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国学论坛 | 留言板 | 网站导航|
相关链接       【兵家】 【诸子】 【杂家】 【类书】 【小说】 【笔记
古籍经部
古籍史部
古籍子部
古籍集部
今人新著
新书推荐
服务社区
 
  老子(道德经)   ★★★★★ 阅读此书

《老子》共81章,分上下两篇,共5000多字。因为它所讲的是道与德的问题,后来人们又称它为《老子道德经》。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老子》一书,并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战国时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却是属于老子的。
《老子》一书,文词简短,艰深难懂,因此后人作了许多注解。最通行的有西汉时道学家河上公(姓名不详)注,三国时魏国哲学家王弼注,还有清朝时魏源的《老子本义》等等。

韩非子 战国·韩非 ★★★ 阅读此书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司马迁在《史记·韩非列传》中说:“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
《汉书·艺文志》著录“《韩子》五十五篇”与今本《韩非子》55篇相同。《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宋史》、《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皆著录《韩子》20卷,这说明《韩非子》从先秦流传到现在,都没有佚失。《韩非子》本名《韩子》,后因唐代韩愈,后人为了加以区别,故改名《韩非子》。

淮南子 汉·刘安 ★★★ 阅读此书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汉书·艺文志》言有内篇二十一篇,外篇二十三篇。今本唯存内篇。这书由淮南王刘安延请学人共同撰集,以道家思想为主于,兼取儒、法、阴阳五行诸家学说,为文景时期刘姓诸侯王企图保持封建割据的思想代表作,对了解朝廷与地方的政治斗争有较高参考价值。读这书时可用近人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并参考其《三余札记》。

列子   ★★★ 阅读此书

右新书定著八章,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言:所校中书,《列子》五篇。臣向谨与长社尉臣参校雠太常书三篇,太史书四篇,臣向书六篇,臣参书二篇。内外书凡二十篇,以校除复重十二篇,定著八篇。中书多,外书少。章乱布在诸篇中。或字误,以“尽”为“进”,以“贤”为“形”,如此者众。及在新书有栈,校雠从中书。已定,皆以杀青,书可缮写。
列子者,郑人也。与郑缪公同时,盖有道者也。其学本于黄帝、老子,号曰道家。道家者,秉要执本,清虚无为,及其治身接物,务崇不竞,合于《六经》。
而《穆王》、《汤问》二篇,迂诞恢诡,非君子之言也。至于《力命篇》一推分命,《杨子》之篇唯贵放逸,二义乖背,不似一家之书。然各有所明,亦有可观者。
孝景皇帝时贵黄老术,此书颇行于世。及后遗落,散在民间,未有传者。且多寓言,与庄周相类,故太史公司马迁不为列传。

吕氏春秋 秦·吕不韦 ★★★ 阅读此书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集合众多门客共同编辑。完成于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该书是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以封建大一统政治需要为宗旨,熔诸子百家之说于一炉的理论巨著。全书分十二“纪”、八“览”、六“论”三大部分,共160篇,20余万字。

论衡 汉·王充 ★★★★ 阅读此书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生于建武三年(29),卒于永元(89—105)年间。出身“细族孤门”(王充《论衡·自纪》),早年入太学受业,师事班彪,博通百家言。历任县、郡功曹、州从事和治中等职,后辞官归家。晚年虽生活潦倒,而埋头于著书立说。其中流传下来的只有《论衡》一书。
《论衡》全书85篇,实存84篇。王充在《论衡》一书中,提出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为世界万物是由元气构成的,元气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他认为天无意志,日月星辰的运行,是自然规律,并不是天的意志的表现,否定了董仲舒以来把天说成是有意志的人格神,认为天有意识地创造了自然万物的理论。他反对鬼神迷信,认为人死则血脉枯竭,精气灭绝,形体腐朽,变成灰土,不会成为鬼,断然否定了当时流行的“死人为鬼,有知,能害人”的说法,从根本上揭露和批驳了谶纬迷信说教的荒诞和虚伪。王充还坚持朴素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他反对人有先验的知识,认为虽圣人也无生而知之。人的知识的获得,首先必须通过感官与外界事物接触,然后再进行抽象思维。只有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是比较可靠的。他认为为了探求知识,质问和驳斥孔子,也不“伤于义”、“逆于理”。

盐铁论 汉·桓宽 ★★★★ 阅读此书

  《盐铁论》,十卷,几六十篇,西汉桓宽编。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召开盐铁会议,以贤良文学为一方,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另一方,围绕盐铁专营、酒类专卖和平准均输等经济政策,展开激烈辩论。桓宽根据当时的会议记录,并经与会儒生朱子伯的介绍,将其整理改编,撰成此书。其第一篇至第四十一篇,记述了会议正式辩论的经过及双方的主要观点。第四十二篇至第五十九篇写会后双方对匈奴政策、法制等问题的争论要点。最后一篇是后序。全书真实生动、全面而扼要地介绍了汉武帝的主要经济政策及相关的政治、军事、文化思想诸问题,是研究西汉经济史、政治史的重要史料。另外,《史记》对桑弘羊的记述不够完备,《汉书》又未立专传。此书可以说是半部《桑弘羊传》,为研究这一重要人物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书中不少篇章,文字晦涩难懂。近人郭沫若《盐铁论读本》,今人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二书,对读者可有较大帮助。

颜氏家训 北齐·颜之推 ★★★ 阅读此书

北齐颜之推(531~590后)撰。之推字介。祖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梁湘东王萧绎镇荆州,以之推为其国左常侍。后随绎子萧方诸出镇郢州,掌书记。侯景陷郢州,几乎被杀,因救获免,押送建业。侯景之乱平息后,还江陵。萧绎称帝,任为散骑侍郎。西魏攻破江陵,被俘送长安。不久投奔北齐。官至黄门侍郎,平原太守。仕齐20年,不忘故国。北齐亡后入北周,为御史上士。隋开皇中,太子召为学士,后病逝。
颜之推著《颜氏家训》,始作于北齐。成书于隋朝。宋刊本七卷,明刊本二卷。共二十篇。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以训子孙,兼论字画音训,考证典故,品第文艺。优秀版本有清赵曦明注,卢文弓召补注本。另外,今人王利器也撰写一部《颜氏家训集解》,1980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印行。
 

鶡冠子 宋·陆佃解 ★★★ 阅读此书

汉志道家鹖冠子一篇。自注“楚人,居深山,以鹖为冠。”今所传宋陆佃注本凡十九篇。其中世兵篇与贾谊鵩鸟赋文辞多同,彦和所谓亟发深言者,殆指此篇,抱经堂文集十书鹖冠子后“鹖冠子十九篇,昌黎称之,柳州疑之,学者多是柳。盖其书本杂采诸家之文而成。如五至之言,则郭隗之告燕昭者也,伍长里有司之制,则管仲之告齐桓者也。世兵篇又袭鲁仲连遗燕将书中语,谓其取贾谊鵩赋之文又奚疑。”
 

朱子语类 宋·朱熹 ★★★ 阅读此书

 《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宋人黎靖德编。

  朱熹,字元晦(1130-1200),宋代著名理学家。“朱子”,是其门人后学对他的尊称。朱熹一生主要从事儒学的研究和教学,先后在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福建武夷精舍、湖南岳麓书院、福建沧州精舍等地聚徒讲学,从学者最多时达到数百人。朱熹授徒,循孔子“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之法,鼓励弟子提问。而在师徒一问一答之间,尽得儒学性命道德之精微、天人事物之蕴奥,较之朱氏之经传,语更详明简要。朱门弟子,记录其师谈经、论事、明理之言,遂成“语录”。嘉定乙亥李道传辑廖德明等三十二人所记,为四十三卷,又续增张洽录一卷,刻于池州,曰“池录”。嘉兴戊戌,道传之弟性传续搜黄榦等四十二人所记,为四十六卷,刊于饶州,曰“饶录”。淳祐己酉,蔡抗又以杨方等三十二人所记,为二十六卷,亦刊于饶州,曰“饶后录”。咸淳乙丑,吴坚采三录所馀者二十九家,又增入不刊四家,为二十卷,刊于建安,曰“建录”。其分类编辑者,有嘉定己卯年间黄士毅所编一百四十卷,刊于眉州,曰“蜀本”。又有淳祐壬子年间王佖续编四十卷,刊于徽州,曰“徽本”。各本互有出入,又因翻刻不一,错讹间出。咸淳庚午年(1270),导江黎靖德集诸本之大成,删除重复一千一百五十馀条,分为二十六门,遂成定编,刊刻传世。


佛经全集   ★★★ 阅读此书

目前最好用的佛经全集浏览程序(包括阿含部、方等部、般若部等11类经书),感谢旗文软件提供电子书库源代码,可以无限扩充数据,应用极其广泛。

禅林僧宝传 宋·僧惠洪 ★★★ 阅读此书

《禅林僧宝传》者,宋宣和初新昌觉范禅师之所撰次也。觉范尝读唐宋高僧传,以道宣精於律、而文非所长。赞宁博於学、而识几于暗。其於为书、往往如户昏按捡,不可以属读。乃慨然有志於论述。凡经行诸方。见夫博大秀杰之衲。能袒肩以荷大法者。必手录而藏之。後居湘西之谷山、遂尽发所藏。依仿司马迁史传、各为赞辞。合八十有一人、分为叁十卷。而题以今名。

 
化书 五代·谭峭 ★★★ 阅读此书

谭峭,字景升,唐末五代道士,著名道教学者。泉州(今属福建)人。幼而聪慧,博闻强记。及长辞家出游,足迹遍及天下名山,后随嵩山道士十余年,得辟谷养气之术。后入南岳衡山修炼,炼丹成,又隐居青城山。
《化书》是谭峭在终南山修道时所著。谭峭游历建康(今江苏南京)时,见到南唐大臣宋齐丘,将此书传授于他。宋齐丘遂窃为己作,并对之有所增改。故该书又名《齐丘子》。后来此事得到甄别,本书才恢复它应有的名字《谭子化书》,亦名《谭峭化书》,简称《化书》。
《化书》,相传南唐大臣宗齐丘盗此书为己作,故又名《齐丘子》,后人知其原委,改复原名,称《谭子化书》。全书共分六卷一百一十篇。

云笈七签 宋·张君房 ★★★ 阅读此书

张君房(约1007年前后在世),北宋道藏的总修校人,安陆(今属湖北)。真宗景德年进士。大中祥和年间从御史台谪官到宁海(今属浙江)。当时真宗崇尚道教,将秘阁道书发付杭州,令戚伦等校正。戚伦推荐张君房主持此项修校事业。他广取朝廷所赐道书及苏州、越州、台州旧道藏,同道士10人一道从事修校,历时10年至天禧三年编成 《大宋天宫宝藏》4556卷,又撮取其中精要,辑成《云笈七签》122卷。张君房在新道藏中修校被列入天下道教名山的"洞天福地"体系,武夷山从此被规范地定为天下名山"三十六洞天"之"十六洞天",名曰:"升真元化洞天。"

老子想尔注   ★★★ 阅读此书

《老子想尔注》是早期道教的主要著作,一名《老君道德经想尔训》。东汉末年,五斗米道以《五千文》为主要经典,《想尔注》便是米道祭酒宣讲《老子》的注释本,此书早佚。清末於敦煌莫高窟发现六朝写本《老子道经想尔注》残卷,现藏大英博物馆。此书作者,或说张道陵,或说张鲁,或说「想尔」为仙人名。其内容多与《太平经》相合,吸取了後者的宗教思想与社会政治观,也有河上公解释《老子》的观点,是研究五斗米道最原始、最宝贵的材料。今人饶宗颐著《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为研究该书提供了便利。

 
第一页
共14种书
 
 
 
网站声明| 网站导航 | 推荐网站 | 友情联接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公司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合办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