的名字,比如孔子、老子、庄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他们的思想结晶,那些伟大的著作。故而,要最抽象,最简单地论及知识与学术的人类价值,那就是把它视为人类或民族文化发展水平的表征,肯定它作为文化金字塔顶端的、代表了文化整体达到了怎样的高度的价值。换言之,如果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没有学术上的独特成就,或者说没有较高水平的学术成就,那么这个民族,这种文化在人类发展史中,就难以获得较高的地位。仅仅从这个方面而言,位于人类知识结构之核心位置之一的美学,其价值也是无法估量的。

  而且,知识与学术还不仅仅是民族文化达到了怎样的高度的一种纯粹的表征,或者说,对宇宙人生那些最抽象的、离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相当遥远的形而上课题的思考,不仅仅具有一种象征性的意义。人类能够获得多大的文化成就,在某种意义上说要看他们能够克服多大的困难,亦即达到了怎样的智力水平。而对宇宙人生那些最抽象又最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的形而上思考,永远是对人类智力最强有力的挑战,它不断引导人类思维向更广阔的领域和更深入的境界行进,它是一些永恒的不解之谜,在任何时代都刺激着人类思维的发展,使人类智力永不停息地上升到越来越高的水平。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逐渐递进的过程,知识水平的提高和人类智力的提升,也是一个逐渐递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但需要来自现实生活领域的大量新鲜经验的刺激,也需要来自最抽象的形而上领域的永恒的刺激。因而学术的发展,尤其是纯学术的发展始终就象思想的体操,训练着人类智力。虽然这种训练往往只限于极少数杰出人物,但是这极少数杰出人物会以其突出的文化成就,提升整个民族或整个文化圈的知识能力与水平。美学的研究与发展,从最抽象的意义上说,其价值就在于此。

  同时,美学在整个人类知识整体中又是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它所研究的对象有不同于其它人类知识领域之处。在康德看来,对宇宙人生万物最抽象的研究可以区分为对人类三大心理功能--知、情、意--的研究,而美学(或者说审美判断力的研究,这两个概念在康德哲学中是同义词)所研究的就是人类情感活动的本质。更准确的说,美学所研究的是某种被称为“艺术”的创造性的情感活动,而对于人类文化发展与知识进步,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诗意侧面的发掘,这种创造性情感活动是不可或缺的。

  艺术这种创造性的情感活动是人类最根本的文化需要之一,是人类对自身的生命意义的抽象肯定方式之一。而美学的意义,从某种角度而言,就在于尽可能从多种层面上探索与丰富艺术的人类价值,并且由此界定艺术活动中那些最具有普通意义的、与人类心灵深处最为切切相关的本质特征。从这里出发,我们就能找到真正属于美学的价值,即找到美学本体的价值。美学的这一价值不是其它人类活动所给予它的,它源自美学研究自身。

  值得忧虑的是,几乎是从美学作为一门学科进入中国以来,它的价值就被误置了。它或者被视为达到某种社会政治目的的工具,或者被视为具体的艺术创作与欣赏操作的方法大全。这两种误解都使我们忽视了美学作为一种纯学术所真正具有的价值,同样也对我们评价种种美学理论造成了不良影响。而一旦人们真实地感到美学所能起到的作用并非可以实际触摸,失望也就随之而来。这就是近十年来美学由极盛而极衰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确立美学本体的价值观念,真正把美学作为美学来研究,是我们今天面临的最关键的问题之一。

二 寻找美学本体的逻辑起点

  任何一种完备的科学理论都必须是自洽的,或者更通俗地说,它应该是从某个逻辑起点出发的有机整体。因为它必须是自洽的整体,所以从怎样的逻辑起点出发,就决定了该理论的性质、特征,甚至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美学也是如此。

  传统美学把“美”作为它的理论出发点或曰逻辑起点,而且是把某种“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美作为理论的逻辑起点。这就决定了它首先是把某种先验存在的,与主体可以无涉的客体作为研究对象的,而要界定这一对象的本质,就必须首先把它与主体的心灵活动,与主体的情感世界分离开来,舍此就无法准确地把握与体认作为纯粹客体的“美”。对客观存在的美作了这样的界定之后,剩下的工作就是描述人类如何被动地反映这种外在的美,如何在心灵中获得这种美的印象,或者如何复制这种美。

  以“美”为逻辑起点的美学至少有三大缺陷。

  其一,它使美学研究与探索的范围受到了太大的限制,而且是被限定在一个毫无意义的范围之内。如果把“美”作为美学的逻辑起点,那么美学首先就要设定美是一种先验的存在,既然它被视为先验的存在,几乎就没有任何可靠的经验的根据,可以藉以为这种美的本质特征提供证明,也就是说,任何理论及其依据充其量只能说明美的本质特征而不能证明其本质特征。这样的美学,与其说是建立在真理之上,毋宁说是建立在信仰之上,于是,所有美学争论最后必然都要成为信仰之争,因而也就必然地降低了美学作为人类知识整体之组成部分的价值。

  其二,这种美学的先验性,决定了它与人类实际的艺术活动即创造性的情感活动之间的距离。因为作为它的逻辑出发点的美是先于人的审美体验而存在的,无限丰富而生动的审美感受与体验,就只能被置于美学研究的边缘而不是核心位置,而且,它必定是由先验的美所规定了的,精神活动中最珍贵的内容,完全被它面临的固定对象遮蔽了,或者说被抽掉了,剩下的只是一个机械的过程。如果说这种美学能够揭示艺术的本质的话,它所揭示的也只不过是艺术活动中最没有意义的本质。

  其三,这种美学必定要在超历史、超文化的范畴内为美定义。因为它把美视为某种终极的存在,并且首先把美视为某种终极的存在,作为其逻辑起点的美,就不能、或者说不应该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改变它的质的规定性,而且更不可能与民族的、特定文化圈的审美趣味相关。它既是非历史的,又是非文化的,因之也是非现实的存在。

  存在这三大根本缺陷的美学从逻辑起点的选择上就是错误的,它限制了美学丰富与发展自身的无限可能性,只能使美学不断走向僵化与苍白。如果我们把美学视为研究人类艺术活动即创造性情感活动的特质的学科,那么我们首先就应该从人类审美活动本身开始美学研究,也即不是把“美”,而是把“审美”作为美学的逻辑起点。审美感受与体验的本质,才是一切美学研究的出发点。

  有了审美体验作为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我们根本就无须设定某种先验存在的、外在于人类艺术活动的美,美的客观存在马上就成为一种奢侈,并且是碍手碍脚的奢侈。从美感出发的美学研究所面临的首要课题不复是美的本质,也不复是的美的客观存在的费力不讨好的证明,而是美感体验的本质,审美与艺术活动的本质,是人类审美地把握与认识对象的过程本身的本质。

  以美感作为逻辑起点的美学把它的研究对象置于人类文化的大系统之中,把它置于人类实际的具体的创造性情感活动之中,研究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及不同人类群体的审美活动。虽然它也力图从这最复杂的研究对象中抽象出某些带规律性的本质特征,但是所有抽象,都以人们现实的,因之也是具有历史与文化内涵的感受与体验出发并以之为依据,都从人类精神活动的内在特质出发。因而它有可能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类审美趣味的变化而不断改造与丰富自身,也就具有永远的活力。

三 建立美学本体的交流语境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美学家曾经显得很自然而然地套用大量哲学语汇来讨论美学问题,当然,不仅美学如此、伦理学、历史学、普通心理学、社会学也是如此。我们在这些著述中总是能看到许多耳熟能详的理论术语,与这种奇怪的现象紧密相伴的怪事,就是所有这些学科,都用大量的篇幅讨论一些大致相同的,所谓“最本质”的问题,而学科本身的特征,完全被这些所谓“本质”淹没了。它最直接的结果之一就是使美学迷失了它的本体。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只把语言作为人际交流的纯粹的符号系统,而对它更深层的文化意义,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或者说,只把它视为表述与传达思想感情的工具,视为“器”与“术”,而没有同时考虑到它作为“道”与“道体”的意义。思维与语言永远是同一体。在某种意义上说,一种科学理论(包括人文科学理论)就是由一组具有特定理论含意的术语构成的特殊的表述系统与价值系统,在科学理论中,经过特殊界定、被赋予特定意义的术语,决不是最不重要的因素。库恩在著名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就曾指出“范式”的改变在科学革命中的重要作用,而一种新的范式被普遍接受,常常是一场科学革命获得成功的最显见的证明? 。一组新的、经过重新定义并且为学科内部普遍承认的理论术语能够构成一个新的理论空间,只有在这个空间里,人们才有可能用全新的思维方式,从新的角度发现问题、探讨问题,从而推动科学的发展。

  要说当代美学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重要问题,那是不公平的。我们记得几年前的“方法论热”,那个轰轰烈烈的时期,美学研究方法的革命与美学表述语言的革命,同样引人注目。这场革命使美学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从属于某种哲学信条的可悲地位,其中理论术语的急剧变换,具有不可低估的功绩。可惜它并没有使美学真正找到美学自身,而其中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几乎是在滥用种种新方法的论著里,到处充溢着的仍然是其它学科的术语,比如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或者耗散结构理论,等等。说得刻薄一点,它只是使美学换了一个主子或几个主子,依然没有使它走向独立。

  任何一种独立的、成熟的科学理论,都不能求助于从其它学科中借用的术语来完成自身的建树,因为各门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都不尽相同,或者说,当一门学科中的术语被转用到它种学科之中时它往往需要重新定义,也即要赋予它以新的理论含意。

  同样,理论也不能现成地拾取日常生活用语来准确清晰地表述,日常用语中大量模棱两可的、歧义纷生的词汇,常常是引发理论界诸多无谓争论的端由。

  一门独立的学科就是一个独特的交流空间,它必定是由一组经过定义的、规范化的术语为基础的独特的语境。这个独特的语境使人们能在尽可能大的程度上减少日常的语言交流中的误解,不仅使研究者能更科学、准确、简洁地表述自己的见解,也能使他人更明白无误地听懂对方的理论表述的表层与深层含意,以实现真正的理论交流。换言之,只有找到了一组与美学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相契合的、经过明确定义与规范,并且为美学界普遍接受的理论术语,建立起属于美学自身的表述方法与交流语境,美学才有可能成为一门独立的、成熟的科学,才能摆脱它从属于其它学科的附庸地位。

四 走向美学本体的必由之路

  中国美学面临的真正的危机,决不是美学研究人员的锐减,美学著作的滞销,或者说美学热的急剧降温。危机在于美学研究迄今仍未进入它的本体。这里既有其历史渊源,又涉乎它的现实境遇。

  中国的人文科学,有深厚的经世致用传统。从先秦诸子百家到宋明理学,几乎都在撰写一部又一部的“资治通鉴”。甚至清末民初的新文化运动,那些维新领袖与改良前驱,也无不借经学以文饰其政论,用以为欧西思想输入之导引。乾嘉学派不以经世致用为己任而深为后学所诟病,梁启超晚年高呼“断不以学问供学问以外之手段”? 几成空谷跫音。这种源于东方民族特殊思维模式的根深蒂固的实用理性传统,正是阻碍中国美学走向其本体的主要原因。

  过分功利化与高度实用性的理论追求,使中国美学的注意焦点始终聚集在两端--对艺术的道德批评与感性鉴赏。汉儒说诗,仅限于“美”、“刺”两端,就是对艺术作纯粹的道德批评的典型,韩愈高张“文以载道”“文以明道”的大旗,更从道德层面上肯定了艺术(文学)的社会学作用。从这一角度出发的艺术研究,过多地注意到艺术的社会道德功能,以至于几乎完全忽略了艺术作为人类创造性情感活动的价值。尽管它与纯粹的美学研究并非全然无关,但由于它不是从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的内在特质出发研究艺术的,这样的探讨不管多么深入,不管多么富有成就,也不能使作为人类知识整体之组成部分的美学走向独立。对艺术大量的感性鉴赏深刻体现了东方民族敏感的心灵与细腻的感受能力。象对艺术的道德批评一样,它未始没有一定的美学意义。但是对艺术的感性鉴赏主要地应归属于艺术活动领域之内,它是以艺术对象为材料的再度创造。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美学从来没有成为一门独立而成熟的学科,这决不是夸大之辞。

  二十世纪西学东渐,改变了中国美学研究的格局。尤其是近十来年,美学研究有了空前繁荣,研究领域大大拓宽了,研究方法也渐次走向多元。但是这种繁荣中也蕴含有虚假的成分,我们也应该冷静地看到,即使在“美学热”中,那种真正属于美学本体范畴的研究,也没有占据主导地位。美学热推动了美学研究向纵深发展,而美学越接近其本体,它与那些貌似美学的非本体研究之间的区别,也就越是明显。美学由盛而衰,就出现于这一背景之上。而由于中国的纯美学研究,缺乏象艺术的道德批评与感性鉴赏那样深厚的传统,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传统可以依凭,这颗外来的苞芽要成功地嫁接在中国文化之树,并且要开花结果,自然有相当的难度。

  美学是一门跨文化的世界性学科,但是它要在中国这块特殊的文化土壤上扎根,成为中国学术整体中相对独立的、成熟的组成部分,还有待于美学研究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而目前美学热的降温,恰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冷静思索的契机。如果我们能从中国美学的现状之中,看到美学危机的内在原因,也就不难确定我们的努力方向。美学必须走向它的本体才能真正成为一门科学。而要走向它的本体,果断地、有时甚至是痛苦地改变传统的研究方法与思维模式,就是它的必由之路。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
web@guoxue.com web@guo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