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寅 蒋 寅
  蒋寅,1959年6月生,江苏南京人。1988年获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早期以唐诗研究为中心,90年代以来主要研究中国古典诗学、诗学史,进行清代诗学著作的考索工作。
 

一、专著

  1. 《大历诗风》(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200000字)
  2. 《戴叔伦诗集校注》(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出版,240000字)
  3. 《大历诗人研究》(1993年,中华书局1995年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重版,580000字)
  4. 《中国诗学研究的思路与实践》(1997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300000字)
  5. 《王渔洋事迹征略》(199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417000字)
  6. 《王渔洋与康熙诗坛》(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180000字)
  7. 《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2002年,中华书局2003年出版,198000字)
  8. 《清诗话考》(2003年,中华书局2005年出版,2007年再版,504000字)

二、随笔

  1. 《学术的年轮》(学术批评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出版,206000字)
  2. 《金陵生小言》(学术札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213000字)

三、合著

  1. 《唐代文学史》(198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撰写45000字)
  2. 《策府元龟校订本》(1994年,凤凰出版社2006年出版,撰写700000字)
  3. 《中华文学通史》(1996年,华岳文艺出版社1997年出版,撰写50000字)
  4. 《二十世纪的唐研究》(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撰写40000字)

四、译著

  1. 《郁达夫——他的青春与诗》(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出版,100000字)
  2. 《东方美学》(合译,三联书店1991年出版,译90000字)
  3. 《东西方哲学美学比较》(合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译46000字)
  4. 《国外艺术学新视界》(合译,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译40000字)
  5. 《终南山的变容》(合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出版,译40000字)
  6. 《日本学者中国诗学论集》(凤凰出版社2008年出版,240000字)

五、主编

  1.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分类集成(清代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年出版,1500000字)
  2. 《中国古代文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3000000字)
  3. 《百科图说千家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3月)
  4. 《百科图说唐诗三百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3月)

一、论文

  1. 《典论·论文》再探索(1981.4,《沧州教育学院学报》1985-1.2,12000字)
  2. 《郁达夫诗词钞》斠补初录(1982.6,《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83-1,6000字)
  3. 《避地》辨伪(1982.8,《草堂》1986-1,3000字)
  4. 从目录学看古代小说观念的演变(1982.10,《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1,9000字)
  5. 郁达夫佚文《将之日本别海棠有序》浅解(1983.3,《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3,6000字)
  6. 关于郁达夫入东京帝大文学部读书的新资料(1983.3,《广西大学学报》1984-1,4000字)
  7. 戴叔伦简谱(1983.5,《广西师大研究生论文集》,1984年,20000字)
  8. 戴叔伦作品考述(1983.8,《中华文史论丛》1985-4,20000字)
  9. 《杜诗详注》与古典诗歌注释学之得失(1983.10,《杜甫研究学刊》,1995年,13000字)
  10. 戴叔伦生平几个问题的考证(1984.4,《文史》第28辑,中华书局,1987年3月,17000字)
  11. 论戴叔伦诗(1984.6,《文学遗产》1988-1,13000字)
  12. 郁达夫佚诗二十一首(1984.10,《广西大学学报》,1985-2,8000字)
  13. 诗人包佶行年考略(1984.12,《唐代文学研究》第一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3,8500字)
  14. 论《诗经》的忧患意识(1985.3,《文学评论丛刊》第31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3,13000字)
  15. 戴叔伦任东阳令考(1985.5,《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6-4,8500字)
  16. 胡文英《屈骚指掌》述评(1985.7,《中国古典文学论丛》第6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3,7000字)
  17. 《左传》与《战国策》中说辞的比较研究(1985.12,《南京大学学报》1988-1,16000字)
  18. 关于中国古代文章学理论体系(1986.4,《文学遗产》1986-6,11000字)
  19. 梁肃所撰《戴叔伦神道碑》的文献价值(1986.12,《文献》1991-1,5800字)
  20. 从《河岳英灵集》到《中兴间气集》(1987.1,《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4,12000字)
  21. 论大历山水诗的美学趣味(1987.4,《安徽大学学报》1990-1,11000字)
  22. 吏隐:谢朓与大历诗人(1987.5,《中华文史论丛》第50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2,12500字)
  23. 时空意识与大历诗风的嬗变(1987.5,《文学遗产》1990-1,12000字)
  24. 走向情景交融的诗史进程(1987.6,《文学评论》1991-1,16000字)
  25. 说意境的本质及存在方式(1987.7,《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16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2,8000字)
  26. 大历诗的意象与结构(1987.9,《中国诗学》第1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12,20000字)
  27. 戴叔伦年表(1987.10,《古典文献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12000字)
  28. 《大历诗风》摘要(1987.11,《文献》1988-2,5000字)
  29. 大历诗总案(1988.1,《南京大学学报》1990-5、6,14000字)
  30. 《戴叔伦作品考述》补正(1988.1,《古籍整理与研究》第6辑,中华书局,1991.6,3000字)
  31. 大历时期的台阁诗人(1988.4,《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0-1,10000字)
  32. 从东西方文艺看装饰美(1988.8,《东方丛刊》1993-1,广西师大出版社,11000字)
  33. 韩翃与盛唐之音的终结(1989.5,《程千帆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9,10000字)
  34. 皎然诗禅论(1989.11,《学人》第2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11,10000字)
  35. 《谈艺录》的启示(1990.7,《文学遗产》1990-4,11000字)
  36. 理想的冲突与悲剧的超越(1990.8,《云梦学刊》1994-1,11000字)
  37. 李杜苏诗中的时间观念及其思想渊源(1990.9,《学人》第1辑,9000字)
  38. 权德舆年谱略稿(1990.12,《古典文献研究》1991-1992,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28000字)
  39. 大历诗僧灵一灵澈述评(1990.12,《宁波大学学报》1992-6,9000字)
  40. 权德舆前期作品系年(1991.2,《学术论丛》1992-1,12000字)
  41. 角色诗综论(1991.3,《文学遗产》1992-3,10000字)
  42. 大历浙东浙西联句述论(1991.3,《文学研究》第2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12,13000字)
  43. 唐代诗人李嘉祐的创作道路和艺术倾向(1991.4,《河北大学学报》1994-1,9000字)
  44. 论卢纶诗及其对中唐诗坛的影响(1991.4,《文学遗产》1993-6,10000字)
  45. 大历诗僧漫议(1991.6,《广西大学学报》1993-2,9000字)
  46. 独孤及文系年补正(1991.9,《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6-1,12000字)
  47. 戎昱的诗品与人品(1991.10,《中国韵文学刊》第7期,1993.5,10000字)
  48. 大历诗人札记(1991.3-12,《河北师院学报》1993-2,10000字)
  49. 顾况的个性与诗的艺术特征及历史地位(1992.1,《中国诗学》第2辑,15000字)
  50. 陆鸿渐生平考实(1992.5,《古今农业》1992-2,8000字)
  51. 权德舆与贞元后期诗风(1992.10,《唐代文学研究》第5辑,1994.10,16000字)
  52. 明清之际知识分子的命运与选择(1992.10,《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5,10000字)
  53. 吴筠:道士诗人与道教诗(1992.12,《宁波大学学报》1994-2,7000字)
  54. 刘长卿生平再考证(1992.12,《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2辑,中华书局,13000字)
  55. 作为诗人的独孤及(1993.2,《河南大学学报》1996-4,10000字)
  56. 刘长卿与唐诗范式的演变(1993.2,《文学评论》1994-1,18000字)
  57. 祖饯诗会上的明星——郎士元(1993.2,《暨南大学学报》1995-1,7000字)
  58. 才子中的才子——李端(1993.3,《河北大学学报》1993-3,9500字)
  59. 耿湋崔峒诗略评(1993.4,《学术论丛》1994-3,8000字)
  60. 钱起生平补正(1993.4,《河北大学学报》1995-1,1000字)
  61. 自成一家之体?卓为百代之宗(1993.5,《社会科学战线》1995-1,10000字)
  62. 家谱中的伪冒和臆造(1993.6,《中国典籍与文化》1993-3,1700字)
  63.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1993.7,《文学遗产》1994-5,8000字)
  64. 古典文学研究四代人(1993.7,《河北大学学报》1996-1,11000字)
  65. 《渔洋诗则》的真相与文献价值(1993.12,《苏州大学学报》1995-1,7500字)
  66. 清代诗学著作简目(1992~1994,《中国诗学》第4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12,40000字)
  67. 清代郡邑诗话叙录(1992~1994,《古典文献研究1993-1994》,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10,16000字)
  68. 王渔洋与清词之发轫(1994.10,《文学遗产》1996-2,13000字)
  69. 清诗话佚书考(1995.8,《中国文学报》第55辑,京都大学出版社,1997.10,18000字)
  70. 起承转合:机械结构论的消长(1995.12,《文学遗产》1998-3,14000字)
  71. 清集读记(1996.2,《文献》1997-1,4500字)
  72. 古诗声调论的历史发展(1996.3,《学人》第11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29000字)
  73. 中国诗学的百年历程(1996.6,《中国诗学》第6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28800字)
  74. 关于《诗家一指》与《二十四诗品》(1996.6,《中国诗学》第5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5000字)
  75. 韩愈七古的声调分析(1996.7,《第三届中国唐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1997.5,11000字)
  76. 权德舆与唐代的赠内诗(1996.9,《唐代文学研究》第7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1000字)
  77. 《逃禅诗话》与《围炉诗话》之关系(1996.10,《苏州大学学报》2000-3,10000字)
  78. 对中国诗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1996.10,《东方丛刊》1999-2,10000字)
  79. 王渔洋与清初宋诗风之兴替(1997.5,《文学遗产》1999-3,19000字)
  80. 至法无法:中国诗学对技巧的观念(1997.8,《文艺研究》2000-6,12500字)
  81. 作为批评家的严羽(1997.12,《文艺理论研究》1998-3;《文艺论丛》52,日译,大谷大学文艺学会,1999.3,10000字)
  82. 王国维词“人间”之内涵(与钱鸥合作,1998.2,《学人》第14辑,13000字)
  83. 东瀛读书记(1998.2,《文献》1999-1,10000字)
  84. 与学术进步相关的几个概念(1998.5,《开放时代》1999-10,10000字)
  85. 对王维“诗中有画”的质疑(1998.7,《文学评论》2000-4,9500字)
  86. “武功体”与吏隐主题的拓展(1998.9,《扬州大学学报》1999-5,9000字)
  87. 近年中国大陆“文学史学”鸟瞰(1998.12,《文艺理论研究》1999-2,《蓝》6,日译,10000字)
  88. 古典诗学中“清”的概念(1999.2,《中国社会科学》2000-1,17000字)
  89. 文如其人?(1999.3,《求是学刊》2001-6,12000字)
  90. 作为藏书家的王渔洋(1999.3,《学人》第15辑,15000字)
  91. 以禅喻诗的学理依据(1999.4,《学术月刊》1999-9,11000字)
  92. 感物:从言志到缘情的契机(1999.5,《古代文学理论研究》19辑,10000字)
  93. 《唐贤三昧集》与王渔洋诗学(1999.6,《唐代文学研究》第9辑,12000字)
  94. 王渔洋与赵秋谷的关系及诗学之分歧(1999.6,《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3-2,15000)
  95. 古典诗歌中的“吏隐”(1999.8,《苏州大学学报》2004-2,10000字)
  96. 中国古代对诗歌之人生意义的理解(1999.10,《山西大学学报》2002-2,13000字)
  97. 叶燮行年考略(1999.10,《国学研究》第10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1,16000字)
  98. 语象·物象·意象·意境(1999.12,《文学评论》2002-3,11000字)
  99. 汪端的诗歌创作与批评初论(2000.3,《国学研究》第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0,24000字)
  100. 进入“过程”的文学史研究(2000.6,《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1,8000字)
  101. 叶燮的文学史观(2000.12,《文学遗产》2001-6,14000字;《中国の文学史观》,日译,创文社,2002.2)
  102. 不说破——含蓄概念之形成及内涵增值过程(2001.8,《中国诗学研讨会论文集》,捷克查理大学卡洛琳出版社,2003,10000字)
  103. 如何面对古典诗学的遗产(2001.11,《粤海风》2002-1,6000字)
  104. 顾炎武的诗学史意义(2002.2,《南开大学学报》2003-1,12500字)
  105. 成长的烦恼——权德舆早期诗作的心态史意义(2002.4,《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学术报告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14000字)
  106. 清初关中理学家诗学略论(2002.4,《求索》2003-2,9500字)
  107. 清初李因笃诗学新论(2002.5,《南京师大学报》2003-1,11000字)
  108. 康乃心及其诗论(2002.6,《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4,6500字)
  109. 中国现代诗歌中的传统因子(2002.11,韩国东亚大学2002年国际学术论文发表会论文集,12000字)
  110. 清代诗学与地域文学传统的建构(2002.12,《中国社会科学》2003-5,14000字)
  111. 关于清代诗学史的研究方法(2003.3,《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4,9500字)
  112. 旧题李攀龙《唐诗选》在日本流传和影响(2003.3,《国学研究》第12卷,2003.12,20000字)
  113. 论清代诗学的学术史特征(2003.5,《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4,28000字)
  114. 科举阴影中的明清文学生态(2003.7,《文学遗产》2004-1,13000字)
  115. 论清代诗文集的类型、特征与文献价值(2003.8,《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1,17000字)
  116. 清诗话佚书续考(2003.9,《文艺论丛》62,大谷大学,2004.3,25000字)
  117. 清朝赣人所著诗话经眼录(2003.10,《江西社会科学》2004-1,7000字)
  118. 粤人所著诗话经眼录(2003.10,《学术研究》2004-4,12000字)
  119. 清代道光朝诗话偶录(2003.10,《古典文献研究》第7辑,江苏古籍出版社,2004.7,19000字)
  120. 闺秀诗话十二种叙录(2003.10,《文献》2004-3,7000字)
  121. 嘉庆朝诗话经眼录(2003.10,《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4-5,16000字)
  122. 清代诗法类著作叙录(2003.10,《古籍研究2004》卷上,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7,10000字)
  123. 闺秀诗话十二种叙录(2003.10,《文献》2004-3,7000字)
  124. 清代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2004.2,《江海学刊》2004-3,10000字)
  125. 过度修辞:李贺诗歌的艺术精神(2004.5,《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6,12000)
  126. 稿钞本清诗话经眼录(2003.10,《国学研究》第15辑,2005.6,18000字)
  127. 清代诗歌声律学著作举要(2003.10,《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5-1,17000字)
  128. 论清代诗学史的分期(2004.1,《新文学》第4辑,大象出版社,2005.6,15000字)
  129. 王渔洋与江南遗民诗人群(2004.5,《北京大学学报》2005-5,15000字)
  130. 孟郊创作的诗歌史意义(2004.10,《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2,14000字)
  131. 清初诗坛对明代诗学的反思(2005.6,《文学遗产》2006-2,18000字)
  132. 金圣叹的诗学理论及其批评实践(2005.3,《差异》第4辑,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4,38000字)
  133. 清诗话的写作方式及社会功能(2005.6,《文学评论》2007-1,15000字)
  134. 徐增对金圣叹诗学的继承和修正(2005.9,《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4,13000字)
  135. 陆游诗歌在明末清初的流行(2005.10,《中国韵文学刊》2006-1,17000字)
  136. 在传统的阐释与重构中展开(2005.11,《中国社会科学》2006-6,18000字)
  137. 黄承吉及其《梦陔堂文说》略述(2005.12,《励耘学刊》3,学苑出版社,2007.3,12000字)
  138. 郑珍诗学刍议(2006.7,《中国文化》2008-春,9000字)
  139. 原始与会通:意境概念的古与今(2006.9,《北京大学学报》2007-3,24000字)
  140. 钱谦益的诗学理论及其批评实践(2006.1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集刊》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2,37000字)
  141. 清代词人邹祗谟行年考(2007.1,《山西大学学报》2007-3,20000字)
  142. 冯班与清代乐府观念的转向(2007.2,《文艺研究》2007-8,10000字)
  143. 二冯诗学的影响与虞山派诗论(2007.3,《文史哲》2008-1,10000字)
  144. 二冯诗学的影响与虞山派诗论(2007.3,《文史哲》2008-1,10000字)
  145. 虞山二冯诗学的宗尚、特征与历史地位(07.2)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08-4(12000)
  146. 虞山二冯的诗歌评点略论(2007.2,《周勋初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中华书局,2008年4月;《大连大学学报》2008-4,10000字)
  147. 贾岛与中晚唐诗歌的意象化进程(2007.7,《文学遗产》2008-5,11000字)
  148. 顾嗣立的元诗史研究(2007.10,《中国文化研究》2008-夏,14000字)
  149. 朱彝尊的明诗学研究(2008.2,《北京大学学报》2008-5,15000字)
  150. 黄宗羲与浙派诗学的史学倾向(2008.3,《江海学刊》2008-5,12000字)
  151. 清初钱塘诗人和毛奇龄的诗学倾向(2008.6,《湖南社会科学》2008-5,11000字)

二、译文

  1. 在桂林遇到的……(1982.11,《漓江》1984-2,5000字)
  2. 文学家与政治家(1983.9,《绍兴鲁迅研究专刊》第2辑,1984,2400字)
  3. 中国诗的性格(1984.2,《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1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8000字)
  4. 中国现代文学在日本(1984.6,《中外文学研究参考》1985-2,11000字)
  5. 作为诗语的怨与恨(1984.10,《古典文学知识》1992-6,8000字)
  6. 明治初期的文学论(1986.10,《中外文化与文论》第2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5000字)
  7. 刘长卿集传本考(1987.1,《扬州师院学报》1988-1,17000字)
  8. 日本现存刘长卿集解题(1987.3,《镇江教育学院学报》1989-1,8000字)
  9. 中国文学里的融合性(1987.6,《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14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1000字)
  10. 关于“民族艺术”的对话(1989.3,《民族艺术》1990-2,8000字)
  11. 皇皇者华篇与采薇篇(1989.5,《河北师院学报》1991-1,10000字)
  12. 古典诗歌中的荷(1990.3,《古典文学知识》1993-5、6,10000字)
  13. 工艺学与民艺学(1991.2,《装饰》1991-4,5000)
  14. 唐诗之流中中唐诗的位置(1994.6,《唐代文学研究》第6辑,10000字)
  15. 论新文选学的方法兼答顾农先生(1994.7,《职大学刊》1994-4,20000字)
  16. 日本中国诗学文献90-92(1994.7,《中国诗学》第4辑,15000字)
  17. 中国的山水诗与外界认识(1996.7,《殷都学刊》1999-2,12000字)
  18. 作为回忆录的《白氏文集》(1996.7,《周口师专学报》1999-1,13000字)
  19. 唐代的禘袷论争及其意义(1996.8,《中国文学研究》6,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13000字)
  20. 中国诗中的自传(1996.8,《咸宁师专学报》18卷4期,1998.11,10000字)
  21. 峰与蝶(1996.8,《学术论丛》1997-4,7000字)
  22. 枯树上开放的诗(1997.8,《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4,18000字)
  23. 日本中国诗学文献1993-1995(1997.9,《中国诗学》第6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4. 宋代禅籍解题(1997.10,《俗语言研究》第5期,花园大学出版社,1998,26000字)
  25. 现代诗学的黎明(1999.5,《东方丛刊》2000-3,8000字)
  26. 无常观—日中文学比较一端(1999.9,《中国诗学》第7辑,7000字)
  27. 日本中国诗学文献96-98(1999.10,《中国诗学》第7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6,8000字)
  28. 游戏的文学(2003.11,《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4,12000字)
  29. 唐代文学概说(2004.2,《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12000字)
  30. 韩愈探索文学样式的尝试(2005.4,《中国文化研究》2005-秋,4800字)

三、书评

  1. 《文选》学的深化——胡大雷《文选诗研究》略评
  2. 多视角的中唐文学观照
  3. 丘良任先生与《竹枝词》研究
  4. 一部清代文史研究必备的工具书——《清人别集总目》评介
  5. 游刃于文学史话语和文化政治之间——读陈国球《文学史书写形态和文化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