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因何未应科举试

  内容提要:李白因何未应科举试问题,过去论者有两种说法:一曰商人不仕;一曰性格使然。此两说太过表面化,而事实亦非如此。本文从李白家世、特殊的家庭环境与独特的成长经历等方面加以考辨,认为李客根本就没有培养李白走科举之途,李白亦不具备科举考试的学识修养。

  关键词:李白;科举试;原因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1]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借用如此纯粹惟美的诗句称誉李白,可见李白在中国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犹如一颗璀璨明珠。学术界对李白的研究较为详细,论著甚丰,争论亦多。关于李白因何未应科举试问题,过去论者有两种说法:一曰商人不仕;一曰性格使然。此两说各持之有据,言之成理,但其终究不是李白未应科举试的根本原因。本文从李白家世、特殊的家庭环境与独特的成长经历等方面加以研究辨析,考定其根本原因,以求教于方家。

  关于李白家世情况,李阳冰《草堂集序》云: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珪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名与姓。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2]

  范传正《唐故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亦云:

  “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绝嗣之家,难求谱牒。公之孙女搜于箱箧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数行,纸坏字缺,不能详备。约而计之,凉武昭王九代孙也。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故自国朝已来,漏于属籍。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父客以逋其邑,遂以客为名。高卧云林,不求禄仕。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枝以复姓。”[3]

  此两条记载均出自李白自述,当为第一手资料。但李白是否是凉武昭王李暠后裔,即与唐皇族同宗,学术界争论颇大,似不足以为信。凉武昭王李暠至李白已历三百余年,按照二十几年为一代计算,那么李白就不止是李暠“九代孙”,这也是一大纰漏。尽管如此,正如周勋初先生所云:

  “唐人有冒宗的风气,李家自西域迁回,为了抬高身价,有可能托称李暠之后,但这也是一种推论,未必就是事实。我们在无法找到铁证之前,看来还是相信李白的自述比较稳妥。”[4]

  不可否认的是,李白出生在“碎叶”,这一点十分重要。“碎叶”是“条支”内的一个城市,“条支”系指大西域而言,实际上就是今新疆与中亚交界地区。李白先人因“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也就是说,李白家被窜于碎叶已经传承了三四代人,易胡姓,衣胡服,胡化程度很深,甚至有些胡人血统。李白家被窜于碎叶的原因,实与隋炀帝迫害李姓人氏有关,详见张书城《李唐、李白、李明振冒称凉武昭王之后说》[5]一文。

  碎叶实际上是昭武九姓古国之一,属于城邦小国。“所谓昭武九姓,指的是中亚的粟特人”[6]。粟特人具有善贾传统,“利之所在,无所不到”[7]。粟特人长期操纵着丝绸之路上的国际转贩贸易,足迹遍及欧亚大陆。李白家数世沉浸其中,跟随其经商贩卖,积累了殷实的家底财富。唐朝自贞观以来,社稷清平,人民安乐,而且采取种种措施吸引大量胡商蕃客入境互市。李白之父李客看准时机,遂挈妇将雏踏上了东归唐朝的道途。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隋炀帝迫害李姓人氏事,在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618)即得到了平反。李白家在遥远的异国碎叶,根本就不知道有平反之事,否则也不会迟至近九十年后的唐中宗“神龙初”(705)才举家东归。

  李客挈妇将雏东归当然是以胡商的身份,并且与粟特人商队一路偕行。但为何要说“逃归于蜀”或“潜还广汉”呢?这都是偷偷摸摸的行为。此中,大概有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唐律疏议》云:

  “水陆等关,两处各有门禁,行人来往,皆有公文,谓驿使验符券,传送据递牒,军防丁夫有总历,自余各请过所而度。”[8]

  《唐六典》云:

  “凡行人车马出入往来,必据过所以勘之。”[9]

  边境关卡事关重大,过所的发放与勘察格外严格细致,“外国人被严密监视,实际上是被舒适的‘幽禁’”[10]。李客名义上是来唐朝经商的,实际上是回归唐朝定居的。因此,他入境后脱离了商队,沿河西走廊至陇南,再沿岷江南下,至偏僻的广汉,“侨为郡人”。

  其二,《唐律疏议》又云:

  “不应度关者,谓有征役番期及罪谴之类,皆不合辄给过所,而官司辄给;及身不合度关,而取过所度者;若冒他人名,请过所而度者:各徒一年。”

  如前文所述,李客根本不知道早已有平反之事,仍然认为自己是罪人后裔,不免心虚。他冒用胡人姓名(即“冒他人名”)入境过关,若被勘察出来,则有牢狱之灾。至川蜀后,偶见李树,方才恢复汉人姓氏。李白当时年仅五岁,自然不明白其中就里,后来仅凭李客讲述而言之,故用“逃归”或“潜还”等字眼。

  正因为如此,李客定居广汉绵州昌隆县(四川声江油县)后,为人做事十分低调,“高卧云林,不求禄仕”。他虽然家底殷实丰厚,但长此以往不免坐吃山空,所以他仍然发挥其擅长,从事经商贩卖活动。李白《万愤词投魏郎中》云:

  “南冠君子,呼天而啼。恋高堂而掩泣,泪血地而成泥。狱户春而不草,独幽怨而沉迷。兄九江兮弟三峡,悲羽化之难齐。穆陵关北愁爱子,豫章天南隔老妻。一门骨肉散百草,遇难不复相提携。”[11]

  学术界对“兄九江兮弟三峡”句有不同的理解,但不可否认的是,李家兄弟在长江沿岸码头经商规模不小,一方面把巴蜀的物产运销吴楚,另一方面又将吴楚的物产运销巴蜀。正因为李白一家悉从事大规模的经商贩卖活动,积累了巨额财富,才为李白后来“仗剑去国,辞亲远游”[12]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李白从巴蜀漫游到扬州,生活极为豪奢,又慷慨好施,“散金三十余万”[13]。如此巨大的花费,令人咋舌,可见其家经商有道,堪称商业奇才!

  从李白的家世与商人家庭来看,加上唐王朝有限制商人子弟参加科举考试的明文规定,很容易使论者得出商人不仕的结论。其实,这样的结论太简单化了,太表面化了。况且,在李白生长的年代,唐王朝已经开始放开了商人不仕的严格限制,允许一些商人子弟参加科举考试。关于这一问题,已有论者述及,此处不必赘言。

  从上述考辨可知,李白先人获罪被迫窜于碎叶成为胡商,至其父李客经历长途跋涉与困难险阻,“潜还广汉”“侨为郡人”,这其中有多少无奈与不得已。为人做事低调,“高卧云林,不求禄仕”,这是李客的惟一选择。“不求禄仕”不仅是对李客而言,而且亦是对其子女而言的。在此种思想指导下,李白兄弟没有一个走科举之途的,压根儿就不知道科举为何物。李客培养李白兄弟识字读书,目的在于使其成为知书达理的商人,免遭他人白眼与嘲讽。至于李白兄弟读什么书,掌握哪些知识,他似乎没有什么要求与限制。大概因为忙于经商的缘故,他对李白缺少管束,任其自然发展。正如郭沫若先生批评的那样:

  “他入蜀以后,把李白养成了一个漫游成癖,挥霍任性,游手好闲,重义好施的人。”[14]

  从李白诗文里,可以看出他的知识结构,读了些什么书。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云: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

  这说明他天资聪明,从小就喜欢读书,涉猎广博,写作勤奋。但在诸子百家中,他非常喜好纵横家。杨天惠《彰明逸事》云:

  “(李白)隐居戴天大匡山,往来旁郡,依潼江赵徵君蕤。蕤亦节士,任侠有气,善为纵横学,著书号《长短经》。太白从学岁余,去,游成都。赋《感春》诗,……益州刺史苏颋见而奇之。时太白齿方少,英气溢发。诸为诗文甚多,微类宫中行乐词体。今邑人所藏百篇,大抵皆格律也。虽颇体弱,然短羽缡纵,已有雏凤态。”[15]

  赵蕤是当时有名的纵横家,李白“从学岁余”,深得《长短经》之堂奥。李白当时虽然年少,但其诗文创作“已有雏凤态”,声名已闻于益州刺史苏颋。除了喜好纵横家之外,李白还从小受到道家的熏陶,对道教神仙沉溺甚深。其《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诗云:“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感兴八首》其五云:“十五好游仙,仙游未曾歇”。如前所述,李白出生在特殊的胡商家庭,五岁时才从碎叶回到巴蜀,他天生就具有粗旷豪放的性格,仗剑任侠。其《上韩荆州书》云:“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赠从兄襄阳少府皓》诗云:“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正如刘大杰先生所云:

  “他爱豪侠,对于张良、荆轲、朱亥、高渐离、豫让、郭隗等人,时时流露着赞叹之情。他具有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抱负,并景仰鲁仲连、谢安一类人物。他爱道士、神仙,炼过大丹,受过符箓,同道士们来往密切。道家思想给他很深影响,时时向往着闲适清净的生活。……似乎没有深受过儒家的传统教育;他自己说,他学的是文学、奇书、六甲和百家杂学。”[16]

  他不仅没有接受过正统的儒家学说,而且对其抱以轻蔑态度,讥笑讽刺。其《嘲鲁儒》诗云:“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而正统的儒家学说,恰恰是唐代科举之敲门砖。唐初颁布《五经正义》,作为科举考试准则,士子为了求得晋身,无不沉潜于此。过去有种说法,唐代以诗赋取士。王勃《上吏部裴侍郎启》云:“伏见铨擢之次,每以诗赋为先”[17]。根据陈飞先生的最新研究,此种说法是极大的误会。唐代科举考试不仅要考诗赋,而且还要考试策。傅璇琮先生《陈飞〈唐代试策考述〉序》云:

  “一、试策是所有科目不可少的试项;二、试策是所有时段必不可少的试项;三、试策在所有的试项里地位最为重要和关键;四、试策往往是唯一的试项。”[18]

  当然,唐代士子也可以不通过科举之途而入仕,称为制举。简单地说,士子以诗赋(即行卷)向官员投献,得其赏识后推荐给朝廷,由皇帝亲临或亲自出题测试后授官。李白不具有走科举仕途的学识素养,但纵横之术往往又使他具有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思想,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思想越来越强烈。好在他是一个写诗天才,又喜爱司马相如的赋。其《赠张相镐》诗云:“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亦云:“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私心慕之。”因此,他决定通过制举入仕,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其《上安州裴长史书》云:

  “又前礼部尚书苏公出为益州长史,白于路中投刺,待以布衣之礼。因谓群寮曰:‘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四海明识,具知此谈。”

  查《旧唐书·苏颋传》云:

  “(开元)八年,除礼部尚书,罢政事,俄知益州大都府长史事。”

  很显然,苏颋出任益州刺史在开元八年(720),亦是“白于路中投刺”之时。李白时年二十岁,投献苏颋的是赋作,故言“可以相如比肩”。这次虽然得到了苏颋的称赞,但因“风力未成”,结果未得其向朝廷推荐。李白心有不甘,于是在其二十五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到更为广阔的天地去寻觅这种机会去了。

  综上所述,从李白家世、特殊的家庭环境与独特的成长经历等方面来看,根本就没有培养他走科举之途,亦不具备科举考试的学识素养。所谓性格使然说太表面化了,李白的性格并非是其未应科举试的真正原因。因为在中国古代官吏中,像李白这样具有粗旷豪放性格的官员并非没有,他们悉是通过科举入仕的。

参考文献

[1]余光中.余光中诗选·寻李白[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2][3]金涛声、朱文彩.李白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周勋初.李白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张书城.李唐、李白、李明振冒称凉武昭王之后说[J].敦煌学刊.1992,(1)、(2):70-78.

[6]张广达.唐代六胡州等地的昭武九姓[J].北京大学学报,1986,(2):71-79.

[7]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8]唐律疏议[M].北京:中华书局,1983.

[9]唐六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2.

[10]布尔努瓦,耿升.丝绸之路[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

[11]李白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2][13]李白全集·上安州裴长史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4]郭沫若.李白与杜甫[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

[15]唐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6]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7]王勃集[M].长沙:岳麓书社,2001.

[18]陈飞.唐代试策考述(书首)[M].北京:中华书局,2002.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