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现在所说的现代化,一般指的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革进程。在世 …
由于近一百多年来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变革,以及西方文化的输入和影响,中国 …
明穆宗隆庆元年开放海禁至清高宗乾隆年间,即对应于西历的十六至十八世纪时期,伴 …
引言 “融和”是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的基本精神之一。 众所周知,佛教以辩 …
耕云先生所揭橥的“安祥禅”,乃是当今社会环境下顺世适时、契理契机,适应相当部 …
一、东西科学思考模式之不同 日本东京大学的中山茂教授比较中日和西方科学传统, …
一 胡适于1919年2月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以其崭新的研究方法 …
记不清是哪位前辈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文化是艺术的文化。我总觉得,这是一句十分 …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有着丰富的关于主体修养的学说。其中,大部分是讲道德养成过程 …
在我看来,后期的王国维既是封建卫道士,也是亡清的忠臣烈士。王国维来说,卫道必 …
随着现代高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日益扩大和深入,从而获得了对 …
胡适早年未曾见他发表过有关朱熹的研究文字。在离开大陆后,自1950年至196 …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有着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其中,不仅有大量充满智慧的一般的 …
当今世界,一切有识之士无不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自然环境的日趋恶劣而忧心如焚。 …
佛教以悟为修行的根本目的,所谓“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 …
中国近代佛教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受西方文化猛烈冲击,以及欧洲学术 …
一八四○年发生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始,到今年整一百五十周年。在这一百五 …
“境论”“量论”不二 熊十力先生学贯古今,融会中西,出入佛道,取精用弘,而要 …
儒学中有不少东西在今天还是有其一定的社会价值的。例如: 与西方传统文化相 …
实现人类的和睦相处,维护全球的长久安宁,是世界绝大多数人民的共同愿望。自古至 …
纪念五四运动,理应以探讨新文化建设作为主题,然而我为什么却要做一篇“论传统文 …
佛教在公元一世纪左右(两汉之际)自印度传入中国后,至公元四世纪时(东晋南北朝 …
康有为(1858-1927)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在政治 …
在中国近代史上,佛学的发展与社会改革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不少著名的资产阶级 …
一 目前传存于世的《坛经》异本甚多,日本石井修道的“六祖坛经异本系统图”[1 …
心性问题是宋明哲学理论上的一个核心问题。它包含着许多方面的问题,诸如心性与理 …
玄学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历史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它对于中国传统哲学(乃 …
《马氏文通》出版于一八九八年,到今年整整一百岁了。这是第一部汉语语法书,几乎 …
何晏(约公元193~249) 魏晋玄学贵无论创始人之一。与王弼并称于世。字平 …
内容提要:本文考察了胡适禅宗史研究的历程,并详细地评论了他在发掘和整理禅宗新 …
这是国学网在2003年7月的博客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