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入收藏

 

 
大师生平|著作年表|著述索引|作品选读|大师研究|研究著述|书品推介|研究学人|相关链接 

中国制度史
吕思勉中国通史之:明清的兴亡(1)
吕思勉中国通史之:明朝的盛衰

吕思勉和一部不可遗忘的中国通史
蒿庐问学记:吕思勉生平与学术
先秦史—吕思勉文集
吕思勉先生的《经子解题》和《中国制度史》
吕思勉与《白话本国史》
略论吕思勉先生历史教学思想与实践

一代名师:吕思勉

吕思勉:一位被冷落的史学大师

 

 

 

 

 

蒿庐问学记:吕思勉生平与学术




【作者】 俞振基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版次印次】 1996年6月北京第1版
【ISBN书号】 7108008629
【开本】 32开
【装帧】 精装
【国别】 中国大陆
【页数】 525

书摘

第一、用新方法整理旧国故。吕先生认为其中「上古史」一篇,最有特色。
第二、注意研究方法。采用科学方法整理材料,通过考据求得结论,并能利用外国材料作为参考。
第三、指示读史门径。
第四、讲究条理系统。
  话虽如此,吕先生研究史学的方法(详见《绪论》),不可能不受到清末以来史学界潮流的影响。他在接受西方资产阶级史学思想以后,凭藉自己对中国传统史学素养的深厚,编写这部简明扼要的中国通史,是游刃有余的。因此,这部历史能够用浅显的「白话」,着眼于国家
大事、政治组织、社会经济、宗教、文化和汉族以外的诸族历史,等等。这样,就突破以帝王将相为主的历史,不但讲政治,同时也讲人生最切要的事!衣、食、住、行等等历史了。
这部历史从三皇五帝起,一直谈到最近(一九二二年)的关税问题,是一部完整的中国通史。
从当时的社会需要说,《白话本国史》后来居上,受到人们的欢迎。
  当然,在《白话本国史》出版前后,正是我国革命的转折点,也是社会大变动的时期。

四 改革是大势所趋
  吕先生热情讴歌进化,鼓吹改革。他形象地说:「屋子住了一年要扫除,是没有人反对的,而且大多数人认为必要。社会上堆积着千万年的灰尘、垃圾,却赞成扫除的人少,反对扫除的人多,甚而至于把灰尘、垃圾视为宝物,死命的加以保存。世界之所以多事,岂不以此。」
先生早在二十年代初期即批判「保存国粹」谬论,为改革事业高呼:「近世的改革事业,来源是很远的,蓄势是很久的。这种变动,不发则已,一发之后,就如悬崖转石——看得他似乎亦有顿挫,其实算不得什么——非达到目的不止。所以现在正是变动时代,正是个变动了方在中途的时代。要讲什么保存国粹,什么变动得不可太快,都是白说掉的话——这个无关于是非,而且亦无所谓是非,只是大势如此。」并说:「今日斤斤然宝其旧条件,而欲以移易当世者,适见其为不知时务而已。」
  先生坚决反对对恶劣的环境抱因循、苟安的态度,主张投袂而起,大力改革。他说人与动物不同,「人能改革其所处之境,动物则但能自变以求与所处之境相合。人既能改变所处之境,故其与接为构者,实以业经改变之境为多,而人与人之相处,关系尤巨,不能改变所处之境,而徒责人以善处,此必不可得之数也。」
  在著作中,先生追溯先秦以降直到西力东渐二千多年来中国的改革思潮,说先秦之世有很多人因当时社会组织不好而想加以改正。其后,志士仁人「欲辅翼其势,跻世运于隆平。畀斯民以乐利者相多」。改革思想磅礴郁积汇为洪流,至汉而其势犹盛。中古以来,汉族与异族矛盾激化,治化不进,民生憔悴。物穷则变,中国的思想界起一个根本变化,便是对于向来的社会组织的根本怀疑,恰好这时西力东渐,于是改革之事,便轩然大波起了。
先生讴歌历代兴革,认为秦始皇之政皆有大一统之规模,废封建行郡县确为前此所未,为史事一界画。
  北魏孝文帝行均田之制,先生誉之为「井田废坠以后疆理土地之一大举。」并引钱穆先生之言:魏孝文帝「举数百年来私擅于豪强之土地、人民而意出之,终不可不谓之贤矣。」
唐代杨炎变庸调为两税是税法一大变。社会生计变,而租庸调之法虽欲守之而无可守者也。以财政政策而论,是不能不谓为良法的。
  王安石的变法,宋朝人把他骂得「一佛出世,二佛生天」,先生却盛赞王安石和宋神宗对改革的热心和勇气,说王安石当政时,宋朝的百姓极苦,澶渊议和后,海内的景象憔悴不堪,财政竭蹶,而察看民力,租税的负担业已至于不可复加的限度,要想法改变,阻力重重。这样的国家要想治理,真觉得无可下手。而王安石以大智大勇,力排众议,毅然兴革,先生对此作了极高评价,称赞王安石「是我国有数的政治家。」

  曾巩《寄欧阳舍人书》「南丰之文,此书只选两篇,亦非其佳者。此篇极为委婉曲折,后人谓朱子之文,多学南丰,即指此种言之也。此种文字,自亦有长处,但不可轻学,轻学之,易蹈「辞费」之弊。」「南丰之文,特色在深厚,看《列女传目录序》、《先大夫集序》、《宜黄学记》等,最可见之。」
  「碑铭传状之类,虽不能全不徇情,亦不宜过于滥作乱作,因后人考信于此,亦必牵涉及于作者之道德间题也。以近代之事论之,如包慎伯(世臣)生平不受人金为之作文,于其友,号称扬其长,而于其游陕西时携金稍多,行装又有华服,致为人所牵率,而有*弛之举,亦不为讳,则吾人于其所作之文,信用较厚,如袁子才(枚)专拣阔人为之作传,人不来请,亦妄作之,刻入集中,以夸耀流俗,而既无根据,遂将事迹弄错(见彭尺木与袁书),吾人读其文,即不敢轻易信据矣。」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荆公古文,于有宋诸家中,实当为第一,以其峻而不迫也。世皆以拗折赏之。但学荆公者,当观其全体,领略其气之健,不可规规焉模仿其句调。如强学其拗折之调,而无气以运之,则恶矣。彼调虽拗折,气甚雄直也。」
宋镰《阅江楼记》「明初作者之文,此书所选者三家。其中刘基之文,实不足取。宋滚所作,自有佳者,此书所选两篇,亦无甚足观。此篇乃官样文章,聊以见「应制」之体而已。」「应制之作,戒谀媚,能「颂不忘规「便佳。」
  王守仁《瘗旅文》阳明先生亦称明代占文家,然其功力实浅。元明间教育,幼时多诵唐宋古文,通畅而略有法度之文字,能为之者多。然非真有文学天才,或深于学力者,其文多浅近无足观。如先生之文,亦以人名耳。此书所选《尊经阁记》、意少辞多,此等最为当时学古文者之弊。《象祠记》明畅而已。此篇虽不高古,却自性情中流出,颇见其挚也。」
  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此篇甚畅达,可药初学文字格格不吐之病。昔人教初学作文,恒先求其畅达,非不知繁冗之为病:然较格格不吐者,则易疗矣。行文犯格格不吐之病者,大抵本尚未能作文而强之作使然,故昔人戒早「开笔」(开始学作文字之谓),又评阅文字忌多改,亦以此也。故不想作文,可不必作,多读多看,自有勃不可遏,虽欲禁之而不可之势也。」「此篇议论,颇失之迂,又失之刻,宋学盛行时之习气如此,不足为一人责也。」
  归有光《吴山图记》「震川古文,才力不雄,学识亦不甚足。其为文好讲风神,尝评点《史记》,实则所法者庐陵耳,《史记》之态肆自然,非震川所能知也。清曾国藩讥其「情乎韵乎,徒滋累耳」。但震川文在明人中趋向确甚正,故清之桐城派,于震川之文,独有取焉。此书所选两篇,非震川文之佳者,但亦雅洁,法度可观。」「明文往往不雅伤,即此书所选刘伯温(基)文观之,可见其俗。宗子相(臣)《报刘一丈书》,颇为流俗所称道,实则此等剽悍剥媪之文,大雅弗为也,其文亦有枪气。如唐顺之文亦欠醇。故震川在明确可称得雅伤。」

《王省三先生小传》
  君讳丰镐,字省山,初讳企曾,字省三,号木堂,上海法华镇人。生于清咸丰八年戊午九月四日(按:即是公元一八五八年十月十日),卒于民国二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春秋七十有六。君少敏慧,肄业于上海道应宝时所设崇正北官塾,月试必列前茅。年二十三,补邑庠生,文名藉甚。顾君高瞻远瞩,知海通以还,文学政事,月异而岁不同,断宜深究,乃从所知习西文,又入西教士慕维廉所设学校肄业。年三十,入京师同文馆。越二岁,薛君福成使欧,奏调同文馆生随行,君与焉,升*译兼随员,甚为薛君所器。留欧洲凡六年,乃游美洲归。君之在伦敦,尝入丕立斯毛斯歇尔学校肄业,故所学益进。归国后,佐武进盛君宣怀办理交涉事务,收回汉阳大冶道士*马鞍山铁矿厂,议订京汉铁路合同,咸与有劳。又尝率英美德日四国矿师勘煤矿于皖赣,得宣城南乡犬形山矿,因开采焉。会萍乡煤矿开,当局者议专营,乃罢采,时为光绪二十五年。明年,蔡君钓使日本,奏调君为参赞,改横滨兼筑地总领事。又明年,盛君以交涉事繁,诒书招君返国,乃假归。是岁应乡试中式。座师为戴君鸿慈,尤器君,明年清廷开经济特科,以君荐。又明年,戴君等五人奉使考察各国政治,君以参赞从,专究心于铁路。其后九国考察记所载铁路一篇,君笔也。三十二年归国,戴君奏保以道员用,分发浙江,尝总办全省警察及洋务局,又兼农工商矿电话诸局职,成有成绩。宣统二年,署理浙江交涉使,三年即真。浙省收回西湖、宝石山、湖州海岛、台山、印山、拱宸桥,燕矶山各交涉,均君在任时办结。日商违约在杭州城内设肆,令其迁出,在江山设樟脑公司,令其停闭,尤人所难能也。光复后,浙江巡按使屈君映光,力保才可大用。七年八月,起任浙江交涉员。后又一长湖北邮包税局,以末疾归。君夙慷慨,有志于用也,其才与学,又皆足以副之,亦尝小有所试矣:而卒止于此,命也夫!民国十四年,五*案起,上海圣约翰学校校长美人卜舫济,毁我国旗,华人之为教师者暨学生咸愤,去圣约翰,谋自立学校,而旁皇未有所适。君概然谋于夫人费佩翠,捐所置法华乡田数十亩畀之,校卒以成,今之光华大学是也。(下略)
……

 

目录

现代史学家吕思勉 汤志钧
吕思勉先生的史学研究 杨 宽
吕诚之先生的史学著作 胡 嘉
吕思勉先生与古代史料辨伪 邹兆琦
通贯的断代史家——吕思勉 产耕望
读吕诚之师《医籍知津》 胡道静
试论六朝文学的主流 章培恒
热情讴歌祖国进化的史学家——吕思勉 俞振基
要重视生活方式演变史的研究——读吕思勉史著有感 王玉波
回忆吕诚之老师 钱 穆
回忆我的老师吕诚之先生 黄永年
怀念吕诚之老师 王玉祥
深切的怀念,难忘的教诲 方德修
崇高的师表 陈楚祥
怀念先师诚之先生 顾正武
忆诚之先生 叶百丰
传薪授徒 一片冰心——吕诚之先生二三事 杨友仁 李汉怡
吕诚之先生的为人和治学 钱钟汉
记吕思勉先生 庄 葳
吕诚之先生在无锡国专(沪校)讲课简记 陈祥耀
先父吕思勉在抗战中的生活片断 吕翼仁
回忆吕诚之先生 赵元任
诚之师纪念馆开幕志庆 唐长孺
自述 吕思勉
自述学习历史之经过 吕思勉
外王父传 吕思勉
先考妣事述 吕思勉
两年诗话 吕思勉
记吕诚之师讲授的国文课 黄永年
吕思勉先生编著书籍一览表 方德修
思勉先生著述系年 方德修
吕思勉先生编年事辑 李永圻

来源:

[返回首页]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
mailto:guoxue@guoxue.com
010-689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