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上)之23 —— 计 11,522

 

 

 

 


相关网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拍案叫绝】 拍桌子叫好。形容赞赏至极。语本唐田颖《博浪沙行序》:“ 不禁拍案呼奇。”

【拍案惊奇】 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明末凌濛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 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拆东补西】 拆掉这里去补那里。比喻临时勉强应付。

【拆东墙补西墙】 同“拆东补西”。

【抵死漫生】 犹言竭尽思虑;千方百计。

【抵死瞒生】 见“抵死漫生”。

【抵死谩生】 见“抵死漫生”。

【拘文牵义】 拘泥于字义、文义。

【拘挛补衲】 拉扯牵引,缝补缀合。比喻文章用事过多,反成弊害。

【拘奇抉异】 搜求奇异的文句。

【抱火卧薪】 比喻处境险恶。语本汉贾谊《新书·数宁》:“夫抱火措之积 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偷安者也。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抱玉握珠】 比喻满腹经纶,富有才学。语出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 “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抱布贸丝】 以物易物。商品交换的一种形式。

【抱表寝绳】 坐卧不离准则。意谓坚持德操。

【抱法处势】 坚持法制,凭借权势。

【抱残守缺】 见“抱残守阙”。

【抱残守阙】 亦作“抱残守缺”。①守着残缺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 不接受新事物。②谓笃守古学古道。③喻在条件很差的情况下坚持着做。

【抱蔓摘瓜】 摘完瓜连瓜蔓也抱去。比喻滥加株连,斩尽杀绝。语本唐李贤 《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抱椠怀铅】 同“握铅抱椠”。

【抱薪救火】 比喻以错误的做法去消灭祸患,反而使祸患扩大。

【抱薪救焚】 同“抱薪救火”。

【抱头鼠窜】 形容急忙逃走的狼狈相。

【抱甕灌园】 传说孔子的学生子贡,在游楚返晋过汉阴时,见一位老人一次 又一次地抱着甕去浇菜,“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且说:这样做,为人就会有机心,“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见《庄子·天地》。后以“抱甕灌园”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

【抱关执籥】 持门闩,拿钥匙。指监门小吏的职务。

【抱关击柝】 守门打更的小吏。

【抱枝拾叶】 犹言舍本逐末。

【拄笏西山】 见“拄笏看山”。

【拄笏看山】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 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按,手版,即笏。后以“拄笏看山”形容在官而有闲情雅兴。亦为悠然自得貌。

【拄颊看山】 同“拄笏看山”。

【拉三扯四】 形容说话乱牵扯到无关的人和事。

【拉大旗作虎皮】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拉朽摧枯】 同“摧枯拉朽”。

【拉拉扯扯】 ①拉拽。②牵手挽臂。表示亲昵。③形容拉拢不正当的关系。

【拉枯折朽】 同“摧枯拉朽”。

【拉家带口】 谓被家小拖累着。

【拉帮结派】 组织帮派,搞小集团活动。

【拙口笨腮】 犹拙嘴笨舌。

【拙口钝腮】 犹拙嘴笨舌。

【拙贝罗香】 安息香的别名。

【拙嘴笨舌】 嘴巴笨拙。谓不善于言辞。

【拙嘴笨腮】 见“拙嘴笨舌”。

【招亡纳叛】 招引接纳敌方叛逃的人。

【招花惹草】 指挑逗、勾引女子。

【招兵买马】 ①招募士兵,购置战马。谓组织武装,扩充兵力。②比喻组织 或扩充人力。

【招灾惹祸】 招引灾祸。

【招灾揽祸】 招揽灾祸。

【招事惹非】 见“招是惹非”。

【招降纳叛】 ①招引接纳敌方叛降的人。②称网罗坏人,扩充势力。

【招是生非】 见“招是惹非”。

【招是惹非】 招惹是非。谓无故生事。

【招是搬非】 搬弄是非,引起争端。

【招是揽非】 犹招是惹非。

【招风惹雨】 见“招风惹草”。

【招风惹草】 比喻惹是生非,引出事端。

【招风揽火】 比喻招惹是非。

【招军买马】 犹招兵买马。

【招摇过市】 故意炫耀自己以引起别人注意。语出《史记·孔子世家》:“ 居卫月馀,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

【招摇撞骗】 谓借名炫耀,进行诈骗。

【招蜂引蝶】 比喻逗引异性。多指女子。

【招蜂惹蝶】 犹招蜂引蝶。

【招贤纳士】 招引接纳贤士。

【招权纳贿】 把持权势,接受贿赂。

【招权纳赂】 见“招权纳贿”。

【招权纳赇】 见“招权纳贿”。

【披毛求疵】 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披毛求瑕】 见“披毛求疵”。

【披毛索黡】 同“披毛求疵”。黡,黑痣。

【披毛戴角】 谓变为禽兽。

【披心沥血】 喻竭尽忠诚。

【披肝沥血】 比喻竭尽忠诚。

【披肝沥胆】 比喻以真诚相见或极尽忠诚。

【披肝露胆】 见“披露肝胆”。

【披沙拣金】 见“披沙简金”。

【披沙简金】 犹言排沙简金。比喻从大量事物中挑选精华。

【披林撷秀】 犹言去粗存精。

【披荆斩棘】 ①斩除荆棘。②比喻在前进道路上或创业过程中扫除障碍,克 服困难。语本《後汉书·冯异传》:“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披枷带锁】 谓罪犯套上枷锁等刑具。

【披枷戴锁】 见“披枷带锁”。

【披星带月】 顶着星月奔走。形容早出晚归或夜行。

【披星戴月】 见“披星带月”。

【披坚执锐】 穿着坚固的盔甲,拿着锐利的武器。

【披麻救火】 比喻自取灾祸,自取灭亡。

【披麻带孝】 服重孝。

【披麻带索】 犹披麻带孝。

【披麻戴孝】 见“披麻带孝”。

【披裘负薪】 汉王充《论衡·书虚》:“传言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 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於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后遂以“披裘负薪”为高士孤高清廉,隐逸贫居之典。

【披裘带索】 形容衣着粗陋。

【披榛采兰】 比喻选拔人材。

【披发入山】 谓离开俗世而隐居。

【披发左衽】 披头散发,衣襟向左边开。古指东方、北方少数民族的装束, 含有落后、不开化之意。后亦借指异族入主。语出《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被,通“披”;衽,同“衽”。

【披发缨冠】 谓不及束发冠戴,只系缨于颈。比喻急于救援。语出《孟子· 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披霄决汉】 冲出霄汉。

【披头散发】 形容头发披垂,非常散乱。

【披襟解带】 比喻敞开胸怀,心地坦白。

【披罗戴翠】 形容衣饰华丽。

【披沥肝膈】 同“披肝沥胆”。

【披沥肝胆】 见“披肝沥胆”。

【披露肝胆】 谓竭诚相告或竭尽忠诚。

【挈领提纲】 挈衣之领,提网之纲。比喻抓住要领。

【拿三搬四】 装模作样,故意刁难。

【拿手好戏】 演员擅长的剧目。亦以喻最擅长的本领。

【拿班作势】 见“拿班做势”。

【拿班做势】 装腔作势,摆架子。

【拿粗挟细】 寻事生非;挑剔冒犯。

【拿腔作调】 故意装出特殊的腔调。

【拿腔做势】 装模作样;装腔作势。

【拿糖作醋】 装腔作势,摆架子。

【拳中掿沙】 以手握沙,捏合不拢。比喻不团结。

【拳打脚踢】 形容殴打凶狠。

【拳拳服膺】 诚恳信奉;衷心信服。

【拭目以俟】 见“拭目以待”。

【拭目以待】 擦亮眼睛等着看。形容对事情发展殷切关注。

【拭目而待】 见“拭目以待”。

【挂一漏万】 谓列举不周,必多遗漏。语本唐韩愈《南山诗》:“团辞试提 挈,挂一念万漏。”

【挂羊头卖狗肉】 比喻用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名不符实或做坏事。

【挂肚牵肠】 极言牵挂,挂念。

【挂席为门】 汉初丞相陈平,好读书,在未发迹时,家里很穷,挂着破席子 当门。见《史记·陈丞相世家》。后以“挂席为门”指隐士居处。亦形容贫穷或居处简陋。

【挂灯结彩】 悬挂红灯,系结彩绸。表示喜庆。

【持人长短】 谓抓住他人的缺点过失作为把柄,加以攻击。

【持之以恆】 亦作“持之以忄互”。谓有恆心,长期坚持下去。

【持之以忄互】 见“持之以恆”。

【持之有故】 谓立论有根据。

【持戈试马】 比喻作好准备,跃跃欲试。

【持正不阿】 持守公正正派,不迎合阿谀。

【持平之论】 谓公正合理的议论和意见。

【持危扶颠】 扶持危殆局面。语本《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持盈守成】 保持已成的盛业。

【持盈保泰】 谓处在极盛时要谦逊谨慎以保持平安。

【持禄养交】 谓结交权贵以保持禄位。

【持满戒盈】 端盛满之水而留心不外溢。比喻居高位而能警戒自己不骄傲自 满。

【持螯把酒】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载:晋代嗜酒的毕卓曾说: 一手拿着蟹螯,一手捧着酒杯,便足以了一生。因以“持螯把酒”形容秋季吃蟹饮酒之乐。

【持橐簪笔】 谓侍从之臣携带书和笔,以备顾问。

【持衡拥璇】 比喻执掌权柄。璇、衡,北斗七星中的二星名。

【持筹握算】 计算;精打细算。

【持权合变】 以权宜之计适应已经变化的局面。

【拱挹指麾】 谓从容安舒,指挥若定。

【拱揖指挥】 同“拱挹指麾”。

【拱揖指■】 同“拱挹指麾”。

【拱揖指麾】 同“拱挹指麾”。

【拽布拖麻】 犹言披麻戴孝。

【拽布披麻】 见“拽布拖麻”。

【拽巷攞街】 见“拽巷啰街”。

【拽巷啰街】 谓大声呼叫,惊动街坊。

【拽巷逻街】 见“拽巷啰街”。

【挺而走险】 谓被迫走冒险的道路。挺,本作“铤”。

【挺身而出】 勇敢地站出来。

【挺胸凸肚】 ①形容得意或狂妄自大的样子。②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

【挺鹿走险】 挺而走险。谓事急之时,被迫冒险行事。语本《左传·文公十 七年》:“古人有言曰……‘鹿死不择音(廕)’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括目相待】 用不同于以前的新的眼光来看待。

【拾人牙慧】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 牙後慧。”后以“拾人牙慧”比喻拾取人家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

【拾人涕唾】 比喻蹈袭他人的意见、言论,没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拾人唾涕】 见“拾人涕唾”。

【拾人唾馀】 见“拾人涕唾”。

【拾金不昧】 谓拾得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己有。

【拾陈蹈故】 因袭陈词滥调。

【拾带重还】 相传唐宰相裴度少时游香山寺,拾得某妇人所遗下的三条宝带, 这是她借来为父亲脱罪的,裴度守候着还了她。见宋丁用晦《芝田录·裴度》。后以喻拾到财物,物归原主,不占为己有。

【拾遗补阙】 ①补正别人的缺点过失。②采录遗逸的事迹。

【挑三拨四】 见“挑三豁四”。

【挑三豁四】 谓挑拨是非。

【挑茶斡刺】 寻事生非。

【挑拨离间】 搬弄是非,制造矛盾。

【挑三拣四】 谓挑挑拣拣,嫌这嫌那。

【挑三嫌四】 见“挑三拣四”。

【挑三检四】 见“挑三拣四”。

【挑么挑六】 挑剔,找差错。

【挑肥拣瘦】 谓挑来挑去,下不了决心,拿不定主意。

【挑精拣肥】 犹挑肥拣瘦。

【挑牙料脣】 摇动嘴脣。谓吵嘴,争吵。

【挑脣料嘴】 见“挑牙料脣”。

【指山说磨】 见“指山卖磨”。

【指山卖磨】 比喻耍手段、说空话哄人。

【指天为誓】 见“指天誓日”。

【指天画地】 ①谓上占三光,下知分野。②伸指上下左右挥动。道教敕勒之 术。③讲话时助以手势,态度激切。④谓发誓赌咒。

【指天誓日】 指着天、日发誓,表白心迹。语本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

【指不胜屈】 形容数量很多,扳着指头数也数不过来。

【指不胜偻】 见“指不胜屈”。

【指日可待】 谓不久即可实现。

【指日而待】 见“指日可待”。

【指日成功】 谓不久即可成功。

【指日高升】 见“指日高升”。

【指日高升】 谓很快就可升官。旧时官场预祝之词。

【指日誓心】 对着太阳发誓,表明忠诚无二。

【指手画脚】 见“指手划脚”。

【指手划脚】 亦作“指手画脚”。①说话时做手势。多用于形容放肆或得意。 ②比喻乱加指点批评。

【指手点脚】 犹指指点点。形容背后指点议论之状。

【指方画圆】 谓谈论时以手指比画。

【指矢天日】 见“指天誓日”。

【指名道姓】 指出其人的姓名。多指对人公开批评或攻击。

【指李推张】 谓相互推委,逃避责任。

【指皁为白】 谓混淆黑白,颠倒是非。

【指东画西】 见“指东划西”。

【指东话西】 犹言东拉西扯。谓说话文不对题或空言不实。

【指东说西】 ①见“指东话西”。②犹言指桑骂槐。

【指东划西】 亦作“指东画西”。①谓说话东拉西扯。②比喻说话时以手势 比画动作。

【指事类情】 谓阐述事理,譬喻情状。

【指空话空】 谓故弄玄虚。

【指南攻北】 犹声东击西。

【指破迷团】 指点解说,破除疑问。

【指桑说槐】 见“指桑骂槐”。

【指桑骂槐】 亦作“指桑树骂槐树”。亦作“指桑说槐”。比喻明指此而暗 骂彼。

【指猪骂狗】 犹指桑骂槐。

【指鹿作马】 见“指鹿为马”。

【指鹿为马】 《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 验,持鹿献於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耶?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後群臣皆畏高。”后以“指鹿为马”比喻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指挥可定】 见“指麾可定”。

【指挥若定】 形容指挥调度时胸有韬略,稳操胜算。

【指雁为羹】 比喻空想或虚假不实。

【指瑕造隙】 犹言寻找事端,制造分裂。瑕,玉上的斑点。隙,裂缝。

【指麾可定】 谓一经调度安排,不须多久,局势即可平定。语本《史记·陈 丞相世家》:“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汉书·陈平传》作“天下指麾即定矣”。

【指树为姓】 道教传说,老子生于李树下,因以李为姓。见晋葛洪《神仙传 ·老子》。

【指亲托故】 指为亲戚,假托故旧。谓攀附有权势的人。

【指鸡骂狗】 见“指猪骂狗”。

【拼死拼活】 ①不顾一切地斗争。②用尽全部精力。

【挖耳当招】 见别人举手挖耳,误认为在招呼自己。比喻由期待过切而产生 的误会。

【挖肉补疮】 比喻只顾解决眼前问题而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

【挖空心思】 费尽心机。

【按甲休兵】 屯兵休整。

【按甲寝兵】 见“按甲休兵”。

【按名责实】 循名责实。

【按步就班】 见“按部就班”。

【按兵不动】 让军队驻扎下来暂不行动。

【按部就班】 ①谓安排文义,组织章句。语出晋陆机《文赋》:“观古今於 须臾,抚四海於一瞬。然後选义按部,考辞就班。”②按照条理或遵循一定的程序。

【按图索骏】 见“按图索骥”。

【按图索骥】 亦作“按图索骏”。①按照图像寻找良马。比喻拘泥成法办事。 语本《汉书·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於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②用于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找,易于获得。

【捕风捉影】 《汉书·郊祀志下》有“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 荡荡如系风捕景,终不可得”语。后多作“捕风捉影”。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臆测。

【捕影系风】 见“捕风捉影”。

【振兵泽旅】 见“振兵释旅”。

【振兵释旅】 收缴兵器,解散军队。

【振振有词】 认为道理很足,说个没完。

【振振有辞】 见“振振有词”。

【振裘持领】 喻抓住事物的关键。

【振领提纲】 提纲挈领。

【振穷恤贫】 救济贫穷的人。

【振穷恤寡】 救济贫穷和无依靠的人。

【振聋发聩】 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挟山超海】 夹着泰山跨越北海。喻不可能做到的事。语本《孟子·梁惠王 上》:“挟太山以超北海,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挟天子以令天下】 犹言挟天子以令诸侯。

【挟天子以令诸侯】 ①挟制天子,并用其名义号令诸侯。②比喻借用名义, 强迫令人服从。

【挟细拿粗】 寻事生非;挑剔冒犯。

【捎关打节】 谓打通关节。

【捏手捏脚】 ①放轻脚步走路,不使声张。②犹言动手动脚。③捏别人身体, 提醒注意。

【捏脚捏手】 同“捏手捏脚”。

【捉生替死】 ①陷害无罪之人为有罪者抵死。②杀一生物为病者消灾的巫术。

【捉风捕月】 见“捉影捕风”。

【捉风捕影】 见“捉影捕风”。

【捉衿见肘】 《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 衿而肘见。”衿,同“襟”。谓整一整衣襟就露出了肘子。后以“捉衿见肘”形容衣衫褴褛。引申为顾此失彼,处境困难。

【捉衿肘见】 见“捉衿见肘”。

【捉衿露肘】 同“捉衿见肘”。

【捉班做势】 装腔作势,摆架子。

【捉影捕风】 亦作“捉风捕影”。亦作“捉风捕月”。同“捕风捉影”。

【捉鸡骂狗】 犹指桑骂槐。

【捉襟见肘】 见“捉衿见肘”。

【捉襟肘见】 见“捉衿见肘”。

【捉襟露肘】 同“捉衿见肘”。

【捐本逐末】 同“舍本逐末”。

【捐身徇义】 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捐金抵璧】 谓不重财物。语本晋葛洪《抱朴子·安贫》:“上智不贵难得 之财,故唐虞捐金而抵璧。”

【捐残去杀】 谓放弃残暴和屠杀的行为。

【挹斗扬箕】 《诗·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 不可以挹酒浆。”孔颖达疏:“言维此天上,其南则有箕星,不可以簸扬米粟;维此天上,其北则有斗星,不可以挹U其酒浆。”因以“挹斗扬箕”谓徒有虚名。

【挹彼注此】 同“挹彼注兹”。

【挹彼注兹】 谓将彼器的液体倾注于此器。《诗·大雅·泂酌》:“泂酌彼 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罍。”孔颖达疏:“可挹彼大器之水,注之此小器之中。”后亦以喻取一方以补另一方。

【挹盈注虚】 谓取有馀以补不足。

【换骨夺胎】 比喻作诗文活用古人之意,推陈出新。

【换汤不换药】 比喻形式改变而实质不变。

【挨三顶五】 犹言三五成群。

【挨山塞海】 形容人多拥挤。

【挨肩并足】 形容人群拥挤。

【挨肩擦背】 形容人群拥挤。

【挨肩擦膀】 谓身体相贴近。

【挨肩叠背】 形容人群拥挤。

【挨风缉缝】 谓多方钻营。

【掌上明珠】 亦作“掌中珠”。亦作“掌上珠”。比喻极受疼爱的人。后多 指极受父母钟爱的兒女。

【掌上观文】 见“掌上观纹”。

【掌上观纹】 比喻极其容易,毫不费力。

【捧头鼠窜】 形容狼狈逃跑。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扞蒯通曰呴: ‘常山王背项王,奉项婴头而窜,逃归于汉王。’”

【捧毂推轮】 扶着车毂推车前进。古代帝王任命将帅时的隆重礼遇。

【措手不及】 事出突然,来不及应付。

【措心积虑】 犹言处心积虑。谓长久考虑在心。

【描神画鬼】 描画鬼神。谓凭臆想描写不存在的事物。

【描头画角】 刻意模仿。喻毫无新意。

【捱三顶五】 见“捱三顶四”。

【捱三顶四】 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捱风缉缝】 多方钻营。

【掎裳连袂】 见“掎裳连襼”。

【掎裳连襼】 牵裙连袖。形容人多。

【掩人耳目】 遮蔽别人的耳目。谓以假象蒙骗人。

【掩口失声】 谓忍不住笑出声来。

【掩口而笑】 捂嘴而笑。多指暗笑,窃笑。

【掩口胡卢】 捂嘴而笑。多指暗笑,窃笑。胡卢,笑貌。语本《後汉书·应 劭传》:“昔郑人以乾鼠为璞,鬻之於周;宋愚夫亦宝燕石,缇十重。夫睹之者掩口卢胡而笑,斯文之族,无乃类旃。”

【掩目捕雀】 遮住眼睛捉飞雀。比喻自欺欺人。

【掩耳偷铃】 同“掩耳盗钟”。

【掩耳盗铃】 同“掩耳盗钟”。

【掩耳盗锺】 见“掩耳盗钟”。

【掩耳盗钟】 亦作“掩耳盗锺”。捂住耳朵偷钟。比喻自己欺骗自己。语出 《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锺者,欲负而走。则锺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锺怳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

【掩眼捕雀】 同“掩目捕雀”。

【掩过扬善】 同“掩恶扬善”。

【掩过饰非】 犹言文过饰非。掩饰过失、错误。

【掩恶扬美】 见“掩恶扬善”。

【掩恶扬善】 谓对待别人讳言其过恶,称扬其好处。

【掩旗息鼓】 ①卷起军旗,停擂战鼓。指军队隐蔽行动,避免暴露目标。② 比喻停止行动。

【掩骼埋窆】 见“掩骼埋胔”。

【掩骼埋胔】 谓收葬暴露于野的尸骨。为古代的恤民之政。

【捷足先得】 谓行动敏捷的先达到目的,或得其所求。

【捷足先登】 同“捷足先得”。

【捷雷不及掩耳】 犹迅雷不及掩耳。喻事起突然,不及防备。

【排山倒海】 推开山,翻倒海。极言势大力猛。

【排山压卵】 喻弱方不堪强方一击。

【排斥异己】 见“排斥异己”。

【排斥异己】 排挤斥逐与自己主张或派别不同的人。

【排沙见金】 见“排沙简金”。

【排沙简金】 犹言沙里淘金。比喻从大量东西中挑选精华。

【排患解纷】 见“排难解纷”。

【排忧解难】 排除忧愁,解除困难。

【排难解纷】 战国时,秦围赵邯郸急,魏使辛垣衍劝赵尊秦为帝。鲁仲连以 大义责衍。秦将闻之,为之退兵五十里。适魏兵救赵,邯郸围解。赵欲封仲连,仲连辞曰:“所贵於天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见《战国策·赵策三》、《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后因以“排难解纷”指为人排除危难或调解纠纷。

【掉以轻心】 轻率,不重视。语本唐柳完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故吾 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

【捰袖揎拳】 同“揎拳捋袖”。

【捶骨沥髓】 同“敲骨吸髓”。喻残酷搜括民财。

【捶胸跌脚】 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

【捶胸顿足】 见“捶胸跌脚”。

【捶胸顿脚】 见“捶胸跌脚”。

【推三阻四】 以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推三推四】 同“推三阻四”。

【推亡固存】 推翻行亡道之国,巩固行存道之邦。

【推己及人】 以己之心度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推己及物】 同“推己及人”。

【推天抢地】 形容乱推乱搡。

【推心致腹】 见“推心置腹”。

【推心置腹】 谓以至诚待人。语本《东观汉记·光武帝纪》:“萧王推赤心 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

【推东主西】 犹言推三阻四。

【推波助澜】 比喻助长声势。

【推枯折腐】 犹言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力极易打垮。

【推食解衣】 《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 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后因以“推食解衣”极言恩惠之深。

【推陈出新】 见“推陈致新”。

【推陈致新】 ①排除陈旧的,生出新的来。指肌体内的新陈代谢。②泛指排 除旧的,创出新的。

【推乾就湿】 同“推燥居湿”。

【推梨让枣】 汉末孔融兄弟七人,融居第六,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取 小者,大人问其故,答道:“我小兒,法当取小者。”见《後汉书·孔融传》李贤注。又南朝梁王泰幼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群兒皆竞取,泰独不取。问之,答道:“不取,自当得赐。”见《梁书·王泰传》。后因以“推梨让枣”谓兄弟友爱。

【推诚布公】 示人以诚,公正无私。

【推诚置腹】 同“推心置腹”。

【推轮捧毂】 古代帝王任命将帅时的隆重礼遇。

【推贤让能】 推举贤士,让位与能人。

【推燥居湿】 把干燥处让给幼兒,自己睡在幼兒便溺后的湿处。极言抚育幼 兒的辛劳。

【推襟送抱】 比喻推诚相与。襟抱,心意。

【推聋作哑】 见“推聋妆哑”。

【推聋妆哑】 谓装作不闻不问,什么都不知道。

【掀天动地】 见“掀天揭地”。

【掀天揭地】 犹言翻天覆地。比喻声势浩大或本领高强。

【掀天斡地】 见“掀天揭地”。

【掀拳裸袖】 高举拳头,卷起衣袖。表示心情激动。

【舍己从人】 放弃自己的成见听从别人的正确意见。

【舍本求末】 放弃根本,追求末节。

【舍本逐末】 舍弃本业,追求末业。古以农业为本,视工商为末。语本《吕 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

【舍生取义】 语本《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后以“舍生取义”谓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舍死忘生】 谓不顾生命危险。

【舍近求远】 见“舍近务远”。

【舍近即远】 见“舍近务远”。

【舍近务远】 放弃近的,谋求远的。

【舍策追羊】 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 语本《庄子·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采薪之疾】 见“采薪之忧”。

【采薪之患】 见“采薪之忧”。

【采薪之忧】 《孟子·公孙丑下》:“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 硃熹集注:“采薪之忧,言病不能采薪。”后因以“采薪之忧”指患病。

【采兰赠芍】 见“采兰赠药”。

【采兰赠药】 谓男女互赠礼物以示爱慕。语本《诗·郑风·溱洧》:“士与 女,方秉蕑兮。”毛传:“蕑,兰也。”又“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毛传:“勺药,香草”。

【授人口实】 留给别人以话柄。

【授人以柄】 把剑柄交给别人。比喻将权力交给别人或让人抓住缺点、失误, 使自己被动。语本《汉书·梅福传》:“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授柄於人】 犹言授人以柄。

【捻土焚香】 同“捻土为香”。

【捻土为香】 捏泥成香。因不及备香,以此表示虔诚。

【掐尖落钞】 侵吞克扣经手的钱财。

【掐头去尾】 除去前后两部分。

【掠影浮光】 犹言浮光掠影。

【掂斤估两】 犹言掂斤播两。

【掂斤抹两】 犹言掂斤播两。

【掂斤播两】 估量轻重。亦以喻品评优劣或形容过分计较。

【掂梢折本】 垫钱亏本。梢,钱的市语。

【接二连三】 一个接一个,连续不断。

【扌卷土重来】 谓失败后倾其全部力量再图恢复。

【控名责实】 引名以求实。

【捩手覆羹】 谓手一动就把羹倒翻。喻动辄闯祸。

【探口而出】 犹言脱口而出。

【探丸借客】 《汉书·酷吏传·尹赏》:“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 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后以“探丸借客”喻游侠杀人报仇。

【探幽索隐】 同“探赜索隐”。

【探竿影草】 探竿、影草、都是渔民使鱼聚集后下网捕捞之法。佛教禅宗借 以喻启发性的随宜施教。

【探汤蹈火】 犹言赴汤蹈火。喻不怕任何艰险。

【探头探脑】 不断伸头张望。形容小心窥探的样子。

【探头缩脑】 小心胆怯张望貌。

【探赜索隐】 探索幽深隐微的事理。

【探赜钩深】 探索幽隐,求取深意。语本《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 深致远。”

【探囊取物】 伸手到袋里取东西。比喻极易办到的事。语本《新五代史·南 唐世家·李煜》:“中国用吾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

【探囊胠箧】 用手摸袋子,撬开小箱子。指偷盗。语本《庄子·胠箧》: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

【探骊得珠】 传说古代有个靠编织蒿草帘为生的人,其子入水,得千金之珠。 他对兒子说:这种珠生在九重深渊的骊龙颔下。你一定是趁它睡着摘来的,如果骊龙当时醒过来,你就没命了。事见《庄子·列御寇》。后以“探骊得珠”喻应试得第或吟诗作文能抓住关键。

【扪心自问】 抚着胸口向自己发问。指反省自己的行为。

【扪参历井】 ①唐李白《蜀道难》诗:“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参、井,皆星宿名,分别为蜀秦分野。谓自秦入蜀途中,山势高峻,可以摸到参、井两星宿。后因以“扪参历井”形容山势高峻,道路险阻。②形容世路艰难。

【扫穴犁庭】 扫荡其居处,犁平其庭院。比喻彻底摧毁敌方。

【扫地以尽】 见“扫地俱尽”。

【扫地出门】 ①从头到尾,自始至终。②没收其全部财产并趕出家门。

【扫地俱尽】 谓彻底干净,毫无存留。用于贬义。

【扫地无遗】 见“扫地无馀”。

【扫地无馀】 同“扫地俱尽”。

【扫眉才子】 称有文才的女子。

【扫墓望丧】 扫除墓地,以待人死入葬。谓酷吏必当有恶报,指日可待。语 本《汉书·酷吏传·严延年》:严延年迁河南太守,其母从东海来,欲从延年腊,到洛阳,适见奏报引决囚人。母大惊,谓延年曰:“我不自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东归,扫除墓地耳!”后岁馀,延年果败。

【扫锅刮灶】 谓倾其所有。

【掇青拾紫】 谓获取高官显位。青、紫,古时公卿的服色。

【掇臀捧屁】 形容巴结谄媚的丑态。

【搽脂抹粉】 涂脂抹粉。

【揠苗助长】 喻强求速成,有害无益。语本《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 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拣佛烧香】 ①谓选择自己要祈求的佛菩萨烧香礼拜。语出唐寒山《诗》之 一五九:“择佛烧好香,拣僧归供养。”②比喻出于某种需要而对某人进行访问馈赠。

【拣精拣肥】 谓刻意选择,多方挑剔。

【提心吊胆】 见“提心吊胆”。

【提心在口】 心提在口,几乎要跳出来。形容恐惧。

【提心吊胆】 亦作“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提心吊胆】 见“提心吊胆”。

【提纲挈领】 提起鱼网的总绳,拎住皮衣的领子。《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後得。”《荀子·劝学》:“若挈裘领,拙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后以“提纲挈领”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或把问题扼要地提示出来。

【提纲振领】 同“提纲挈领”。

【提纲举领】 同“提纲挈领”。

【扬武耀威】 见“扬威曜武”。

【扬长避短】 发扬长处,避开短处。

【扬威曜武】 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扬威耀武】 见“扬威曜武”。

【扬风扢雅】 品评诗文。

【扬眉吐气】 形容被压抑者一旦得到舒展而快活得意的神情。

【扬眉眴目】 横眉怒目。

【扬眉瞬目】 ①犹横眉怒目。②一举眉,一转眼。形容时间极短。③倾心注 目。④沾沾自喜貌。

【扬清抑浊】 犹扬清激浊。

【扬清厉俗】 发扬清操,激励世俗。

【扬清激浊】 冲去污水,使清水飘流。

【扬扬自得】 十分得意的样子。语本《史记·管晏列传》:“晏子为齐相, 出,其御之妻从门閒而闚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扬扬得意】 十分得意的样子。

【扬葩振藻】 喻文采焕发。

【扬汤止沸】 ①从锅里舀起开水再倒回去,以制止水的沸滚。喻治标而不治 本。语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汤之沧,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②喻救急。

【扬铃打鼓】 摇铃敲鼓。喻喧哗吵闹。

【扬厉铺张】 夸大渲染。

【扬■扢藻】 见“扬葩振藻”。

【揖盗开门】 比喻接纳坏人,自取其祸。

【揭地掀天】 犹言翻天覆地。

【揭箧探囊】 见“揭箧担囊”。

【揭箧担囊】 盗窃箱笼等财物。

【揣骨听声】 原指旧时相法之一种。不相其面,而摸其骨骼,听其语声,以 判贵贱。后以喻牵强附会,妄加评判。

【揣时度力】 忖度形势,估量自己的能力。

【插科打诨】 ①以滑稽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引人发笑。②泛指表演滑稽,开 玩笑。

【插科使砌】 犹言插科打诨。

【插翅难逃】 同“插翅难飞”。

【插翅难飞】 插上翅膀也飞不了。比喻难以逃脱。

【搜根剔齿】 谓寻根究底,连细微处也不放过。

【搜索枯肠】 形容竭力思索。

【搜索肾胃】 形容竭力思索。指构思诗文。

【搜章擿句】 谓搜求摘取片断的文句。

【搜肠刮肚】 形容苦思苦想。

【搜肠润吻】 谓饮茶润泽喉吻,促进文思。极言饮茶的乐趣。语本唐卢仝《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一椀喉吻润,两椀破孤闷,三椀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搜岩采幹】 比喻多方搜求民间遗才。

【搥胸跌足】 见“搥胸跌脚”。

【搥胸跌脚】 悲极貌。

【援古刺今】 引述故事古义以讽刺今事。

【援古证今】 引述故事古义以论证今事。

【搓手顿足】 形容焦急的样子。

【揎拳捋袖】 伸出拳头,捋起袖子。一种粗野蛮横或准备动武的姿态。

【揎拳裸手】 犹言揎拳裸臂。

【揎拳裸袖】 犹言揎拳捋袖。

【揎拳裸臂】 伸出拳头,露出手臂。一种粗野蛮横的姿态。

【揎拳舞袖】 伸出拳头,挥动衣袖。一种粗野蛮横的姿态。

【揎拳扌虏袖】 犹言揎拳捋袖。

【揎拳攞袖】 犹言揎拳捋袖。

【揎腕攘臂】 捋袖伸臂。一种粗暴的姿态。

【挥戈回日】 语本《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搆难,战酣,日暮, 援戈而■之,日为之反三舍。”后多用为力挽危局之典。

【挥戈退日】 见“挥戈回日”。

【挥日阳戈】 犹言挥戈回日。

【挥汗成雨】 形容人多。

【挥沐吐餐】 谓礼贤下士。

【挥金如土】 挥霍钱财像泥土一样。形容人花钱慷慨或挥霍无度。

【握手言欢】 握手谈笑。形容亲热友好。语出《後汉书·李通传》:“及相 见,共语移日,握手极欢。”

【握沐吐■】 犹言握发吐哺。

【握雨携云】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 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原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以“握雨携云”指男女欢合。

【握炭流汤】 握炽炭,蹈沸汤。喻不畏危难,敢于用命。

【握风捕影】 犹言捕风捉影。

【握素披黄】 犹言握铅抱椠。素,白绢,古代用以书写。黄,雌黄,古代用 以校点书籍。

【握素怀铅】 犹言握铅抱椠。

【握拳透爪】 《晋书·卞壸传》:“卞壸拒苏峻,父子战死。其後盗发壸墓, 尸僵,鬓发苍白,面如生,两手悉拳,爪甲穿达手背。”后以“握拳透爪”形容愤怒到极点。

【握拳透掌】 见“握拳透爪”。

【握蛇骑虎】 北魏高祖崩于行宫,彭城王元勰等为防不测,密不讣闻,诏徵 世宗会驾。灵柩至鲁阳,乃发丧行服。时咸阳王禧疑勰有异谋,停在鲁阳郡外,久之乃入。谓勰曰:“汝非但辛勤,亦危险至极。”元勰恨之,曰:“兄识高年长,故知有夷险;彦和(元勰的字)握蛇骑虎,不觉艰难。”见《魏书·彭城王勰传》。后以“握蛇骑虎”喻身处险境。

【握粟出卜】 《诗·小雅·小宛》:“握粟出卜,是何能穀。”郑玄笺:“ 但持粟行卜,求其胜负。”后用以指祈求神明护佑,去凶赐吉。

【握云拿雾】 见“握雾拏云”。

【握瑜怀瑾】 喻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语本《楚辞·九章·怀沙》: “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王逸注:“言已怀持美玉之德。”

【握铅抱椠】 语本《西京杂记》卷三:“扬子云好事,常怀铅提椠,从诸计 吏,访殊方绝域四方之语。”铅,铅粉;椠,木简。皆书写用具。后遂以“握铅抱椠”为勤于写作、校勘的典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版权所有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究中心 Copyright© 2000
web@guo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