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绝句鉴赏之七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望湖楼又名看经楼、先得楼,位于断桥东今日少年宫广场西侧,宋太祖赵匡胤乾德二年(964),吴越王钱缪所建。今日的望湖楼青瓦屋面,朱色单檐双层歇山顶,整个建筑宏丽古雅。登楼凭栏,取山形,临碧波,借摩崖,一湖胜景皆来眼底,是观西湖湖光山色的绝佳处。所以宋代文人士绅游湖时对于此处聚会,自然也多有题咏。王安石有首题赠诗就是写于此楼宴饮归来之时:“水光山气碧浮浮,落日将归又少留。从此只应长入梦,梦中还与故人游”(《杭州望湖楼回马上作呈玉汝乐道》)。据宋人王明清《挥麈录》云:苏东坡守杭时,“每遇休暇,约客早会于山水佳处。饭毕,每客一舟,令队长一人各领数妓,任其所适。晡后,鸣锣集之,复会望湖楼或竹阁之类,极欢而罢,实一时胜事也”。苏轼在此也多有题咏。其中《望湖楼醉书》就有五首,其中以上述的第一首最为有名。另外四首依次是:“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其二);“乌菱白芡不论钱,

  乱系青菰裹绿盘。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其三);“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其四);“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其五)。最后一首的最后两句,可看出苏轼对西湖的热爱,可谓点睛之笔。下面对最出名的第一首加以解析:

  夏天的雨,一是来势猛,它不象那“润物细无声”的雨,往往眨眼之间已如进豆之急;二是时间短暂,它不象那经月累旬绵绵不断的秋雨,往往是一阵颶风过后就雨散云收,又是骄阳似火。对夏雨这两个典型特征,苏轼有两首诗对它们分别作了生动的描绘。《有美堂暴雨》主要是描绘夏雨的第一个特征: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魂。

  这首诗运用夸张、比喻、想象、神话等表现手法,把夏季暴雨的迅疾、声威写得准确、形象而又富于气势,场面也显得壮阔而雄浑。至于描绘夏雨的第二个特征则要数这首七绝《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了。望湖楼,一名看经楼,五代时吴越王钱倣所建,在杭州西湖边的昭庆寺前,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苏轼因对当时变法持有不同看法被排挤出京,任杭州通判。这首诗写于来杭的第二年夏天,诗共五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用夸张的笔法,飞动的气势描绘了夏季变化无常的气候特征和夏雨来疾去速的迅猛气势,很能够表现出苏诗“清雄”的特色。诗名“醉书”,只是为了加强诗的磅礴气势和变化无端的特色,在诗的结构和布局上,诗人倒是作了精心的考虑和安排,毫无醉中的颠倒和紊乱。四句诗分别写了夏雨前后四种场景。第一句是写云,这是一种含水量很大的积雨云,诗人形容这种云象翻倒的墨汁一样。

  “未遮山”的含义有二、一是说这片乌云的面积并不大,并不是遮天盖地,不象《有美堂暴雨》所说的那样“满座顽云拨不开”,二是说速度非常之快,乌云尚未遮山,雨点已落到了脚下。这两层含义都抓住了夏雨的典型特点:无须漫天乌云,也不需要蕴贮很长时间。第二句是写雨,雨点很大也很急,诗人用“白雨跳珠乱入船”作了个很形象的比喻,雨点大得象圆润的珍珠,而且还在不断地溅落,所以说是跳珠。单用“跳珠”二字,还不足以形容暴雨的急骤,诗人又用“乱入船”三宇来描绘雨点击地四处进射之状,要知道,苏轼是很注意诗句的飞动气势的,他曾说过“新诗如弹丸”,就是说,诗句要象弹丸射出那样给人一种急速感和飞动的气势。他的一些描景名句往往都有这种特点,如写激浪是“朝来白浪打苍崖,倒射轩窗作飞雨”(《大风留金山两日》),写海潮是“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望海楼晚景》),甚至写月出,也能给人一种飞动的气势:“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和子由中秋见月》)。《望湖楼醉书》中这两句,也主要是靠急速感和飞动的气势赢得了千百万读者的赞赏。

  以上是诗的一、二两句,主要是写雨前和雨中,下面的三、四两句则是写雨后。如果说一、二两句是以飞动的气势取胜的话,那末三、四两句则是在飞动气势之中又加上了莫测的变幻。“卷地风来”不仅是写风来之猛,也写出了风来得很突然:正当乌云盖顶、暴雨如倾之际,突然吹来一阵卷地的狂风,吹散了乌云,暴雨也随之消失,望湖楼下水平扣镜,就象什么电没有发生过一样。清人沈德潜评苏诗如“:天马脱羁、飞仙游戏,穷极变幻,而适如意之所欲出”(《说诗啐语》卷下)。这种天马脱羁所产生的气势,飞仙游戏所产生的雄奇,正是苏诗吸引人之所在。

  这四句诗分别写了暴雨前后云、雨、风、湖四种场景的千种风姿、万般变化,但这四者之间又是密切相关的:乌云是白雨之因,白雨是乌云之果;狂风吹散了乌云,乌云带走了暴雨,这才会“望湖楼下水如天”。另外,在结构上,前三句都是写暴雨前后飞动而多变的气势,而第四句却是个相对的静止。“水如天”,既是在描绘波平如镜之状’又是在描绘水天空阔之态。这样动、静相承,动更觉其动,静更显其静,方更显出夏季气候多变的季节特征,也更显示出夏季西湖带有豪宕气慨的美景。

  这首诗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下面两点:

  首先,这首诗虽只有四句,但场面阔大、风格雄浑。有人论及宋诗,总是觉得唐诗雄浑,宋诗纤细,唐诗阔大,宋诗偭狭,唐诗外露,宋诗内向。其实这也不尽然,苏轼这首诗就颇有唐人豪雄阔大之风,相反有的唐人绝句反倒显得纤细和苒弱,如元和年间诗人施肩吾的《夏雨后题青荷兰若》就是如此: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王盘中泻水银。

  施肩吾,字希圣,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庐)人,元和年间进士,后隐居洪州西山,世称“华阳真人”,其诗以“清丽”称于世。上面这首诗也是描写夏雨,但迴避了雨前的乌云翻滚和雨落时的磅礴气势,专写雨后的清新和恬静:暴雨洗去了尘垢使竹树显得清新妩媚,也使莲叶上积满了水珠,经风一吹,象碧玉盘中泻落的水银。这样的场景描绘虽不失生动、形象,但与“乌云翻墨”、“白雨跳珠”这种雄浑的气势和“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这种阔大的场面相比较,就伤于纤细和单调了。

  苏轼这首诗的第二个特色就是气势飞动,富有变化。为了说明这个特点,我们也想与一首唐诗作一比较,这就是中唐时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
卢桔子低山雨重,拼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淡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头望,蓬莱官在海中央。

  这首诗也是描写西湖夏雨前景象的,写于长庆四年(824)夏,诗人任杭州剌史之时。这首诗很出名,因为它出色地描绘了孤山寺附近的秀美之景和鲜明的季节特征,其中交融着诗人的喜悦之情。但就写夏雨前的景象这点来说,似不及苏轼的《望湖楼醉书》有气势、多变化。尽管它也写出了“山雨重”和“倚夕阳”等夏季气候多变的季节特征,但与“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相比,似不及这两句变化之快,同时,使榈叶摆动的“水风”也不如“卷地风来忽吹散”来得迅猛,因此,也就缺少苏诗那种飞动而多变的气势了。

附 录

《湖山便览》卷四 清·翟灏

  望湖楼 在昭庆寺前,一名看经楼,宋乾德二年,钱忠懿王建。王明清《挥麈录》云:坡公每遇休暇,约客早会于山水佳处。饭毕,每客一舟,令队长一人各领数妓,任其所适。晡后,鸣锣集之,复会望湖楼或竹阁之类,极欢而罢,实一时胜事也。〔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词招。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郭祥正《看经楼》:楼下水连天,楼居即水仙。何须把黄卷,极目尽红莲。杨时《望湖楼》:斜日侵帘上玉钩,檐花飞动锦纹浮。湖光写出千峰秀,天影融成十里秋。翠鹬翻风窥浅水,白云随意入沧洲。留连更待东窗月,注目晴空独倚楼。

《养一斋诗话》卷九 清·潘德舆

  予又考坡公七绝甚多,而合作颇少。其高才博学,纵横驰骤,自难为弦外音。“梨花淡白”一章,允属杰出,文潜所赏,足称只眼。然坡之七绝高唱,犹有数章,漫识於此,供爱者之讽诵焉。“江东贾客木绵裘,会散金山月满楼。夜半潮来风又熟,卧吹箫管到扬州”“青山断处塔层层,隔岸人家唤欲应。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钟鼓到西兴”“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溶溶晴港漾春晖,芦筍生时柳絮飞。还有江南风物否。桃花流水{此鱼}鱼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0160312_004

今日西湖望湖楼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