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曼陀罗:三国时代的思想、学术与文学”国际学术工作坊纪要

20160905_005

  2016年8月27至28日,“三国志曼陀罗:三国时代的思想、学术与文学”国际学术工作坊暨“周秦汉唐读书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文学院顺利召开。本次工作坊由南京大学中国文学与东亚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周秦汉唐读书会联合主办。

  南京大学张伯伟教授、徐兴无教授出席工作坊并致开幕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跃进研究员、南京大学文学院程章灿教授、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冨谷至教授发表了基调演讲;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的青年学者分ABCD四组参加了学术讨论。

  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永田知之、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王安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苏芃、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顾涛、南京大学文学院俞士玲、日本大东文化大学文学部小尾孝夫、南京大学文学院卞东波、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陈侃理、复旦大学历史系仇鹿鸣、香港公开大学教育及语文学院冯翠儿等教授评议论文。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石立善、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郑墡谟等教授主持了分会场讨论。另外,来自商务印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中西书局、《中国社会科学报》、澎湃新闻等出版机构及新闻媒体,以及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华侨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的部分学者、学生也参加旁听了工作坊。

  开幕式上,徐兴无教授在致辞中特意对“曼陀罗”的含义进行了解释,他认为,“曼陀罗”是佛教以曼陀罗花为宇宙模型构筑的密修坛城,此次工作坊以此为喻,希望能为学者们设立一座汇聚能量和智慧的道场。而张伯伟教授则对东亚三国学人讨论“三国”的学术意义进行了精彩阐释,并指出东亚的学术疆域是可以越来越广阔的。

  本次工作坊共提交论文13篇,涵盖:经学史、思想史、文学史以及石刻考古等等。与南京大学文学院历来秉持的“跨学科”、“国际化”、“文史互证”的治学理念相吻合,继承了章太炎先生的“广义文学观”,也充分体现了近年来学术界对于五四以来狭义“文学”观念的再思考。

  其中关于文学研究的论文4篇:刘跃进先生的《“建安风骨”的历史内涵及其意义》、孙少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拟作传统”与“文学缺席”——郤正<释讥>的文体考察与文学史定位》、林晓光(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有兮无兮?汉魏六朝赋体句式之一发覆——从<洛神赋>文本校勘说起》、罗剑波(《复旦学报》编辑部)《陈一百及其<曹子建诗研究>》。

  关于经学研究的论文5篇:冨谷至先生《<论语>在朝鲜、日本的传播——从一世纪到七世纪》、古胜隆一(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矫时——王弼<论语释疑>中的孔子形象》、程苏东(北京大学中文系)《魏初太学博士所习师法考》、徐建委(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文本的衍变:<毛诗鸟兽草木虫鱼疏>辨证》、童岭(南京大学文学院)《“皇后敬父礼”之郑玄、邴原驳议考——以汉伏皇后、晋褚太后为例的经学研究》。

  关于历史、考古的学术论文2篇:王安泰(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汉末三国的“化”与王权》、许志强(南京市考古研究所)《三国六朝长干里的考古发掘》;关于石刻或书法艺术的论文2篇:程章灿《神物——汉末三国之石刻志异》、成田健太郎(东京大学附属图书馆)《三国时期能书记事的来源探讨》。

  工作坊(workshop)一词,早在英国十六世纪即有之。表示学习活动则始自20世纪30年代,那是包豪斯(Bauhaus)最初建立并兴盛的时代,后者将“作坊”(德语Werkstatt)概念用于高等教育。目前已经成为了欧美学界流行多年的学术交流方式。本次国际学术工作坊邀请了专职评议人,评议文必须与论文一样,也预先写成付印,有的评议文多则长达五千馀字,因此研讨的氛围不流于俗议,相当深入、具体而热烈。

  在D组分会场之后的“圆桌讨论”中,海内外学者对于古典文学研究的经子转型、文献考据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两位总结人孙少华和永田知之,分别代表中外学者致辞。最后,由冨谷至先生英文发表闭幕辞,对于文史哲基础文科在东亚文化史上的意义,做出了精彩分析,也对下一“世代”的文史青年学者寄予了深厚期望。(南京大学文学院  周游、杨杜菲、徐亦然、伏煦、刘萃峰)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