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入收藏

 

 
大师生平|著作年表|著述索引|作品选读|大师研究|研究著述|书品推介|研究学人|相关链接 

《哲意的沉思》
《知识论》
《金岳霖学术思想评传》
《金岳霖选集》
《道、自然与人:金岳霖英文论著全译》

风流儒雅是吾师
金岳霖的理想和无奈
金岳霖:风流名士的洒脱激情
休谟问题和金岳霖的回答
金岳霖:一代大师毫无杂质的赤子之心
金岳霖:中国哲学第一人
潘卫红:金岳霖问题与冯友兰问题
深入系统研究金岳霖思想
听金岳霖解读穆勒
金岳霖:亦哲亦诗的逻辑学家
金岳霖:晚年的回忆
世说金岳霖
金岳霖泪眼迷离忆徽因
林徽音與金岳霖
金岳霖忆林徽因
徐志摩、梁思成、林徽因与金岳霖
金岳霖教授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
金岳霖纪念馆

 

 

 

 

 

听金岳霖解读穆勒
王路


  

《金岳霖解读〈穆勒名学〉》 金岳霖讲述 倪鼎夫整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早就听说金岳霖先生给倪鼎夫先生讲过《穆勒名学》,倪先生也说过多次要把金先生的讲课笔记整理出来。如今得到这本《金岳霖解读〈穆勒名学〉》(以下简称《穆》),恰逢金先生诞辰110周年。

  《穆》记录了金先生关于穆勒思想的一些理解和评价,特别是他如何结合穆勒的思想来具体地论述演绎与归纳的关系。这些看法在金先生过去发表的著作中是看不到的,对我们的学术研究,尤其是研究金先生的思想,《穆》无疑极有价值。但是在我看来,《穆》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它的学术价值。我们知道,金先生的思想,特别是关于逻辑的看法,在建国以后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此,人们对他提出了一些批评,对他的一些看法也并不是完全理解。《穆》是金先生私下讲的,而不是公开发表的,尤其是,它是金先生讲给自己身边的人,讲解的方式也依从金先生过去的习惯做法,因此应该是比较随意的,大致不会有太多的框框和限制。这就使我们可以对金先生在同一时期发表和未发表的文字进行比较,从而有可能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金先生一些相关的、已经发表的思想,由此也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金先生的思想。

  在史学意义上,《穆》使我有两个收获。第一个收获涉及逻辑与归纳的关系。金先生在1936年的《逻辑》一书中排除了归纳,并且明确地说演绎与归纳“终究是要分家的”。1959年金先生发表了一篇文章“对旧著《逻辑》一书的自我批判”(简称《旧》),其中强烈批判了自己把归纳排除在逻辑之外的错误。后来在他主编的《形式逻辑》(1979年出版)一书中终于有了归纳。演绎和归纳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因此金先生这一观点的变化是非常大的。《形式逻辑》一书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可以暂且不论。但是《旧》确实出自金先生亲笔,这必须成为我们思考的依据。然而,一旦将该文有关归纳的论述与《穆》对照来读,就会发现观点的出入很大。比如,金先生在《穆》中认为,“穆勒竭力把必然说成不必然,演绎说成归纳,这是错误的”;这显然是坚持了《逻辑》一书的观点。又比如,金先生在讲到穆勒关于归纳一定要有推论的看法时问:“由已知到未知是推论,结论在前提之中不是推论,那么演绎是不是?超出已知范围有不同情况,如在前提中但未认识,算不算推论?”这样的质疑显然是针对归纳对演绎的批评。值得注意的是,《旧》发表于1959年,而《穆》是金先生1960年所讲,这可以说几乎就是同时的事情。我想,金先生在批判了自己的思想之后肯定会继续思考自己所讨论的问题。但是,时间如此接近,观点出入如此之大,难道不值得令人深思吗?

  第二个收获涉及逻辑与形式逻辑的说法。阅读金先生涉及逻辑的著作和文章,有一个明显的感受:他前期总是谈论“逻辑”,著作名称也是如此,但是自1950年以后,他总是谈论“形式逻辑”。近年来,我逐渐认识到“形式”这一修饰语给逻辑带来的问题,我发现,在逻辑领域中,许多奇怪的东西都是从这个词衍生出来的。比如康德与形式逻辑相对搞出了先验逻辑,黑格尔与形式逻辑相对搞出了思辩逻辑,后来又有人搞出了辩证逻辑,如此等等。而这些所谓的逻辑并没有带来逻辑的发展,因为它们根本就不是逻辑。也许是由于我有这种看法,因此我对金先生的相关论述很感兴趣。在我看来,金先生只谈逻辑的时候,他的思想是清楚的,他心中所想的东西也是清楚的。而当他后来谈论形式逻辑的时候,他大概是想把逻辑与辩证法或辩证逻辑区别开,同时他也不得不以此把传统逻辑中许多非逻辑的内容容纳进来,比如概念、判断、归纳等等。这大概是迫于形势,因为在当时的学术界,逻辑是被当作形而上学而要受到批判的。但是在《穆》中,金先生除了比较多地谈论演绎外,在谈论逻辑的时候总是比较自然地说逻辑、传统逻辑,很少谈论形式逻辑。比如金先生说,“可能(也许?)不能用逻辑推翻或用逻辑证明,但比逻辑高一层的规律,在人的心灵就存在着,等于说是先验的”。如果是公开发表,这里所说的“逻辑”前面大概一定要加上“形式”一词,因为这样的逻辑显然不涵盖辩证法或辩证逻辑。当然,面对自己的学生,都知道说的是什么,清楚而没有歧义,也就没有必要再说什么“形式逻辑”了。不知道我的这种理解是不是有道理?

  除了以上两点收获,我还有一个收获。它不是来自金先生的论述,而是来自倪先生的叙述。金先生大概喜欢一对一地教学生。我曾经听周礼全、苏天辅、诸葛殷同等前辈谈过跟金先生读书的故事,也听倪先生说过多次。我也曾跟着周先生一起念书,有过这种面对面的传授经验,还读过康宏逵先生讲述在王宪钧先生家里的小黑板前读书的感受,印证过自己的体会。对于金先生的这种“师传”,应该说我是不陌生的。但是从倪先生所记录的这二十讲以及他所讲述的有关背景,我还是深深地受到了感动。倪先生说自己“生性鲁钝,基础薄弱”,而金先生“戴着眼罩,吃力地看那些英文小字、中文注释”,“殚精竭虑”。我努力想象着金先生的形象,看不到学界泰斗的光环,只看到一位平凡老师的诲人不倦,也感受到他对自己一生事业的踏踏实实和兢兢业业。

  倪先生能够在金先生身边聆听金先生的教诲,实在是令人羡慕啊!

来源:中华读书报

  [返回首页]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
mailto:guoxue@guoxue.com
010-689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