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与佛教》序

  日本大东文化大学教授,原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蜂屋邦夫先生的自选论文集——《道家思想与佛教》中文版即将出版了。蜂屋教授是日本学术界研究中国儒释道三教思想方面卓有成就和影响的代表学者,也是我的老朋友。他要我为这部论文集写一篇序,我理当从命。

  我与蜂屋邦夫教授相识是在1985年10月间,那是我第一次访问日本。

  当时,在参加完于京都举行的第一次中日佛教学术会议后,我应东京大学文学院中国哲学思想研究室户川芳郎教授的邀请到东京大学作一次学术演讲,并作数日短暂访问。记得就在到达东京大学当天的欢迎晚宴上,我有幸结识了蜂屋邦夫教授。那时,他任职于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是一位在研究中国六朝时期思想和儒释道三教思想方面,已有相当的成绩的青年学者。那晚,我们谈得非常投机和愉快。晚宴结束后,蜂屋教授亲自开车把我送到住宿地。而几天后当我回国时,也还是蜂屋教授开车送我到成田机场的。最初的相识,他那真挚、热情、爽朗的性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后,无论是我去东京还是他来北京,我们总要找时间见面畅叙一通。他每有新作发表也总是立即寄我一份。这样也就使我有机会拜读他的不少很有见地、很有价值的研究著作,从中获益良多。

  在他的专著中,《仪礼士冠疏译注》和《仪礼士昏疏译注》二书,是对唐贾公彦《仪礼疏》的研究成果。诚如蜂屋教授所言,《士冠》、《士昏》两篇在某些方面确实可说“涉及到了中国传统思想的中枢”。正因如此,蜂屋教授当年选它作为研究会研读的对象。在儒家经典中,三《礼》素称难治,而其中尤以《仪礼》为甚。蜂屋教授主持研究的这两部成果,给贾公彦的疏又作了十分详细的考订和注释,是今日治《仪礼》者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书。《中国道教的现状—道士·道协·道观—》和《中国的道教—其活动与道观的现状—》二书,则是蜂屋教授带领他的研究组,化了近十年时间,对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道教现状实地调查的重要成果,是迄今为止收集最详备的有关中国道教现状资料的汇集,其学术价值之高自不待言。

  收在这部论文集中的13篇论文,按内容分为三组,大致反映了蜂屋教授多年来学术研究的主要领域和成绩。阅读这些论文,我们不仅可以充分感受到蜂屋教授治学“力图客观”的态度和“实证性研究”的方法。同时,也可以看到蜂屋教授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深刻的学术见地。他在这些论文中提出的许多观点是相当深刻和富有启发的。

  例如,学术界不少人都喜欢庄、禅相提并论,以庄喻禅,以禅论庄,很少论及庄、禅之间的本质不同。然蜂屋教授在《老庄思想与空》一文中则深刻地指出说:“有很多人认为,禅的思想与庄子的思想有相通之处。如上所述,活泼泼活动的‘无位真人’的境界,的确与庄子有相通之处。但是,在禅宗成立之前,已有僧肇所依据的罗什的译经活动,以及三论教学、天台、华严等体系的教义和唯识的精密哲学,禅吸收了这些思想并重在确立个人绝对主体性。这一点显然与放弃自我意识,游于现实世界的庄子是有所不同的。”

  又如,蜂屋教授在《论六朝时代的知识分子》一文中分析说:“一般认为,中国思想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但是我以为,若就六朝时代而言,则未必如此。……这一时代的具体表现就是知识分子无心参与社会。他们或热衷于抽象论题的清谈,或为了求得安身立命而倾向于佛教,或沉醉于山水之美和诗作,以寻求精神之自由。简言之,六朝知识分子的思想有明显的逃避现实(如果‘逃避’一词太极端的话,也可以称之为‘游离’)的倾向。”论文接着又说:“然而,思想与现实相游离这一点本身对其思想价值并不意味着负面的意义。正是因为思想与现实之间拉开了距离,才有可能构筑了一个并不隶属于政治的、独立的精神世界。这一精神世界不仅是当时人们的精神支柱,并且还以其深度和广度对后人也给予了很深的影响。在这一意义上又可以说,与现实完全无关的思想本来是不可能存在的。”蜂屋教授的这一番分析,相当深刻和辩证,甚有启发。

  再如,在《从民间信仰看东亚的思维与佛教》一文中,蜂屋教授从对中国民间信仰的调查、研究入手来揭示中国一般宗教信仰和佛教传入中国后所发生的变化,论文的视角和分析都给人以启迪。如在分析了流传于民间信众中的信仰活动和传唱的《拜佛歌》、《拾朵莲花》等唱词后说:“这些信仰的的特异之处在于,无论是为生者还是为死者的祈祷,与其说是为了拯救抽象的灵魂,不如说是为了祈求具体生活的安宁。”而在论文的结语处,作者更指出说:“佛教的特色本来是出世思想及出世生活,可是对中国一般民众来说,自佛教传入的时候开始,对佛教的信仰就一直是出于某种利益上的考虑,即对现世利益的追求。具体地说,无非是对福禄寿的追求。……借佛教以实现自己的福禄寿愿望,这种貌似矛盾的关系,可以说,正反映了普通百姓水平的中国佛教的特色。”

  以上只是从我个人感性趣的问题和视角,摘出了几点读后的心得,我相信每一位读者都能从这些论文中解读到更多的对自己有启发的观点和方法。

  蜂屋教授这部中文版论文集的出版,我想对中国学人了解日本中国学研究的成果和方法都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2000年4月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