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上)之19 —— 计 11,522

 

 

 

 


相关网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救过不赡】 补救过失都来不及。

【救偏补弊】 纠正偏向,补救弊端。

【救焚拯溺】 亦作“救火拯溺”。焚,指火灾;溺,指落水者。犹言救人于 水火之中。

【救寒莫如重裘】 比喻处事须敦本务实。

【救燎助薪】 同“救火投薪”。

【救难解危】 帮助陷入困境的人解除危难。

【救黥医劓】 黥,刺面;劓,割鼻。均为古代刑罚。救黥医劓,指医治刺面 之伤,补上割掉之鼻,谓恢复本来面目。语出《庄子·大宗师》:“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

【救饥拯溺】 谓拯救饥饿和危急中的人。

【敕始毖终】 自始至终警饬谨慎。

【败井颓垣】 犹言房毁墙坍。形容村舍荒凉。

【败不旋踵】 形容很快就遭到失败。

【败化伤风】 见“败俗伤化”。

【败材伤锦】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扞子产谓子皮曰:呴‘子有美锦, 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谓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后以“败材伤锦”喻用非其人,伤害国家。

【败事有馀,成事不足】 谓非但办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坏。

【败於垂成】 谓临近成功时遭到失败。

【败柳残花】 比喻风尘女子。

【败俗伤化】 谓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败俗伤风】 见“败俗伤化”。

【败军之将】 战败的将领。

【败国亡家】 见“败国丧家”。

【败国丧家】 使国破家亡。

【败绩失据】 谓事业失败而无所凭依。

【败鳞残甲】 龙身上散落的鳞甲。比喻纷飞的雪花。

【敝衣枵腹】 衣破肚饥。形容生活困顿。

【敝衣粝食】 破衣粗食。形容生活困顿。

【敝帚千金】 《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家有敝帚,享之千金。”三国魏 曹丕《典论·论文》:“夫人善於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后因以“敝帚千金”比喻把自己并不一定好的东西视为宝贝。

【敝帚自珍】 比喻东西虽不好,自己却很珍惜。语出宋陆游《初夏幽居》诗 之二:“寒不食犹能寿,弊帚何施亦自珍。”

【敝帚自享】 犹言敝帚自珍。

【敝帷不弃】 谓破旧之物也自有用处。

【敝鼓丧豚】 击鼓宰猪而求神,徒使鼓破而猪失。谓徒劳无益。

【敝盖不弃】 谓破旧之物也自有其用。

【敝綈恶粟】 谓衣食粗劣。

【敢作敢为】 谓做事果敢,无所顾忌。

【敢作敢当】 敢于作为,敢于承担责任。

【敢怒而不敢言】 内心愤怒但不敢说出来。语出唐杜牧《阿房宫赋》:“天 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敢勇当先】 犹奋勇当先。比喻勇于承担重任,领头去干。

【散灰扃户】 ①在地上撒灰,将门户关锁。②旧时因以“散灰扃户”讥讽防 闲妻妾之病态心理与可笑行为。

【散阵投巢】 谓群鸟分散,各投窠巢。

【散马休牛】 《书·武成》:“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 弗服”。蔡沈集传引《乐记》:“武王胜商,渡河而西,马散之华山之阳而弗复乘,牛放之桃林之野而弗复服”。后称不兴战事为“散马休牛”。

【散兵游勇】 ①指没有统属的或溃散的士兵。②指没有组织而独自行动的人。

【散言碎语】 犹言闲言碎语。

【散带衡门】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散伤丑害】 形容不和谐的声音。

【敬上爱下】 尊敬在己之上者,爱护在己之下者。谓待人谦恭有礼。

【敬小慎微】 对细微的事也持谨慎小心的态度。

【敬天爱民】 敬奉天命,爱护百姓。

【敬老恤贫】 见“敬老怜贫”。

【敬老尊贤】 尊敬年长和贤良的人。

【敬老慈少】 见“敬老慈幼”。

【敬老慈幼】 尊敬老人,慈爱兒童。

【敬老慈穉】 见“敬老慈幼”。

【敬老怜贫】 尊敬年长的人,怜悯贫困的人。

【敬而远之】 表示尊敬,但不愿接近。语本《论语·雍也》:“务民之义, 敬鬼神而远之”。

【敬事後食】 语本《论语·卫灵公》:“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邢昺疏: “言当先尽力敬其职事,必有勋绩而後食禄也”。谓凡事应当先尽力去做,待有功绩后才能享受俸禄。

【敬姜犹绩】 《国语·鲁语下》载,春秋时文伯歜已为鲁相,其母敬姜犹 纺绩不辍,歜问之,敬姜曰:“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后遂以“敬姜犹绩”为富贵而不忘根本的典实。

【敬恭桑梓】 语出《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硃熹集 传:“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因桑梓为父母所种,故应恭敬。后用作热爱故乡,尊敬故乡之人的典故。

【敬时爱日】 谓珍惜时间。

【敬授人时】 亦作“敬授民时”。《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 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蔡沈集传:“人时,谓耕穫之候”。《史记·五帝本纪》引作“敬授民时”。谓将历法付予百姓,使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后以“敬授人时”指颁布历书。

【敬授民时】 见“敬授人时”。

【敬终慎始】 谓处事、为人始终谨慎。语出《礼记·表记》:“事君慎始而 敬终”。

【敬业乐群】 谓专心学业,乐与朋友相切磋。

【敬贤下士】 尊敬贤者,屈身交接士人。旧时谓封建帝王或官员重视人才。

【敬贤重士】 见“敬贤爱士”。

【敬贤爱士】 尊重和爱护有才德的人。

【敬贤礼士】 见“敬贤下士”。

【敬谢不敏】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赵文子曰:‘信,我实不德。而 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是吾罪也。’使士文伯谢不敏焉”。唐韩愈《寄卢仝》诗:“买羊沽酒谢不敏,偶逢明月曜桃李”。不敏,不明达,不才。后以“敬谢不敏”为推脱做某事的婉词。

【敦世厉俗】 谓促使世俗风尚纯朴起来。

【敦本务实】 崇尚根本,注重实际。

【敦默寡言】 稳重而少言语。

【敲山振虎】 谓故意示警,使人震动。

【敲山震虎】 见“敲山振虎”。

【敲牛宰马】 谓宰杀牲畜。

【敲竹杠】 见“敲竹槓”。

【敲竹槓】 利用别人的弱点或借某种口实索取财物,或抬高价格。

【敲冰玉屑】 泛指精美的纸张。

【敲冰求火】 同“敲冰索火”。

【敲冰索火】 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一定不会成功。

【敲冰戛玉】 比喻乐声清润动听。

【敲金戛玉】 见“敲金击石”。

【敲金击玉】 见“敲金击石”。

【敲金击石】 敲钟击磬。喻诗文声调铿锵动听。

【敲门砖】 ①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五:“一日,冲元自窗外往来,东坡 问:‘何为?’冲元曰:‘绥来。’东坡曰:‘可谓奉大福以来绥。’盖冲元登科时赋句也。冲元曰:‘敲门瓦砾,公尚记忆耶!’”后以“敲门砖”比喻士人借以猎取功名的工具,一达目的,即可抛弃。②比喻谋求名利的手段。

【敲骨吸髓】 语本《景德传灯录·菩提达磨》:“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 血济饥”。后比喻残酷地剥削。

【敲骨剥髓】 犹敲骨吸髓。

【敲骨榨髓】 犹敲骨吸髓。

【敲诈勒索】 利用职权或抓住别人的把柄用威胁手段逼取他人财物。

【敲榨勒索】 见“敲诈勒索”。

【敲膏吸髓】 犹敲骨吸髓。

【敲边鼓】 喻从旁帮人说话;在旁边助势。

【敲髓洒膏】 比喻倾家荡产。

【敲锣打鼓】 ①谓欢庆祝贺。②形容大造声势,大肆进行舆论宣扬。

【敲锣放砲】 谓大张旗鼓地活动。

【敷衍了事】 谓做事不负责,只图表面上能应付过去便完事。

【敷衍搪塞】 做事马马虎虎应付一下,塞责了事。

【敷衍塞责】 犹敷衍了事。

【数一数二】 形容突出。

【数不胜数】 数也数不清。形容很多。

【数白论黄】 计较金钱。白,银;黄,金。

【数米而炊】 ①比喻过分计较琐细的事情,不足以成大事。②形容吝啬或生 活困穷。

【数典忘祖】 春秋时晋大夫籍谈出使周朝,周景王问谈:晋国何以没有贡物? 谈答以晋国从来没有受到周王室器物的赏赐,所以无器物可献。周王指出从晋的始祖唐叔开始,就不断受到王室的赏赐,责备籍谈身为晋国司典的后裔,竟不知道这些史实,说他是“数典而忘其祖”。事见《左传·昭公十五年》。后用以比喻忘本。现也用以比喻对祖国历史的无知。

【数往知来】 谓知道了前事,就可以推测未来。语出《易·说卦》:“数往 者顺,知来者逆”。

【数黄道白】 见“数黄道黑”。

【数黄道黑】 犹数黑论黄。

【数黑论白】 见“数黑论黄”。

【数黑论黄】 说长道短,挑唆是非。

【数短论长】 说长道短,说三道四。

【数见不鲜】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一岁中往来过他客,率不过再三 过,数见不鲜,无久慁公为也。”司马贞索隐:“数见音朔现。谓时时来见汝也。不鲜,言必令鲜美作食,莫令见不鲜之物也”。后称某种现象经常看见为“数见不鲜”。

【敌力角气】 以力气相斗。

【敌王所忾】 谓把天子所痛恨的人作为自己的敌人而加以讨伐。

【敌不可假】 谓不可宽容敌人。

【敌不可纵】 对敌人不能放纵。

【敌国外患】 指来自敌对国家的侵略骚扰。

【敌国通舟】 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比喻众叛亲离。

【敌惠敌怨】 犹言报德报怨。

【敌忾同仇】 《诗·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 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杜预注:“敌,犹当也;忾,恨怒也”。后以“敌忾同仇”指抱着无比仇恨和愤怒共同一致地对付敌人。

【整本大套】 谓有计划、有条理、全面。

【整甲缮兵】 整顿甲胄,修理兵器。谓作好战备。

【整年累月】 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形容时间长久。

【整衣敛容】 整理衣裳,端正仪容。

【整冠纳履】 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 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后以“整冠纳履”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

【整军■武】 犹整军经武。

【整军经武】 语本《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 政也;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子姑整军而经武乎!”后用以称整顿军备,致力武事。

【整旅厉卒】 整训军队,激励士卒。

【整纷剔蠹】 谓整治纷乱,清除弊害。

【整装待发】 整理行装,等待出发。

【整整截截】 端方严肃貌。

【整襟危坐】 整衣端坐。形容严肃拘谨。

【敛手待毙】 犹言束手待毙。

【敛手屏足】 缩手止步。形容不敢妄为。

【敛骨吹魂】 谓再造生灵,使死者复生。敛骨,使散掉的骨骼集结起来。吹 魂,把散走的魂魄吹送回体。

【敛後疏前】 语本《司马法·定爵》:“凡陈,行惟疏,战则密。”《尉缭 子·兵令上》:“陈以密则固,锋以疏则达”。谓列阵周密则牢固,前锋队形疏朗则利于战斗。后世将我国古代这一陆战列阵原则概括成“敛後疏前”四字。

【敛怨求媚】 谓因向上献媚,不顾人民怨恨而征收钱物。

【敛影逃形】 隐藏身形。比喻隐居不出。

【敛声屏息】 见“敛声屏气”。

【敛声屏气】 不出声,屏住呼吸。形容精神集中。

【敛声匿迹】 不声张,不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公开出现。

【敛锷韬光】 比喻隐匿锋芒,才不外露。

【斅学相长】 谓教与学相互促进。

【变化不测】 变化无常,无法捉摸。

【变化不穷】 见“变化无穷”。

【变化莫测】 见“变化不测”。

【变化无常】 谓变化不定,无规律可循。

【变化无穷】 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极言变化之多。

【变心易虑】 改变思想;改变打算。

【变幻不测】 见“变幻莫测”。

【变幻莫测】 变化无常,无法捉摸。

【变幻无穷】 形容变化之奇异和繁多。

【变古易俗】 犹变古易常。

【变古易常】 改变过去的法制和习俗。语本《韩非子·南面》:“不知治者, 必曰:‘无变古,毋易常。’”

【变古乱常】 更改或打乱祖宗常法。

【变本加厉】 原意是在本来的基础上更加发展。后多形容情况比原来更加严 重。语本南朝梁萧统《〈文选〉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变生不测】 意外地发生变故。

【变生肘腋】 比喻变乱发生在内部或身旁。语本《三国志·蜀志·法正传》: “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彊,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於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变故易常】 同“变古易常”。

【变俗易教】 改变原有的习俗和教化。

【变风改俗】 见“变风易俗”。

【变风易俗】 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

【变炫无穷】 犹变幻无穷。

【变躬迁席】 移动身体,离开席位。表示谦恭。

【变容改俗】 改变风貌习俗。

【变动不居】 谓事物不断变化,没有固定的形态。

【变贪厉薄】 谓改变、劝勉贪图财利、行为轻薄的人使之廉洁忠厚。

【变态百出】 形容事物形态变化之多。

【变醨养瘠】 谓使薄酒变醇,瘠土变得肥沃。比喻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变脸变色】 见“变颜变色”。

【变颜变色】 谓因内心惊、惧、急、怒而改变面色。

【日下无双】 京师没有第二人可比。谓才能出众。

【日上三竿】 太阳升起来离地已有三根竹竿那么高。约为午前八、九点钟。 多用以形容天已大亮,时间不早。《南齐书·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硃色赤黄。”

【日久天长】 亦作“日久岁长”。谓时日长久。

【日久月深】 谓时日长久。

【日久见人心】 时间长了,便可看出人心的好坏真假。

【日久岁长】 见“日久天长”。

【日久岁深】 见“日久月深”。

【日已三竿】 同“日上三竿”。

【日不我与】 时日不等待我。极言应抓紧时间。

【日不移晷】 日影没有移动。形容时间极短。

【日不移影】 见“日不移晷”。

【日不暇给】 形容事务繁忙,没有空闲。语本《史记·封禅书》:“虽受命 而功不至,至梁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给,是以即事用希”。

【日日夜夜】 每天每夜。形容延续的时间长。

【日中必昃】 同“日中则昃”。

【日中必彗】 中午阳光强烈,正好晒物。比喻作事要及时。

【日中必移】 同“日中则昃”。

【日中必湲】 见“日中必彗”。

【日中则昃】 太阳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昃,太阳偏西。多比喻事物盛极则衰, 或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向着相反的方面转化。

【日中则移】 同“日中则昃”。

【日中将昃】 比喻事物盛极将衰。

【日升月恆】 旭日冉冉上升,月亮渐渐盈满。比喻事物兴盛发展。语出《诗 ·小雅·天保》:“如月之恆,如日之升”。毛传:“恆,弦;升,出也。言俱进也”。郑玄笺:“月上弦而就盈,日始出而就明”。后常用为祝颂之词。

【日月入怀】 ①旧时指生贵子的吉兆。《三国志·吴志·孙破虏吴夫人传》 “於是遂许为婚,生四男一女”裴松之注引晋干宝《搜神记》:“初,夫人孕而梦月入其怀,既而生策。及权在孕,又梦日入其怀,以告坚曰:‘昔妊策,梦月入我怀,今也又梦日入我怀,何也?’坚曰:‘日月者阴阳之精,极贵之象,吾子孙其兴乎?’”②形容神容俊秀清朗。

【日月不居】 形容时光流逝。

【日月合璧】 指地球进入太阳与月球之间或月球进入地球与太阳之间所发生 的现象。“日月合璧”在朔发生日食,在望发生月食。

【日月交食】 ①指日蚀和月蚀。②比喻彼此争斗,做了冤家对头。

【日月如流】 时光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

【日月如梭】 太阳和月亮像穿梭似地来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日月其除】 日月流逝。谓光阴不待人。

【日月重光】 《书·顾命》:“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陆德明释文引马 融曰:“重光,日月星也。太极上元十一月朔旦冬至日月如叠璧,五星如连珠,故曰重光”。孙星衍疏:“重光者……言文武化成之德比于日月也”。后以“日月重光”比喻经过动乱后,出现了稳定升平的新局面。

【日月逾迈】 日月前行。谓时光流逝。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日月天天运行天空,江河天天流过大地。形容光明 正大或永存不废。语本《後汉书·冯衍传上》:“其事昭昭,日月经天,河海带地,不足以比”。

【日月逾迈】 见“日月逾迈”。

【日月蹉跎】 谓光阴白白地过去,无所成就。

【日月丽天】 日月悬在天空。比喻光明照耀四方。语本《易·离》:“日月 丽乎天,百穀草木丽乎土”。孔颖达疏:“丽,谓附著也”。高亨注:“日月附丽于天,能照天下”。

【日引月长】 谓事物随时光流逝而日渐增长。语本《国语·齐语》:“昔吾 先君襄公筑台以为高位,田、狩、罼、弋,不听国政,卑圣侮士,而唯女是崇……是以国家不日引,不月长。”韦昭注:“引,申也;长,益也。”

【日以为常】 经常做某件事,成了惯例常规。

【日以继夜】 日夜不停。《国语·吴语》:“孤日夜相继,匍匐就君。”

【日出三竿】 同“日上三竿”。《南齐书·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 丁亥,日出高三竿,硃色赤黄。”

【日出不穷】 形容接连不断地出现。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太阳升起就起来劳动,太阳下山就休息。原指上古 人民的生活方式,后亦泛指单纯简朴的生活。

【日有万机】 见“日理万机”。

【日行千里】 一天跑千里路。形容速度极快。

【日旰不食】 同“日旰忘食”。

【日旰忘食】 天色已晚仍顾不上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

【日旰忘餐】 见“日旰忘食”。

【日近长安远】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 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后以“日近长安远”喻指向往帝京而不得至。

【日角珠庭】 形容人额角宽阔,天庭饱满,相貌不凡。

【日角偃月】 旧时相术家称极贵之相。偃月,指额角似半弦月。

【日角龙庭】 旧时相术家谓天庭隆起为龙庭。“日角龙庭”为帝王的贵相。

【日角龙颜】 旧时相术家谓额头隆起为龙颜。“日角龙颜”为帝王的贵相。

【日东月西】 比喻远隔两地,不能相聚。

【日来月往】 见“日往月来”。

【日昃不食】 太阳已偏西还不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

【日昃旰食】 太阳偏西天色晚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事。

【日昃忘食】 太阳已偏西还顾不上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

【日和风暖】 见“日暖风和”。

【日征月迈】 喻指时间不断推移。

【日往月来】 形容岁月不断流逝。语本《易·系辞下》:“日往则月来,月 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日炙风筛】 日晒风吹。形容长途跋涉之苦。

【日夜兼程】 不分白天黑夜拼命趕路。

【日居月诸】 日月。居、诸,语气助词。《诗·邶风·日月》:“日居月诸, 照临下土。”毛传:“日乎月乎,照临之也。”后用以指岁月流逝。

【日甚一日】 一天超过一天。形容事物发展的程度越来越加深或越来越严重。

【日省月试】 每天每月进行考核。

【日省月课】 见“日省月试”。

【日削月割】 一天天地削减分割。

【日削月朘】 一天天地损削缩减。

【日食万钱】 ①每天的饮食耗费上万的钱。形容生活极其奢侈。语本《晋书 ·何曾传》:“扞何曾呴性奢豪,务在华侈。帷帐车服,穷极绮丽,厨膳滋味,过於王者……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②形容俸薪丰厚。

【日莫途远】 见“日暮途远”。

【日高三丈】 犹日上三竿。

【日益月滋】 一天天一月月地增添、加多。

【日陵月替】 谓逐渐衰落、弛退。

【日乾夕惕】 乾乾,自强不息貌;惕,小心谨慎。“日乾夕惕”形容自早至 晚勤奋谨慎,不敢懈怠。语出《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日异月更】 日日不同,月月改变。形容变化快。

【日异月殊】 每天每月都有差异。形容变化大。

【日异月新】 见“日新月异”。

【日累月积】 见“日积月累”。

【日朘月削】 见“日削月朘”。

【日朘月减】 见“日削月朘”。

【日许多时】 估量时间的词。谓已有许多时光。

【日许时间】 见“日许多时”。

【日堙月塞】 一天天堵塞,不通暢。

【日落千丈】 形容景况急剧下降。

【日落西山】 ①太阳从西山落下。指黄昏时。②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 临近死亡。

【日无暇晷】 一天中没有空闲的时间。形容非常繁忙,时间不够用。

【日短心长】 时间少,心里想要做的事情多。谓心愿一时难以实现。

【日程月课】 每日每月按一定的程式课试。形容因循守旧,无所创新。

【日复一日】 过了一天又一天。形容日子久,时间长。

【日饮亡何】 每天饮酒,不过问其他的事情。语出《汉书·爰盎传》:“南 方卑湿,丝能日饮,亡何,说王毋反而已。如此幸得脱”。颜师古注:“无何,言更无馀事”。

【日饮无何】 见“日饮亡何”。

【日就月将】 每天有成就,每月有进步。形容积少成多,不断进步。

【日滋月益】 见“日益月滋”。

【日暖风和】 阳光温暖,微风和煦。形容天气晴和。

【日试万言】 以每天试写万言为验;以一日写上万字的文章为考校。极言才 气横溢,文思敏捷。

【日新月著】 日日更新,月月显著。形容蓬勃发展。

【日新月盛】 每天每月都有变化、增加。形容不断发展。

【日新月异】 日日更新,月月不同。形容变化、发展很快。

【日暖风恬】 见“日暖风和”。

【日慎一日】 一天比一天谨慎。形容做事十分小心。

【日暮途远】 亦作“日莫途远”。天色已晚而路程尚远。比喻力竭计穷。

【日暮途穷】 ①天色已晚,路已走到尽头。比喻到了末日。语本唐杜甫《投 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②比喻到了无路可走、忍无可忍的地步。

【日暮道远】 同“日暮途远”。

【日暮路远】 同“日暮途远”。

【日诵五车】 一天诵读好多书。五车,形容书多。

【日增月益】 一天天一月月地增添、加多。

【日增月盛】 一天天一月月地增加、兴盛。

【日销月铄】 一天天一月月地销熔、减损。

【日薄西山】 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薄, 迫近。语出《汉书·扬雄传上》:“临汨罗而自陨兮,恐日薄於西山。”

【日薄桑榆】 犹日薄西山。比喻老年的时光。

【日薄虞渊】 犹日薄西山。虞渊,神话传说中日入之处。《淮南子·天文训》: “扞日呴至于虞渊,是谓黄昏。”庄逵吉校:“《太平御览》作‘薄于虞渊’。”

【日积月累】 长时间地积累。

【日积月聚】 同“日积月累”。

【日锻月炼】 谓长期下苦功磨练,以求达到精熟的地步。

【日转千阶】 亦作“日转千堦”。形容连续升官。阶,官阶。

【日转千街】 指乞丐沿街行乞。

【日丽风和】 阳光明丽,微风和煦。形容天气晴和。

【日丽风清】 阳光明丽,清风送爽。形容天气晴和。

【早出晚归】 亦作“早出暮归”。早晨出去,晚上归来。谓整日在外。

【早出暮归】 见“早出晚归”。

【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语本《五灯会元·天衣怀禅师法嗣·惠林宗本禅师》: “曰:‘中下之流,如何领会?’师曰:‘伏尸万里。’曰:‘早知今日事,悔不慎当初。’”后谓悔恨以前所作之非。

【早朝晏罢】 很早上朝,很迟退朝。谓勤于政事。

【曲突移薪】 见“曲突徙薪”。

【曲突徙薪】 《艺文类聚》卷八十引汉桓谭《新论》:“淳于髡至邻家,见 其灶突之直而积薪在傍,谓曰:‘此且有火’,使为曲突而徙薪。邻家不听,後果焚其屋,邻家救火,乃灭。烹羊具酒谢救火者,不肯呼髡。智士讥之曰:‘曲突徙薪无恩泽,燋头烂额为上客。’盖伤其贱本而贵末也”。突,烟囱。又见《汉书·霍光传》、汉刘向《说苑·权谋》。后用以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曲意迎合】 同“曲意逢迎”。

【曲意奉迎】 见“曲意逢迎”。

【曲意承迎】 同“曲意逢迎”。

【曲意逢迎】 亦作“曲意奉迎”。违反自己的本心去迎合别人的意思。

【曲尽其妙】 曲折深入地将其奥妙处都表达出来。形容表达的技巧很高明。

【曲学阿世】 歪曲自己的学术,以投世俗之好。

【曲学诐行】 做学问不入正道,行为奸邪不正。

【曲不离口】 意谓曲子要天天唱,才会熟练精妙。比喻熟能生巧。

【曲高和寡】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 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意谓曲调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比喻知音难得。后亦以“曲高和寡”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

【曲终奏雅】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论》:“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 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风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意为乐曲到结束时奏出了雅正的乐音。本谓相如的辞赋不够完美,到了结尾才转好,后多以“曲终奏雅”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到终了时更加精采。

【旬输月送】 形容赋敛繁苛。

【曳兵之计】 谓佯败而逃,把敌人引入埋伏圈。

【曳兵弃甲】 拖着兵器,丢掉铠甲。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曳尾泥涂】 ①同“曳尾涂中”。②比喻卑鄙龌龊的行为。

【曳尾涂中】 ①典出《庄子·秋水》:“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 ,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於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涂,污泥。比喻与其显身扬名于庙堂之上而毁身灭性,不如过贫贱的隐居生活而得逍遥全身。②用以比喻苟且偷生。

【曳裾王门】 《汉书·邹阳传》:“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 后以“曳裾王门”比喻在王侯权贵门下作食客。

【旭日初升】 早晨的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比喻充满活力、生气勃勃的景象。

【旭日东升】 犹旭日初升。

【旰食宵衣】 天已晚才吃饭,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形容勤于政务。

【旱苗得雨】 久旱的禾苗喜逢甘霖滋润。比喻在极需要时获得救助。

【昊天不吊】 谓苍天不怜悯保佑。语本《诗·小雅·节南山》:“不吊昊天, 不宜空我师”。硃熹集传:“吊,愍。”后因以“昊天不吊”为哀悼死者之辞。

【昊天罔极】 谓父母尊长养育恩德深广,欲报而无可报答。

【昌亭之客】 下乡(属江苏省淮阴市)南昌亭长的食客。原指汉淮阴侯韩信。 《汉书·韩信传》:“韩信,淮阴人。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从下乡南昌亭长食。”后以借指怀才未遇而暂寄人篱下者。

【昌亭旅食】 谓寄食南昌亭长处。借指寄人篱下。

【昌歜羊枣】 据传周文王嗜昌歜,春秋鲁曾点嗜羊枣。后以“昌歜羊 枣”指人所偏好之物。

【明人不做暗事】 心地光明的人不做偷偷摸摸的事。

【明日黄花】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 愁。”又《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词:“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明日,指重阳节后;黄花,菊花。古人多于重阳节赏菊,明日黄花兼寓迟暮不遇之意。后因以比喻过时的事物。

【明升暗降】 指表面上升官,而实际上被削去权力。

【明公正气】 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

【明公正道】 见“明公正气”。

【明公正义】 见“明公正气”。

【明月入怀】 ①语出南朝宋鲍照《代淮南王》诗之二:“硃城九门门九闺, 原逐明月入君■。”本谓后宫怨旷,后亦以“明月入怀”比喻人心胸开阔明朗。②指生子。

【明月清风】 犹清风明月。比喻超尘脱俗的悠闲生活。

【明火持杖】 同“明火执仗”。

【明火执仗】 打着火把,拿着武器,公开活动。多指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做坏 事。

【明火执杖】 同“明火执仗”。

【明火执械】 同“明火执仗”。

【明心见性】 ①佛教语。谓屏弃世俗一切杂念,彻悟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 (即佛性)。②指率真地表现心性。

【明正典刑】 依法公开处刑。

【明目张胆】 ①形容有胆识,敢作敢为。②形容公开作恶,无所畏忌。

【明目达聪】 指当权者多方观察民情,广泛听取意见。语本《书·舜典》: “明四目,达四聪”。孔传:“广视听於四方,使天下无壅塞”。

【明刑弼教】 语出《书·大禹谟》:“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 谓以刑律晓谕民众,使大家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辅助教化之所不及。

【明光铮亮】 见“明光烁亮”。

【明光锃亮】 见“明光烁亮”。

【明光烁亮】 光亮耀眼。

【明争暗斗】 明里暗里都在互相争斗。多形容尽力争权夺利。

【明如指掌】 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

【明见万里】 形容对远方或外面的情况了解得十分清楚,识见非常高明。

【明来暗往】 公开或暗地里来往。形容关系密切,来往频繁(多含贬义)。

【明明白白】 ①清清楚楚;明确无误。②犹言光明正大。

【明明赫赫】 语出《诗·大雅·大明》:“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形容光 亮夺目,声势显赫。

【明知故犯】 明明知道不对,还故意去做。

【明知故问】 明明知道,却故意问人家。

【明查暗访】 见“明察暗访”。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 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暗,也写作“闇”。栈道,在悬崖峭壁间傍山凿石架木而成的通道。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脩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闇度陈仓,攻完三秦,劫取五国。”后因称用明显的行动迷惑对方、使人不备的策略或暗地进行活动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明珠投暗】 见“明珠暗投”。

【明珠暗投】 语出《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 以闇投人於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后多用“明珠暗投”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赏识和重用,或好人误入歧途。亦比喻贵重的东西落到不识货的人手里。

【明珠弹雀】 比喻得不偿失或使用不当。语出汉扬雄《太玄·唐》:“明珠 弹于飞肉,其得不复。测曰:明珠弹肉,费不当也。”范望注:“飞肉,禽鸟也。”南朝梁元帝《金楼子·立言下》:“黄金满笥,不以投;明珠径寸,岂劳弹雀。”

【明哲保身】 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后多指生怕有 损于自己,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语本《诗·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孔颖达疏:“既能明晓善恶,且又是非辨知,以此明哲择安去危,而保全其身,不有祸败。”

【明耻教战】 谓申明军法,严惩怯懦退缩,使士卒知耻辱之所在,作战时能 奋勇向前,杀敌致果。

【明效大验】 很显著的效验。

【明推暗就】 表面上推拒,暗地里接受。形容装腔作势、假意拒绝的样子。

【明堂正道】 犹明公正气。

【明眸皓齿】 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的美貌。亦指代美女。

【明眸善睐】 美目善于顾盼传情。

【明婚正配】 犹言明媒正娶。

【明婚正娶】 犹言明媒正娶。

【明扬仄陋】 见“明扬侧陋”。

【明扬侧陋】 明察荐举出身微贱的人。语本《书·尧典》:“明明扬侧陋。” 曾运乾正读:“《史记》说,为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

【明窗净几】 明亮的窗户,洁净的小桌子。多形容房间明亮,陈设整洁。

【明媒正娶】 旧时指经媒人说合,父母同意并以传统仪式迎娶的正式婚姻。

【明媒正礼】 犹言明媒正娶。

【明抢暗偷】 公开抢劫,暗中偷盗。

【明廉暗察】 犹言明察暗访。

【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亦作“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谓公开攻击容易对 付,暗地陷害劫难于防备。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见“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明枪暗箭】 比喻公开的或隐蔽的攻击。

【明罚敕法】 严明刑罚,整饬法度。

【明察秋毫】 谓目光敏锐,可以看清秋天鸟兽新生的毫毛。形容洞察一切。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明察暗访】 明里观察,暗里询问了解。指多方面了解情况。

【明德惟馨】 完美的德性才是芳香清醇的。

【明辨是非】 清楚分明地辨别出是和非。

【明鎗容易躲,暗箭最难防】 同“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明鎗容易躲,暗剑最难防】 见“明鎗容易躲,暗箭最难防”。

【明镜高悬】 《西京杂记》卷三:“高祖初入咸阳宫,周行库府,金玉珍宝, 不可称言。其尤惊异者……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有女子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后多以“明镜高悬”比喻官吏执法严明,判案公正,或办事明察秋毫,公平无私。

【明验大效】 见“明效大验”。

【昏天黑地】 ①形容日暮天黑或光线昏暗。②形容头脑迷乱或头昏眼花。③ 形容头脑发热,忘乎所以。④形容生活荒唐,行为放荡不拘。⑤犹言天翻地覆,形容闹得厉害。⑥形容社会黑暗。

【昏天暗地】 见“昏天黑地”。

【昏昏浩浩】 苍茫浩渺。

【昏昏欲睡】 昏昏然只想睡觉。形容疲倦的样子。

【昏昏噩噩】 形容糊涂、无知的样子。

【昏昏默默】 ①看不见听不到的状态。谓至道难见莫测。②迷糊,不知所以。

【昏定晨省】 旧时子女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谓晚间安排床衽,服侍就寝; 早上省视问安。

【昏迷不省】 见“昏迷不醒”。

【昏迷不醒】 神志昏沉,不省人事。

【昏头打脑】 见“昏头搭脑”。

【昏头昏脑】 形容头脑昏沉;糊里糊涂。

【昏头搭脑】 同“昏头昏脑”。

【昏头晕脑】 见“昏头昏脑”。

【昏头转向】 头脑发昏,迷失方向。

【易口以食】 犹易子而食。口,丁口。

【易子而食】 交换子女以煮食充饥,极言天灾人祸所造成的惨象。

【易子析骸】 谓易子而食,析骸而爨。极言天灾人祸所造成的惨状。

【易俗移风】 改变习俗,转移风气。

【易辙改弦】 变更车道,改换琴弦。比喻改变方向、计划、做法或态度。

【易同反掌】 见“易如反掌”。

【易如反掌】 语本《孟子·公孙丑上》:“以齐王,由反手也。”赵岐注: “以齐国之大,而行王道,其易若反手耳。”谓像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形容成事极易。

【易如破竹】 像劈竹子那样容易。形容办事顺利,毫无阻碍。

【易如翻掌】 见“易如反掌”。

【易於反掌】 犹易如反掌。

【易於拾遗】 犹易如反掌。

【昂首挺胸】 仰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无所畏惧或坚决的样子。

【昂首阔步】 仰着头,迈着大步。形容精神奋发或态度傲慢。

【昂头挺胸】 见“昂首挺胸”。

【昂头阔步】 见“昂首阔步”。

【昂藏七尺】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春花秋月】 ①春天的花,秋天的月。指春秋佳景或泛指美好的时光。②指 岁序更迭。

【春花秋实】 见“春华秋实”。

【春秋笔法】 《春秋》,鲁国史书。相传为孔子所修。经学家认为它每用一 字,必寓褒贬,后因以称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春风一度】 比喻领略一番意境或情趣。多指男女间的欢爱。

【春风化雨】 ①《孟子·尽心上》:“有如时雨化之者。”汉刘向《说苑· 贵德》:“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后遂以“春风化雨”比喻良好教育的普及与深入。②喻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春风和气】 形容温和融乐的气氛或和善的态度。

【春风风人】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予人以教益和帮助。

【春风野火】 比喻迅猛之势。

【春风得意】 ①在春风轻拂中洋洋自得。旧指读书人考中后的得意心情。② 形容官运亨通或事情办成功,达到目的时得意洋洋的情态。

【春华秋实】 亦作“春花秋实”。①春天开花,秋天结果。②喻文采和品行 学问,或事物的因果关系。

【春蚓秋蛇】 喻书法拙劣,婉曲无状。语出《晋书·王羲之传论》:“扞萧 子云呴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春蛇秋蚓】 见“春蚓秋蛇”。

【春诵夏弦】 亦作“春诵夏弦”。《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大师 诏之”。郑玄注:“诵,谓歌乐也;弦,谓以丝播诗”。本谓应按季节而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后亦以泛指学习咏诵。

【春诵夏弦】 见“春诵夏弦”。

【春树暮云】 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诗 借云树而写思念之情。后遂以“春树暮云”为仰慕、怀念友人之辞。

【春兰秋菊】 春天的兰花和秋天的菊花。多比喻物擅其长,各具其美。

【昧己瞒心】 谓违背自己的良心干坏事。

【是古非今】 崇尚古代的,贬低现代的。指保守复古。

【是可忍,孰不可忍】 假如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呢。意 谓绝对不能容忍。语出《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是非口舌】 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是非只为多开口】 纠纷争端都是说话太多引起的。

【是非自有公论】 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会作出恰当的评判。语本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扞庾公呴又问:‘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论。’”

【是非曲直】 对的和不对的;有理和无理的。

【是非颠倒】 硬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

【是是非非】 ①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指评定是非。②指正确与错误。

【冒大不韪】 见“冒天下之大不韪”。

【冒名顶替】 假冒别人的姓名,代他干事或窃取其权利地位。

【冒名接脚】 犹冒名顶替。

【映雪读书】 利用雪的反光读书。晋孙康,京兆人。家贫好学,常映雪读书。 事见《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后用为勤学苦读之典。

【映雪囊萤】 晋孙康家贫,冬夜映雪光读书;晋车胤家贫,夏夜练囊盛萤, 借萤火虫的微光读书。事见《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晋书·车胤传》后以“映雪囊萤”形容夜以继日,苦学不倦。

【星火燎原】 ①谓小火花可以引起燎原大火。语本《书·盘庚上》:“若火 之燎于原,不可乡迩”。②喻微小的事物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星行电征】 形容行动非常迅速。

【星星落落】 形容少而分散。

【星星点点】 ①形容多而分散。②形容少许或细碎。

【星飞云散】 比喻事物四处分散或四散消失。

【星流电击】 见“星流霆击”。

【星流霆击】 谓如流星闪电。形容迅猛异常。

【星移斗转】 ①星座移位,北斗转向。表示岁月流逝或时间变化。②犹言天 摇地动。形容声势极大。

【星移物换】 星位移动,景物改换。谓时序变迁。

【星移漏转】 星位移位,更漏转换。谓夜深。

【星驰电掣】 见“星驰电发”。

【星驰电发】 谓迅速如流星闪电。

【星离月会】 犹言时分时合,时去时来。

【星离雨散】 喻事物消失迅速。

【星罗棋布】 如天星罗列,似棋子分布。形容多而密。

【星罗云布】 犹星罗棋布。

【星罗棋布】 见“星罗棋布”。

【昭然若揭】 语出《庄子·达生》:“今汝饰知以惊愚,脩身以明汙,昭昭 乎若揭日月而行也。”揭,高举。后以“昭然若揭”形容真相毕露,清楚明白。

【昭德塞违】 彰明美德,杜绝错误。

【昭聋发聩】 使耳聋的人也能够听到。比喻用语言文字等给人以极大的启发, 即使糊涂麻木的人也会清醒过来。

【时不可失】 时机不可错过。谓要抓住有利时机。

【时不再来】 时机一失,不会再来。激励人要抓紧时机。

【时不我待】 时间不等人。谓要抓紧时间。

【时不我与】 时间不等待我们。感叹错过时机,追悔莫及。语出《论语·阳 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时亨运泰】 旧时指命运亨通。

【时来运转】 时机来临,命运开始好转。

【时乖命蹇】 犹言时乖运蹇。

【时乖运蹇】 时机不顺,命运不好。谓时运不济,处境不顺利。

【时和年丰】 四时和顺,五谷丰收。用以称颂太平盛世。

【时异势殊】 谓时代、情势等都已起了变化。

【时过境迁】 时间推移,环境发生变化。

【时移世易】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时移俗易】 时代更替,社会风俗变易。泛指时世、风俗等都起了变化。

【时移势易】 犹时异势殊。

【时清海宴】 时世清平,四方安定。

【时绌举赢】 当衰败之时,而强作奢侈之事。绌,不足;赢,有余。

【时诎举赢】 见“时绌举赢”。

【晋用楚材】 谓一国聘用别国的人才。

【晋阳之甲】 《公羊传·定公十三年》记晋赵鞅兴晋阳之甲,以清君侧为名, 逐荀寅、士吉射。后因称地方长吏不满朝廷而举兵内向为兴“晋阳之甲”。

【晋惠闻蛙】 晋惠帝昏庸愚暗,尝在华林园听到蛙声,谓左右曰:“此鸣者 为官乎?私乎?”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曰:“何不食肉糜?”见《晋书·惠帝纪》。后因以“晋惠闻蛙”喻愚蒙寡识。

【晏安酖毒】 谓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

【晏开之警】 有寇警则门开得晚。形容时世不安宁。

【书不尽言】 《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谓文 辞难充分达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书不尽意】 犹书不尽言。

【书不释手】 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书生之见】 指读书人不切实际或不合时宜的见解。

【书同文,车同轨】 语出《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谓 车轨相同,文字相同。形容天下统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版权所有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究中心 Copyright© 2000
web@guo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