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oxue.com
王廷信

 

 

“路头戏”的感性阅读

傅谨相关论文:

  • 20世纪中国戏剧发展刍论
  • 中国美学面临的三大问题
  • 百花齐放”与“推陈出新”——20世纪50年代中国戏剧政策的重新评估
  • 面对一种“不可修补的存在”——对改编古典剧作的非议
  • 创新、模仿和语境——答安葵先生
  • 第三只眼看“戏改”
  • 感受草根阶层的精神脉动
  • 理想与人道的二律背反——解读话剧《切·格瓦拉》
  • 《鲁迅先生》的音乐语法
  • 面向21世纪的中国戏剧
  • 近五十年“禁戏”略论
  • 文化市场发展与剧团体制改革
  • 冷眼旁观京剧节
  • “路头戏”的感性阅读
  • 平民视角与波普手法
    ——评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纵横谈
  • 论“推陈出新”
  • 夕阳回望——稀有剧种的命运与前景
  • “戏改”与美学的意识形态化
  • 盛况固然空前 水平仍待提高——第七届中国戏剧节刍议
  • 程式与现代戏的可能性
  • 现代戏的陷阱
  • 20世纪中国戏剧史的对象与方法──兼与《中国现代戏剧史稿》商榷
  • 20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追求
  • “样板戏现象”平议
  • 艺术学研究的田野方法
  • 元剧札记之一——我们都应该怕“尚方宝剑”
  • 元剧札记之二——什么时候才能容忍妓女横行
  • 元剧札记之三——什么人能当县官
  • 元剧札记之四——吏治与技术官僚治国
  • 元剧札记之五——天网恢恢,疏而……
  • 元剧札记之六——暴行与正义
  • 元剧札记之七——没赖场,赖和尚
  • 六案孔目与技术官僚治国
  • 向“创新”泼一瓢冷水——一个保守主义者的自言自语
  • 重视“中国经验”
  • 周来祥美学思想的自我超越──评《再论美是和谐》
  •   我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接触浙江台州地区的民间戏班,多年后这些戏班成了我的研究对象,因此有了《草根的力量》。研究民间戏班的乐趣,迥然不同于研究国营大剧团,民间戏班不仅因其拥有独特的草根特性,足以让我们直接触摸到普通民众真实的艺术观念、欣赏趣味以及文化价值观,而且,细细品味民间戏班“路头戏”为主的演出形式,不难从中感受到某种特殊魅力。

    一、路头戏的消失与重现

      中国戏剧起于勾栏瓦舍的商业性演出,从戏剧诞生的第一天起,它就是民间演艺的产物。生于民间长于民间的戏班在各地流动演出,形成了中国戏剧典型的“路头戏”演出形制。

      路头戏,又称幕表戏、提纲戏。在教科书及一般人的想象中,戏剧演出是由演员在舞台上按作家写就的固定剧本演出的,但至少看中国戏剧的传统与现实,与此相异的演出形式可能更为普遍,完全按照固定剧本的演出,只是在1950年代后的国营剧团才成为定例。多数民间戏班演出时并没有剧本或并不需要完全按剧本演出,演出的依据只是一个简单提纲。一些较正规的戏班,演出前把本场演出的剧目提纲(或称“幕表”)贴在后台,幕表内容主要是这部戏的场次、先后出场角色,大概情节,所用砌末等等。演员在舞台上演出时只需要掌握这个简单的“幕表”,具体的对白和唱词,则需要由演员自己视剧情发展自由发挥。农村多数戏班流动性大,舞台条件差,他们演出时所依据的幕表,则都由演员自己记录,或者干脆记在脑子里。一些经验丰富又肯用功的演员,往往能记住两三百部戏的幕表,随时可以背诵无误。

      我们目前还找不到比较可靠的证据说明宋元年间戏班演出的情况,但是从当时有关戏班演出的零星资料以及存世的宋元剧本的情况推测,他们的表演很少可能完全依据固定剧本。至于明清年间,路头戏肯定是最为常见的演出样式。这样的情形一直延续到50年代初,此时政府开展的大规模戏改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戏班多年以来习以为常的路头戏这种演出形制。“改戏”是戏改“改人、改制、改戏”的重要部分,而“改戏”的主要内容,就是让戏班艺人将演出剧目送交审查,凡有违主流意识形态的剧目,除确定禁演外均需经修改后上演,经由此变,路头戏的生存空间受到强力挤压,终至奄奄一息。

      当然,路头戏在中国戏剧舞台上渐渐失去其地位,并不完全是缘于这种依赖于演员现场发挥的成份很多,内容灵活多变的演出方式不利于剧本审查,它之所以是一个意味深长的事件,更由于在戏改过程中,这种演出方法被视为低级的、落后的、缺乏艺术性的演出方法。路头戏完全不符合新文人所信奉的西方戏剧理论,因此这种演出方式受到广泛批评,并且渐渐被经过“社会主义改造”之后的国家剧团丢弃。国家剧团普遍接受了从苏俄引进的导演制,即每上演一个新剧目之前都必须按照导演的意图,根据固定的剧本,经过长期的排练,形成相对固定的舞台表演格局,每次演出必须严格遵照这一既定模式。路头戏这种中国底层民众最为熟悉的戏剧化地表达情感的方式,由此被强行坠入忘川;随着新的演出制度的引进,传统剧目即使能重现舞台,也多数被加以“推陈出新”的改造,从形式到内涵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民间戏班把这种新的演出格局称为演剧本戏,以与他们平时演出的路头戏相区别。经历了完全丧失话语权的半个世纪,无论是戏班还是观众本身,都接受了剧本戏的艺术价值高于路头戏的观念,然而,剧本戏之与一般民众欣赏趣味、价值观念的隔阂,并未因此消除。艺术史家们可以很轻描淡写地将路头戏不可避免的文辞粗糙与表演的随意性,解释为它被那些经过新文人以及戏改干部们修饰后的剧本戏淘汰的原因,但我实在不能不指出,路头戏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几乎完全被剧本戏替代,完全不是缘于艺术领域内的公平竞争,在1950年前后那个历史时期,无论是一般的戏班还是普通观众,都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这种选择是由一批自以为有资格作为他们代表的新文人越俎代疱完成的,在这里,戏班以及一般观众堪称“沉默的大多数”的典范,只是被动地接受了路头戏被驱逐出戏剧舞台的既成事实。

      近二十年民间戏班以及路头戏的复苏,最好不过地证明了这一点。民间对路头戏的情感记忆虽然无从表达,但毕竟仍然积淀于集体无意识,并没有因精英文化以及官方意识形态对剧本戏一边倒的支持而消解,而草根阶层的精神信仰与心理需求,并不能寄托于根据另一些人的观念趣味构筑的戏剧之城。只要民众拥有自己部分选择的权力,他们就会用自己的方式,清晰地表达他们和创作剧本戏的精英文人精神领域的疏离;因此,一旦民间戏班因改革开放而重新出现,路头戏的复苏就是历史的必然。

      从1994年开始,我对浙江台州境内七十多个戏班,做了近8年田野调查,接触大量民间戏班和他们日常演出的路头戏。在我看来,正视路头戏,重新评价它的构成以及价值,是当代中国戏剧研究的重要课题;从事当代文艺研究的专家学者也应该多少意识到路头戏这种独特的戏剧样式的存在,假如能与民众一起分享路头戏的感性内涵,也许会使人们对当代中国戏剧现状,有更真切的认知。而且它还涉及到更深层的问题--最近几十年,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最近一百多年,那些致力于引进西方理论的知识分子们对本土艺术的改造究竟应该如何评价,还需在更开阔的历史背景下思索。

    二、路头戏的价值考量

      路头戏的问题之所以需要认真讨论,是因为一直到今天,民间戏班演出的路头戏,或者完全被戏剧研究者们忽略遗忘了,或者是被仍然看作是落后、低级、粗糙的,需要加以改造与矫正的演出形式。民间歌谣有人收集,民间工艺有人搜求,民间建筑保存完好的小村镇也成为旅游热点,但是,与它们同时存在的民间戏班的路头戏,还在边缘默默无闻。几百年来,中国的民间戏班就一直通过路头戏,与欣赏者一同书写着他们的精神与心态史,这样的书写,今天仍在继续,然而这样的书写始终是自生自灭的,它们被载入文字形态的历史的机遇,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但路头戏的存在以及它的魅力,并不因此而消失。一位不知名的民间戏班演员演路头戏时这样唱道:“为人可比一张弓,朝朝暮暮称英雄;有朝一日功圆满,扳起弓来两头空。”而像这样意象独特令人回味且充溢着民间智慧的唱段,在路头戏演出中随处可以听到,然而它却成了路头戏之当代命运的谶语。
    传统的路头戏情节发展与人物关系都不太复杂,容易为观众所把握,因此拥有稳定的观众群。各地戏班演唱的路头戏,所用的唱词道白也切近当地的方言口语,较易于为一般观众接受。因此,共通的母题在路头戏里总是反复出现,以至于在很多经典场合,演员都可以通过许多相关剧目中的人物自况,以丰富观众的感受。以下是男女主人公分离数年重新团聚时,倾诉分离之苦时所用的一段典型的对唱:

    旦:我可比果报禄里刁刘氏,千刀万剐四门游
      我可比翠平山上潘巧云,刺死石秀命归阴
      我可比买臣之妻崔氏女,马前滴水喷如珠
      我可比宋江杀死阎婆媳,活捉三郎命归西
      我可比潘氏金莲容貌好,与同武松绞成刀
      我可比唐朝武则天,水性杨花命归西

    生:你可比二度梅里陈杏元,奸臣残害献和番
      你可比平贵之妻王宝钏,苦受寒窑十八年
      你可比合同纸里田素珍,为了清明受苦辛
      你可比破肚验尸柳金婵,冤枉破肚实可怜
      你可比双合桃里谭必川,盗来核桃救颜谭
      你可比司马相如卓文君,你是个大贤大德好夫人
      你可比洞恶报里郭氏女,为了桂荣入庵门
      你可比唐僧取经西天到,脱了兰衫穿乌袍
      你可比当初孟丽君,女扮男装做公卿
      你可比当初孟姜女,千里迢迢送棉衣。

      但是,如果说路头戏只是因为其情节简单、唱词道白俚俗,符合文化程度不高的观众的审美喜好,那就太简单化了。中国戏剧之所以能够渗透到最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最为大众化的文化娱乐形式,正由于它通过对某些精选的历史事件的反复叙述,构成民众共同拥有的一个系统的知识谱系;而经由这一知识共同体体现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能够获得最大多数观众的认同。

      与一般观众心理层面上的契合,还不足以体现路头戏的全部意义。路头戏大量运用民众熟悉的叙述模式与情感表现手法,也是引起观众共鸣的关键,在欣赏戏班的路头戏演出时,民众并不需要费力地分辨那些用他们所不熟悉的语言写成的唱词道白,戏里既有与音乐相结合的明白晓畅的韵文,也有地方土语中最富机智的插科打诨,这才是他们需要和喜欢的戏剧。关键更在于路头戏是一种极具张力的戏剧样式。由于路头戏的唱词道白是由演员自己创造的,在舞台上的表演手法,也要靠演员自己揣摩,因此它就给了演员以非常大的创造空间。如果说按照剧本演戏,演员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剧本以及导演意图的体现者甚至傀儡,那么,即使是一个最差的民间戏班演员,在表演路头戏时也要充分发挥她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她也必须是一位创造者,而且在整个演出过程中,她将始终是创造者。

      路头戏给戏剧演员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提供了极其开阔的空间。演员每天都必须面对新的挑战,都可以在舞台上有即兴的发挥,这就使中国戏剧具有惊人的活力。这样的即兴创作也使得演员有可能在她们与观众直接的交流与互动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剧目、唱腔与表演手法,它给戏剧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它使戏剧表演始终处于不间断的、自由的创造过程之中。而路头戏的消失,使得演员这样一个在舞台上始终与观众进行着最直接的交流的群体,在很大程度上被排斥在戏剧创作活动之外,被排斥在剧本的唱词、道白的创作之外,排斥到音乐与唱腔设计之外,排斥在舞台人物的相互关系、甚至包括各自在舞台上所处空间位置的安排工作之外,最终甚至还经常被排斥在演员身段动作的设计之外。

      假如我们着眼于演员的创造性这个层面上,讨论路头戏演出的价值,无疑要给它以很高的评价。而且路头戏的演出实在是最能体现中国戏剧“演员中心制”特点的演出形式,路头戏唱得好坏,全靠演员,因此这是最能考验演员,并且体现出演员能力强弱的演唱形式。同时它也是最能检验演员之间相互配合的默契程度的演唱形式,演员们普遍强调对手的重要性,尤其需要主角之间,主角与配角之间形成良好的默契,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演出的成功。不用说,戏班唱路头戏,演员和乐队之间的配合同样非常之重要。由于在路头戏的演唱过程中演员十分自由,她可以随时根据剧情删减或增加唱念,与对手之间的交流,包括身段动作的交流,也可以随机应变,因此,每次演出都不会与上一次演出完全相同。这就给乐队与演员之间的相互配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舞台上演员是主体,乐队必须随演员的表演而变化,无论是文场还是武场,都是为了给演员做好伴奏与衬托,因而必须时刻注意着舞台上演员的动作与变化,紧跟舞台进程。至于演员在演唱时,有些地方可能只唱两句四句,有些地方一开腔就可能唱上就是几十句,甚至同一个剧目,也会因演员情绪的好坏或时间的早晚,某天会多唱些,某天可能少唱些,这些都需要乐队根据舞台上演员当时的情绪以及所唱的词句,细加揣摩,才能衬托得天衣无缝,珠联璧合。

    三、路头戏的创造与传播

      民间创作具有很大的随机性,路头戏也是如此。我们几乎可以肯定,路头戏演员们经常使用的多数唱段,都不是由这些演员们独立创造的。多数习惯于演出路头戏的演员,随时能很流利地上演两、三百个剧目,如此繁多的剧目,当然远远超出了任何人的创造能力。

      路头戏的演出,固然有许多即兴的内容,但是实际上演员并不需要在演唱每出路头戏时,都从头至尾自己独立地创作所有词句,那些演出较频繁的剧目里,尤其是那些关键的核心场次、核心唱段,往往会有现成的词句可以搬用,也有现成的手法可以借鉴。演员所用的唱段,也并不是完全由她们创造的,其中许多唱词可以借鉴其它剧目,可以借鉴文人的创作,还可以借鉴其它演员在该剧中的唱段。演员们总是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从前辈同仁那里继承接受一些现成的核心唱段,以及一些最常用的对话模式。每个善于表演路头戏的演员,都会背诵许多“赋子”,它是一些可以在多部戏的相同情境套用的唱词或念白。这些“赋子”是演员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常见的是以序数构成排比句赋子。路头戏生于民间长于民间,它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其中最能体现民间智慧的,无外乎路头戏演员常用的赋子,这些赋子在语言运用方面,集中了我国传统艺术之精华。
    台州民间戏班里有位小花脸演员经常扮演出游的花花公子,她说她最喜欢使用以下这段唱词:

    家院领头前面走,学生骑马望四周;
    春日春山春水流,春堤春草放春牛。
    春花开在春园内,春鸟停在春树头。
    宦门公子春心动,风流浪子小春游。
    千般美景看不尽,转过西街明月楼。

      在民间戏班的演出中,我们还能遇到诸多构思精巧的有趣的赋子,最常见的街坊赋子是这样的:

    一本万利开典当,二龙抢珠珠宝藏,
    山珍海味南货店,四季发财水果行,
    五颜六色绸缎店,六六顺风开米行,
    七巧玲珑江西碗,八仙楼上是茶坊,
    九曲桥畔中药房,十字街头闹嚷嚷。

      我们看到,在这里,第三句本应以“三”开头,却被用成谐音的“山”。这是赋子里相当多见的通用方法。杭州是戏剧人物经常出没的城市,而在杭州游玩时必定要到西湖,因此演员们可以使用西湖赋子:

    一亩亭台尉迟恭,二郎庙内塑秦琼,
    三天竺独坐关夫子,四眼井石秀遇杨雄,
    五云山上多财宝,六和塔倒影在江中,
    七巧孤山紫云洞,八角凉亭巧玲珑,
    九曲桥畔齐观鱼,十上玉皇观高峰。

      除了这些用以点明具体场景的赋子以外,人物上场时可以念表示自己身份与境况的赋子,乞丐上场,可以唱念讨饭赋子:

    一命生来真叫苦,两脚走得酸如醋,
    三餐茶饭无有数,四季衣衫赤屁股,
    五方投宿破庙宇,六亲勿认看我苦,
    七窍勿通肚皮饿,八字头上带磨箍,
    究竟何日苦出头,实在只有去看阎王生死薄。

      在这里,“九”和“十”被谐音字“究”的“实”代替了,而其中以“实”代“十”,是各种赋子里最多见的。

      人犯被押上公堂审问时,可以使用公堂赋子,当然,只限于正面角色受到冤枉时所用:

    一个老爷坐中堂,两边衙役如虎狼,
    三句话儿未出口,四十大板将我打,
    五内疼痛实难挡,六神无主象死样,
    七手八脚推我醒,八字衙门赛阎王,
    究竟我犯哪条罪,实在白布落染缸。

      还有在特定场合使用的赋子,如难药赋子,多数时候,是在小旦装病拒婚时使用,声称自己的病只有找齐以下这些药才可以得救:

    一要嫦娥青丝发,二要王母八宝羹,
    三要九天河中鱼,四要禹公脑髓浆,
    五要东海龙王筋,六要西天凤凰肠,
    七要湖中千年雪,八要瓦上万年霜,
    九要麒麟心头血,十要金鸡肝四两。

      我个人最喜欢的赋子,则是著名的《十唱戏文》,它是这样唱的:

    一字写起一点红,秦琼卖马到山东,
    罗通盘肠来大战,程咬金官封定国公。
    二字写起二条龙,唐皇亲征好威风,
    白袍小将薛仁贵,边关元帅尉迟恭。
    三字写起步步高,三国英雄算马超,
    手下兵马千把万,一统山河有功劳。
    四字写起肚里空,诸葛亮用计借东风,
    鲁肃做事真懵懂,气得周瑜吐鲜红。
    五字写起蛮方正,清官要算是包拯,
    执法如山不徇私,日断阳来夜断阴。
    六字写起摆得平,鲤鱼精真心爱张珍,
    金笼软戒多势利,欺贫爱富要赖婚。
    七字写起有钩头,一本倭袍尽风流,
    十恶不赦刁刘氏,药杀亲夫四门游。
    八字写起分两旁,阎婆惜勾搭张三郎,
    宋江一怒杀淫妇,逼上梁山做大王。
    九字一撇加几钩,八仙过海去拜寿,
    王母娘娘摆盛宴,东方朔把蟠桃偷。
    十字横直两相配,文必正送花上楼台,
    为了小姐霍定金,撇掉状元当奴才。

      当然,赋子的表现手法是十分丰富多彩的。长衫丑一般都扮演不学无术的花花公子,上场时可以先念一段这样的引子:

    我的出身有来头,爹娘生我真勿(方言,意为“不”)愁,
    田也有,地也有,隔田隔地九千九。
    我格(方言,意为“的”)住,走马楼,八字墙门鹰爪手;
    我格穿,真讲究,勿是缎来就是绸,
    我格吃,算头面,勿是鱼,总是肉,老鸭母鸡炖板油;
    我格走,真风流,勿是马,就是船,三板轿子抬着走。
    书房有书僮,上楼有丫头,
    夜里有妻子,你看风流不风流。

      其中虽然不避俚俗,但也不无一种质朴的妩媚。

      掌握大量赋子,足以使路头戏的演员的舞台表演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且这些赋子因制作精细,且历经长期舞台检验,多数都包含着非常令观众感兴趣的戏剧成份。

      演员们平时使用的赋子,多数都所来有自。但由于路头戏本质上具有的自由和开放的特征,使得演员们不必要刻板地按照固定的方式演出,这就给路头戏以及演员们所用的赋子的不断丰富化和精致化,提供了充分条件。在表演过程中,因场景与人物关系的不同,甚至由于演出地的不同,每个演员都有可能对同一部戏的唱词、道白和动作,乃至对剧情做出或大或小的改动。而这样的改动假如能够得到观众以及其它演员的首肯,那么就有可能被同行们袭用。即使是新创的赋子,只要适合,也会很快被其它演员模仿接受而传播开来。由于民间戏班的演员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个别演员的新创造会随演员流动很快得以传播,渐渐取代原有的表演模式。

      路头戏的发展,正是经由无数路头戏演员无数次演出时一点点微小的创造积累而成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它的创造与积累过程,典型地体现出民间文学艺术的共通的特征。这些无名氏通过自己的创造,与观众一起构筑了一个相对独立而封闭的、完整的话语空间,人们为同一个故事激动,为同一些人的命运悲欢。这是戏班的演员与他们的观众每天共同创造的戏剧,它们始终活在中国,活在中国的民间。

      最后,当我把民间戏班路头戏的自由创造视为“民间写作”时,无法掩饰我心存的疑虑。这不是由于戏班的创造不具有足够的民间性,而是由于真正意义上的民间写作,除了必须是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的独立存在,还必须是自外于精英文化的独立存在,而民间戏班的创造太符合这样的表述,以至于假如我们把路头戏看成是民间写作的范本,就不得不把近年里大大小小的文学杂志标榜的所谓“民间写作”,剔除出这个词语包含的范围。我们能这样定义“民间写作”吗?

    (《草根的力量》,傅谨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
    web@guoxue.com web@guo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