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曾宪

杨曾宪

生年:1948年
籍贯:山东即墨
职务:青岛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专长:美学、哲学、文艺理论、文化批评


  杨曾宪,1948年出生于青岛,山东即墨人。1965年开始自修人文学科,文革中亦未间断。1967年高三毕业。1969年开始在码头、工厂、学校、街道干过各种临时工,1972年因“顶替”正式就业。1978年起发表论文,1979年调入青岛社科所(后改名青岛社科院),职称逐级攀上,至研究员。1983年起在电大兼课。1996年享受国务院津贴,1997获山东省拔尖人才称号,获山东省社科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主要从事美学研究,著有《审美鉴赏系统模型》、《审美价值系统》、《面临危机的选择——中国艺术民族化现代化系统论稿》等及美学论文多篇,偶尔也进行文艺理论、文化批评、伦理学、城市学和杂文随笔的写作。

一、专著

  1. 《面临危机的选择——中国艺术民族化现代化系统论稿》,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1月
  2. 《审美鉴赏系统模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6月
  3. 《审美价值系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3月

二、文学与文化批评

  1. 《要人物多样化不要唯英雄化》,《河北文学》1979年9期
  2. 《论艺术典型是审美认识的中介》,《福建论坛》1983年4期;《新华文摘》1983年11期
  3. 《从〈沉思〉看王统照早期小说特色》,《齐鲁学刊》1983年5期
  4. 《艺术民族化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试探》,《当代文艺思潮》(甘肃)1985年1期
  5. 《艺术民族化问题系统考察》,《文学评论(丛刊)》27辑
  6. 《论艺术民族化工程》,《福建论坛》1985年2期
  7. 《典型问题系统观》,《当代文艺探索》(福建)1985年5期
  8. 《艺术民族化现代化合论》,《文学评论家》1986年1期
  9. 《论艺术的民族化与现代化》,《江海学刊》(江苏)1987年6期
  10. 《论电影民族化及其创作任务》,《电影艺术》1988年2期
  11. 《王统照早期小说美学意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8年3期
  12. 《中国现代艺术兴衰的历史启示》,《齐鲁学刊》1988年5期
  13. 《符号危机与理论生机》,《文学评论》1988年11期
  14. 《从恶的评价两难论及历史尺度与道德尺度》《文学评论》1993年1期
  15. 《谁续写〈命运〉》 ,《文学自由谈》1998年6期
  16. 《有关古文论“失语”、“复语”问题的冷思考》,《人文杂志》1999年5期
  17. 《文明局限的无奈》 ,《读书》 2000年 4期
  18. 《“宏论”倡导还是“空论”倡导》 ,《文艺报》2000年11月14日
  19. 《质疑刘禾的话语霸权》, 《文艺报》2000年12月12日
  20. 《沉浮在传统的阿Q主义泥沼》 ,《粤海风》(广东)2000年11-12期

三、美学论文

  1. 《城市美系统论》,《东岳论丛》1986年3期
  2. 《论审美是系统存在》,《浙江学刊》1986年3期
  3. 《美学如何走出困境》,《山东社会科学》1989年2期
  4. 《论物理因素之审美意义》,《齐鲁学刊》1993年 6期
  5. 《审美价值距离与难能为美》,《齐鲁学刊》1997年4期
  6. 《关于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值的几点浅识》,《学术月刊》1998年5期
  7. 《请教季羡林先生》,《文学自由谈》1998年3期
  8. 《中国美学如何走出百年困境》,《人民政协报》1998年7月1日
  9. 《文化美、前文化美与复合美》,《东岳论丛》1999年1期
  10. 《无法烹饪的美学大菜》,《中华读书报》1999年7月7日
  11. 《跋涉在悲剧命运的边缘》,《美与时代》2000年第1期
  12.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值的几点浅识》
  13. 《摆脱“大菜”情结,建设社科美学》
  14. 《就美学问题请教季羡林先生》

四、杂文随笔

《幼不读〈西游〉》,《中华读书报》2002年3月22日

《只是“鞋”上去了》,《中华读书报》2002年3月6日

《〈天下粮仓〉逗你玩》

《二十一世纪是中国文化的世纪吗?——评二十世纪末新“化西”论》,《文艺报》2002年1月8日

《“万论皆备于我”的奇文共赏》

《鲁迅没有离我们远去——兼谈鲁迅与赛义德》

《白发考生忧喜录》

《也说“胴体”及其它》

《假文凭泛滥的经济学分析》

《国家承认学历还是社会承认学历?》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