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化 王元化
  王元化(1920~2008),生于湖北武昌,祖藉湖北江陵。著名学者、文学评论家、现代作家,曾用笔名洛蚀文、方典、函雨等。20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文学生涯,并逐渐从文学创作转向文学评论。解放后长期担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 翻译与研究的结合——读王元化译《文学风格论》/蒋孔阳(《读书》1983年第1期)
  2. 尊重艺术规律,坚持现实主义——读王元化的《文学沉思录》/高国平(《文艺理论研究》1983年第3期)
  3. 真理是最高的幸福——读王元化《文学沉思录》/包遵信(《读书》1983年第9期)
  4. 沉缅于思索的文艺理论家王元化/李布克(《文艺评论》1986年第1期)
  5. 向着真实——访王元化先生/刘俊光(《文学自由谈》1988年第2期)
  6. 王元化谈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
  7. 淘沙宽堰 守先待后——读王元化(《思辨短简》散记/胡晓明(《读书》1990年第10期)
  8. 从知性到理性——王元化的文学观念与学术思想/劳承万(《文艺理论研究》1991年第2期)
  9. 王元化先生及其学术生涯/胡晓明(《阴山学刊》1993年第4期)
  10. 我对现代思想史的一点看法──王元化与博士生胡晓明对谈录(《了望》1994年第1期)
  11. 王元化谈当前的文化问题/徐中振(《社科信息文荟》1994年第17期)
  12. 思想的年轮——王元化《清园夜读》跋后/张弘(《学术月刊》1995年第3期)
  13. 工具理性、忧患意识与学术研究——读王元化《清园论学集》/张寅彭(《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第5期)
  14. 冷静的思考 理性的研究——王元化近著及其意义/刘墨(《中国图书评论》1996年第1期)
  15. 散记王元化/刘涛(《东方艺术》1996年第4期)
  16. 沉潜在思辨海洋中的王元化/江曾培(《书城》1996年第6期)
  17. 在“思想”和“学术”之间求索——王元化《清园夜读》《思辨随笔》《清园论学集》读后/周可(《博览群书》1997年第4期;《书城》1997年第1期)
  18. 评王元化的传统道德继承观——兼与张隆溪讨论/咏枫(《学术月刊》1997年第9期;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19. 王元化谈京剧的继承与创新(《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第3期)
  20. 王元化的“思想”与“学术”/杨海文(《东方艺术》1998年第2期)
  21. 粗糙的灵魂──王元化与九十年代的文艺批评/熊元义(《创作评谭》1998年第5期;《理论与创作》1998年第6期;《南方文坛》1998年第6期)
  22. 王元化:为学不作媚时语(《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6期)
  23. 百年思想的一种证明──我对王元化先生的基本理解/吴俊(《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4期)
  24. 王元化谈五四遗产(《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4期)
  25. 从《莎士比亚研究》到《莎剧解读》——王元化先生的译莎论莎/李伟民(《四川戏剧》1999年第4期)
  26. 王元化:一个思想者的往事/林夏(《寻根》2000年第1期)
  27. 且看王元化的思想“转型”/钱海源(《文艺理论与批评》2000年第2期)
  28. 简论王元化的学风观/张吉兵(《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3期)
  29. “必须有心的光明”──建国后的王元化先生学术思想评述/钱钢 钱文忠 盛勤(《开放时代》2000年第3期)
  30. 试论王元化文艺理论思想的学理渊源/张吉兵(《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31. 简论王元化的黑格尔美学思想研究/张吉兵(《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32. 一位学者的真情告白──王元化先生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张俊(《长江建设》2000年第6期)
  33. 王元化:不喜欢激进的东西/王元化 李亮(《英才》2000年第10期)
  34. 王元化新时期的人学思想与实践/祁志祥(《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2期)
  35. 王元化谈档案/邢建榕(《档案与史学》2001年第2期)
  36. 王元化与上海图书馆/孙继林(《图书馆杂志》2001年第3期)
  37. 王元化《文心雕龙》研究与其黑格尔美学思想研究的关系/张吉兵(《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38. 王元化先生的档案情/张重言(《上海档案》2001年第6期)
  39. 王元化先生的学术思想/秦岸舶 钱刚 盛勤(《文史哲》2002年第2期)
  40. 和王元化相处的日子/张守仁(《文学自由谈》2002年第2期)
  41. 简论王元化的当代文艺批评/张吉兵(《江汉论坛》2002年第8期)
  42. 一个沉潜自在的通儒型思想家——解读王元化/钱钢(《文汇报》2002年10月5日)
  43. 论王元化“综合研究法”的文化诗学意义/蒋述卓 蒋艳萍(《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6期)
  44. 王元化艺术形象论之补证/张吉兵(《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45. 试论王元化文艺理论思想的学理渊源/张吉兵(《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46. 王元化先生的学术成就/祁志祥(《学术月刊》2004年第1期)
  47. 再启蒙:王元化1990年代反思/夏中义(《社会科学报》2004年2月19日)
  48. 王元化:知识分子谱系的人格见证/夏中义(《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2期)
  49. 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的学理启蒙/张艺声(《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50. 试论王元化的翻译理念/郑延国(《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51. 王元化二书读后/夏中义(《粤海风》2004年第5期)
  52. 王元化近40年学术思想研究/罗冰(《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7月8日)
  53. 王元化与书法/陈念云(《解放日报》2004年8月15日)
  54. “圆心”扩张 返本开新——论王元化的“三个结合”兼古代文论的转换/白杰(《湘南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55. 王元化的变与不变——《清园文存》书后/胡晓明(2005年5月8日)
  56. 抵抗解构:解读德里达和王元化的对话/庄国欧(《东方丛刊》2006年第1期)
  57. 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解读——《讲疏》的文本结构与治学方法研究之一/张艺声(《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06年第2期)
  58. 听王元化谈丁玲冯雪峰/王增如(《世纪》2006年第2期)
  59. 顾准与王元化/罗银胜(《民主与科学》2006年第4期)
  60. 拔地苍松多远声——我记忆中的王元化先生/劳承万(《粤海风》2006年第5期)
  61. 反思 理性 进步——王元化先生的反思理论与实践/罗银胜(《书屋》2006年第6期)
  62. 王元化谈鲁迅/罗银胜(《书屋》2006年第9期)
  63. 比较诗学新方法的探索——试论王元化的《文心雕龙讲疏》/曾小月(《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10期)
  64. 王元化文艺思想初探/陈博(《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8月8日)
  65. “思辨之美”的魅力与形式要素——黑格尔盲点与王元化启示/陆晓光(《社会科学》2007年第8期)
  66. 王元化:学界泰斗的最后背影——“北钱南王”成绝响/李培 段润(《南方日报》2008年5月13日)
  67. “这世界不再令人着迷”——解读王元化的六个关键词/朱强 夏榆(《南方周末》2008年5月15日)
  68. 王元化先生的学术与思想/胡晓明(《社会科学报》2008年5月15日)
  69. 为学不作媚时语 反思多因切肤痛——王元化访谈/李怀宇(《南方周末》2008年5月15日)
  70. 王元化:最后的访谈/马国川(《经济观察报》2008年5月19日)
  71. 知识与精神的双重导师——华东师大历史系教授许纪霖追忆王元化/孙琛辉(《科学时报》2008年5月20日)
  72. 王元化论“五四”精神与戏曲命运/秋风(《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5月20日)
  73. 我所认识的王元化先生/陈昕(《中华读书报》2008年5月21日)
  74. 有德性的思想者——悼念老师王元化先生/陆晓光(《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5月26日)
  75. 王元化:从左翼青年到书斋宿儒/孙郁(《北京日报》2008年5月26日)
  76. 怀念王元化先生/杨福生(《学术界》2008年第4期)
  77. 王元化先生对“五四”的反思/罗银胜(《民主与科学》2008年第3期)
  78. 有德性的思想和有思想的德性——悼念老师王元化先生/陆晓光(《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4期)
  79. 论青年王元化的价值根基——兼及《脚踪》、《文艺漫谈》和《向着真实》的深度解读/夏中义 何懿(《南方文坛》2008年第4期)
  80. 第一次见王元化先生及其他——答《南风窗》记者阳敏问/吴洪森(《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4期)
  81. “寻求对于真理的服从”——王元化与《王元化集》/魏天无(《出版发行研究》2008年第6期)
  82. 一个编辑记忆中的王元化先生/黄育海(《书城》2008年第7期)
  83. “我是十九世纪之子”——王元化的最后二十年/许纪霖(《读书》2008年第8期)
  84. 两位真正的思想者——记王元化与顾准/罗银胜(《书屋》2008年第8期)
  85. 如可赎兮 人百其身——怀念王元化先生/李文熹(《书屋》2008年第8期)
  86. 漫谈王元化的《文艺漫谈》/韦泱(《中华读书报》2008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