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学术研讨会纪要

20141106_001

  2014年10月17—19日,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二届年会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承办。此次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为“百年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共有来自全国高校及科研单位的二百多名学者参加了此次大会。

  10月18日上午,大会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太胜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曹卫东教授代表北京师范大学致辞,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中文系朱立元教授代表中国文艺理论学会致辞,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中心主任李春青教授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致辞。他们对此次大会都寄予了殷切的期望。

  大会的上半场发言由暨南大学蒋述卓教授和清华大学王宁教授主持,参加发言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江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程正民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方克强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尤西林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夏中义教授。大会的下半场发言由中国社科院杜书瀛教授和北京大学陈晓明教授主持,参加发言的有浙江大学徐岱教授、首都师范大学陶东风教授、厦门大学黄鸣奋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傅修延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王杰教授、中国社科院党圣元教授和同济大学王鸿生教授。他们分别从各自的学术研究出发,对百年来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为了确保与会学者的讨论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大会特别根据各位学者所提交的论文,围绕着这样几个讨论主题:文艺理论未来展望、“文艺学”学科反思、文艺美学研究、古代文论研究、西方文论研究、中国近代文论研究、现代文论研究、当代文艺问题研究等等,大会分别设置了6个分会场、18个小组讨论单元进行了热烈地讨论。10月18日下午,安排了6个小会场,分别由上半场、下半场2个单元的小组讨论。10月19日上午第一个时段(8:00——10:00),也安排了6个小会场,举行了1个单元的小组讨论。

  围绕大会主题“百年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与会的200多位学者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学术讨论。例如,关于“文艺学”学科形成的反思。夏中义先生指出,1954年《引论》与1964年《原理》在反映论一案的源流关系,即近乎“母本”与“拓本”的关系,这与其说是隐喻,毋宁说是敞亮了百年中国文论史上的一个久违的真相。彭修银先生指出,“文艺学”作为一个新术语,从词源学角度来讲,它不是汉语中固有的词汇,而是从日本移植过来并逐渐在中国得以传播和定格。比如:关于文学理论话语的建构。尤西林先生认为,当代文学理论危机并非自身的概念或逻辑问题,而根源于文学理论脱离文学经验的结构性危机。理论范畴的中西古今之争意义有限,更根本的出路是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融合,以重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经验”这一基本结构。徐岱先生认为,文艺学无论是否仅仅是艺术哲学,它的基本特点都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关于审美对象的思考。换句话说,文艺学是关于艺术与美的“思的事情”。当务之急是通过“去理论化”而恢复立足于生命体验的精神活动。

  10月19日上午第二个时段(10:00—12:00),举行了对话和闭幕式。

  为了让此次的学术研讨会具有更自由、更充满活力的形式和内容,大会还精心安排了一个“对话”栏目,对话者为清华大学罗钢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李春青教授,对话题目为“王国维的意境说与中国现代文论传统”,对话由中国人民大学张法教授和浙江工商大学吴炫教授主持。

  李春青教授认为,德国古典美学使王国维对中国古已有之的“真”和“直觉”观点空前重视了,通过建构“境界说”而大大提升了它们在中国诗学话语系统中的位置,这是王国维一种新的创造,是融汇中西诗学传统的创造,因而属于中国现代新的文论传统的一部分。罗钢教授则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通过“现代转换”,最终生产出一种以西方文化为范型、与西方文化具有高度同质性的“中国文化传统”,当我们把依据德国古典美学建构的“意境说”视为“中国古代诗学的核心范畴”的时候,我们同时就永远地埋葬了自己民族的诗学传统与审美理想。围绕这一话题,先是这两位对话者展开了热烈的对话交锋,随后大会上的与会学者也纷纷参与对话讨论,一时间会场上气氛空前热烈。

  最后,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赵勇教授主持大会闭幕式。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教授作了大会总结发言,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朱国华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张政文教授作了大会致辞。

  王一川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此次会议议题中的“中国话语”的意思,应当不仅仅指中国本土的文论经验,而应在福柯话语理论的意义上看,其所指应当是,中国本土文论与西方文论的对话、交流和冲突。那么,此次会议也许应当看作是中外理论的对话场、竞技场。可以说,这一精彩总结与此届学术研讨会的具体讨论情况是非常吻合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于阿丽撰稿)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