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主要汉学杂志近期目录(十六)

11、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43期

出版时间:2013年9月

出版单位: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内容简介:

【特稿】
A Spring That Brought Eternal Regret: Fei Mu, Mei Lanfang, and the Poetics of Screening China(王德威)

【论文】
越南莫朝诗人阮秉谦《白云庵诗集》现地研究(简锦松)
道家的器具存有论—— 与海德格器具理论之跨文化对话(锺振宇)
穆斯林学者王岱舆著作引述及应用经书探论(杨晋龙)
钱大昕陈鳣诗稿二种辨伪(陈鸿森)

12、被殖民者的精神印记——殖民时期台湾新文学论

20150106_016

出版时间:2014年7月

作  者:计璧瑞 著

出版单位:台北:秀威信息公司

内容简介:

第一章 殖民地处境与台湾新文学
第一节 殖民地台湾的特殊境遇
第二节 历史文献中的社会发展脉络和民族意识
第三节 个人化文本中的国族认同
第四节 冲突下的民族意识形态——再析个人化文本
第五节 殖民时期台湾文学和作家身分确认的复杂和困惑

第二章 殖民时期台湾新文学的文化想象
第一节 文化想象的发生——在中文写作中
第二节 文化想象的变异——在日文写作中
第三节 遵从殖民者逻辑的想象——「皇民文学」

第三章 文学书写与殖民现代性
第一节 文学书写中的殖民现代性表征及其文化政治寓意
第二节 左翼书写与马克思主义现代性论述
第三节 殖民现代性认知中的情感经验和「超越」思维

第四章 殖民时期文学的语言问题
第一节 语言文字的殖民
第二节 语言运动与殖民时期语言困境
第三节 台湾话文论争与大陆国语运动
第四节 作为媒介和工具的语言以及日文写作中的民族文化形态
第五节 语言创伤的继续:第二次语言转换

第五章 从殖民记忆到战后论述
第一节 殖民时期台湾新文学局部论述的改写
第二节 当代台湾文学论述演变的个例分析
第三节 两岸台湾文学史写作中的想象构成

结语

13、战争与社会:理论、历史、主体经验

20150106_017

出版时间:2014年7月

作  者:汪宏伦 主编

出版单位:台北:联经出版公司

内容简介:

导 论 把战争带回来!——重省战争、政治与现代社会的关联(汪宏伦)

第一章 战争与社会理论:一种现代性的视角(郑祖邦)
  一、前言
  二、战争与现代性的思想入口:从马基维利到克劳塞维兹
  三、战争与民族国家:韦伯的理论创始
  四、战争与社会治理:傅柯的理论翻转
  五、结语:迈向一种战争的社会理论

第二章 百年来战争与革命组态的改变(朱元鸿)
  一、百年和平
  二、欧洲公法的挽歌
  三、两种革命/战争的场景
  四、共产主义世界革命
  五、世界的内战,冷战
  六、阿拉伯之春,公民抵抗的渊源与前景
  七、世纪展望:相互依存的复杂性
  八、结语

第三章 东亚的战争之框与国族问题:对日本、中国、台湾的考察(汪宏伦)
  一、导言:东亚的国族问题与战争遗绪
  二、理论与概念:战争、「战争之框」与国族建构
  三、东亚的「战争之框」:日本、中国、台湾
  四、结语:重审现代性——战争、国家与「合法暴力」

第四章 以战为治的艺术:抗美援朝(黄金麟)
  一、战场与战略
  二、历史的意义
  三、竞赛与公约
  四、另类的交战
  五、战争与治理的辩证
  六、结论

第五章 社会是战争的延续:日治时期以来台湾「国家的敌人」之历史考察(姚人多)
  一、傅柯的问题
  二、敌人与戏码
  三、什么东西没变?
  四、土匪与治安戏码间的认知落差
  五、土匪与良民
  六、什么东西变了
  七、结论

第六章 正义与宽恕之外:战争、内战与国家暴行之后的伦理(朱元鸿)
  一、战后正义(Jus Post-Bellum)
  二、战犯审判:历史的判读
  三、战犯审判:确立真相的档案或是历史否认的包裹?
  四、宽恕:另一个全球化的剧场?
  五、记忆与遗忘的政治?
  六、遗忘:与时俱逝的腐朽或是迎展生命的能力?
  七、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是宽恕?还是遗忘?

第七章 可悲伤性,「战争之框」,与台籍战犯(蓝适齐)
  一、前言
  二、民间活动
  三、中华民国政府的参与和立场
  四、民间 VS. 国家
  五、结论:战争记忆与台湾的身分认同

第八章 过不去的过去:慰安妇的战争创伤(彭仁郁)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意识
  二、创伤研究的伦理质疑:方法论问题
  三、战争与性/别
  四、战争创伤的临床论述
  五、创伤主体真实的可共享性
  六、说不可说、倾听瘖哑
  七、历史铭印、共享记忆:真相版本之战
  八、结语:战争创伤叙事的历史铭印

第九章 亲密关系伦理实作:以战争遗绪的男性流亡主体为研究案例(赵彦宁)
  一、导论
  二、重建美好乌托邦的未来:照顾蒋公与怀念母亲
  三、国家给予的私下授受:延续生命的伦理实作
  四、永续创伤化的流亡主体?:濒死伦理实作的意义

第十章 浪漫的虚拟史诗:2008年后台湾电影中的战争记忆(庄佳颖)
  一、前言:电影作为战争记忆书写的所在
  二、台湾,战争记忆小故事的漂浮之岛
  三、来自战地的明信片
  四、带着战争伤痕的台日情意结
  五、结论:在开放的历史书写空间里自由飞舞

14、阅读陶渊明

20150106_018

出版时间:2014年7月

作  者:田菱 著,张月 翻译

出版单位:台北:联经出版公司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隐逸
早期史传中的陶渊明隐士形象
唐代对陶渊明隐逸的暗喻及其矛盾
宋代对陶渊明隐逸哲思及动机的探索

第三章 人格
早期诠释学理论中的人格解读
道德高尚还是超凡脱俗的隐士
从超脱的隐士到道德的楷模

陶渊明的自传项目

第四章 文学接受 第一部分:从六朝到宋代
六朝时期对陶渊明的几种早期观点
唐代诗歌对陶渊明的运用
宋代对陶渊明的重新定义和经典化

第五章 文学接受 第二部分:明清时期
文学史中(外)的陶渊明
进一步细读陶渊明
陶渊明研究中的考证研究

结 论

※本书英文书名为”Reading Tao Yuanming: Shifting Paradigms of Historical Reception (427-1900)”

15、庄子新读法:内篇

20150106_019

出版时间:2014年7月

作  者:李元璋 著

出版单位:台北:联经出版公司

内容简介:

序 万世之后的庖丁先生们

逍遥游第一
推开庄子花园的柴扉
一、小大之辩
二、至人、神人、圣人
三、结论:惠庄辩论:无用无己,逍遥无待

齐物论第二
谛听天地真实的声音
一、南郭子綦论三籁
二、人籁言辩:以知杀生
三、天籁:天籁以明大道通和,因是寓庸谓之两行
四、大道一体
五、圣人葆光
六、结论:物化无待,齐物大梦

养生主第三
融入大化流行的纹理
一、养生主旨
二、养生三例
三、结论:养生在神

人间世第四
静观人间戏剧的变化
一、君臣之理三问(国与身)
二、不材无用以保命
三、结论:无用之用,是谓大用

德充符第五
追寻流落尘世的真我
一、德性不与物迁、安于天命
二、德以修和忘形
三、结论:惠庄论无情

大宗师第六
师法天人合一的大道
一、真人:生知天人
二、圣人体道
三、真人:生知大化
四、结论:坐忘知命

应帝王第七
体悟内圣外王的逍遥
一、圣人无名:明王之治天下
二、神人无功:帝王之德,因应无心
三、结论:至人无己

16、铸以代刻——传教士与中文印刷变局

20150106_020

出版时间:2014年7月

作  者:苏精 著

出版单位: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内容简介:

第一章 从木刻到活字——马礼逊的转变
绪 言
第一节 马礼逊与木刻印刷
第二节 从木刻到西式活字
第三节 逆境中的新尝试
结 语

第二章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澳门印刷所
绪 言
第一节 设立与沿革
第二节 管理与经费
第三节 技术与工匠
第四节 产品与作者
第五节 传播与重要性
结 语

第三章 麦都思及其巴达维亚印刷所
绪 言
第一节 麦都思东来背景与初期工作
第二节 在巴达维亚的处境
第三节 印刷技术与产品
第四节 分发流通与反应
结 语

第四章 中文圣经第一次修订与争议
绪 言
第一节 修订缘起与开始
第二节 麦都思:马礼逊挑选的继承人?
第三节 聚会广州澳门进行修订
第四节 修订后的争议
第五节 余波荡漾
结 语

第五章 初期的墨海书馆 1843-1847
绪 言
第一节 从巴达维亚到上海
第二节 建立上海布道站
第三节 初创墨海书馆
第四节 管理与经费
第五节 工匠与技术
第六节 产品与作者
第七节 流通与影响
结 语

第六章 伟烈亚力与墨海书馆
绪 言
第一节 伟烈亚力来华背景与经过
第二节 伟烈亚力在墨海的地位与角色
第三节 伟烈亚力离开墨海的经过
第四节 墨海书馆的结束
结 语

第七章 香港英华书院 1843-1873
绪 言
第一节 建立经过
第二节 管理与经费
第三节 工匠与技术
第四节 产品与传播
第五节 出售的原因与经过
结 语

第八章 美国长老会中文印刷出版的开端
绪 言
第一节 关键性的人物
第二节 中文活字的问题
第三节 印工人选的难题
第四节 想象与实际的落差
结 语

第九章 澳门华英校书房 1844-1845
绪 言
第一节 印刷所的建立
第二节 管理与经费
第三节 工匠与技术
第四节 产品与产量
第五节 成果与反应
结 语

第十章 宁波华花圣经书房 1845-1860
绪 言
第一节 迁移宁波与沿革
第二节 管理与经费
第三节 工匠与技术
第四节 产品与传播
结 语

第十一章 华花圣经书房迁移上海的经过
绪 言
第一节 初期的迁移讨论
第二节 再度讨论与决定迁移
第三节 决定迁移后的争议
第四节 准备迁移
结 语

第十二章 姜别利与上海美华书馆
绪 言
第一节 馆址与馆舍
第二节 管理与经费
第三节 工匠与技术
第四节 产品与传播
结 语

17、中国社会:变革、冲突与抗争

出版时间:2014年7月

作  者:裴宜理(Elizabeth J. Perry)、塞尔登 编,夏璐、周凯、阎小骏 译

出版单位: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当今中国建立在经济迅猛增长之上的政权合法性已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急剧扩大的区域及阶层分化、严重的环境破坏、数量庞大的弱势群体、愈演愈烈的民族纷争……频繁的社会冲突广泛地以对抗、甚或暴力的形式在中国社会全面上演。
  本书从冲突与抗争的角度探索当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型三十多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嬗变及其复杂根源,集合十多位不同学术与文化背景的学者,从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政治学以及历史研究等多个角度条分缕析,系统地解读冲突与抗争的纷繁形式、庞杂根源、广泛影响,以及国家应对策略的利弊得失。
  与自然科学比,社会科学有两大弱点:一是没有堪比牛顿力学的基本理论,二是罕见公认的研究前沿。中国社会与政治的研究尤其如此。本书理论范式清晰,前沿问题明确,是学术著作中极为可贵的例外。中文读者读这本书,固然可以获悉事实,更值得期待的是就三个问题得到出乎意料而言之成理的答案。第一,中国社会是不是健康正常﹖第二,如果不是或不完全是,那么它发生了哪些病变﹖第三,发生病变的原因是什么﹖书中对这三个问题的深入理解、提出问题的恰当方式、探索答案的可靠路径,是本书英文版多次重印的原因,也是中文版面世的价值。——李连江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
  此书第一版问世之初至今一直是我首选的教学必读书目,书中汇集多个领域的一流学者,对于中国社会的研究切中时弊要害又极具学理深度。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本文集在理论深度上毫不逊色于学术专著,却更加明畅简洁,平易好读。——白瑞琪教授,美国欧柏林大学政治系
  中国社会经济转型伴随着激烈的社会冲突,如何认识和剖析这些冲突是学界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本书以改革以来中国的国家、社会和市场互动为基本框架,囊括了一批优秀学者对不同社会领域的冲突与抗争的精彩分析。我愿意用一句话向中文读者强力推荐此书:要想了解中国社会的变迁、冲突和抗争,就从阅读本书开始!——陈峰教授,香港浸会大学政治及国际关系学系

作者及编者简介:

  裴宜理 (Elizabeth J. Perry),现为哈佛大学政府系亨利.罗索夫斯基政治学讲席教授及哈佛燕京学社社长。近期主要著作包括Challenging the Mandate of Heaven: Social Protest and State Power in China (2002), Grassroots Political Reform in Contemporary China (2007) (与Merle Goldman合编), Patrolling the Revolution: Worker Militias, Citizenship, and the Modern Chinese State (2007) 以及最新出版的《安源:发掘中国革命之传统》(2012)。

  塞尔登 (Mark Selden),康奈尔大学东亚研究项目高级研究员和《亚太学刊》(The Asia-Pacific Journal) 主编。现为康奈尔大学高级研究员、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历史与社会学教授以及《亚太学报.日本聚焦》协调人。其有关中国的主要学术著作包括《革命中的中国:重访延安道路》(2002)、Revolution, Resistance, and Reform in Village China ( 与Friedman 及Paul G. Pickowicz 合着) (2005)、《东亚的复兴——以500 年、150年和50年为视角》(2006)(与乔万尼.阿里吉、滨下武志合编)等。

  夏璐,中国人民大学讲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士、硕士,香港大学博士。

  周凯,上海交通大学讲师。湖北大学历史学学士,多伦多大学政治学硕士,香港大学博士。

  阎小骏,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助理教授。北京大学法学学士、硕士,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

18、香江旧闻:十九世纪香港人的生活点滴

出版时间:2014年7月

作  者:杨文信、黄毓栋 合编

出版单位:香港:中华书局

内容简介:

  社会体制和文化风俗的缘起与传承肇始、酝酿、形成于上一代人的生活体验和创新,泛黄的记忆,满载悲喜忧戚,散佚甚至无存的香港早期报章新闻,是历史的存留、是时代的观察,是勾勒十九世纪中后期香港历史发展轮廓的印记。本书的编者花了大量时间,从传世的原报和当时内地报纸的转录,选辑香港早期中文报章新闻过百则,再辅以珍贵老照片,藉以勾勒出香港开埠早期的社会民生风俗史。回味这些历史的存留,能让读者彷佛回到十九世纪的香港,重温香港早期禁赌番摊、白鸽票等往事;了解街坊更练、夜行管制等备受社会关注的生活点滴。

目录:

第一篇 社会民生与名人访港
1.赌禁争议
2.民生日用
3.信仰民俗
4.名人访港

第二篇 法律制度与警政治安
1.早期法律
2.警队警察
3.陆上盗贼
4.海上贼匪
5.夜行管制
6.街坊更练
7.刑责机制

第三篇 教育医疗与公共建设
1.教育
2.医疗
3.建筑

第四篇 自然现象与灾害防治
1.自然现象
2.灾害防治

编者简介:

  杨文信,京都大学文学博士,现任香港大学中文学院讲师、名誉助理教授。曾任美国国会图书馆克鲁格研究员及亚洲部访问学人、京都大学外国人招聘研究员、岭南大学兼任讲师。著作发表于中、港、台、日本及美国等地。

  黄毓栋,香港大学哲学博士,现任香港大学中文学院讲师。曾在台湾中央研究院、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专上学院等研究以及教育机构工作。著作主要见于《汉学研究》、《九州岛学林》、《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等期刊。

19、马华文学类型研究

20150106_021

出版时间:2014年6月

作  者:许文荣 著

出版单位:台北:里仁书局

作者介绍:

  许文荣,马来亚大学中文系荣誉文学士与文学硕士,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曾任马来西亚南方学院与拉曼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已出版三部学术专著,发表了超过一百篇学术论文。曾受聘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成功大学人社中心访问研究员。现任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副教授,大陆核心期刊《华文文学》学术编委等。

内容简介:

  本书比较详细的考察马华文学文本的内部特征,并归纳出马华文学在创作与批评上的六种值得关注的文学类型,即文学混血、少数族裔书写、灵性写作、离散文学、新文体/形式及文化研究。在论述这些类型的建构历程与内部特质的同时,也探入其在建构与发展的过程中,与外部世界的微妙联系,包括所折射的文化、政治、信仰及身份认同等立场与理念。

20、延续与变革:香港小区建醮传统的民族志

20150106_022

出版时间:2014年6月

作  者:蔡志祥、韦锦新 编

出版单位: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以1980年代以来香港的建醮活动为平台,借着口述历史、民间文献和民族志纪录,从比较的角度探讨乡村小区内在结构和外缘关系的变迁。全书按照举办建醮活动的不同主体,划分为单姓宗族聚落、复姓村落、单姓主导的复姓聚落、墟市、客家等章节。读者可以透过不同时空的民族志,理解地方社会组织、小区历史沿革、群体意识、文化价值认同和特定时空的世界观、传统权益与政府干预之间的张力,以及乡村社会与都市之间的隔阂与界限。

编者简介:

  蔡志祥,日本东京大学文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研究兴趣包括中国节日与民间宗教、家庭与宗族,以及商业历史。著作包括《打醮:香港的节日与地域社会》(2000)等。

  韦锦新,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博士。探习兴趣为华南地方社会与地方政治、民间宗教及小区日常生活的民族志记录。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