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帛狐篝】 典出《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 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閒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后以“鱼帛狐篝”谓借助鬼神制造舆论,以便起事。
【鱼帛狐声】 见“鱼帛狐篝”。
【鱼封雁帖】 泛指书信。
【鱼封雁帖】 见“鱼封雁帖”。
【鱼釜尘甑】 《後汉书·独行传·范冉》:“(范冉)遭党人禁锢,遂推鹿 车,载妻子,捃拾自资,或寓息客庐,或依宿树廕。如此十馀年,乃结草室而居焉。所止单陋,有时粮粒尽,穷居自若,言貌无改,闾里歌之曰:‘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范冉字史云,桓帝时曾任莱芜长。后以“鱼釜尘甑”谓贫穷得无粮可炊。
【鱼书雁帖】 泛指书信。
【鱼书雁帛】 见“鱼书雁帖”。
【鱼书雁信】 见“鱼书雁帖”。
【鱼鱼雅雅】 威仪整肃貌。雅。通“鸦”。鱼行成贯,鸦飞成阵,故称。
【鱼贯雁比】 见“鱼贯雁行”。
【鱼贯雁行】 比喻连续而进,犹如鱼群相接,雁阵行进。
【鱼笺雁书】 泛指书信。
【鱼游沸鼎】 同“鱼游釜中”。
【鱼游釜中】 鱼在锅里游。比喻处境十分危险,有行将灭亡之虞。
【鱼游釜内】 同“鱼游釜中”。
【鱼游濠上】 《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於濠梁之上,庄子曰:‘儵 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后以“鱼游濠上”表示纵情山水、逍遥遨游。
【鱼游沸釜】 同“鱼游釜中”。
【鱼游沸鼎】 见“鱼游沸鼎”。
【鱼游沸鼎】 同“鱼游釜中”。
【鱼游釜底】 同“鱼游釜中”。
【鱼游燋釜】 同“鱼游釜中”。
【鱼与熊掌】 语本《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 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比喻俱为所欲,难于取舍之物。
【鱼肠尺素】 指书信。
【鱼肠雁足】 泛指书信。
【鱼质龙文】 鱼的实质,龙的外表。谓虚有其表。
【鱼鲁帝虎】 谓将鱼误写作鲁,帝误写作虎。泛指文字错讹。
【鱼溃鸟散】 谓像鱼腐烂鸟溃散。比喻迅即崩溃,完全失败。
【鱼溃鸟离】 见“鱼溃鸟散”。
【鱼县鸟窜】 鱼被钓,鸟逃窜。比喻或受制于人,或飘泊流离,处境十分险 困。县,通“悬”。
【鱼龙百变】 像鱼龙那样变化多端。
【鱼龙曼延】 亦作“鱼龙漫衍”。亦作“鱼龙曼衍”。①古代百戏杂耍名。 由艺人执持制作的珍异动物模型表演,有幻化的情节。鱼龙即所谓猞猁之兽,曼延亦兽名。②喻虚假多变,玩弄权术。
【鱼龙曼衍】 见“鱼龙曼延”。
【鱼龙曼羡】 喻世事变幻。
【鱼龙混杂】 ①鱼和龙混在一起。②比喻好的和坏的混杂在一起。
【鱼龙漫衍】 见“鱼龙曼延”。
【鱼龙变化】 谓鱼变化为龙。比喻世事或人的根本性变化。
【鱼瞵鹗睨】 像鱼和鹗那样瞪眼注视。比喻瞠目而视。
【鱼跃鸢飞】 语出《诗·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毛传: “言上下察也。”孔颖达疏:“毛以为大王、王季德教明察,著於上下。其上则鸢鸟得飞至於天以游翔,其下则鱼皆跳跃於渊中而喜乐。”后以“鱼跃鸢飞”谓世间生物任性而动,自得其乐。
【鱼跃龙门】 同“鱼化龙”。
【鱼烂土崩】 鱼内腐而烂,土不实而崩。比喻内部腐败,迅速崩溃,无可挽 回。
【鱼烂瓦解】 犹言鱼烂土崩。
【鱼烂而亡】 鱼烂自内而发。比喻因内部腐败而自取灭亡。
【鱼烂取亡】 见“鱼烂而亡”。
【鱼烂河决】 鱼肉腐烂,黄河溃决。比喻因自身原因溃败灭亡而不可挽救。 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论》附录汉班固曰:“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
【鱼惊鸟散】 见“鱼溃鸟散”。
【鲁人回日】 同“鲁阳挥戈”。
【鲁戈回日】 同“鲁阳挥戈”。
【鲁戈挥日】 同“鲁阳挥戈”。
【鲁斤燕削】 鲁之削(小刀),宋之斤(斧头),质量都很好;如易地生产, 在鲁造斤而在燕制削,质量不会优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学习模仿达不到原来水平。
【鲁连蹈海】 战国时齐国人鲁仲连不满秦王称帝的计划,曾说,秦如称帝, 则蹈东海而死。后以“鲁连蹈海”表示宁死而不受强敌屈辱的气节、情操。
【鲁鱼亥豕】 “鲁”和“鱼”、“亥”和“豕”篆文形似,以致引起误写错 读。晋葛洪《抱朴子·遐览》:“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吕氏春秋·察传》:“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后以“鲁鱼亥豕”泛指书籍传写刊印中的文字错误。
【鲁鱼帝虎】 语出《意林》卷四引晋葛洪《抱朴子》:“谚云:‘书三写, 鱼成鲁,帝成虎。’”按,今本《抱朴子·遐览》“帝”作“虚”。后因以“鲁鱼帝虎”称传写刊印中出现的文字错误。
【鲁鱼陶阴】 “鲁”和“鱼”、“陶”和“阴”字形相近易混。指传抄刊印 中的文字错误。
【鲁阳指日】 同“鲁阳挥戈”。
【鲁阳回日】 见“鲁阳挥戈”。
【鲁阳挥戈】 《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搆难,战酣日暮,援戈 而■之,日为之反三舍。”后以“鲁阳挥戈”、“鲁阳回日”谓力挽危局。
【鲁阳挥日】 同“鲁阳挥戈”。
【鲁阳麾戈】 同“鲁阳挥戈”。
【鲁殿灵光】 汉代鲁恭王建有灵光殿,屡经战乱而岿然独存。后因以“鲁殿 灵光”称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
【鲁卫之政】 语出《论语·子路》:“鲁卫之政,兄弟也。”鲁是周朝周公 的封国,卫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国,两国的政治情况也像兄弟一样差不多。因以比喻情况相同或相似。
【鲁灵光殿】 ①汉代著名宫殿名。在曲阜(今山东曲阜)。②比喻硕果仅存 的人或事物。
【鲂鱼赪尾】 《诗·周南·汝坟》:“鲂鱼赪尾,王室如燬。”毛传:“ 赪,赤也;鱼劳则尾赤。”硃熹集传:“鲂尾本白而今赤,则劳甚矣。”后因以形容人困苦劳累,负担过重。
【鮎鱼上竹】 同“鮎鱼上竹竿”。
【鮎鱼上竹竿】 俗说鲇鱼能上竹竿,但鲇鱼黏滑无鳞,爬竿毕竟困难。后 因以“鮎鱼上竹竿”比喻上升艰难。
【鮎鱼上竿】 同“鮎鱼上竹竿”。
【鮎鱼缘竹竿】 同“鮎鱼上竹竿”。
【鲍子知我】 《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曰:‘吾始困时,当与鲍叔贾, 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於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后以“鲍子知我”谓彼此相互了解而情谊深切。
【鲍鱼之次】 见“鲍鱼之肆”。
【鲍鱼之肆】 亦作“鲍鱼之次”。卖咸鱼的店铺。鱼常腐臭,因以喻恶人之 所或小人聚集之地。
【鲜衣良马】 见“鲜衣怒马”。
【鲜衣怒马】 美服壮马。谓服饰豪奢。
【鲜衣美食】 谓衣食俱美。形容讲究吃穿,生活奢华。
【鲜车怒马】 谓车辆鲜丽,辕马壮健。形容豪富。
【鲜车健马】 见“鲜车怒马”。
【鲜眉亮眼】 犹言眉清目秀。形容容貌漂亮。
【鲜蹦活跳】 谓鱼、禽等乱蹦乱跳而有生气。
【鲜艳夺目】 谓色彩鲜明艳丽而耀眼。
【鲜廉寡耻】 无廉洁之操守且不知羞耻。
【鲤鱼跳龙门】 ①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埤雅·释 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清李元《蠕范·物体》:“鲤……黄者每岁季春逆流登龙门山,天火自後烧其尾,则化为龙。”后以“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②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鲸吞虎噬】 像鲸鱼和老虎一样吞食。多比喻吞并土地财物。
【鲸吞蛇噬】 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
【鲸吞蚕食】 像鲸鱼吞食一口吞下,像蚕吃桑叶逐步侵占。比喻用各种毛段 侵吞。
【鲸波怒浪】 犹言惊涛骇浪。
【鲸波鼍浪】 见“鲸波■浪”。
【鲸波■浪】 亦作“鲸波鼍浪”。亦作“鲸涛鼍浪”。犹言惊涛骇浪。
【鲸涛鼍浪】 见“鲸波■浪”。
【鰈离鹣背】 喻夫妻或恋人分离。
【鳏鱼渴凤】 比喻独身的男子急于求得配偶。
【鳏寡孤惸】 同“鳏寡孤独”。惸,无兄弟。
【鳏寡孤独】 语本《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 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泛指没有劳动力而独居无依靠的人。
【鳏寡惸独】 同“鳏寡孤独”。惸,无兄弟。
【鳞次相比】 见“鳞次栉比”。
【鳞次栉比】 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密密地依次排列。
【鳞萃比栉】 犹言鳞次栉比。
【鳞集毛萃】 谓如鱼鸟成群而至。
【鳞集仰流】 如鱼群迎向上流。喻人心归向。
【麻木不仁】 ①神经系统的病态之一。肢体发麻,没有感觉。②比喻人对外 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没有感情。
【麻痹大意】 失去警觉,疏忽大意。
【麻痺不仁】 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没有感情。
【麾之即去】 语本《史记·汲郑列传》:“使黯(汲黯)任职居官,无以逾 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原形容性情刚直不屈,能坚持原则。后反用其语,意谓命令他走,就离开。形容服从指挥,听候调遣。
【鹿皮苍璧】 《汉书·食货志下》:“上(汉武帝)与汤(张汤)既造白鹿 皮币,问异(颜异)。异曰:‘今王侯朝贺以仓璧,直数千,而其皮荐反四十万,本末不相称。’”后以“鹿皮苍璧”谓本末不相称。
【鹿死不择音】 指庇廕的地方。音,通“阴”。鹿到了快要死的时候,不选 择庇廕的地方。比喻只求安身,不择处所。亦比喻情况危急,无法慎重考虑。
【鹿死不择廕】 见“鹿死不择音”。
【鹿死谁手】 以追逐野鹿喻争夺政权,意谓天下当为何人所得。后亦比喻胜 负谁属。
【鹿走苏台】 《汉书·伍被传》:“後王(淮南王)坐东宫,召被欲与计事, 呼之曰:‘将军上。’被曰:‘王安得亡国之言乎?昔子胥谏吴王,吴王不用,乃曰:“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今臣亦将见宫中生荆棘,露霑衣也。’”后以“鹿走苏台”比喻国家败亡,宫殿荒废。
【鹿驯豕暴】 意谓一会兒像鹿一样柔驯,一会兒像猪一样凶暴。形容狡诈。
【鹿裘不完】 穿的是粗陋的皮裘,而且不完整。形容生活俭朴。
【麇骇雉伏】 形容惊怕躲藏。
【麇至沓来】 犹言群集纷至。
【麈尾之诲】 谓高明的教诲。
【丽句清词】 华丽清新的辞句。
【丽句清辞】 见“丽句清词”。
【丽藻春葩】 唐冯贽《云仙杂记·粲花》:“李白与人谈论,皆成句读,如 春葩丽藻,粲于齿牙,时号李白粲花之论。”后以“丽藻春葩”比喻美妙的言谈。
【麞头鼠目】 麞头削骨露,鼠眼小睛圆。形容人的寒贱相。后亦多用以形容 人的面目猥琐、心术不正。
【麟子凤雏】 麒麟之子,凤凰之雏。比喻年轻的颖异俊秀之人。
【麟肝凤髓】 麟之肝,凤之髓。极言美味佳肴。
【麟角虎翅】 麟之角,虎之翅。比喻世间不可多得的人才。
【麟角凤毛】 麟的角,凤的毛。比喻稀有而又难得之人才或事物。
【麟角凤距】 麟的角,凤的爪。比喻稀罕珍贵,但又未必用得上的事物。
【麟角凤觜】 麟之角,凤之觜。比喻稀有之物。
【麟凤龟龙】 ①古称四灵之物。②喻指美好、正确者。
【粗心浮气】 谓办事浮躁,不细心。
【粗衣淡饭】 粗布衣服,平常饭食。形容生活俭朴。
【粗衣恶食】 粗劣的衣食。常形容生活清苦。
【粗衣粝食】 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清苦。
【粗枝大叶】 谓文字或话语简略概括。
【粗服乱头】 粗劣的衣服,蓬乱的头发。谓不加修饰。
【粗袍粝食】 同“粗衣恶食”。
【黼衣方领】 华贵的服饰。借指王公显贵。
【黼国黻家】 谓国家文教之治,美如锦绣。
【黼蔀黻纪】 谓锦绣美好的年代。
【黼黻文章】 古代礼服上所绣的色彩绚丽的花纹。泛指华美鲜艳的色彩。
【黼黻皇猷】 犹言辅佐朝廷。
【鼎分三足】 见“鼎足三分”。
【鼎玉龟符】 旧指传国之宝及受命之符箓。
【鼎成龙升】 见“鼎成龙去”。
【鼎成龙去】 《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 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後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以“鼎成龙去”指帝王去世。
【鼎折餗覆】 见“鼎折覆餗”。
【鼎折覆餗】 《易·鼎》:“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孔颖达疏:“施之於人,知小而谋大,力薄而任重,如此必受其至辱,灾及其身也,故曰其形渥,凶。”后以“鼎折覆餗”比喻力薄任重,必致灾祸。
【鼎足三分】 如鼎之三足,各据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势。
【鼎足之势】 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势。
【鼎足而三】 谓像鼎足一样,三方面并立。
【鼎足而立】 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常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 局面。
【鼎食鸣锺】 见“鼎食鸣钟”。
【鼎食鸣钟】 亦作“鼎食鸣锺”。击钟列鼎而食。形容富贵人家生活豪侈。
【鼎鱼幕燕】 《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而将军鱼游於沸鼎之中, 燕巢於飞幕之上,不亦惑乎。”李善注:“袁崧《後汉书》:‘硃穆上疏曰:养鱼沸鼎之中,栖鸟烈火之上,用之不时,必也燋烂。’《左氏传》曰:‘吴季札曰:夫子之在此也,犹燕巢于幕之上。’”后以“鼎鱼幕燕”比喻处于极危险境地的人或事物。
【鼎湖龙去】 同“鼎成龙去”。
【鼎鼎大名】 形容名声极大。
【鼎鼎有名】 见“鼎鼎大名”。
【鼎新革故】 《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旧时多以“鼎 新革故”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后泛指事物的破旧立新。
【鼎鼐调和】 相传商武丁问傅说治国之方,傅以如何调和鼎中之味喻说,遂 辅武丁以治国。后因以“鼎鼐调和”比喻处理国政。
【鼎镬刀锯】 古代四种酷刑的刑具。泛指最残酷的刑罚。
【鼎铛玉石】 谓视鼎如铛,视玉如石。形容奢侈。
【黑天白日】 白天和黑夜;整日整夜。
【黑天半夜】 深更半夜。
【黑天摸地】 谓漆黑一团。
【黑天墨地】 见“黑天摸地”。
【黑白分明】 ①黑是黑,白是白,两种颜色清楚明显。②比喻是非严明。
【黑白混淆】 指颠倒是非,制造混乱。
【黑地昏天】 形容极其黑暗腐朽。亦比喻黑暗腐朽的社会。
【黑更半夜】 指深夜。
【黑言诳语】 犹言胡言乱语。
【黑风孽海】 喻环境、遭遇的险恶。
【黑家白日】 不分昼夜,整天整夜。
【黑云压城城欲摧】 原意为黑云密布城的上空,好像要把城墙压塌似的。后 比喻恶势力造成的紧张局面或恶势力一时的嚣张气焰。
【黑漆一团】 ①指墨团。②形容非常黑暗,没有一点光明。或对人对事一无 所知。
【黑漆皮灯】 不透光亮的灯。比喻不明事理。
【黑漆皮灯笼】 ①涂以黑漆的灯笼。形容社会腐败黑暗。②形容懵然无知。
【黑价白日】 见“黑家白日”。
【黑灯下火】 形容黑暗没有灯光的情景。
【黑灯瞎火】 见“黑灯下火”。
【默化潜移】 同“潜移默化”。
【默契神会】 谓从意识深处默默领会和揣摩事物所蕴含的精神气韵。
【默换潜移】 暗中转换移易。
【默默无言】 沉默不语。
【默默无闻】 不出名,无人知晓。
【默转潜移】 暗中转换移易。
【黔驴之技】 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尨然大物也,以为神……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習其声,又近出前後,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后以“黔驴之技”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
【黔驴技孤】 同“黔驴之技”。
【黔驴技穷】 见“黔驴技尽”。
【点水不漏】 形容十分周到、严密,毫无差失漏洞。
【点手莋脚】 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多形容说话放任不拘,或轻率地指 点、批评。
【点石成金】 同“点铁成金”。
【点石为金】 同“点铁成金”。
【点金乏术】 谓无点金成铁的法术。比喻没有办法筹措钱财。
【点金成铁】 ①禅门喻开示不对机,增人惑乱。《景德传灯录·真觉大师灵 照》:“问:‘还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一言,点凡成圣。请师一点。’师曰:‘还知齐云点金成铁吗?’曰:‘点金成铁,未之前闻。至理一言,敢希垂示!’”后用以比喻把好文章改坏。②比喻把好事办坏。
【点金作铁】 见“点金成铁”。
【点金无术】 见“点金乏术”。
【点指画字】 指在合同文约或供词上按手印签字画押。
【点指莋脚】 见“点手莋脚”。
【点胸洗眼】 指一洗尘俗,使人豁然明朗。
【点纸画字】 指在契约或供词上捺指模和签押。
【点头之交】 谓交情甚浅,见了面只不过点点头而已。
【点头咂嘴】 表示同意、赞赏。
【点头哈腰】 形容恭顺或过分客气。
【点头会意】 ①形容机灵乖觉。②表示允可、赞许。
【点铁成金】 ①旧谓仙道点铁石而成黄金。②比喻修改文章,化腐朽为神奇。
【黜邪崇正】 斥退奸邪,崇尚正直。
【黜衣缩食】 节衣缩食。指在生活上省穿省吃,力求节约。
【黜昏启圣】 贬退昏庸,开启圣明。
【黜幽陟明】 见“黜陟幽明”。
【黜陟幽明】 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黜奢崇俭】 革除奢华,崇尚俭仆。
【党邪陷正】 与坏人结伙,陷害好人。
【党邪丑正】 犹言党邪陷正。
【党同伐异】 与自己观点相同的就袒护,与自己观点不同就加以攻击。
【党同妒异】 犹言党同伐异。
【党坚势盛】 谓团结紧、势力盛大。
【党恶佑奸】 偏护奸恶。
【黯晦消沉】 谓湮没消失。
【黯然失色】 指相比之下,事物仿佛失去原有的色泽、光彩。
【黯然神伤】 心神悲沮貌。
【黯然无色】 指事物失去原有光彩,变得暗淡无光。
【黯然销魂】 心神沮丧,失魂落魄。
【黩武穷兵】 滥用兵力,任意征讨。
【黍秀宫庭】 相传西周亡后,所有旧时的宗庙宫室尽为禾黍之地。后遂以 “黍秀宫庭”作为感慨亡国之词。语本《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於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徬徨不忍去。”
【黍油麦秀】 《尚书大传》卷二:“微子朝周,过殷故墟,见麦秀之蕲蕲兮 ……曰:此父母之国。乃为《麦秀之歌》,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我好仇!’”按,《史记·宋微子世家》亦载此事,“微子”作“箕子”。后因以“黍油麦秀”为亡国之痛的感叹。
【黍离麦秀】 相传西周亡后,“周大夫行役,至於宗周”,见旧时宗庙宫室, 尽为禾黍之地,触景伤怀,无限感慨,而作《黍离》之诗。又箕子朝周,过故殷墟,见宫室毁坏,尽生禾黍,哀伤不已,而作《麦秀》之歌。事见《诗·王风·黍离》、《史记·宋微子世家》。后遂用作典故,以“黍离麦秀”为感慨亡国之词。
【黎庶涂炭】 形容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痛苦境地。
【黏皮带骨】 比喻拖沓,不洒脱。
【黏皮着骨】 见“黏皮带骨”。
【黏■缴绕】 谓胶着在一起,纠缠不休。
【鼓舌掀簧】 掉动舌头,掀动乐器中的簧片。谓用动人的言辞蛊惑人。
【鼓舌扬脣】 转动舌头,张开嘴脣。形容开口说唱。
【鼓舌摇脣】 同“鼓脣摇舌”。
【鼓吻弄舌】 鼓弄脣舌。
【鼓吻奋爪】 犹言张牙舞爪。
【鼓吹喧阗】 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鼓盆之戚】 谓丧妻之痛。
【鼓脣弄舌】 同“鼓脣摇舌”。
【鼓脣咋舌】 同“鼓脣摇舌”。
【鼓脣摇舌】 鼓动嘴脣,摇动舌头。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亦泛指 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鼓眼努睛】 眼睛张大、凸起的样子。谓使眼色。
【鼓睛暴眼】 眼睛突出的样子。
【鼓腹含和】 吃饱肚子,和乐相处。形容太平欢乐。
【鼓腹含哺】 同“含哺鼓腹”。
【鼓腹击壤】 同“击壤鼓腹”。
【鼓脑争头】 争着出头;要冒尖,强出头。
【鼓舞欢忻】 同“欢欣鼓舞”。
【鼓舞欢欣】 同“欢欣鼓舞”。
【鼓旗相当】 同“旗鼓相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