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近期国学类学术讲座(九)

34、外交部「臺灣獎助金」Paulo Duarte等24位學人報到

內容簡介:

中華民國外交部鼓勵全球對臺灣、兩岸、中國大陸、亞太區域及漢學等各類研究有興趣的國外大學相關系所的外籍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博士候選人與同級的研究人員等來我國各大學院校或學術機構進行研究,以培育未來各國在相關領域的專家,於2010年公布「臺灣獎助金作業要點」(Guideline to the Taiwan Fellowship),並委由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辦理行政業務及接待事宜。2016年度錄取110人,已陸續來臺研究。

以下為2016年1月份報到學人名單(最近來臺者在前):
Chaisatit, Nuchnudee:女,墨西哥科利馬大學(University of Colima)副教授。研究主題:Analysis of Social and Cultural Capital in Tourism Practices in Cases of Taiwan and Mexico.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致理科技大學國際暨兩岸交流處。

Ojeda Castro, Fernando Alonso:男,哥倫比亞試點大學(Piloto de Colombia University)教授。研究題目: Innovation from Industry Clean Processes: A Benchmark for Capital and Satellite Cities of Colombia and Latin America Libro. Taiwan: A Reference from Their SMEs and a Model from Its Global Brands for the Business World. Third and Fourth Chapter.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中央大學臺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

Almeida, Adriano Pires:男,巴西戈亞斯州天主教大學(Pontificia Universidade Catolica de Goias)助理教授。研究題目:Energy Policy and Development: Experiences from Brazil’s Renewable-Green Energy Policy and Taiwan’s Sustainable Energy Policy.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中心。

Magistry, Pierre(馬基石):男,法國巴黎第七大學博士後研究。研究題目:Automatic Bootstrapping of a Lexical Network for Taiwanese-Hokkien.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成功大學臺灣語文測驗中心。

Ion, Marandici:男,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The New Wealthy Elites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 Permanent Nexus? 研究期間:6個月。研究期間:6個月(1月-6月)。駐點機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Neri, Corrado(柯漢東),男,法國尚慕蘭里昂第三大學(University Jean Moulin, Lyon 3)副教授。研究題目:Sinophone Success: The Cultural, Industrial and Geopolitical Dynamics of the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Cinema.(《華光異彩:華語電影流通的文化、產業及地緣政治策動力》)。研究期間:9個月(1月-9月)。駐點機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臺灣研究中心。

Lams, Lutgard(藍露潔):女,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副教授。研究題目:Discursive Analysis of Campaign Rhetoric for the 2016 R.O.C. Presidental Elections. 研究期間:3個月(1月-3月)。駐點機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Klotzbuecher, Sascha(柯路山):男,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教授。研究題目:Emotions, Power, and Governmentality in Chinese Societies.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

Jenco, Leigh(李蕾):女,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副教授。研究題目:Toward a Global Chinese Thought: Analyzing Uses of the Past in Modern China(走向全球化的中國思想:分析中國近代思想史論)。研究期間:4個月(1月-4月)。駐點機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Groppe, Alison(古艾玲):女,美國奧勒岡大學副教授。研究題目:Worldly and Other-worldly Encounters: Critiques of Colonialism, Imperialism & Globalization in Li Yongping’s The End of the River.(馬華作家李永平論述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及全球化之《大河盡頭》一書)。研究期間:4個月(1月-4月)。駐點機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Nahmias, Noa:女,加拿大約克大學(York University)博士生。研究題目:Knowledge on Display: The Development of Museums in China, 1840-1940. 研究期間:4個月(1月-4月)。駐點機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Almeida, Wilson(歐威信):男,巴西巴西利亞天主教大學(Catholic University of Brasilia)教授。研究題目:New Strategic Alliances to Taiwan: Important Partnerships in a World Increasingly Driven b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Interests. 研究期間:3個月。駐點機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Woo, Jae Ho(禹在鎬):男,南韓嶺南大學教授。研究題目:Perspective of a Taiwanese Intellectual on Early 20C Northeast Asia-Focusing on Wei Qing-de (魏清德). 研究期間:8個月(1月-8月)。駐點機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所。

Lai, Chi Kang(黎志剛):男,澳洲昆士蘭大學教授。研究題目:Trans-National Chung Shan Merchant Groups and their Business Activities. 研究期間:4個月(1月-4月)。駐點機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Ott, Margus(熊古思):男,愛沙尼亞塔林大學(Tallinn University)助理教授。研究題目:Embodied Knowledge in the Early Chinese Philosophy. 研究期間:10個月(1月-10月)。駐點機構:臺灣大學哲學系。

Vakhovskiy, Evgeny:男,俄羅斯國民經濟暨公務訓練大學(Ulyanovsk Branch of the Russian Presidential Academy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研究員。研究題目:Strengthening of Educational Connections Between Taiwan and the Russian Federation and Their Adaptation to the Modern International Labour Market Trends.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臺灣大學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學系。

Wong, Aida(阮圓):女,美國布蘭迪斯大學(Brandeis Univesity)副教授。研究題目:Diaspora and Difference: Liu Guosong’s Water-Ink Revolution and Multi-modernisms in Chinese Painting. 研究期間:4個月(1月-4月)。駐點機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

Nakamura, Mari(中村麻理):女,荷蘭萊頓大學區域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研究題目:Cultural Cyborg: Exploring Aesthetics and Politics of Pili Puppetry. 研究期間:9個月(1月-9月)。駐點機構:臺灣大學政治系。

Ziltener, Patrick:男,瑞士蘇黎世大學教授。研究題目:The Economic Potential of a Bilateral Free Trade Agreement (FTA) Switzerland-Taiwan. 研究期間:7個月(1月-7月)。駐點機構:中華經濟研究院。

Aguirre, Alberto Aleman:男,尼加拉瓜美國大學(American College University, Nicaragua)教授。研究主題:Detente: Eight Years of Rapprochement in the Taiwan Strait.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Schilling, Christopher:男,墨西哥自治技術學院(Instituto Tecnologico Autonomo de Mexico)教授。研究題目:Emotional State Theory and Taiwanese Diplomacy. 研究期間:5個月(1月-5月)。駐點機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Valenzuela, Esteban:男,智利阿爾貝托烏爾塔多大學(Alberto Hurtado University)教授。研究題目:Metropolitan Areas 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 in Taiwan and Another Asian Mega Cities in Master on International Program on Urban Governance College of Public Affairs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92 IPUG). 研究期間:3個月(1月-3月)。駐點機構:臺北市立大學城市發展學系。

Cornelisse, Richard:男,加拿大康考迪亞大學(Concordia University)講師。研究題目:Voices, Places, R. O. C. – A Video Installation.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臺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

Duarte, Paulo:男,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博士生。研究題目:Taiwan and the East China Sea within China’s New Maritime Doctrine. 研究期間:12個月(1月-12月)。駐點機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35、漢學中心資料室館藏自即日起提供線上調閱服務

連結網址:http://www.ncl.edu.tw/ct.asp?xItem=26266&ctNode=1620&mp=2

內容簡介:

為便利讀者利用漢學研究中心資料室(漢學書庫)館藏,本館自2015年12月1日(週二)起提供線上調閱服務,預約時間為每星期二至星期日凌晨至下午4點30分止,線上調閱之相關服務與規定,請詳見國家圖書館館藏目錄查詢系統之「調閱說明」。

調閱說明網址:http://goo.gl/oYmuot

36、黃曉星(Ester Bianchi)教授「寰宇漢學講座」報導

20160313_061

連結網址:http://ccs.ncl.edu.tw/act_detail.aspx?sn=109

內容簡介:

漢學研究中心於2016年1月20日舉辦寰宇漢學講座,邀請本中心2015年「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訪問學人,義大利佩魯賈(University of Perugia)大學哲學系黃曉星(Ester Bianchi)副教授主講「現代中國佛教復興內的戒律∕毘尼含義」,並邀請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鄭維儀副教授擔任主持人。

黃教授演講的主題是佛教的「戒律復興」,戒律(vinaya)主要指原始佛教已經規定的僧團規則,也是佛法之基礎。今日流傳於世的《律藏》,也被認為是釋迦牟尼佛創立的戒律。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隨著西方人開始對佛教感到興趣,「泛亞佛教」的概念因運而生。在此概念下,無論教義上和修行上有甚麼區別,佛教都被認為是一個整體。因此推動了不同佛教宗派之間的交流,並激發出革新和改造。如前所述,戒律是佛教各宗派間最具一致性的公約數。因此,釋能海(1886-1967)、虛雲(1864-1959)等佛教大師紛紛強調持戒的重要性,以及對戒律文本及課程的研究。在中共掌權初期的1953年,中國佛教協會第一屆大會,當中也對僧伽制度進行不少討論。

隨後黃教授討論中國戒律復興的現象,如強調戒律學習、遵守戒條、《律藏》與羯磨儀式、如法傳戒儀式的恢復等。在宗教復興背景的大環境下,僧團領袖進行戒律復興的目的是為了再造僧團的權威,方能受到具有關鍵角色的在家信眾的尊敬。同時,一位戒律精嚴的出家人擁有與政府對話的正當性及權威性。只有正規受戒並擁有強烈道德使命感的僧侶,才能承擔應有的社會角色和政治功能。黃教授指出戒律復興象徵著佛教團體依循傳統(戒律)進行重整,同時也因應歷史和社會變遷而自我轉型。

佛教是臺灣民眾信仰的大宗,各主要門派在社會上影響力匪淺,與會來賓聆聽後紛紛提出意見,討論氣氛十分熱烈。

37、《漢學研究》「經解與變異」專輯徵稿啟事

時  間:2016年9月30日截止

內容簡介:

《漢學研究》(季刊)計劃於2017年6月出版「經解與變異」專輯,由政治大學中文系林啟屏教授籌劃主編。論文以中、英文撰寫皆可,中文稿以不超過二萬五千字,英文稿以30頁以內為原則,體例請依照本刊「稿約」和「寫作格式」。專輯內容說明如下:經學的發展向來與經解的關係密切,我們從歷來的經學歷史以觀,可以發現當「經解」產生「變異」的階段,經學活動的動能通常是相當強大。因為,當舊有的解釋系統無法滿足知識分子對於聖人之道的想像,或是符合他們解釋世界與改變世界的欲望時,改變原有的解釋典範,常常是解經者採行的方式。當然,造成「經解」產生「變異」的原因,實為多端。或為外在的環境條件之變遷,或為內在義理結構的發展,都可能是「經解」產生「變異」之因。因此我們期望經由本專輯的籌劃,能對於此一領域的議題之發展,有深入的討論,進而豐富經學研究的內涵。

※本專輯之截稿日為2016年9月30日

38、《漢學研究》第33卷第4期目次

時  間:2015年12月

內容簡介:

【專論】
喪禮儀式中的空間象徵、遞變與倫理重整——以三禮書之喪禮空間象徵、轉化為核心進行探討(林素娟)

春秋至兩漢的「兵死」者內涵探究——以葬禮及死者家屬安頓為討論核心(陳炫瑋)

《莊子》書中專家的「身體感」——一箇道家新研究視域的開展(蔡璧名)

魚豢《魏略》的宮闈秘事之敘述傾向——以王沈《魏書》、陳壽《三國志》為參照(陳俊偉)

南朝時期「晚渡北人」的興衰及其原因(呂春盛)

斯文不喪——中古儒學傳統與隋代唐初的政治文化(傅揚)

北宋「李照樂」之論爭與仁宗景祐的政治文化(胡勁茵)

以「詩人」身分力圖恢復——論陸游〈劍門道中遇微雨〉一詩之精蘊(黃奕珍)

【問題與討論】
禮儀中的觀念——再論春秋戰國時期普遍流行的靈魂觀(曾龍生)

上博九〈陳公治兵〉綜合研究(高佑仁)

【書評】
評嚴志雄《秋柳的世界——王士禛與清初詩壇側議》(湯志波)

評Paul R. Katz, Religion in China & Its Modern Fate(中國宗教及其當代命運)(盧啟明)

評蔡志祥、韋錦新《延續與變革:香港社區建醮傳統的民族誌》(洪瑩發)

39、《漢學研究通訊》第34卷第4期目次

時  間:2015年11月

內容簡介:

【研究綜述】
離散民國性的文學史範本:論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白依璇)

【漢學人物】
饒宗頤先生之跨世紀漢學貢獻點滴談(陳珏)

【研究機構】
《華裔學志》:走過八十年歷史的期刊與漢學機構(黃渼婷)

【資料介紹】
數位人文系統的建置與加值應用:以臺灣日記知識庫為探討中心(王麗蕉)

【新書評介】
Michael A. Fuller, Drifting among Rivers and Lakes: Southern Song Dynasty Poetry and the Problem of Literary History

帆刈浩之,越境する身体の社会史:華僑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慈善と医療

【會議報導】
國內外學術會議

【學界消息】
漢學研究中心

外交部「臺灣獎助金」——2016年受獎候選人名單

臺灣書院

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

臺灣各大學漢學課程彙目——104學年度第1學期

研究機構及學校動態

==========================================================================
※有意訂購本中心出版品者,請逕洽以下代理展售處。

※政府出版品展售處:
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地址:臺北市松江路209號1樓
Tel: 02-2518-0207
國家網路書店:http://www.govbooks.co.tw

五南文化廣場
地址:臺中市中山路6號
Tel: 04-2226-0330#20、21

※定價:
漢學研究通訊(季刊),每期定價NT$150元。

漢學研究(季刊),每期定價NT$200元。

※本中心出版期刊亦會在出刊1個月後將電子全文置於「漢學中心出版品全文資料庫」(http://ccs.ncl.edu.tw/g0107/expertdb7.aspx),歡迎前往瀏覽。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