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绝句鉴赏之十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选一) 黄庭坚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澦关。
末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变法派重新掌权。被视为旧党的苏轼由礼部尚书贬到惠州安置,后又远贬海南岛。作为苏轼的追随者黄庭坚,当然也不可能有好的命运。这年十二月,御史劾他“修《神宗实录》不实”,贬为涪州别驾,三年后又贬到戎州。直到徽宗即位,五十七岁的诗人才被赦放还。徽宗崇宁元年(1102)正月二十三日,诗人从鄂州出发准备先去江西老家探亲,然后赴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县)任所。二十六日到巴陵,在一片潇潇的春雨中诗人登上岳阳楼,远眺洞庭湖,六年来远贬生涯的苦楚和今日遇赦生还的欣悦一齐涌上了心头,写下了这首明为写景实是抒情的著名诗篇。据任渊所作黄庭坚诗谱,此二诗手迹有跋云:“崇宁之元(元年,1102)正月二十三日,夜发荆州,二十六日至巴陵(今岳阳),数日阴雨不可出。二月朔旦,独上岳阳楼。”可见是实际登临时的实感。全诗用语精当,感情表述真切,境界雄奇,显示了诗人的高旷的胸襟和挺拔的文辞。

  诗的首句是从遭贬写起。诗人用“投荒”二字点明他远贬的经历,再用“万死”形容当时处境的险恶,最后用“鬓毛斑”交待贬谪时间之长和生活的艰辛。第二句与第一句正好相对,是写赦还。瞿塘,是指瞿塘峡,在今四川奉节东,长江三峡之一,滟澦,即滟澦堆,是瞿塘峡口没入水中的大石,为长江航道上最著名的险滩,当地民谣云:“滟澦大如猴,瞿塘不可留,滟澦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所以诗人干脆把它称为“滟澦关”。起首的“生入”二字意义有二:一是写出诗人過赦生还的路线,他是从戎州(今四川广安县)贬所经瞿塘峡东返的。更为重要的是诗人以此来表明他在六年的坎坷险阻后居然生还的惊喜和感慨。这里既有对远贬生涯的沉重回忆,也有今日死里逃生的惊喜和庆幸,情感上是极其复杂的。

  如果说一、二句是对往日坎坷的回忆,充满了深沉慨叹的话,那末,三、四两句则是对将来的展望,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之感了。诗人的家乡在江南的修水,投荒八年,家乡亲人音信隔绝,现在遇赦归来,遥想见到久别亲人的情景,心中当然充满了愉悦之情。诗人在表现这种情感时用了三个字: “先一笑”。一笑之中,当然贮满深情,但又是心到神知,显得很有节制,表现了黄诗气象森严的特色。公元七六一年,李白遇赦放还,也是沿着长江来到洞庭,登上了岳阳楼。但诗中的气象是:“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情怀表现得开朗豪放,而且充满了想象和自我扩张,这是以浪漫主义为其特征的诗仙李白的表达方式,他与以峭拔深邃为其特征的江西诗派在表达方式上是截然不同的。诗的最后一句“岳阳楼上对君山”是点题,到此,我们方知诗人是在楼上览景。岳阳楼,在湖南岳阳市的西城门上,面临洞庭,始建于唐,君山,即洞庭山,在洞庭湖中,传说它是湘君居住的地方,故又叫君山。岳阳楼头一些有名的登览诗,如李白、杜甫的《登岳阳楼》,孟浩然的《望洞庭赠张丞相》等,都是先描眼前之景,再去生发抒情。而黄庭坚的这首诗却先叙事、抒怀,最后再点出登览地点,给人一种如梦方醒之感。这也体现了江西诗派在诗歌结构上喜欢标新,喜欢突兀不平的特色。当然,最后一句的作用不仅在点题,通过这句也把诗人历尽坎坷后如释重负的轻松感和奔波劳碌间得到片刻休憩的宽慰和松驰感,绘声绘形地表现了出来,这也是江西诗风的深邃之处。

20160625_003

岳阳楼上对君山

  附:

《池北偶谈》卷十九·谈艺九 清·王士祯

  偶为朱锡鬯太史〔彝尊〕举宋人绝句可追踪唐贤者,得数十首,聊记于此:“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唐滟滪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

《瓯北诗话》 清·赵翼

  不肯作一寻常语。

  陈新:这两首诗是黄庭坚七绝中的冠冕之作,兀傲其神,崛蟠其气,被广泛传诵。但奇怪的是却被清人方东树、黄爵滋、曾国藩等人所忽略。他们的《昭昧詹言》、《读山谷诗集》和《求阙斋读书录》,曾评点了山谷的不少名篇,却视不及此。可能是沧海遗珠,也可能是因为文艺批评眼光不同。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