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称谓,品《三国》

20150815_008

 

明公

  仔细读《三国演义》,会发现有很多人被称为明公。如第1回里刘备称刘焉,后来刘备归顺袁绍时也这么称呼过袁绍,曹操的谋士和张昭也这样称曹操和孙权,就连和曹操格格不入的陈宫临死前也说:“吾闻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老母妻子之存亡,亦在于明公耳。”

  明公是个什么东东呢?就字面而言,明公可解为贤明的主公或尊敬的主公。这是古人对有名位者的尊称,《三国演义》里几乎所有军阀都被称过明公。明公跟主公意思差不多,但拍马屁的成分居多,是以谋士们多称明公,武将们多称主公。

  至于陈宫,他临死时,曹操以老母妻儿威胁他顺从,他婉言拒绝,用明公有示弱、保全家人性命的意味,也算一种策略。
 

20150815_009

 

刘豫州

  《三国演义》演义中,孙权、诸葛亮、张昭等人称刘备为刘豫州,就连第42 回回目里也有“刘豫州败走汉津口”。刘备与吕布交锋兵败,不得不到许都去依附曹操,曹操上表奏刘备豫州牧一个虚衔。豫州牧是豫州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所以其后人多称刘备为刘豫州。第21回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使君是对太守、刺史等人的尊称,刘备是正牌州牧(即刺史),曹操这样称呼既贴切又亲切。
 

20150815_010

 

  以忠义的化身关羽,常自称某、关某。某是古人自谦词,可通观全书,敢如此自称者屈指可数。有趣的是,第27回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夏侯惇怒追关羽,居然也冒出句:“关某休走!”可以看出,罗贯中是一心一意坐实了关羽为“某”了。
 

20150815_011

 

君侯

  君侯也是《三国演义》中对关羽的称呼。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所以才有此称谓。秦、汉时称列侯为丞相者,才被称为君侯。汉以后用于对达官贵人的敬称。《三国演义》中,曹操封费亭侯,刘备封宜城亭侯,诸葛亮封武乡侯,其实都比关羽更适合此称谓。

 

  贼是《三国演义》中很普遍的骂词,董卓、曹操经常被骂作国贼、贼臣、逆贼,督邮被张飞骂作害民贼,陶谦是老贼,张飞是环眼贼,刘备是大耳贼。刘备携民渡江而逃时,荆襄降将文聘拦住去路,刘备骂道:“背主之贼,尚有何面目见人!”一句骂就给自己解了围。刘豫州果然骂功了得。
 

20150815_012

 

兄长

  刘关张桃园结义,关羽称刘备兄长,张飞则直接称哥哥。按罗贯中的定义,关羽文武双全,自然要用兄长这个文绉绉的称呼,而张飞是粗人,他口中的哥哥更接近口语。

 

先生

  先生称谓由来已久。从春秋到汉代,先生都用来尊称老师或长辈而有学问的人。《三国演义》中的水镜、卧龙、凤雏诸先生基本上都是这样的用法。后世的先生才演化出丈夫、有名望男子、医生、账房先生、风水师等人的尊称。

 

【国学时代,时代国学】

GuoxueTimes

Sheer

Reading Pleasure

与您一起分享文化之美

20150815_013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