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新闻|新书推荐||人部|国学图库|服务社区|国学产品|国学论坛

 

 
 
雄关风采

居庸关

井陉关

娘子关



 

瓦桥关 附三关

   瓦桥关在河北平原中部,因地属古瓦桥,以地为名。约唐末置这关以防契丹。其时在这关的东北面又连置益津关和淤口关,合称“三关”。
   瓦桥关故址位于今河北省雄县城西南,地当冀中大湖白洋淀之北,拒马河之南,据古代九河下游,河湖相连,水路交通便利。由瓦桥关向西,可至河北重镇保定,东可循拒马河下游大清河入海,北连冀北军事重镇幽州,南通冀中诸重镇,地位重要。由于“三关”一带地势低洼,到处是河湖盐碱地面,居民稀少,易为敌人所乘,在此设险,利于防守。唐代末年,东北部的契丹已日渐强大起来。契丹屡屡南犯,所以“三关”一带时有战争。到了五代,契丹激烈向外扩张,三关更是战火不断。后唐同光二年,契丹悍然南侵,犯瓦桥关,竟屯兵不归。后来,石敬瑭乞兵于契丹,灭了后唐,建立后晋,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瓦桥等三关便为契丹所有。
   后周世宗英武,有平一天下之志,对契丹用兵。显德六年(959),世宗亲自率军伐辽,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中的瀛、莫二州和“三关”,于是“三关”以南始为国境。直到北宋建立,国力不强,未在这一带国境线上前进一步,仅采取守势,瓦桥等三关成为北宋的北方边防要地。
   北宋初年,集结重兵驻扎“三关”,以防契丹辽军南侵。可是“三关”四周尽属平原,无大山大河可作为据守的凭借。为了增强边防的御敌能力,宋真宗时驻防瓦桥关的六宅使何承矩,“因陂泽之地,潴水为塞”,壅塞九河中徐、鲍、沙、唐等河流,形成众多水泊,河泊相连,赫然构成一条南北防线。以后水域逐渐增广,终于成为一道沿流曲折800里,宽处达6O里的水上长城。这道水上长城为瓦桥关等三关助威不少,对阻遏辽的南侵起到了重要作用。
   物换星移,沧海桑田。时至今日,瓦桥关等关早已不存,那道水上长城大部分都已填成平陆,垦为农田,只有西部的白洋淀尚保留下来。
   现在的白洋淀是冀中平原上最大的湖泊。水面广阔,自然风光优美,湖产丰富,有“华北明珠”之称,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夏季,湖中荷花盛开,水鸟翻飞,游人来此赏玩湖景的络绎不绝。
   古瓦桥关所在的现今雄县,仍是大清河畔的水埠,并有公路通往保定、天津、沧州等地。这里仍是今日冀中平原的水陆交通要地。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公司
http://www.guoxue.com
国学网总编室 010-68900123转808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发现侵权 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