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古韵 珞珈山上遇知音

  楚天金报讯 一勾一挑,一滑一按,泠泠七弦上,悠悠千载来……昨日,本报文化沙龙走进武汉大学,在珞珈山上奏响千古琴韵。扬州古琴大师、广陵派传承人马维衡及其南风琴社的演奏,《流水》、《卧龙吟》、《广陵散》、《平沙落雁》等名曲听醉了数百本报读者。

  琴声悠悠 人心自醉

  一人弹奏古琴,一人吹奏古瑟,身着汉服的女子展开水墨画卷,白衣飘飘的舞者挥舞着象征毛笔的黑色绸带……昨日“琴韵珞珈”古琴演奏会以“琴棋书画”的画面拉开序幕。观众无不为之陶醉,渐渐融入充满古典韵味的氛围。

  古朴、粗犷的音调、铿锵有力的节奏……马维衡以一曲《神人畅》开场。相传此曲乃尧帝祭祀之时所弹奏的音乐,其淳朴自然的原始节奏使得曲风苍古雄健,将我们拉回远古时代。落日晚霞中,小舟荡漾,醉翁放歌,《醉渔唱晚》带来另一番悠然自得的田园风光。观众斜靠椅背,或闭目怀想,或凝望舞台上的弹琴人,思绪慢慢走远。时而苍劲、时而婉转、时而酣畅、时而幽咽……“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传说千古,昨日读者们在现场感受《流水》之美,遥想伯牙子期的故事,也更加聚精会神起来。

  古典文化 走进大学

  昨日表演之前,马维衡特别针对古琴爱好者和大学生群体进行了“古琴弹奏之道”的讲座。马维衡介绍,古琴不只是一件乐器,而且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表达的是最内心的东西。”学习古琴的技法也并不是特别困难,但要弹到精妙的程度,则需要深厚的人文修养。

  谈到古琴的传承问题,马维衡感慨道,古琴走过了漫长的历史,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差点断掉,幸而有一些古琴前辈在民间坚持传承,今天的年轻人才得以聆听这穿越千年的美妙音乐。

  “古琴是古代高级知识分子经过多年沉淀下来的精华,是一种高雅文化,的确曲高和寡。”针对现场“古琴是否应该尝试与时俱进”的提问,马维衡称,古琴应该按照自己的方式走下去,而不应该降低身段迎合听众,“为什么大家不能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去欣赏真正的好东西呢?”而马维衡也透露,古琴界不是没有尝试过将古琴和现代音乐元素结合,但效果并不理想。

  昨日,湖北省文联副主席罗丹青现场为扬州南风琴社和武汉恺元堂琴社共同创办的南风琴社武汉分社揭牌。马维衡则邀请武汉的古琴人“烟花三月下扬州”。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