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文学—日本金刚寺佛教典籍调查研究”成果报告学术研讨会召开

  10月25日至2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与日本大型科研项目“金刚寺所藏典籍的调查与研究”研究团体共同举办的“佛教与文学—日本金刚寺佛教典籍调查研究”成果报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国学馆召开。

  本次会议主题为“佛教典籍与中日佛教文学”。首日的中心议题为“日本金刚寺佛教典籍调查研究”成果公开报告,以学术报告的形式对其研究团队十余年来所从事的金刚寺所藏佛教典籍研究的丰硕成果进行了展示。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李铭敬教授发表致辞,项目代表、大阪大学名誉教授後藤昭雄,京都国立博物馆学艺部上席研究员、京都大学大学院教授赤尾荣庆先后作了演讲。

  後藤昭雄教授对于此大型学术项目的调查缘起、立项和研究经过作了回顾。此项目2000年获得日本学术振兴会科研经费资助,对金刚寺所藏《一切经》(即《佛教大藏经》)进行了调查整理。2007—2010年和2011—2014年两期分别以“以金刚寺为中心的真言密教寺院所存典籍的交叉学科的调查研究”和“以把握圣教的形成与传播为基轴的金刚寺所存典籍的集约调查”为题,进行了长达8年的学术调查和研究,共整理的文献多达55箱9766件,发现了众多国宝级和“重要文化财”级别的贵重典籍和文物,如金刚寺所藏中国唐、辽时期的佚失文献《游仙窟》、《三宝感应要略录》,引用六朝和辽代散佚文献的《佚名诸菩萨感应抄》,唐代白居易的诗文抄《文集抄》,载有两首唐代诗人散佚诗篇的日僧禅惠书写《龙论抄》等古写本。赤尾荣庆教授对金刚寺作为日本密教寺院的历史以及所藏的日本国宝《延喜式》(平安时代的律令法典)、“重要文化财”《宝箧印陀罗尼经》(唐代不空译)、《一切经》、《天台三大部》、《日月山水图屏风》以及书法、雕刻、乐器等诸多重要藏品的传藏、书写特征、历史与学术价值等进行了解说。

  讲演之后,会议分别以“金刚寺传存典籍形成过程的思考”和“金刚寺圣教的重层性”两个分题,对金刚寺藏品与文学等的关系作了考证性的成果发表:大阪大学箕浦尚美的《〈佚名诸菩萨感应抄〉的编撰方法》、日本国文学资料馆海野圭介的《〈宝箧印陀罗尼经〉与院政期的金刚寺》、筑波大学近本谦介的《金刚寺圣教形成中的〈清水寺缘起〉》、神户学院大学中原香苗的《金刚寺所藏的音乐资料》、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院中川真弓的《金刚寺藏〈无名佛教摘句抄〉的书写及其周边》、神户学院大学米田真理子的《〈忧喜之友〉的特征及其所受影响》等。这些研究皆为从所藏古写本的整理入手,在弄清所藏写本的内容、流传经纬、书写特征等基础上结合文学与历史文化等进行了实证性研究,为从事古典文化与文学的研究从写本入手提供了的范式。

  会议第二天的中心议题为“佛教与文学”,上午和下午各设一个讲演和三人为一组的学术发表。京都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荒木浩教授以“《今昔物语集》的宋代序说”为题,考证了平安末期短篇故事集《今昔物语集》与宋代文献的影响关系;小峰和明教授的《日本和东亚的佛传文学与天竺世界》运用丰富的佛传文字资料和图像资料,展示了佛塔的起源、天界的佛塔和菩提树等故事的传承演变,对于东亚的共同研究课题-“佛传文学”的研究带来诸多启发。

  立教大学铃木彰教授的《作为文化据点的坊津一乘院-中世文艺与地域社会》,通过对真言宗寺院一乘院散落到各地而留存下来的佛教典籍、佛画等文物的追踪考证,凸现出了坊津作为地方佛教文化据点在中世文化中的位相;早稻田大学吉原浩人教授的《宽治六年吉祥院圣庙诗筵的“场”》,运用日记资料考述了圣庙诗筵所作诗篇中宗教的言说与文学表现的关系,重新定位了吉祥寺作为文学与宗教在天神信仰史上的位置;日本国际文化研究中心丹下暖子的《〈蜻蛉日记〉中的梦》,对于主人公在石山寺所作梦及整个作品中的梦作了解析。

  清华大学高阳讲师的《〈大唐西域记〉与金泽文库所藏〈西域记传抄〉》,就日本金泽文库所藏侣用佛教唱导底本《西域记传抄》一书对《大唐西域记》的抄录特点等作了比较研究;东北财经大学讲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蒋云斗对近世翻案文学《伽婢子》中浅井了义的佛教思想进行了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李铭敬教授借助对云居寺石经山辽金藏经中所见《大藏教诸佛菩萨名号序》以及觉华岛所存明代碑记《重修大悲阁记》等的解读,考证并弄清了《三宝感应要略录》的撰者、辽代燕京纯慧大师非浊高僧早期任“上京管内僧录”时期的宗教活动轨迹以及撰者编撰《要略录》的真实情况。

  在总括发言中,後藤昭雄教授指出,寺院文化是日本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特色,金刚寺所藏资料调查与研究成果的海外公开报告,其目的之一乃是向大家展示在当今计算机数字时代手写文书的存在意义和研究方法。同时,汉文文献中的训点资料、寺院中的音乐资料等相关古文献的存在亦应引起学者的关注,今后的目标将致力于整理出版《金刚寺所藏文献资的影印和翻刻》系列丛书。中国人民大学讲座教授、日本古典文学著名学者小峰和明教授认为,日本寺院公开调查的得以进行在学术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日本的这些学术研究活动应该积极开展与中国、朝鲜半岛和包括越南等在内的汉文化圈的多方学者的共同研究。

  在当前中国经济高度发展形势下,中外从事佛教与文学研究的前沿学者汇聚一起,共同探讨“汉译佛典”这一东亚共有的文化宝藏,对于各国文学与文化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关系,对于重新构建“东亚汉字文化圈共同研究”这一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模式,开展新型学术研究课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加强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学学科与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对话,开阔学术视野,提升学术水平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会议开始前,陈雨露校长会见了部分与会专家学者。

  国家外国专家局陈化北司长、清华大学历史系刘晓峰教授、日本学研究中心张龙妹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井上亘教授、国家博物馆李翎研究员、西北大学高兵兵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冉毅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周以量副教授以及在京各高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研究生等亦参加了会议。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