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主要汉学出版物近期目录(二十九)

12、敷演与捏合:敦煌通俗叙事文学的叙人体物

20160206_036

时  间:2015年9月
作  者:杨明璋 着
出版单位:台北:政大出版社

内容简介:

导论
一、层级性与交涉性:通俗叙事与文人叙事、民间叙事
二、敦煌通俗叙事与唐宋说话的敷演、捏合传统
三、从叙「人」到体「物」:敦煌通俗叙事文学研究的新进路

上篇 敦煌通俗叙事文学的人物敷演与捏合

1 讲经叙事的善惠——以S.3050V、S.4480V、S.3096为中心
一、前言
二、S.3050V、S.4480V、S.3096三个写本所叙故事彼此的关系
三、S.3050V、S.4480V、S.3096三个写本所叙故事与佛典的关系
四、S.3050V、S.4480V、S.3096三个写本所叙故事的文本属性
五、S.3050V、S.4480V、S.3096三个写本的用途
六、小结

2 讲史叙事的刘家太子——〈前汉刘家太子传〉考论
一、前言 047
二、〈前汉刘家太子传〉的主人翁
三、〈前汉刘家太子传〉的叙事旨趣
四、〈前汉刘家太子传〉五组故事的关系
五、〈前汉刘家太子传〉的文本属性
六、小结

3 通俗叙事文学中的汉高祖
一、前言
二、S.3457、BD.14665二写本中的四则故事之源流及其文本属性
三、敦煌通俗叙事文学中汉高祖的角色功能与形象
四、小结

下篇 敦煌通俗叙事文学的物件敷演与捏合

4 讲唱叙事中的剑——以〈伍子胥变文〉为中心
一、前言
二、敦煌变文中作为剑之对照的刀、弓、箭
三、讲唱之剑的叙事美学功能─以〈伍子胥变文〉为例
四、讲唱之剑的象征意涵
五、小结

5 〈目连变文〉他界游行叙事的钵与锡杖
一、前言
二、〈目连变文〉的空间叙事及钵、锡杖于其中的作用
三、作为他界游行中介物的钵之源流及其它神异功能
四、作为他界游行中介物的锡杖之源流及其它神异功能
五、钵、锡杖与目连形象连结之源流
六、小结

6 〈叶净能诗〉的叙事纹理与他界游行叙事的符箓、衣着
一、前言
二、〈叶净能诗〉的主人翁及叙事旨趣
三、〈叶净能诗〉的时空叙事及符箓的叙事美学功能
四、符箓于〈叶净能诗〉他界游行叙事反映的文化语境
五、衣着于〈叶净能诗〉他界游行叙事的功能及反映的文化语境
六、小结

7 馈赠与象征:讲唱叙事中的礼物
一、前言
二、作为全篇故事核心的礼物及其象征
三、作为全篇故事叙事结点的礼物及其象征
四、作为部分情节叙事结点的礼物及其象征
五、小结

8 〈韩朋赋〉的禽鸟虫鱼叙事之承衍与民俗象征
一、前言
二、〈韩朋赋〉在唐五代的流布及其禽鸟叙事的意义与作用
三、〈韩朋赋〉禽鸟虫鱼叙事对先唐文学的承继及其民俗象征意涵
四、〈韩朋赋〉禽鸟叙事于唐以后的流衍及其民俗象征意涵
五、小结

9 神变、物件与敦煌本《搜神记》
一、前言
二、敦煌本、八卷本、二十卷本《搜神记》重出者之神变叙事与物件
三、敦煌本《搜神记》独见者之神变叙事与物件
四、小结

结论

13、六朝诗歌中知觉观感之转移研究

时  间:2015年9月
作  者:陈秋宏 着
出版单位: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内容简介:

本书从知觉、身体感的角度,探究六朝诗歌中知觉观感的转移。论述魏晋以前「气感迁化」之观感世界,如何从先秦乐教气类共感及秦汉之际「迁化」时间感汇聚而成。触及到晋、宋之际诸多文学、思想、历史情境之渐变所孕生的观感发展,也触及到南朝之后,如何透过巧似密附的捕捉,打破类应网络之援引,从而开展出「兴会体物」之观感体验。从体验上、历史上、理论上,揭露出诗人的观感体验与时代观感模式之密切联系,并对「知觉」、「身体感」、「类应」等理论术语,及其与情感体验、创作身体、语言运用、诗歌形式等面向之内在联系及理论意涵,多所探赜。可重新思考六朝诗歌在传统诗歌史的意义,抉发身体感、知觉议题在批评、美学领域之论述潜能

14、重探抗战史(一):从抗日大战略的形成到武汉会战(1931-1938)

20160206_037

时  间:2015年9月
作  者:郭岱君 编
出版单位:台北:联经出版公司

内容简介:

第一编 中日战争的起源
第一章 日本军国主义的兴起

第二章 日本走向九一八

第三章 国民政府隐忍备战

第二编 形成大战略
第四章 一二八淞沪抗战

第五章 抗战大战略的形成

第六章 绥远抗战与西安事变

第三编 大战初起
第七章 重探七七卢沟桥事变

第八章 重探八一三淞沪会战

第九章 重探南京保卫战

第四编 走向持久战
第十章 重探徐州会战

第十一章 重探武汉会战

15、日常生活中的当代宗教:宗教的个人化与关系性存有

20160206_038

时  间:2015年9月
作  者:黄应贵 主编
出版单位:台北:群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导论
宗教的个人化与关系性存有(黄应贵)

第1章
新兴宗教与新「宗教性」︰台湾汉人宗教的脉络(丁仁杰)

第2章
当代妈祖信仰的个人化与宗教性:以白沙屯为例(吕玫锾)

第3章
宗教场域中美学实践的现代性:台湾民间信仰场域中的品味社群(齐伟先)

第4章
都市神坛与乩童灵力:桃园八德的例子(林玮嫔)

第5章
综摄与转译:一贯道英国道场的行动者网络分析(杨弘任)

第6章
神恩灵力与性别政治:以屏东万金天主堂为例(陈怡君)

第7章
再现死亡、悲怀难遣:以当代鲁凯人的丧葬实践为例(郑玮宁)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