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入收藏

 

 
大师生平|著作年表|著述索引|作品选读|大师研究|研究著述|书品推介|研究学人|相关链接 

相关文章

谈谈中国传统文化
“仁人”钟敬文
《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做学问的三个基本方法
心灵超越与境界
张岱年的新道德学说
张岱年:我与北师大
中国哲学史界泰斗张岱年与冯友兰共同走过的路
 

 

 

 

 

 

张岱年的新道德学说

  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的新道德学说精髓有以下几个方面。

  充生以达理,胜乖以达和

  这是早在40年代,张岱年先生在他的《天人五论》中提出的深刻哲理命题,他说这是“人生之要谊”,“人生之道”。此命题无疑是他的新道德学说的核心,也是他所追求的人生思想。他的这一核心思想是运用辩证唯物论对中国传统哲学中人生哲学的创造性的发挥,具有崭新的内容。

  张岱年先生的“充生”,不但包括维持生命力,更强调发展、扩充生命力,惟其如此,才是人的合理的生活。怎样发展、扩充生命力?张岱年先生又有精辟的论述:“一切生物都具有生命力,但人的生命有其特点。人的生活是社会生活,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生存。人只能在社会中保持生命力,发展生命力。人的生活是社会化的生活,可以说表现生命力的社会化。……人的生命力只有在社会中才能保持和发展。”

  在强调生命力充实的同时,张岱年先生又讲生命力的调节。何谓调节?即在充实生命力时用道德准则来规范这一充实。他说:“每一个人,作为一个人,必须保持自己的生命力。生命力的保持与发展有待于欲望的满足。追求欲望的满足,亦即追求利益。人与人之间,各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发生矛盾冲突。如果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过于激烈,毫无调和的余地,势必同归于尽。为了保持社会的继续存在,必须对个人利益的冲突加以调节,使人与人之间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这种准则即是道德。道德即是调节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拟议新德

  30年代,张岱年先生根据当时中国处在一个大转变时期,既有灭亡的危机,也有飞黄腾达的希望,挑战与机遇并存之特点,提出需要促进为民族为理想而战斗的事业之道德,即为民族生存的战斗和有利于社会改造的新道德。40年代,他又在所撰的《天人简论》中提出了“审时代之需而建立新道德”。新中国成立后,他满怀激情地宣扬建立社会主义新道德。80年代以后,又撰写了多篇论新时代的道德规范建设的文章。在这些论著中,他根据自己的道德理论,系统地提出了新道德规范。

  如以新时期为例,1992年,张岱年先生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中,与时俱进,又提出爱国主义、团结互助、为人民服务、以助人为乐、忘己济人、舍己救人为内涵和原则的“新时代道德规范”的“九德”:公忠、仁爱(任恤)、信诚、廉耻、礼让、孝慈、勤俭、勇敢、刚直。上述“九德”,“有循于旧名”,而“加以新的诠释”,这个“新”就在于都包含新时代和“人民”内涵或从人民的新时代出发,是新时代人民的普遍道德。如释“信诚”说,“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更应守信。”“廉耻是人民群众最重视的道德,最具人民性。”“勤俭是几千年人民群众所恪守的道德,不因时代变化而改易。”“勇更为新时代所必需。”刚直即“坚持主体的自觉性而决不屈服外力的压迫。这种刚直的品德,是新时代所必须发扬的。”

  张岱年先生还论述了各行各业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如道德与法、道德与教育、“官德”和知识分子的“士节”等。又1995年,他还提出了在市场经济中,应坚持的商业道德。“企业经营中,也有一个坚持民族尊严、坚持民族利益的问题。”企业应有四项道德:信,诚实不欺;和,企业内部和在社会中保持一定的和谐;义,见得思义;廉,行清廉。

  理想人格与道德修养

  张岱年先生的新道德学说不只是停留在理论上,从上述可以看出,更是密切联系实际,为现实服务的。他更强调人们要提高精神境界和发扬传统美德,通过严格的自律和道德修养完善理想人格,他一生信守不渝的原则是直道而行,行之有恒,这正体现了他的道德修养。

  张岱年先生不赞成离开现实生活去追求和提高精神境界,主张由实际生活深处发出的新的人生理想,他提出提高精神境界四项原则:1、理生合一:“一方面要培养生命力,充实生活,扩大生活;一方面要实践理义,以理裁制生活,使生活遵循理。”2、与群为一:“社会、国家与个人融合无间”,在“与群为一中使个人人格达到圆满”。3、义命合一:义是人事、道德;命是自然的限制,“义须应命,又要改变命”。4、天人合一:克服天与人的矛盾,使合于人的理想,“由戡天而得到天人和谐”

  张岱年先生自己平生经历就体现了上述四项原则。据清华大学教授刘鄂培先生在《育人·笔耕·清贫》(载《文化月刊》,1999年,第5期)文中说:“他一生清贫,而在这60多年中,育人不倦,笔耕不辍,创立了非凡的业绩。这就是‘安贫乐道'吧!”张岱年先生自律的格言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言有物而行有恒。”这也可见他的精神生活所反映的精神境界,岂是“清贫”可以束缚了的!

  张岱年先生把发扬传统美德当作道德修养,完善人格的重要内容和必要环节。

  在论述传统美德实质及发扬的必要性时,他说:“传统美德的思想基础是人格意识,亦即人的自觉。”“我们现在要建设具有时代精神的新道德。新道德的主要原则应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在建设新道德中,“弘扬传统美德是一个必要的环节,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既有变革性,也有继承性。新事物是在旧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彻底否定过去,从零开始,另起炉灶,那是不可能的。应该承认,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中的珍贵遗产,在今天仍有提高觉悟的重要意义。”张岱年先生撰写了一系列发掘和阐述传统美德的论著。

  直道而行,行之有恒。作为张岱年先生平生信持的修养原则,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张岱年文集序》中曾有评述:“张先生之学生有习篆刻者,欲治一闲章相赠,请示印文,张先生命刻‘直道而行'四字。”“直道而行则毅”,说他“木讷气质,至老不变”,治学与立身,“律己以严,高自要求”。冯友兰先生与张岱年先生多年友好,相知甚深,这一评述,恰如其分。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
mailto:guoxue@guoxue.com
010-689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