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入收藏

 

 
大师生平|著作年表|著述索引|作品选读|大师研究|研究著述|书品推介|研究学人|相关链接 

 

杨守敬与《水经注疏》的命运
著名藏书家——杨守敬
在宜都追忆学者杨守敬
杨守敬与碑帖研究
历代书法家(清)·杨守敬
封建科举、职官中的“官年”——从杨守敬的举人硃卷谈起
品高学富 独拔艺林
杨守敬墨宝
杨守敬墓
笔谈实录 古今印证
播艺东瀛 振兴汉学
东渡扶桑 享誉内外
杨守敬简介
杨守敬故事
年少好学 锲而不舍

 

 

 

 

 

播艺东瀛 振兴汉学

   杨守敬应召赴驻日本使馆任职,是参加会试后未及回家就携家眷东渡的,随身带的汉魏六朝碑版等13000多件书法作品和古钱古印,一齐带到了日本,没想到这些东西居然发挥了奇特作用。一是这些碑版拓片多为日本书家所未见过,传教给日本书家,为日本书法注入了新鲜血液,并在日本刮起了一股兴碑帖的旋风,成为影响日本现代书法的先导。二是利用这些稀物换得了一大批从中国流失到日本去的中国古籍。杨守敬初到日本,游于市上,睹书店中多所未见者,虽没有钱购买,但心里十分想购。幸而所带汉魏六朝碑版,多为日本人所未见过,加之古钱古印,日本人也非常羡慕,于是以有易无,换得了一批珍贵的古笈。至于杨守敬的书法对日本的影响,古今书家的文章、谈论即可见一斑。

  杨守敬作为友好使者在日本工作虽然只有短短四五年时间,但慕名向他求教和登门拜访的日本书家却不少,交往甚多的日本著名书家有松田雪柯、冈千仞(振衣)、严谷修一六、日下部鸣鹤、山本竟王、川田雍江、山中信天翁、矢土锦山他、水野疏梅等。这些书家都很敬重杨守敬,如日下部鸣鹤在《日本近代书道的先觉者山本竟三先生五十四忌追悼纪念展图录·作品集》中写道:‘杨惺吾守敬博学宏才,研精金石碑帖,古今书法无所不通。此卷为岸田君背临定武兰亭,五字不损本,不拘形似,深契古之神,非老手安能如此乎?吴仓硕俊题卷首,四篆字精妙绝伦,洵可谓双壁矣!二家皆海外之益友也,而惺吾客岁已归道山,君其宝爱焉”。又如,1881年松田雪柯因健康原因要告老还乡,杨守敬应邀与严谷修一六、日下部鸣鹤、川田雍江、山中信天翁、矢土锦山他一起为松田雪柯饯别。钱别时皆写赠言,众家推杨守敬题字书首。杨守敬题的是:“辛已五月与东瀛诸友集清华吟馆为雪柯居士饯别。诸君各有赠言,嘱守敬书首”。这就是载入日本书坛史册的“南浦赠言”序。

  杨守敬回国后,日本书家水野疏梅慕名到中国来拜杨守敬为师,正值辛亥首义爆发之时,许多日本书家都劝他,说武汉战争方烈,甚为危险,力阻成行。但水野疏梅不以为意,便开行到上海,忽闻杨先生避兵来此,欣然晋谒,请受业于门。杨守敬开始没有答应,一则自己已老,二则见水野流梅已四十多岁,不想接受这位远道而来的学生。但是水野疏梅诚心要拜师的热忱,感动了杨守敬,终于答应下来。水野疏梅学习很勤奋,也很刻苦,住在高昌庙东亚同文社中,去杨守敬寓所约十多里,必须步行数里,又搭电车二次才到。水野疏梅属寒士,每口饮食乃其友人安河内担任。杨守敬便留水野硫梅在他家午餐,省得跑路,水野疏梅以教杨守敬的先梅、先橘两孙学日语为报答。杨守敬年迈体虚,并时有病期,仍坚持手教口传,有时在病榻上讲授,《学书迩言》这部杰出的书论著作就是这时期形成的。杨守敬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教了水野疏梅4个月。水野疏梅学期届满即要回国,依依难舍地向先生要先生的传,还写了一首诗赠给先生。诗云:“钦仰风容玉样温,胸无城府共谈论。夏彝周鼎精稽古,秦阔汉碑远溯源。介绍一生翰墨妙,奇书万卷草堂尊。殷勤向我传心画,正是深高海岳恩”。水野疏海将杨先生的《学书迩言》记录回国后出版,继而又出版了《学书迩言疏释》。水野疏梅向杨先生求传不得,后来杨守敬自述了《邻苏老人年谱》,门人熊会贞为其补述最后三年,以后该书在国内外均出版。

  现代日本书家慕名访问杨守敬纪念馆,进行学术交流并举办以杨守敬为主要内容的书画联展,频繁进行,表明杨守敬对日本书法的影响将延续下去。1986年3月,中日双方在湖北省博物馆举办了“杨守敬及其流派书法作品展”,参展的作品百余件,由日本方面和湖北省博物馆提供。日本方面以中田勇次郎和杉村邦彦为正副团长,率36人组成的“日本书法学术交流访中团”参加了展览活动,并在武汉进行了学术交流。1987年8月,杨守敬纪念馆开馆,以杉村邦彦为团长的“日本书法交流访华团”12人参观访问了杨守敬纪念馆。并在宜都与杨守敬研究会进行了学术交流。1990年9月,以石桥桂一(鲤城)为团长、小久保清吉为副团长率41人组成的“日本书道教育研修团”幸观访问杨守敬纪念馆。同年9月,以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胡美洲为团长率领湖北省博物馆4人赴日访问,与日本书法界共同举办了“杨守敬及其交友书法作品展”。l992年8月,以杉树邦彦、石田肇为正副团长、冢本宏为秘书长率“日本杨守敬书学交流访华团” 10人参观访问杨守敬纪念馆,并与宜都杨守敬学术研究会在杨守敬纪念馆共同举办了以杨守敬为主要内容的书画展,同时还进行了学术交流。杉村邦彦是日本书论研究会会长、《书论》杂志主编、京都教育大学教授、书学书道史学会副理事长,1992年8月在杨守敬纪念馆举办的中日书法联展揭幕式致辞时有这样一段话:“中国和日本有史以来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在日本,对于中国优秀的文化,作为楷模学习,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杨守敬,诚为大家所周知,他于明治13年(公元1880年)应清廷驻日公使何如璋的招聘来到日本,直到明治17年(1884)归国为止,在这4年间的驻日期间,与日本朝野名士亲密过从,在学问、书法等诸领域给予极大的感化。此时,正值日本明治维新之际,正处于走向世界的跃进之中,新兴的意志正在炽热地燃烧,当时日本的近代书道界,由杨守敬所带来的北碑书法,作为新兴潮流不可遏止,基于这种意义,杨守敬是日本近代书道的恩人,即使日本的书家,也无不仰其高名,并且从内心尊敬他”。日本书学理论家谷川雅夫在谈到日本书家与笔的关系时说,“明治十三年(1880年)杨守敬来日本,带来了 1万余碑拓本的同时,也带来了中国毛笔,日下部鸣鹤等日本书法家也开始使用。当时直接到中国本主跟随潘存学习书法的中林梧竹,使用超长锋羊毫笔写出了很出色的作品。这样日本书法家中使用羊毫笔的人越来越多了。东京有家笔店叫温恭堂,店主就是日下部鸣鹤的弟子,制造的‘一扫千军'、‘长锋快剑'等笔,当时很有名气。”他在《日本现代书法流派的渊源》一文中写道:“由于19世纪末杨守敬到日本做公使随员时,带去了大量的六朝碑刻(包括秦汉碑刻)作品,传给了日下部鸣鹤等人,日下部鸣鹤又传给了比田井天来等书家。同时,日本书家也直接到中国,学习当时的碑派风格,在书法界形成了'六朝凤'。当时,被视为‘新派'书法。以这种书风为渊源的当今流派有关东西川春洞弟子,已故的丰道春梅、西川宁和他领导的‘谦慎书道会',西川宁逝世后,现在的实力人物是青山杉雨、上条信山、殷村蓝田和小林庵等”。“六朝凤'因杨守敬去日本而兴起。石桥桂一是日本书道教育学会理事长,1990年正值该会成立40周年之际,他率队41人到宜都参观访问杨守敬纪念馆。他在与笔者交谈中讲到杨守敬的两件事。一是杨守敬教日本书家抬腕法。他说当时日本书家见杨守敬写字抬腕写,如流水行云,运用自如,写的字豪放流利、连贯、道劲、一气呵成,于是日本书家也学会了这种运笔法。二是杨守敬传教使用羊毫笔。他说日本书家当时使用的是鹿毛制的笔,不如羊毫的弹性。于是日本书家向杨守敬学会了使用羊毫笔,并且学会了制羊毫笔。日本书法界专门请杨先生写了一块碑,碑名为“秦蒙将军之像碑”,撰文并书丹全由杨先生一人所为,黎庶昌篆额,此碑为纪念毛笔改良者(羊毫笔的发明者)蒙恬而刻制的。蒙恬系秦始皇的一员大将,有一次下乡微服私访,了解民情,到了一个偏僻的山村,见一女青年轻生,蒙恬救了这个姑娘,问她正值黄花闺女,为何要走绝路?这个姑娘叫莲香,向蒙大人回答道:如今要修长城,又要修阿房宫,还要筑秦陵,穷家小户的没有别的路可走了,只有这绝路一条。豪恬很同情莲香姑娘,但他无法改变秦始皇的这些作法,便隐姓埋名住在乡下。有一日,随身带去的笔写坏了,当时的毛笔系用鹿的毛所制,乡下一时买不到,也无鹿毛可制,便从山羊身上剪下一些羊毛自制了一管羊毫笔,但很不好写。蒙恬很烦,便将笔扔出门外,正好落在一个石灰坑里。第二天,莲香姑娘从坑边过,发现水上漂有一支笔,便捞了上来,修剪了一番,然后送交蒙大人。因为在石灰坑里泡了一夜,脱去了羊毛上的油脂,这时用来写字,蒙恬感到很好写了。由此受到启发,就会制羊毫笔了。以后与莲香姑娘成家,专以制羊毫笔为业。杨守敬应邀撰文并书丹的这块碑被日本政府列为国宝,立在东京三围神社,供人观瞻。石桥桂一还谈到他的父亲石桥犀水很崇敬杨守敬,因年迈体弱不能前来拜谒杨守敬故里,托他将书法作品《石桥犀水集》献给杨守敬纪念馆,以表达对杨先生的敬仰之情。每次来访的日本书家在杨守敬墓前或叩首跪拜,或合手作揖,或默哀致敬行三鞠躬礼,都十分虔诚地表达对先师的崇敬。


【来源: 湖北宜都网】
返回首页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
mailto:guoxue@guoxue.com
010-689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