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 程——2005年9月10日(星期六)
上午
8:30-9:10 开幕典礼
有容堂
主持人: 冯天瑜、蔡仁厚
1 .武汉大学校领导致辞
2.萧萐父 教授致辞
3. 郭齐勇教授致 辞
4. 杨祖汉教授致辞
5 .李瑞全教授致辞
9:20-12:00 第一次大会报告(每位30分钟)
有容堂
主持人:郭齐勇、杨祖汉
1.[美国]杜维明: 儒学创新的哲学反思
2.[美国]成中英:论康德与儒学的相互诠释:一个新的思想架构
3.刘述先:中国传统知识与价值整体观之现代/后现代阐释
4.蔡仁厚:20世纪新儒家的大判教——以唐牟二先生为例
讨论( 30分钟)
下午
14:00-15:40 第一次分场报告
第一会场:博雅斋
主持人:宋志明、 周群振
1.张学智:熊十力与牟宗三关于《大学》释义的辩争——以《读经示要》为中心
2.[韩国] 高在旭:熊十力心性 论 的 现 代意 义
3.李维武:论熊十力的哲学观
4.高秀昌:晚年熊十力先生的“外王”论述评
5.郭美华:论“转变”在熊十力新唯识论哲学中的意义
第二会场:滋兰斋
主持人: 蔡方鹿、欧崇敬
1.李瑞全:当代新儒学道德规范根源之建立:从孔孟到牟宗三
2.李翔海:评牟宗三先生的“中国哲学特征”论
3.杨泽波:牟宗三三系论的理论贡献及方法终结
4.东方朔:客观化及其限制―――牟先生《荀学大略》解义
5.龚建平:作为理想人格建构的儒家礼观念
第三会场:朝华斋
主持人: 柴文华、 顏 国 明
1.郑大华:谋求儒学的现代转换——梁漱溟新儒学思想研究
2.李锦招:从梁漱溟到霍韬晦——中国文化再生力量的方法论反思
3.易燕明:试论梁漱溟的道德理想主义
4.郭 刚:略论熊十力“新唯识论”中的道家精神——以他的哲学本体论为主
5.邓曦泽: 论“中国哲学”的意义困境
15:40-16:00 茶叙
16:00-17:40 第二次分场报告
第一会场:博雅斋
主持人:陈 来、 李瑞全
1.郑宗义:徘徊在绝对与多元之间——论牟宗三先生的“判教”
2.[比利时]马 琳:自我坎陷与另一启始:牟宗三与海德格尔的传统转化观及文化会通问题
3.黄慧英:儒家倫理中之道德德性與非道德德性
4.王兴国:中国的去向与“返本开新”——牟宗三重建中国哲学的宏观审视
5.彭国翔:牟宗三早年对中国农村问题的研究
第二会场:滋兰斋
主持人: 杨泽波、李翔海
1.贝淡宁( Daniel Bell ): 孟子 论义战与 非 义战
2.陶国璋:牟宗三先生对西方人文主义
3.刘爱军:牟宗三与中国现代哲学中的认识论
4.荆 雨:牟宗三道统说述评
5 .黄汉光:唐君毅、牟宗三论魏晋名理之学
第三会场:朝华斋
主持人: 田文军、戴琏璋
1.何仁富:唐君毅之人生修养论
2.黎斯华:从唐君毅的“性情观”到霍韬晦的“性情教育”
3.陈可勇:儒学人文精神之重建:唐君毅的人文精神与霍韬晦的新人文主义
4 .孙邦金: 冯友兰清代学术史观刍议
5.孙文礼:友爱还是公正
晚上
19:30-22:00 大型人文讲座
教五楼多功能报告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