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佛教造像考察记

三、青州现存佛教遗迹考察

  青州现存的佛教遗迹及遗物,除稷山三龛造像外,没有早于北魏占领时期的。显然,北魏占领青州,是青州佛教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参阅《青州佛教文物分布示意图》(附图二)。

  我们可以从北魏克青州东阳城的俘获物中,看到青州的实力。据《魏书》卷50《慕容白曜传》称:皇兴三年春(公元469年) “剋东阳,擒沈文秀。凡获倉粟八十五万斛,米三千斛,弓九千张,箭十八万八千,刀二万二千四百,甲冑各三千二百,铜五千斤,钱十五万。城内户八千六百,口四万一千,吴蛮户三百余。始末三年,筑围攻击,日日交兵……”。其中的“吴蛮户”,应是刘宋官吏、家属及吴地的工匠。

  北魏克青州后,曾于皇兴三年五月“徙青州民于京师(平城)”(《魏书·显祖记》);而在公元528——529年间,邢杲起事失败,又有十余万户河北流民散溃于青齐地区。

  北魏历来派重臣为青州刺史,如阳平王之裔元天琚、广陵王元羽、江阳王元继、元罗、元世雋等等。元罗为青州刺史时,兄元叉专政(公元520——525年),时元罗“望倾四海,于时才名之士王元景、邢子才、李奖等咸为宾客,从游青土”〔33〕。可知青州亦人文荟萃之地。北齐将亡时,“太上皇帝”高延宗奔青州(公元577年正月),亦非偶然之事。

  1.云门山石窟

  云门山在青州市南约2公里, 海拔421公尺.在山腰南侧,今存五窟,计造像272尊。自西向东编为1——5号窟。

  1号窟方形,宽3.4公尺,深2.6公尺。 布局为一坐佛、二侍立菩萨、二力士。一佛二菩萨之面部已毁,左力士头部毁去,右力士胸部以上毁去。佛像颈部刻二条横旋纹,着U字领袈裟,左肩下垂一吊纽。二菩萨戴冠,冠中有立佛或宝瓶,有宝缯,颈系项链,自左右肩头各斜挂一串缨络。披帛于身前作二次环绕式。二力士在窟门两侧,比二菩萨低一个台阶,亦披帛绕身前二次。

  上述佛及菩萨的衣饰,明显晚于青州龙兴寺出土之北齐造像。佛左肩垂下吊纽的作法类似于山东省东平县白佛山第一窟阿弥陀佛造像(完工于开皇七至十年间)〔34〕。

  1号窟内,现存小龛23个,有造像题记12品:

  (1)“大隋开皇十年岁次庚戌三月八日,像主□楞□位(为)亡夫李三造无量寿一区供养”。

  (2)“开皇十年九月二十二日,朱洞妃妻孙造□圣□,为亡父及法界众,咸同斯□”

  (3)“大隋开皇十八季三月八日,像主比丘尼情□共位(为)身造无量寿像一区供养”。

  (4)“……十八年岁次戊午十月……子李仁、女官光□为亡……造无量寿像一躯……法界众生咸……”。

  (5)“开皇十九年五月一日……”。

  (6)“开皇十九年五月十二日,像主宋乾驼妻王怜妃侍佛时”。

  (7)“大隋仁寿二年四月十五日陈汝珍□□□敬造无量寿像一躯,奉为帝圣增□,臣僚□□,师僧父母□及法界众生……”。

  (8)“鹿潘妃为亡女王端欧造无量寿,愿法界俱同此福”。

  (9)“像主元海□□亡父□造无量寿……”。

  (10)“像□义姊敬造无量寿佛,法界同登……”。

  (11)“像主、清信女□为仙(先)亡七世,敬造无量寿佛一区供养”。

  (12)“像主陶□供养佛时……七世父母造□□寿像□□二菩萨,以此功德上资亡……七世存亡,俱蒙斯福,法界有生,同沾大□……”〔35〕。

  综上所述,可推断1号窟开凿于隋开皇元年至十年间(公元581——590年)。主尊应是无量寿佛。

  2号窟作方形,宽3.3公尺,深约1公尺,布局为一立佛、二侍立菩萨。立佛全毁,二菩萨犹存。菩萨圆面高颈,犹存齐风,然衣饰大别,类同1号窟,亦应是开皇初年所作。2号窟中,有小龛24个,均无题记。

  3—5号窟,均为长方形中等洞窟,内造倚坐弥勒佛、二菩萨、二天王及贤劫千佛。

  3号窟主尊弥勒造形,似龙门石窟双窑南洞,应造于唐高宗前期,天王手中持戟。

  4号窟,似造于武则天时代,其形像类似于山东省东平县理明窝石窟西大龛5号像,该像造于唐长安三年〔36〕。

  5号窟造于开元十九年,有造像记云:

  “青州云门山功德铭并序。丞议郎行益都县令唐□□□。夫代上□□,人间□□,茫是非之环,溺生死之海者久矣。六代祖、后魏使持节、青州诸军事、青州刺史讳轮,作牧兹□,道被东夏。逮从祖諱季卿,部符□□大庇□人,暨纫□□贞休,□□是邦,纂□丕烈……以冥应……嗟嗟……净业……途……群生……万……大千之化镯……初翘勤最尊……嵯峨□业……浦沉瀁……罔测惟像……开元十九年岁次辛未□□□丑朔十五日辛卯毕功。京兆唐子……”。

  这里的益都县令即唐道周。又据《莱州刺史唐贞休德政碑》〔37〕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可知唐道周以上六代为:轮——永——陵——防——(从祖贞休、季卿)——□。

       5号窟的弥勒佛,头部及右手已毁去,内着偏衫,胸下束带。外披双领下垂式袈裟,倚坐于长方形台座上。双足各踏一只莲花。其形像类似于理明窝石窟西大龛4号像(开元八年)。5号窟在主尊足下左右,刻供养人夫妇,皆跪拜状。二菩萨及二天王面部残。左菩萨有项圈,缨络、帔帛,丰胸细腰,亭亭玉立。右手举莲蕾于胸前,左手下垂,持帔帛,立于圆台座上。左天王上体裸,下着裙,足踏夜叉。

  2. 驼山石窟

  驼山海拔408公尺,在青州市南偏西3公里。 今存编号窟龛共5个,另有摩崖造像一处,计有造像638尊。自北向南,编为1——5号。

  1号窟,近方形,宽、深皆约2.4公尺,高2公尺。 造像布局为一菩萨装坐佛、二弟子、四菩萨、二力士。坐佛螺髻,饰发如冠状。面相丰满,颈系七叶项圈,右臂佩宝钏,着袒右肩袈裟,禅定印,结跏趺坐。衣纹贴体,简练。侍立的二弟子,亦面相丰满,着袒右肩袈裟。迦叶居左,阿难居右。四菩萨高发髻,体形有曲线美,后左侧者上裸,斜披络腋;后右侧者上裸,披X形缨络。

  1号窟有纪年小龛3个,造像铭是:

  (1)“长安二年三月二十日戊辰,二十六日癸巳,前羽林郎任玄览奉敕于紫蒙(象?)军御,敬造观世音菩萨一躯,及亡过父母,亡男□尗及亡女玉罗,见存眷属及法界苍生,咸同私(斯)福”。

  (2)“长安二年岁□七月庚辰朔二十五日甲子,青州益(都)县佛弟子尹思真为亡过妻张氏及女侍□,见施净财,于驼山寺敬造石□像一铺。上为金轮皇帝,下及师僧父母。振众子炎埃,挽群人于耜□,忘者生净土,□乐无穷。法界苍生,咸同斯福”。

  (3)“长安三(年)十月十九日,李怀鹰为亡过母任及妹九娘,见存父仅施净财,敬造弥陀像一铺。普愿见在眷属,咸同斯福。高文纪书”。由造像形制及后期小龛题记推测,该窟造于武则天前期,即公元690——700年间。该窟主尊,应是依密教经典所造的毗卢佛。类似的毗卢佛在全国并不多见。在四川省广元市千佛崖莲花洞右壁的一尊,早于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也是武则天前期所作〔38〕。在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东山刘天洞的一尊,则早于天授三年(公元692年)〔39〕。应是唐高宗末年至武则天初年所作。驼山1号窟保存较好,是密教东传山东的一个物证,弥足珍贵。造像记也表明,至迟在长安二年,这里已有“驼山寺”。至迟在元代,驼山寺已改为道教的“昊天宫”。

  2号窟,近方形,平顶。宽2.8公尺,深3.3公尺,高3.28公尺。造像布局为正壁一跏趺坐佛,坐于圆形台座上。两侧壁各有一侍立菩萨。窟门有高浮雕持剑二力士。四壁遍刻小坐佛及立佛。窟门处有立式胡服供养人。

  坐佛有低平之肉髻,螺发。面相方圆,颈部略粗,施二道横旋纹。胸平,内着偏衫,外披双领下垂式袈裟。左肩下垂一吊纽。右手施无畏印,左手在膝头,掌心向上。

  侍立的菩萨头戴桶状莲花宝冠,宝冠中有立佛(左)或宝瓶(右),颈系项圈,斜披缨络,帔帛绕身前二次。

  力士衣纹风化严重,但双手高举,横握宝剑之雄姿,颇为生动。

  主尊佛座上的题记有:“像主张小叉敬造”,“像主叉妻吕敬造”,“比丘尼光供养”等等。

  上述2号窟从布局到造像服饰、、造像风格均与其南邻的3号窟相似。故知此窟是在隋开皇初年所造的无量寿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像。

  3号窟,亦近方形,立面呈尖拱形式。窟宽5.4公尺,深6.5公尺,高7.5公尺。造像布局、造像服饰、风格略同于2号窟。稍有不同者是:主佛左肩下无“吊纽”;而右菩萨冠中有花蔓宝珠。

  3号窟内有造像题记近百品。重要的有:

  (1)“大像主、青州总管、柱国、平桑公”。

  (2)“像主、安乐郡沙门都僧盖”(上述两品在佛座上)。

  (3)“仪同三司、青州总管府长史赵良供养”。

  (4)“仪同妻、郡君张供养佛”(上述两品在主佛身躯左侧)。

  (5)“益都县令唐照明一心供养时”。此外的“像主”还有各姓俗人及比丘、比丘尼等近百人〔40〕。

  阎文儒先生己考证此“平桑公”就是韦操,《隋书》卷47《韦世康传》附见之。操,字元节,仕周,致位上开府、光州刺史。隋高祖为丞相时,以讨平尉迟迥之功(公元580年),进位柱国封平桑郡公,历青、荆二州总管,卒于官。则窟开凿于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以前〔41〕。李裕群则进一步考证此窟在开皇元年至三年之间〔42〕。

  很显然,该窟是以平桑公韦操、安乐郡沙门都僧盖为主的佛教邑社造像。“大像主”(一佛、二菩萨、二力士)即五大像的功德主是韦操及妻张氏;其他壁面的造像,亦各有像主。例如龙门石窟宾阳南洞,大像主是唐魏王李泰,但窟门力士的像主却是“汝州刺史、驸马都尉、渝国公刘玄意敬造金刚力士”。魏王李泰造阿弥陀像等在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而刘玄意造二力士像却在永徽元年(公元650年)〔43〕。由此可知,该3号窟定为隋开皇初年所造并无不妥。

  2、3号窟佛有螺髻,菩萨双肩垂下长长的饰带等作法,则是受到了南方的影响(插图二)。

  4号窟,亦近方形,宽2公尺,深2.3公尺,高2.2公尺。造像布局为一倚坐弥勒佛、二弟子、二菩萨侍立,窟门为二力士。青州的倚坐佛像,一件见于大齐武平四年(公元573年)的“司空公青州刺史临淄王像碑”之碑额雕刻;另一件见于龙兴寺出土的无首佛像〔44〕,亦造于北齐。此无首佛像,披U字领袈裟,腰间不束带,衣纹用双阴线刻表现。下垂之双腿,膝盖分开距离较大而脚部距离较小。4号窟的倚坐佛像,头残,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胸间束带。袈裟的一角,自右肩垂下,绕过腹际,搭于左腕下垂。袈裟底部覆盖双足部分脚面。其形象类似于龙门石窟宾阳南洞内“洛州河南县思顺坊老幼等造弥勒像”大龛,时间是贞观二十二年四月八日(公元648年)〔45〕。由此推断,4号窟造于初唐贞观年间。

  顺便指出,在东魏、北齐时代,山东省没有交脚弥勒石造像。河南省安阳市宝山灵泉寺“大留圣窟”,由著名高僧道凭造于东魏武定四年(公元546年),其所造的弥勒佛已是结跏趺坐式〔46〕。河北省正定出土有东魏武定七年(公元549年)的永固寺尼造汉白玉半跏趺坐的弥勒像〔47〕、北齐河清元年(公元562年)的建忠寺比丘尼造汉白玉双弥勒半跏趺坐像(背面是双思惟像)〔48〕。而在西魏、北周地区,则仍保留有北魏以来的交脚弥勒像。例如山西省垣曲县宋村重兴寺遗址发现的西魏大统十四年(公元548年)造像座右侧面上就雕有交脚弥勒菩萨像〔49〕,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出土的北周建德二年(公元573年)“王令猥造像碑”正面一龛造倚坐之弥勒佛,而右侧面上仍雕有树下说法的交脚弥勒菩萨像〔50〕。

  窟门右力士,粗眉大目,大口大耳,作警卫状,甚为生动。但身体刻画较呆滞,腰部虽系绳索,但未显示出腰胯间的曲线变化。5号窟系一大龛,宽1.53公尺,深1.5公尺,高1.25公尺。造像布局为一坐佛、二侍立菩萨。但三像风化严重,依风格,似可定为隋代后期之作。

  我国信徒倾心“西方净土”,历史悠久。著名者有庐山慧远(公元334——416年)之结莲社。北齐时“使持节、都督青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青州刺史、司空公、宁都县开国公、高城县开国公、昌国侯、临淮王”娄定远,于公元573年在青州南阳寺敬造“无量寿像一区,高三丈九尺,并造观世音、势至二大士而夹侍焉”〔51〕。此举在青齐地区必有重大影响。云门山、驼山的三窟隋代无量寿佛,在全国大型石窟中也是较早之作,从而成为唐初大造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的原型。而南朝流行的立式无量寿佛(如成都市西安路出土的梁天监三年无量寿佛立像等),在唐初则衰微不彰。这与齐州僧道铨声称获得了天竺鸡头摩寺五通菩萨图写的尊仪不无关系。

  3.广福寺(胜福寺)及东3号塔地宫

  广福寺遗址在青州市南10公里之劈头山东麓,今属云峡河乡后寺村西阜。

  遗址为山坡台地,东西宽约1公里,南北深为500——600公尺。今遗址中心部位仍矗立圆首石碑一通,即明代成化十二年四月所立的《重修广福寺记》碑(高220厘米,宽110厘米)。该石碑面向南方,则正南北为寺院之主轴线。在主轴线周围,瓦砾成堆,墙基断垣犹存。青州市博物馆研究人员前往调查时,曾发现初唐石造弥勒倚坐像(插图三)、宋代石刻金翅鸟像、墓塔残塔铭、明代金铜毗卢佛像等珍贵文物,今存青州市博物馆。

  遗址之东、西,各有一处塔林。东塔林今存石塔6座,塔基4处。西塔林今存石塔4座。

  唐代道宣(公元596——667年)《续高僧传》卷26《智能传》记此寺云:

  智能,姓李氏,河内人。素怀律教。开皇之始,观道渭阴,住转轮寺。“仁寿置塔,奉敕召送于青州胜福寺中。处约悬峰,山参天际,风树交结,迥瞰千里,古名岩势之道场也。元魏末时,创开此额。初置基日,疏山凿地,入土三尺,获古石函。长可八尺,深六尺许,表里平滑,殆非人运。所谓至感冥通,有祈斯应矣。乃下舍利,大放光明,挺溢山宇,道俗俱见。乃至出没流转,变状匹论。能晚还寺,更崇定业。林泉棲托,不予僧伦,逃名永逝,莫测其终”。

  由这一项最早的史料可知:此寺创于北魏末年,名为“岩势道场”,后改名为“胜福寺”。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僧智能奉敕于此寺下舍利并建宝塔。这宝塔的位置,依地势而论,应在西塔林一带。此塔在明成化前已毁,所以《重修广福寺记》云:“寺始建无考。惟旧石志,有大魏武定二年蒙诏板补齐郡太守刘世明敬造佛像,为国王帝主祈福之说。又有石刻记大隋仁寿元年,于青州逢山县胜福寺奉安舍利,敬造灵塔,亦微寓祈祝之意。二刻见存于寺。意者寺之所建,或肇于魏隋之朝欤!”所幸此石刻《舍利塔下铭》几经展转,完好保存至今,仍存于青州市博物馆。(附见拓本二《舍利塔下铭拓本》)〔52〕。

  《重修广福寺记》所提及的刘世明造像,清代犹存。段松龄《益都金石记》收有录文:“大魏武定二年岁次甲子十二月辛亥十四日甲子,前蒙诏板补齐郡太守刘世明敬造石像,为国王帝主、师僧父母、居家眷属、咸同斯福”。同书还载有东魏胜福寺造像题名者崔氏十余人。刘世明,附见于《魏书》卷55《刘芳传》。刘芳族兄刘僧利有二子,长子刘世雄,官至太山太守;次子刘世明,“字伯楚,颇涉书传,自奉朝请,稍迁兰陵太守,彭城内史……肃宗时,征归。“世明既还,奉送所持节,身归乡里,自是不复入朝,常以射猎为适。兴和三年卒于家为谏议大夫。孝庄末,除征虏将军、南兖州刺史”。后被逼劫至肖梁,不愿受官,固请北。赠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徐州刺史。子愇,字彦英,武定末冠军将军、中散大夫”。

  刘世明于武定二年(公元544年)还在造像,则传记云卒于兴和三年(公元541年)者大误。又刘世明晚年“蒙诏板补齐郡太守”,传记亦失载。

  胜福寺自唐以后,更名广福寺。宋时兴盛,金皇统八年(公元1148年)重修。明永乐以后,迭加修葺。清康熙间颓圯.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益都县知县张承燮又略葺之。直至文革前(公元1966年),犹存僧塔60多座,而今可见者仅10座矣。

  东、西二塔林中,曾有“龙兴寺百法院老院主清梵灰匣记”(无年月)、“皇化寺大悲院润大师灰灵记”并“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圣宋嘉佑四年十一月十日(公元1059年)等,今已无存。

  在西塔林中,皆为瓶式石塔,有塔铭者仅一座,铭云:“大明国山东青州府僧、示寂本师、副都纲闻绝学和尚,时正统九年五月日”(公元1444年)。依明代僧官之制,各府设“都纲司”,置僧官“都纲”一人,从九品。“副都纲”一人,无品。此僧系青州府“副都纲”,法名某闻,法号绝学,故合称“闻绝学和尚”。

  东塔林中,亦皆造瓶式石塔。其中有塔铭者二座。东1号塔有铭云:“示寂本师、果香林和尚,时嘉靖三年三月”(公元1524年)。东2号塔铭云:“青州僧纲司广福寺徒弟文湖、文果、文原、文成、文经、文明、文仰。圆寂本师、兴古峰和尚塔。时正德九年三月吉日。法孙恩堂、恩荣、恩春……”(公元1514年)。由此可推知,1号塔示寂者法名“文果”,法号“香林”,是2号塔“兴古峰和尚”的弟子。2号塔铭中的“僧纲司”是各州所设的僧官机构,又称“僧正司”。

  明代以来,广福寺僧人可查出辈份者有“觉”字辈,如觉瑛翠庵、觉祯等。他们的弟子是“道”字辈,如道稳、道仪等。“文”字辈的弟子是“恩”字辈。但此寺明代属何宗派,尚不能明。

  东 3号塔下面的地宫,已遭盗掘。笔者亲下地宫内作了考察。地宫用青石砌筑,分前后室及甬道。前室在南方,后室在北方。前室及左右耳室平面呈横长方形,后室平面呈正方形,有四面起坡式穹窿顶。今地宫中己无遗物残留,可珍贵者尚保存有二幅石刻画像。一幅在甬道通往前室的门楣上,刻的是金翅鸟,鸟首,展开双翼,尾羽向上。其形象类似于云南大理千寻塔震落之金翅鸟(属大理国时代,即公元937——1253年)〔53〕。
另一幅在前室通往后室的门楣上,刻的是三种普贤菩萨。三普贤作“品”字形布列,中间是一朵方形大莲花图案。上部的普贤乘大象,象头在右侧,左右各有一朵莲花。大象下有“象奴”牵象。下部的二普贤形体较小,也乘大象,在大莲花左右。各踏云朵,相向而立,但无“象奴”。二普贤的外侧,各有莲叶纹装饰。从金翅鸟及三普贤的形象观察,应是宋代后期作品。三种普贤即“实相普贤”、“究竟普贤”、“贤现普贤”,出自《法华经》。三种普贤的题材在全国也非常少见,弥足珍贵。

  据《益都县图志》的记述,宋代皇化寺大悲院(在青州城内北部)润大师称为“宗首”,又常诵《法华经》,死后归葬于胜福寺。据此推测宋代的胜福寺可能传天台宗。地宫中的三普贤造像,也旁证了这一点。自唐玄宗谥河南汝州风穴寺可贞禅师(公元642——725年)为天台宗“七祖”〔54〕,我国北方的天台宗获较大发展。晚唐至宋初,作为“禅宗祖庭”的嵩山少林寺也传天台宗〔55〕。

  值得重视的是,在东塔林之北的山崖下有二间开凿的石室。其中,北石室面向南方,宽约4公尺,深约4公尺,高约2尺。平面方形,贴近北墙留有禅床,高约40厘米。而西石室面向东方,宽深亦4公尺多,高2公尺,平面方形,贴西墙也留有禅床,高约30厘米。二石室皆敞口,室内壁面平整,无雕饰。在二石室外立面上,有密布成列的小方龛,亦无雕饰。推测二石室是北朝遗留的禅堂,崖面上的小方龛,则可能是古代存放僧人骨灰之所。宋代僧人的“灰灵匣”,或即存放于其中。中国许多石窟中有“瘗窟”、“塔龛”,皆此类也。

  另外,据青州市博物馆调查,在广福寺南边的山崖上,有一处小石窟,但造像残毁严重,面目全非。在该石窟的左侧,还有一个天然山洞,洞内曾藏有一尊明代金铜毗卢佛像。

  4. 仰天山文殊禅寺

  仰天山主峰位于青州市西南的王坟镇文里村西,距青州市约50公里,海拔834公尺。这里地处青州与淄博、临朐交界的深山区,旧属临朐县,今为一处森林公园。

  据称,仰天山是抗金的红袄军领袖、益都人杨安儿的根据地。杨安儿、李全自从金代泰和元年(1201年)起事,至元代中统三年(1262年)李全之子李璮被俘杀,先后占据山东省东部达60多年〔56〕。

  文殊禅寺依山而建,大约始于北宋,盛于金元,至清而废。

  今存佛教遗迹,重要者有三处:

  第一处为千佛洞。这是一个天然大溶洞,洞内残存小型石刻佛像若干。据洞口外的游人题记可知,千佛洞造像早于金代承安三年(公元1198年)。

  第二处是巨幅摩崖阴线刻观音、龙女、善财童子三尊像。观音像坐高(含台座)约7公尺。头上有圆形头光,周身有火焰纹身光。观音头戴宝冠,面相方圆,眉目鼻耳仍清晰可见。颈上刻横旋纹,身披缨络,帔帛,腰间束带,倚坐。但腿部风化严重,线条不清。在左肩外侧刻一宝瓶。左侧侍立的龙女,低丫髻,面相丰满,眉目清秀,双目有神,直鼻小口,唇上红色犹存,双手伸向观音,作供养状,持物不详。下着长裙,足部残去。观音右侧的善财童子像,则己风化不清矣。“善财童子”见于《华严经·入法界品》,参拜了五十三位善知识,终成正果。“龙女”则见于《法华经·提婆达多品》,是娑竭罗龙王之女,修得神通,顿悟得道。宋代以来,民间造像把善财童子及龙女作为观世音菩萨的二夹侍。笔者于1995年11月考察四川省合川县涞滩二佛寺时,也见到浮雕的观音三尊像,今仅存右侧的善财童子、左侧的龙女二像,造于南宋至元之际。由此推测此大龛造于金元时代。像这样巨幅观音三尊像,在中国北方仅此一见,十分珍贵。值得注意的是,观音三尊像所在的壁面,凿成圆拱长方形,高达100多公尺,宽约30多公尺,凹入一个平面,似乎原来有一个更宏伟的计划。

  第三处是塔林,今存宋元僧人石塔14座。石塔多与经幢结合,下有八棱石柱或方形石柱,上有宝珠及屋檐式顶盖。也有八棱式塔座,上有卵形塔身,最上加屋檐式塔盖。

  依塔铭可知,宋元时代本寺传禅宗临济宗禅法。

  5.尧王山与稷山造像

  尧王山,古称尧山,在青州市西北郊,海拔334公尺.。《水经注·淄水》引《从征记》云:“广固城北三里,有尧山祠,尧因巡狩登此山,后人遂以名山。庙在山之左麓,庙像东面。华宇修整,帝图严饰,轩冕之容穆然。山之上顶,旧有上祠,今也毁废,无复遗式……”。唐开成五年(公元840年)四月,日本国求法僧圆仁(公元794——864年)离青州时,尧王庙犹存。

  今从尧王山向东南眺望,即是南燕国都“广固城”故址,今己夷为农田矣。

  尧王山东山头下,有摩崖造像5龛,自东向西排列,命为1——5号龛。1号龛,作横长方形。中心是结跏趺坐佛,坐于圆形莲座上。佛像面部残,有桃形头光,手作降魔印。左右二菩萨侍立,双手合十,也有头光。在三像左右,分上下两排,各有三身侍立者,皆双手合十立于圆莲座上,共计12身。观其形象,粗陋简单,似是民间工匠所作。该龛似造于明代。2号龛,一坐佛二侍立菩萨,风化严重,犹有初唐风格。3号龛,分上下两排,各八身罗汉坐像,似元明之作。4号龛,仅存方形小龛,造像无存。5号龛,是一较大的横长方形龛,内造华严三圣,并二菩萨。但残坏严重,犹存狮、象形态,当亦是元明之作。

  稷山在青州市西北约15公里,海拔260公尺。今属邵庄乡与临淄区(辛店)交界处。《齐记补》云,山上旧有稷祠,齐宣王(公元前320——302年)又曾立孔子庙,故又名孔父山。《益都县图志》云,今山上有石室并画像。

  1983年9月,临淄区梁家终村村民在稷山采石爆破时,发现汉代洞穴石墓一座。此后又发现洞穴石墓二座。三墓沿东、中、西分布。

  中间的一座墓较大,今己暴露于外。在井状竖穴中,积水甚深。井口方形,宽广各约5公尺。在井内立壁上,凿有三个小龛,即西壁上一龛,北壁上二龛,东西并列。显然,三龛与墓无关,是后代利用壁面所作。

  1号龛,在西壁上。线刻二人轮廓,皆平顶圆面,穿交领衫,未刻面目。一坐者,一侍立,在其左侧。依大的形体观察,犹存汉风。另在坐者轮廓内,有一浮雕坐像,打破了线刻形象。但浮雕像也己模糊。

  2号龛,为一圆拱方形龛,在北壁西侧。龛外左右,各有一长方形龛。圆拱龛内,浮雕一坐像,头部毁去,身穿交领衫,袖手坐于低方座上。两侧龛内,各有一人,持笏躬身而侍立,作供养状。二人采用减地平刻技法,与汉画像石技法相似。

  3号龛,为一尖拱方形龛,大小略同于2号龛。龛内浮雕三人。中间坐者头梳高发髻,面部已毁,颈部有横旋纹,双手合抱于胸前,穿交领短袖衫,似结跏趺坐。其左侧,立一侍者,右手执一圆扇,在坐者头上。坐者右侧,有一较小的侍立者,站于莲花座上。

  上述三龛,因造像风化不清,加之内容见所未见,故时代及题材,一时难以论断。而三龛雕刻于汉代洞穴墓口,更是闻所未闻也。但2、3两龛大小相似,东西并列,应有内在联系。或许这与早期佛、道并祀有关。

  6.胶南市大珠山三处小石窟

  胶南市在北魏时属青州高密郡。胶南海滨的“瑯琊台”,是秦始皇三次巡视之地,早已闻名海内外。胶南市南的大珠山,不但有石门古寺,而且有三处鲜为人知的小石窟。

  第一处,石屋子沟石窟,在大珠山镇石门寺东南山沟呈里。是利用一滚落的巨石,状似草庐,凿出方丈大小的石窟。据说窟内有造像,但笔者考察时已淹在水中,未能入内。

  第二处,峡谷南山石窟,在大珠山镇西北约1公里山腰间。它是利用山腰间一突出之巨石凿成,圆拱方形门,窟内平面呈横长方形,宽约2·5公尺,深约1·5公尺。窟顶正中有人字坡。三壁造像均毁于文化大革命中,残痕中唯存桃形头光。在窟门外上边,有一横向方形沟槽,应是木构建筑之遗迹。

  第三处,峡谷西山石窟,在峡谷南山石窟之西约1公里。这是在山顶一巨石之上部凿成的小石窟。洞口方形,其右侧崖面上浮雕一卧虎,虎头向着洞口。

  窟内平面呈方形,宽约1·7公尺,深约1·5公尺,窟顶中部有人字坡。正壁中心造一坐佛二侍立菩萨。其左侧上排雕二小坐佛。下排一小坐佛。右侧上排,二小坐佛,下排无雕刻。洞内左壁,在人字坡三角处刻一坐佛。其下有二排坐佛,上排6身,下排5身。作禅定印佛与作无畏印佛间隔布列。题记有:“比丘门师法奉”,“息舍利”等字。右壁在人字坡三角处造一坐佛。起下为二排坐佛,上排6身,下排3身。题记有“息芬常”、“息恶佛”等等。两壁文字楷书,但仍有隶意。

  此窟造像虽风化不辨衣纹,但佛有低肉髻,方面型,宽肩;小坐佛亦放方面型粗颈等等,虽系民间工匠所造,但仍可看出属于北齐时代所作。从题记分析,应是一个家族的造像,而聘请的“门师”,则是比丘法奉。窟门外刻一卧虎守护,恐亦民间作法,不见于其他石窟中。又据胶南市博物馆纪中良馆长介绍,1号石窟造像风格与3号石窟类似,则推测石屋子沟石窟亦应造于北齐时代。

  胶南的三处小石窟,或在山上,或在水边,且小仅方丈,似是由早期禅窟改造而成。窟顶作人字坡状,则不见于今青州地区其它石窟。

四、结语

  综上所述,青州地区自西晋设立宁福寺,南燕国设立七级寺,乃有佛教之传布。

  至北魏以来,青州佛教大有发展。有据可考者已有广固南寺、胜福寺(后改称广福寺)、白苟寺、张河间尼寺、张白奴尼寺、成买寺、永宁寺、皆公寺、南阳寺(后改称龙兴寺)、孙泰寺、大业寺等等。魏齐间,青州高僧辈出,如僧世、普明、宝亮、道明、僧远、惠缘、真玉、道猷、慧海、济本、道诠等人。民间邑社,广泛建立。州县官吏,大多崇佛。,另据道宣《广宏明集》所收北齐文宣帝高洋诏书指出:“乃有缁衣之众,参半于平俗;黄服之徒,数过于正户。所以国给为此不充,王用因兹取乏”。

  这些情况证明,青州出土大批精美的佛教造像绝非偶然,青州佛教艺术流派在东魏时形成,也在情理之中。这一流派,从信仰上看,在在表现了民间佛教的崇信;从艺术上看,兼收南北风格,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表达了民众的审美情趣。这就构成了有别于其它地区的艺术特质,法相庄严,净化圆融,展现了它的历史风采。

  入隋,以云门山,驼山二石窟隋代无量寿佛三尊像为代表的青州造像,影响全国,意义重大。唐代的毗卢佛、宋代的三普贤、金元的观世音三尊像,在全国也不多见。惜明代以降,青州佛教造像则少特色矣。

  宋金时代禅宗之曹洞宗北系的创始人、青州希弁大师(公元1082——1150年)〔57〕,在中国佛教史上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却未找到他在青州的遗迹,令人遗憾。

  稷山三龛造像之谜,至今尚无可解释。这正反映出中国早期佛教造像研究之薄弱及艰难。〔58〕。同样的,“中国禅窟阶段”的存在与研究,也刚刚开始〔59〕。故广福寺二石室的性质及年代,有待进一步研究。

  总之,本次考察表明,青州的佛教文化渊远流长。近年来对青州的佛教造像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并对全国及周边国家佛教造像的研究将起到促进作用。

  我衷心感谢香港艺术馆及志莲净苑给我提供的展示机会,也非常感谢青州市博物馆、胶南市博物馆对我的考察给予的大力支持。特别是青州博物馆提供了部分照片,夏名采教授对本文提出了修改意见。本文所附参考图版由台湾震旦集团提供。在此一并谨致谢忱。

  拙文匆匆草成。笔者虽蹭蹬华发,然犹坐井观天。不当之处,企望指正。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