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名刹、高僧简介(四)

  55、扬州市大明寺

  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西北的蜀岗中峰上,唐开元年间律宗著名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前,住持此寺。为中日佛教文化关系史上著名古刹,在国内外具有深广影响。是国家首批确定的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和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大明寺建于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故称大明寺。隋仁寿元年(601),文帝杨坚六十寿辰,诏令在全国三十个州内立三十座塔,以供奉舍利(佛骨),其中一座建立在大明寺内,称“栖灵塔”,寺从塔名,故“大明寺”又称“栖灵寺”,又因大明寺在隋宫、唐城之西,亦称“西寺”。唐天宝二载(743),大明寺律学高僧鉴真大师应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的邀请,为弘扬佛法,首次筹划东渡日本。其后历经十年艰险,先后五次失败,终在唐天宝十二载——日本天平胜宝五年(753),东渡成功。 唐会昌三年(843),栖灵塔遭大火焚毁。会昌五年,武宗诏令毁全国大寺四千余所、中小寺院四万余所,佛教徒称之为“会昌法难”,大明寺未能免于此难而遭毁坏。唐末吴王杨行密兴修殿宇,并更名为“秤平”。宋景德年间,僧人可政化缘募捐。集资建塔七级,名“多宝”,真宗赐名“普惠”。但寺庙直至至明初仍沿称”大明寺”。明英宗天顺五年(1461),僧人智沧溟决心重建庙宇,经师徒三代经营,规模渐复;后经变乱,塔寺又再度变为荒丘。万历年间郡守吴秀建寺复垲。崇祯年间巡漕御史杨仁愿又重建寺庙。清康熙、乾隆二帝多次南巡维扬,寺庙不断增建,规模逐步宏大,光禄寺少卿汪应庚费力颇多,大明寺遂成为扬州八大名刹之首。雍正帝曾题联“万松月共衣珠朗,五夜风随禅锡鸣。”乾隆帝曾题额“蜀冈慧照”,题联:“淮海奇观别开清净地,江山静对远契妙明心。”清廷因讳“大明”二字,曾沿称“栖灵寺”。乾隆三十年(1765),当高宗第四次巡游扬州时,御笔题书“敕题法净寺”。咸丰三年(1853),法净寺毁于太平军与清军之兵燹。同治九年(1870),盐运使方浚颐重建。民国二十三年(1934),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邑人王柏龄(字茂如)一度重修寺庙。民国三十三年,大明寺住持昌泉禅师与程帧祥募集资金,由王靖和董理工程,重修庙宇佛像。1951年修建寺庙。1957年8月,法净寺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又重修寺庙。1966年,文革浩劫时期,“红卫兵”以破四旧为名,要砸烂寺庙佛像。出于周恩来总理的电谕,要坚决保护大明寺文物古迹。地方政府采取封闭庙宇的措施,因此寺庙才幸免于难。1973年,鉴真纪念堂建成。1979年3月,寺庙全面维修,所有佛像贴金箔,此后至今寺内香火不断,中外宾客云集于此以祈求吉祥。1980年,为迎接鉴真大师像从日本回扬州“探亲”又将“法净寺”复名为“大明寺”。1995年恢复建设了气势雄伟的栖灵塔,还建成了藏经楼、卧佛殿、钟鼓楼、僧寮等一批建筑,使寺院规模和形制得到扩大与完备,伽蓝风貌焕然一新。

  而今的大明寺建筑,主体建筑多为晚清风格,从牌楼、山门殿兼天王殿、大雄宝殿等主体建筑布置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并依山势由低向高逐渐登升的布局看,它与中国寺院建筑的传统程式是一致。近30年来,又陆续增建鉴真纪念堂、藏经楼、卧佛殿等建筑,错落于大明寺东园中,则又是另一种风光,尤其是重建的栖灵塔,在东园的偏南处突兀而起,高耸云霄,塔前有钟楼、鼓楼互为犄角,与居北处的一组建筑群相呼应,匍匐于栖灵塔四周,若众星拱月,辉映成趣。踏上苍松翠柏掩映的百级石阶,可直达大明寺。

  大明寺门向南,门前建有一座古朴的牌楼,四柱三檐,斗拱托顶,仰如华盖。青瓦朱柱,翘角飞檐。上方正中篆书“栖灵遗址”四字额,为民国初年盐运使姚煜手书。寺门两序墙八字向,左序东折墙壁上嵌雍正年间石刻“淮东第一观”五大字,书法由金坛蒋衡(湘帆)书写。右序西折墙壁上嵌石刻“天下第五泉”五大字,据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中引用刘伯刍的话,将国内最宜煎茶的七处著名水源评定等次,列大明寺泉为第五,故有此刻。书法由金坛王澍(虚舟)书写。过牌楼,穿广场,拾级而上,即步入大明寺的山门殿兼天王殿。此殿开大门三洞,正门上端嵌集《隋龙藏寺碑》“大明寺”三字石额。出得门来,便是一个深1米、宽5米的扁形空间,空间北端有一道高约2米余的坡势,沿坡有15级石台阶。足踏阶石,攀登而上,阶尽头即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坐北朝南,大三开间,总面阔19米,其中明间6.1米,次间各4.45米,边间各2米。总进深16米,廊檐宽3米。屋顶为三重檐歇山顶,灰瓦屋面,镂空花脊。迎面嵌砖刻“风调雨顺”四字,背面嵌砖刻“国泰民安”四字。

  在以大雄宝殿为主体的南北中轴线的偏东位置上,也形成了一个南北中轴线的建筑群体,它就是以鉴真纪念堂正殿作为主体建筑的一个群体,设计精妙,构制完美,堪称近今建筑的精品。

  大明寺藏经楼面南,二层五楹,九架梁,单檐硬山,前有卷棚廊,大厅内顶棚作藻井状,每一方格中彩绘盘龙图案,显得威严隶穆。镂空花脊,屋脊之上,阳嵌“法轮常转”四字,阴刻“国泰民安”四字。藏经楼正厅玻璃龛内供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白玉坐像,佛龛前方下设宝座,宝座前置香案一张,上置佛像、香花灯烛等。此处为方丈或法师弘扬佛法、宣讲佛经之所。藏经楼二楼为藏经处,置高3.5米、宽1.8米的大型书橱10张。内藏乾隆《大藏经》、《佛光大藏经》、敦煌《经卷》等诸多佛教典籍。

  其中鉴真佛教学院经国家宗教局批准设立,由江苏省佛教协会主办,是全国性宗教本科院校。

  大明寺的名胜古迹,多错落于西园中。西园亦称御苑、芳圃,位于平堂西侧,故名。清乾隆元年(1736)汪应庚筑,此后历有修缮,至1999年,日臻完善。西园占地数十亩,中部一泓池水,碧波涟漪。四周内阜起伏,层峦叠翠,植物品种丰富。建筑依山傍水,有康熙御碑亭、乾隆御碑亭、第五泉、待月亭、芳圃假山、鹤塚、听石山房、船厅、天下第五泉、美泉亭、平山堂、谷林堂、欧阳祠、平远楼、印心石屋、佛光宝殿等名胜古迹。亦有汪懋麟、石涛、李炳、诗僧行吉、慧琳、熊成基、能勤、瑞祥等历代名人墓葬于此。诸多古树名木的长期精心保护,也是大明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重要见证,是其山水清秀、风光雅丽的有机构成。

扬州大明寺

  鉴真纪念堂

  位于大雄宝殿之后,1980年,为迎接鉴真大和尚坐像从日本回国巡展所建。

  鉴真,俗姓淳于,江阳(今江苏扬州)人,生于唐武则天垂拱四年(688),圆寂于代宗广德元年(日天平宝字七年)(763),享年75岁。鉴真14岁出家,从大云寺智满禅师为沙弥。18岁从道岸律师受菩萨戒,立志舍身,弘扬佛法。20岁随道岸西游二京,究学三藏。21岁在长安实际寺随弘景律师登坛受具足戒。道岸、弘景皆律宗巨匠,精通“五明”,鉴真遂能在佛经义理、戒坛讲律、焚声音乐、庙堂建筑、雕塑绘画、行医采药、书法镂刻等方面多所领悟,时有进益。此后,更从高僧融济、义威、远智、大亮、全修、慧策等请教,不囿于宗派门户,遂能博学益智,境界高远。27岁回扬州大明寺,兴戒坛、缮道场、建寺舍、造佛像、修塔宇、讲法诵经、写经刻石、广施医药、普济众生,不遗余力。46岁继道岸、义威之后,为一方宗首、持律授戒,独秀无伦,前后授戒度人略计四万有余、泽及遐迩,道俗归心,仰为“江淮化主”。

  天宝元年(742),鉴真55岁时,日本学问僧荣睿、普照来扬州大明寺祈请僧人“东游兴化”,众僧以路遥涉险而默然无应。鉴真曰:“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遂概然应允。自天宝二载起前后五次“东渡”,或由于官府阻挠,或由于浪击船沉,或由于僧众护田,均未获成功。并于第五次东渡时双目已染疾失明,虽屡遭失败但东渡意志弥坚,誓曰:“为传戒律,发愿过海,不至日本国,本愿不遂。”天宝十二载,时鉴真66岁,日本国“遣唐使团”再次来扬州延其东渡传律,是年十月十九日夜,鉴真一行24人从龙兴寺出发,乘舟沿长江至苏州黄泗浦转登日本使船,于十一月十六日出江入海,扬帆东去。历时月余,于十二月二十日抵萨摩国阿多郡秋妻屋浦,次年二月进京(奈良),入东大寺安置。孝谦天皇下诏“大德和尚远涉沧波,来投此国,诚副朕意。自今以后,传授戒律,一任和尚。”并敕授“传灯大法师”位。四月,于卢舍那殿前立戒坛,圣武上皇、孝谦天皇等俱登坛受菩萨戒。寻为沙弥澄修等440余人授戒,又为旧大僧灵福、道缘、忍基等80余人舍旧戒,由鉴真重授具足戒。“从此以后,日本律仪,渐渐严整,师师相传,遍于寰宇。”乾元二年?日天平宝字三年(759),鉴真率弟子普照、思托等在奈良建成唐招提寺,并由东大寺移居于此。经营既久,佛光普照,遂成日本律宗之祖庭,而鉴真亦有扶桑律宗太祖之称。

  鉴真精“医方明”,学养素深,济人无数。淳仁天皇使其辨药之真伪,他一一以鼻辨之,一无错失。及光明皇太后不豫,唯鉴真所进医药有效。鉴真还著有《鉴上人秘方》。惜书已失传,但尚有少数药方,传授于世。除此,鉴真还将脑中所学,一一传授门徒。鉴真东渡对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影响重大而深远,日本人民称鉴真为“盲圣”、“日本律宗太祖”、“日本医学之祖”、“日本文化的恩人”等,充分地表达了日本人民对鉴真崇敬、膜拜的感情。唐代宗广德元年(日天平宝字七年)(763),弟子思托、忍基等为鉴真膜影立像,豫高二尺六寸五分,“顶骨秀、颧骨张、鼻梁高、唇紧闭、静含睑、浮微笑”,形仪端穆,栩栩如生。同年五月六日,结跏趺坐,面西而化。

  鉴真纪念堂由陈列室、门厅、碑亭、正殿四部分组成。其中以正殿为鉴真纪念堂的主体建筑。正殿内藻井彩绘莲花图案。正中须弥座上供奉鉴真坐像。鉴真坐像前供案上置有日本裕仁天皇所赠铜制香炉。正殿两壁悬挂四幅大型绢本画,绘有鉴真生前主要活动地:陕西西安大雁塔、广东肇庆七星岩、日本秋妻屋浦和奈良唐招提寺金堂。1980年,赵朴初会长为迎接鉴真大和尚坐像回国巡展,题“风月同天”石额,置于鉴真纪念堂正殿东侧面西牖门之上。此牖门乃日本国宝鉴真坐像回扬“探亲”时,通往鉴真纪念堂正殿必经之处。

鉴真纪念堂

鉴真大师像

  栖灵塔

  该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仁寿元年文帝杨坚六十寿辰,诏令在全国三十个州内立三十座塔,以供奉舍利(佛骨),其中一座建立在大明寺内,称“栖灵塔”。唐代诗人李白、高适、刘长卿、蒋涣、陈润、刘禹锡、白居易均曾登临,并留下千古绝唱。唐唐武宗会昌三年(843)“灭佛”,栖灵塔亦被拆除,大明寺只剩“栖灵遗址”。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僧人可政募集资金建造了一座七级多宝塔。这座塔又于南宋时毁圮。直到1980年,鉴真大师像从日本回扬州“探亲”,各界人士倡议重建栖灵塔,励图宏业。大明寺僧众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经几代住持虔心操作,多方募化资金,并经多方人员研究设计,终使宝塔于1995年岁末落成。塔为方形,九层,为仿木构楼阁式,凸显唐代建筑风格。新建成的栖灵塔气势雄伟,在绿杨城郭的许多地方远远地就能目睹这九级浮屠的风姿。

大明寺栖灵塔

  仙人旧馆

  位于大明寺西侧,是大明寺内著名文物区和风景区,由平山堂、谷林堂、欧阳文忠公祠三部分组成。其院墙上有一八角形门洞,上嵌:“仙人旧馆”砖额,此额乃星悟禅师所题。星悟系宋代文豪欧阳修裔孙,其拓本中有“欧阳子之家”之印章。

  “平山堂”初建于宋庆历八年欧阳修知扬州时,年42岁。公务之余,寄情于山水诗酒,游目骋怀,筑平山堂作讲学、游宴之所,数月而成。因望江南诸山,含青吐翠,飞扑于眉睫而恰与堂平,故定堂名为“平山堂”。北檐下有清光绪二年(1876)林肇元所题匾额:“远山来与此堂平”亦点明含义。山堂建成后,欧公寄书前任太守韩琦曰:“独平山堂占胜蜀冈,江南诸山一目千里”。可见欧公于平山堂前眼界宽广而心旷神怡,欧阳修有《朝中措·平山堂》词,抒发其堂前感受:“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植堂前杨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盅。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这首词后来被人刻石嵌人廊壁。平山堂前筑石台,围以栏槛,欧公亲植柳树,时称“欧公柳”。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山堂朽,工部郎中刁约领扬州事时重修山堂。封闭前庭,改制为行春台。南宋高宗绍兴末年台圮,孝宗隆兴元年(1163)至宁宗嘉定三年(1210)多次兴毁。元代一度荒废。明万历年间,知府吴秀重建山堂。清康熙十二年(1673),刑部主事江都汪懋麟与太守金长真又扩建山堂,并建行春台。康熙帝南巡维扬时,至平山堂题“平山堂”、“贤守清风”、“怡情”、“澄旷”四额,并制《平山堂》诗一首。乾隆元年(1736)又整修山堂,规模益大。为记此事,在平山堂南,东壁面西处有乾隆元年七月两淮都转运盐使尹会一撰并书《重修平山堂》碑石一方。咸丰年间,平山堂毁于太平天国兵燹。

  今日之平山堂是同治九年(1870)盐运使方浚颐重建。其建筑为宏宇敞口,面南五楹,七架粱,前有卷栅廊。在明间北廊柱轴线上设落地罩,从罩到檐柱以北设走廊与“谷林堂”相连。其“平山堂”匾额亦为方浚颐所题。清光绪初年两江总督刘坤一题“风流宛在”,乃追怀欧公韵事而书,书法流畅。其“流”少一点而“在”多一点,以此强调欧公风流仍在。清代彭玉麟有“放开眼界”之匾。1979年又事大修,山堂面目一新。

仙人旧馆

平山堂

  欧阳文忠公祠

  欧阳修在杨州关心民瘼,秤击暴敛,深受百姓爱戴。民感其德,曾建生祠于“旧城”,岁久祠废,后移于平山堂后。乾隆五十八年(1793),盐运使曾按宫廷藏本临摹欧阳修图像悬于壁间,咸丰年间,祠毁于太平天国兵燹。光绪五年(1879),两淮盐运使欧阳正墉集族人白金五千余,以楠木重建今日之欧阳文忠公祠。

  欧阳文忠公祠堂面南五楹,九架梁,单檐歇山。四周皆卷棚廊,挑角正檐,梁柱皆方,迎面装雕花隔门,次间后壁置落地雕花罩格。明间设神龛,龛壁供欧阳修石刻像,此像于光绪五年九月,由欧阳修裔孙江苏侯补道欧阳炳按清宫内府藏本临摹滁州醉翁亭欧公画像;石刻像上方由欧阳正墉临摹乾隆壬申年(1752)为欧阳修画像题之御书。欧阳修石刻像与题书由邗江著名石工朱静斋勒石,刀工精微,欧公容颜微笑,胡须纤细有波,加之石面稍凹,刻纹有反光作用,造成远看白胡须,近看黑胡须,此像不仅黑白有变,而且从任何角度看,欧公双目均与观者对视可亲,欧公双足均向观者,栩栩如生世称神品。

欧阳文忠公祠

祠内欧阳修刻石像

  谷林堂

  位于平山堂北处。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二月,苏轼至扬州,时年56岁。八月离任,历时半年。苏轼在任上为纪念前任也是恩师欧阳修在扬德政而建“谷林堂”,堂成后作五言诗曰:“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美哉新堂成,及地秋风初。我来适雨过,物至如娱予。稚竹真可人,霜节已专车。老槐苦无赖,风花欲填渠。山鸦争呼号,溪蝉独清虚。寄怀劳生外,得句幽梦余。古今正自同,岁月何必书。”并以诗的第一、二句的第二个字“谷”“林”作为堂名,宋以后堂毁久不存。清同治九年(1870)盐运使方浚颐在重建平山堂时,在真赏楼旧址处建今之“谷林堂”并题额、题联。其联曰:“遗志在栖灵,稚竹老槐,风景模糊今异昔;开轩偕真赏,焚香酹酒,仙踪戾止弟从师。”额与联今均无存。

  该堂坐北朝南,面阔五楹,七架梁,前后单步梁木构架,前廊置木栏,后为白粉墙,封檐封山。东山墙与大明寺大雄宝殿相连,堂上悬“谷林堂”额,三字系扬州浅刻家黄汉候集东坡法帖。东壁悬扬州书画家李亚如草书“谷林堂”诗,西壁悬《赤壁夜游图》,堂内陈设古朴典雅。

大明寺谷林堂

  56、邗江县高旻寺

  位于邗江县运西乡的三汊河口,是驰名中外的扬州八大刹之一。该寺为我国禅宗道场,与镇江金山寺、成都文殊院、新都宝光寺并称禅宗四大丛林。为国务院1983年公布的全国汉族重点寺院之一。

  高旻寺相传始建于隋朝,其后“屡兴屡废,不易详考”,遍查《江南通志》、《扬州府志》、《江都县志》、《瓜洲志》等地方文献,尚未发现高旻寺创建于隋的记载。惟高旻寺内发现一块“隋文选楼”碑石,署款为:“嘉庆十年乙丑十月,题于袁浦行馆。梅庵铁保。”铁保字梅庵,是清代乾嘉年间与刘墉、翁同龢齐名的大书法家,嘉庆年间曾任两江总督。袁浦在松江县东南柘林镇,产海盐,清代曾设有盐课大使。这里有一种可能性,即铁保应扬州阮元之嘱,在袁浦为文选楼题额,然后由人携至高旻寺,委托寺僧镌石。但碑刻好后一直留置寺内,未能运到扬州。当然也有可能这块碑是后来移置高旻寺的,但无论哪种说法,均与高旻寺建寺无关。对于“古文选楼”,亦有两种说法:一是相传为梁昭明太子编纂《文选》之地;一是明代《一统志》认为:是隋代为《文选》作注对曹宪教授生徒之地。二者亦均与高旻寺无涉。一九七四年台湾出版的《中国佛学人名词典》中,附录《历代塔寺道场略志》,则说高旻寺为“六朝梁时创建,屡毁屡兴,且数易名号,现址修于洪武间,(天)启、(崇)祯之际,密云门下主其丈席,乃转兴。入清,天慧禅师入主,顿见昌大,清严闻于四方。”现在有据可考的是:据高旻寺僧昭月写的《天中塔记》:高旻寺天中塔系由吴惟华创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然后,因塔建寺,营建梵宇三进为庙,庙亦以塔命名为“天中寺”。高旻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重建,康熙并赐额“高旻寺”。“旻”,意为秋季的天空。汉王逸赋《九思?哀岁》有“旻天兮清凉,玄气兮高朗”句。寺名高旻,就是指登天中塔而天清气朗,开人襟怀。今山门“敕建高旻寺”为康熙手书。乾隆六次南巡,均曾于高旻寺行宫中驻跸。乾隆、嘉庆年间,是高旻寺的中兴鼎盛时期。道光以后,即逐渐式微。特别是咸丰三年至六年(1853—1856)之间,高旻寺和行宫全部毁于兵火。旧时宫室,几乎荡然无存。同志年间到光绪初年,相继在寺僧严光(名明)和尚及其法徒理论和尚的住持下,募建殿堂,恢复庙宇。寺内存至近代的主要殿宇及亭台僧舍,多数都是这一时期建筑的。光绪中叶,在月朗和尚的住持下,继续有所增拓,建造了御云楼等建筑,使高旻寺重新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只是天中塔一直未能复建。

  “文革”中,高旻寺被红卫兵全部毁坏,文革以后部分恢复,但寺内主要景点文物天中塔和铜殿今已不存。

  高旻寺景区有寺院和行宫两部分。寺庙现存古建筑有老禅堂、念佛堂、藏经楼、玉佛堂、西楼、水架凉亭和寮房等。寺里的建筑也是一派皇家气度。1990年新建禅堂一座,高18米,呈不等边八面体近圆结构,建筑面积365平方米,外观雄伟,内室宽敞,集古今建筑特色于一炉,系香港陈鸿琛居士投资50万元兴建。于1996年全部完工的大雄宝殿,长40米,宽33米,高30米,面积1320平方米。里面是十六罗汉而不是十八罗汉,弥勒佛背后并没有韦陀护法。

  高旻寺为我国著名禅宗道场,与镇江金山寺、成都文殊院、新都宝光寺并称禅宗四大丛林。建寺以来名僧辈出:近代名僧来过禅师曾作《高旻九祖像赞》,首列玉琳国师。玉琳国师,即通秀禅师。通秀为江阴人,俗姓杨,十九岁出家,曾住浙江武康的报恩寺。清顺治十五年(1658)奉诏入京,在万善殿说法。帝亲临听问,并赐以“大觉禅师”之号。不久,留弟子茆溪行森在京而归。翌年受封“大觉普济禅师”,受赐紫衣。顺治十七年,帝建坛选僧受菩萨戒之时,特请通秀为本师,并加封“发觉普济能仁国师”。曾在内廷说法,撰有《客问》一篇,帝命大学士金之俊附注并序刊行之。后回西天目山,卒于淮安慈云庵。《高旻九祖像赞》赞曰:“高旻永证紫袈裟,圣渥优隆庆钵华。任是君臣尤叩首,萸湾也属国师家”。通秀可能曾于顺治十五年至十七年间住持高旻寺(当时为塔庙)。高旻寺第一代住持为纪荫法师,事迹已如前述。此后,雍正十二年由节祖门人应宗和尚接任住持,不到一年圆寂。继由南祖门人定中和尚住持,仅四五月亦圆寂。雍正十三年十一月,始由天慧和尚住持。天慧和尚名实彻,兴化人,俗姓唐。十九岁出家,当了近三十年行脚僧,到雍正十一年(1733),以大觉普济能仁国师法裔应诏入禁廷奏对,与雍正帝讲道十分契合。因赐给紫衣,受命出主磬山崇恩寺(雍正赐名圣月寺)。十三年冬,复奉雍正遗命为高旻寺住持。他在高旻寺阐扬宗旨,很有建树,受到各大丛林的推崇,被尊为天祖。天慧和尚圆寂于乾隆十年(1745)。嗣天慧住持的是际圣和尚。际圣字了凡,浙江海宁人,俗姓薛,父名觉源。据记载,际圣出生后不笑不啼,五岁始能言,十三岁便怀出世志。二十岁左右投中岩寺慧初和尚出家。曾在天目山紫竹林结一茅屋,闭门修行。后入高旻寺,为天慧和尚法徒。天慧圆寂后,际圣住持高旻,寺院得到进一步振兴,四方僧众,纷来皈依。际圣和尚著有语录六卷,今不可见。继际圣者为昭月和尚(名贞)。他于乾隆年间主高旻寺丈席多年,守戒律,阐宗风,名振遐尔。当时无锡南禅寺有静荪和尚(号雪舟),主南禅讲席,与昭月和尚齐名,被人称为“南禅北昭”。来果禅师在像赞中说:“泼天门户,全丈此老担承,二十九年,尽力续佛慧命”,“操家置业,远播风规”,对他的评价极高。昭月的继承人是位著名的诗僧,名达澄,字如鉴,号古光,又号清凉上人,上元宓氏子。达澄童贞之时,便已慧照惊人,十二岁即从修竹庵无瑕和尚出家,二十岁受戒具于隆庆寺岫雯禅师。后闻高旻寺昭月贞公道行精深,远近归仰,因往参禅。宗旨不殊,因缘有旧,从此便驻锡高旻寺,并继昭月成为高旻寺住持。吴锡麟在《如鉴大师塔铭》中说:“高旻寺当南北之冲,为士夫往来之会,势不能闲如野鹤,懵如痖羊。师乃以本色柱山,以实力学道”。由于他天性超凡,道风秀世,一诚应物,众妙会心,与当时文人明士禅餐酬酢智杖招邀,交游很广。如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桐城代表人物姚鼐(字姬传)、诗人和历史学家赵翼、文学家王文治(字梦楼)太守、学者洪亮吉(字稚存)、彭绍升(号尺木)居士等君与订方外交,互赠唱和诗甚多,记录了他们之间的文字因缘和深厚交谊。如鉴喜种牡丹,赵翼在《高旻寺鉴公房夜看牡丹》一诗中调笑谐,称之为“老僧深夜对红妆”,可见他们是十分稔熟的知交。如鉴还曾在寺内放生河上筑绿阴山房,作为游息之所,与王文治、洪梧等文人名士清谈赋诗,互有唱和,亦称一时之盛。如鉴著有语录二卷,诗集一卷,今均不存。如鉴生于乾隆十九年(1754)九月,示寂于嘉庆八年(1803)八月。世寿五十,僧腊(出家年岁)三十八。据说,如鉴死后十年,他的弟子悟成和尚于嘉庆十八年为他建塔,打开墓龛,遗体依然完好,颜色如常。

邗江县高旻寺

  塔湾行宫

  康熙、乾隆南巡时驻跸之地。康熙帝于一六八四年和一六八九年曾先后二次南巡,均未见有驻跸高旻寺的记载。曹寅(《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和苏州织造李煦(曹雪芹的舅祖)以及两淮盐商为了讨好康熙皇帝,于康熙四十二年起,在高旻寺西修建行宫。据曹寅于康熙四十三年十二月初二日的奏摺称:“所有两淮商民顶戴皇恩,无由仰报,于臣未点差(指赴两淮盐运御史任)之前,敬于高旻寺西起建行宫。工程将竣,群望南巡驿,共逐瞻天仰圣之愿”。康熙帝在奏摺上硃批:“行宫可以不必了”。但并未严加制止,实际上是默为赞许的了。修建行宫花费之巨和宫室的奢靡华贵,正如诗人张符骧写的《竹西词》中所说:“三汊河干筑帝家,金钱滥用比泥沙”,“想到繁华无尽处,宫灯巧对梵灯红”。康熙四十四年(1705)春,第五次南巡,驻跸新建的行宫。由于新建宫室大大超过了原寺的殿宇,以至康熙几乎把高旻寺当成了一座新建的寺庙。他在赐纪荫和尚的诗里就说:“春梦深沉新刹中,陡闻清磬在林东。”称高旻寺为“新刹”,正是他直观感觉的一种自然流露。

  康熙三十八年(1699)是第三次南巡。当时距天中塔的建成才四十四年,修塔工程不大。两淮盐商以其雄厚的财力,加之由江宁织造曹寅(《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和苏州织造李煦(曹雪芹的舅祖)总负责,因而很快就修缮完毕,并且大大扩建了塔庙。康熙四十二年第四次南巡时大加赞赏,因赐名高旻寺。康熙四十三年御制《高旻寺碑记》中说:“朕自三十八年奉皇太后鸾舆偕行,晨昏侍养。视河既毕,勉从舆请,济江而南,览吴会民生风俗。见茱萸湾塔岁久寝圮,联欲颁内帑略加修葺,为皇太后祝厘。而众商以被泽优渥,不待期会,踊跃赴功,庀材协力,惟恐或后,不日告竣。旧刹式廊鼎新,壮严宏敞,兼以?飞杰阁,凭高四眺,临大江,通南北。因书额赐之曰:高旻寺。勒文于石,垂示久远。”康熙这次南巡回京,又将皇宫内的一尊脱纱药师如来泥金佛像赐给高旻寺供奉,并派学士高士奇和内务府丁皂赉送金佛到高旻寺。上文所引康熙所作的《高旻寺碑记》,也是回北京以后写的。康熙帝在曹寅于四十三年十月十三日的奏摺上硃批道:“高旻寺碑文已写好,尔即觅善刻之手,着速摹勒进呈”。碑文送到扬州以后,曹寅复于十二月初二日的奏摺上向皇上秉报说:“臣寅复于十二月初二日谨率僚属商民等,欢呼动地,仰瞻圣孝帝训。……臣寅随遴选臣工,与高士奇等指建碑亭处,将石细加磨磷,用心摩勒,俟镌完拓进呈御览”。为了安置御赐金佛和碑石,曹营又在高旻寺的正殿后面建了金佛殿和御碑亭。这时的高旻寺规模已十分宏大,建有大山门、御牌坊、无梁殿、大殿、御书楼(名五云楼)、禅堂、方丈、僧寮、客舍、幽轩,斋堂一应具备。层楼杰阁,参差耸立河干。又与李煦等率地方文武官员和商民人等迎请马迹山高僧纪荫前来主持该寺,将此事奏明康熙皇帝。纪荫和尚便成为高旻寺的第一代住持僧。塔湾行宫奢华的供张,甚至使康熙皇帝自己也感到不安,使他想到了汉文帝筑惜露台,花费百金,曾被后世议论;想到隋炀帝沉湎扬州之乐而江山易主,因而不无自我表白地写下了《述怀近体诗》并序。他在序里写道:“每至南方,览景物雅趣、川泽秀丽者,靡不赏玩移时也。虽身居九五,乐佳山水之情,与众何异!但不至旷日持久,有累居民耳。所以一目即过者,亦恐后人借口实而不知其所以然也。至于茱萸湾之行宫,乃系盐商百姓感恩之诚而建,虽不与地方官吏,但工价不下数千。尝览汉书,文帝惜露台百金,后世称之。况为三宿,所费十倍于此乎?故作述怀近体一律以自警,又粘之壁间,以示淮扬之众。”诗云:“又驻塔湾见物华,先存?屋重桑麻。惠风遍拂维扬市,沛泽均沾吴越家。作鉴道君开艮岳,长嘘炀帝溺琼花。浇胸经史安邦用,莫遣争能纵欲奢。”

  为了嘉奖曹寅等人修建行宫的劳绩,康熙帝在这次南巡途中,即于四月三日传谕:“前经降旨,命盐商修建宝塔湾之塔,后立即建成。而并未降旨命建联宫室,亦在塔湾西建成宫室。此皆盐商自身出银建造者。著问曹寅,彼等出银若干,议奏给以虚衔顶戴。况且我们在外口建房之人及捐助银两者,也已议叙给予加级。曹寅、李煦、李灿既皆捐助银两,著议给彼等职衔。黄加正既亦出过力,著一并议奏。钦此钦遵。”四月五日,内务府等衙门即保奏:“曹寅等在宝塔湾修建驿宫,勤劳监修,且捐助银两。查曹寅、李煦各捐银壹万两。彼等皆能尽心公务,各自勤劳,甚为可嘉。理应斟酌捐银数,议叙加级,惟以捐银数目过多者,不便加级。因此,请给彼等以京堂兼衔:给曹寅以通政司衔;给李煦以大理寺卿衔;给李灿以参政道衔。通州分司黄加正,于修建行宫时既很勤劳,请加二级;台州分司刘日辉、淮安分司金浩林,来文中亦称勤,请给刘日辉、金浩林各加一级”。康熙当日便批“钦此”二字,表示同意。实际上,康熙对曹寅等人的奖赏远不止于此。在经济上,为了补偿修建行宫和历次接驾花费的亏空,从康熙四十三年起直到曹寅死时,让曹寅和李煦二人隔年交替做两淮盐运御史。两淮盐务是国家税收的大宗,盐务大臣从中所得,也是世所共知的。在政治上,对曹寅等人也更加信任,江南事无巨细,都由他们向皇上密奏。曹寅死后,康熙即命其子曹颙接任江宁织造。二年后,曹颙又死。康熙又命曹寅的侄子曹頫(曹雪芹之父)过继为子,仍袭江宁织造之职。这些,都是康熙给与曹寅的“特恩”。

  乾隆六次南巡,每次南巡驻跸高旻寺行宫。其路线皆是先到高旻寺,次日方骑马入扬州城,再乘船游平山堂等处。他在《自高旻寺行宫再游平山堂即景杂咏六首》诗的自注中说:“是日自高旻寺行宫策马度郡城,至天宁行宫,易湖船。归亦仍之。以马便于船,且百姓得以近光也”。驻跸高旻寺行宫时,每次都要把康熙那首述怀近体诗并序拿出来读一番,表示不忘圣祖力崇节俭的煌煌圣训,并且要依韵和诗一首。康熙的诗用上平声六麻韵,因此,乾隆在第六次南巡时写的六韵赓麻诗中说:“最古行宫朴不华,奎章拈韵六之麻。一心无系于何系,四海为家此即家。熟路重来识堂构,行春宁为赏烟花。庸歌六度依成句,奋笔于斯兴正奢”。高旻寺既有宫室的富丽堂皇又有寺院庭院的清幽别致,所以,乾隆住在高旻寺行宫竟产生了流连忘返的心情。他在二十二年春夏之交南巡返京时再驻高旻寺时写的《高旻寺行宫即事》一诗中,就透露了这种心情:“塔影遥瞻碧水隈,北来驻跸又南来。风光一日更春夏,俯仰几时经往回。燕蹴残红点瑶席,鹤行浓绿印苍苔。江城畹晚犹牵兴,堤外兰舟且漫催。”。乾隆历次为高旻寺书写的扁额有:江月瀓观、邗江胜地、江表春晖等。书写的对联也很多,如乾隆十六年写有“潮涌广陵,磬声飞远梵;树连邗水,铃语出天中”、“众水回环蜀冈秀,大江遥应广陵涛”、“碧汉云开,晴阶分塔影;青郊雨足,春阳起田歌”。乾隆十七年写有:“法云回荫莲华塔,慈照长辉贝叶经”,“塔影便是广长舌,香篆还成妙曼云”。乾隆三十年写有“绿野农欢在,青山画意堆”。乾隆四十五年写有“清风明月取无尽,山峙川流用不穷”。乾隆四十九年写有“宇宙以来此山色,冲融之际荡烟光”等等。此外,乾隆还在四十五年南巡时将他所撰的《广陵涛疆域辨》一文书赠高旻寺。

  清代高旻寺和行宫的范围,较今高旻寺所占地面稍大,但行宫占地约五分之四,寺院仅占五分之一左右。而且,行宫大宫门居中,高旻寺在行宫东侧,又比行宫围墙东南角后缩数丈,处于从属地位。行宫在高旻寺之西,有高大的围墙与寺院隔开,夹巷的前段和后段,各有大门和过道,分别与寺院的前后两院相通。行宫内又分东西二院,东院建宫室,西院为花园。宫室四周复有围墙,而以大宫门居其中。大宫门对面,有大影壁。入大宫门,院内宫室又以围墙分为三路:中路入垂花门,建有前殿、中殿、后殿三座。东路最前朝房和茶膳房,次为书房,书房向北,入东垂花门,门内依次建有正殿、后照殿和照房。西路最前亦为朝房和茶膳房,次为书房,向北入西垂花门,有一小建筑群,自成院落,是为三机房。三机房后建有卧碑亭一座。宫室西出西套房,即临水池,池上有岛,岛上建戏台,为皇帝和随从们看戏娱乐的地方。岛的东、南、西三面,均有桥通岸上。以东面一桥较大,桥上建有桥亭。在池的四周,植奇花异木,叠假山怪石,建有万字亭、箭厅、石版房、歇山楼等建筑,构成一所清幽别致的花园。

  高旻寺和行宫的总体布局和主要建筑,大体完成康熙四十年到四十六(1701—1707)间。后来,雍正十二年(1734)曾奉旨有一次规模较大的修缮。乾隆历次南巡前,也都有所维修和扩建。但历次修建,都未改变原有的格局和基础。变动较大的是池中岛上的建筑。乾隆八年修的《江都县志》所绘高旻寺图,岛上仅有疏篱、垂柳、竹林、茅舍,尚无戏台,可见戏台当为乾隆年间所建。

《乾隆南巡江苏名胜图集》中的高旻寺行宫图

金今发现的《高旻寺行宫图》题跋

  天中塔

  修建早于高旻寺。天中塔系由吴惟华创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修建,然后,因塔建寺,建起同名的天中寺。吴惟华,顺天人,明末诸生。降清后,因随征太原等地有功,封恭顺侯,官至户部右侍郎。后来,先后因为贪婪失职和交结内监等罪,几次被论处死刑,均得宽免。因为他曾任漕运总督,常至扬州,又笃诚信佛,故有在三汊河建天中塔之举。至于塔址的选择,一方面可能与他总督漕运有关,另一方面是堪舆家认为,在三汊河建塔,可以镇锁江河,免除水患,有益扬州。这在后来李楷所作的《天中塔赋·序》中,说得很清楚。

  三汊河自建天中塔后,被称为宝塔湾,简称塔湾。登天中塔可以“南眺金焦诸峰,北枕蜀冈之麓”,而成为淮南胜地。天中塔也成为高旻寺的主体建筑和重要标志。香客游人至高旻寺,必登天中塔。寺僧对于天中塔也竭诚供奉,晨昏洒扫。嘉庆年间的住持僧方聚法师曾有《浴塔诗》纪其事道:“晓起招淄侣,层层汲水浇。净光生七级,绀影耀重霄。宝鼎香缥缈,金铃语寂廖。云山凭纵目,万里海天遥。”据昭月和尚的《天中塔记》所载,高旻寺内天中塔曾倒塌重建过一次。乾隆三十六年(1771)夏天,寺僧发现天中塔层层渗漏,即向河督高晋、盐宪季质颖禀告。二官随即委托两淮运宪郑大进于七月初三日到高旻寺勘查,制定维修方案和预算。但七月五日突然刮起一场风暴。将塔顶中柱吹断。金顶、轮套等件尽行坠落,层层打损塔身。当年,两淮盐商就集资重新修建。新建工程从十月初三兴工,十二月初八铸造仰莲轮套和金顶。次年二月初十日竖立塔心中柱,三月十七日上顶合尖,历时半年,新塔建成。到道光二十四年(1844),新塔再次倒塌。天中塔自顺治十一年建成到乾隆三十六年倒塌,其间经历一百一十七年;第二次建成到道光二十四年倒塌,其间经历七十三年。总计前后天中塔存世共一百九十年。

  57、句容县隆昌寺

  又名慧居律寺,位于句容县西北的宝华山顶,近代影响最大的传戒道场。为现今国内保存完整的最大的律宗道场。据闻说全国有70%左右的僧尼来此受过戒,其受戒仪式比之高等学府授予学位还要隆重、庄严。据云,此戒台已“得戒僧徒遍于天下,以数十万计。”凡在此受戒取得隆昌寺戒牒者,走至全国名山、古刹都会受到热忱接待。于是,隆昌寺不仅闻名全国,而且在东南亚佛教界享有盛誉,一些名刹的住持、长老也曾在该寺受戒度牒。

  隆昌寺开创于南朝梁代(502—557),原为禅宗道场。齐、梁间宝志公曾在此弘法;距今已有近1500年历史,其后几经兴衰,明嘉靖年间,由普照禅师复建宝华庵;明神宗万历年间,由妙峰法师主持道场,明神宗赐额“护国圣化隆昌寺”,并敕建铜殿,崇祯十二年(1639),宝华山改禅宗为律宗。此前在中国各地曾有过不少著名的律宗道场,如泉州开元寺、杭州昭庆寺、北京戒台寺等分别是盛唐、五代、北宋、辽代的古律宗道场,名重一时,但至元、明便先后衰落。崇祯十一年(1638),三昧大师在登宝华山,次年开创律宗道场,为宝华山律宗初祖,故宝华山在中国律宗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担当起中兴衰颓的律宗的历史使命。乾隆下江南曾先后六次登宝华山,为隆昌寺全盛时期。

  隆昌寺寺院号称有九百九十九间殿宇。坐南朝北,山门朝北开,庙大门小。从大雄宝殿纵轴线向前延伸到大悲楼(韦驮殿)一侧是东寮房,另一侧是西寮房,其结构方正,对称严谨,主次分明,回廊环绕,称之为四合大院,其建筑面积有7240平方米,使用面积5725平方米。沿着北端西侧向东建造的有斋堂、下客堂小院、戴季陶小院、“戴母”小院、戒堂小院、铜殿和无梁殿小院,还有祖祠堂和师姑楼小院,这七个小院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方形庙宇,院中套院,亭台楼阁布局合理,所设置门道回廊相随,院与院相通,非常巧妙。这种组合布局,主要是与律宗道场传戒所设十四个堂口有关。从布局来说,它有灵活多样的变化,适合传戒多种功能的需要,气势宏伟而又极其庄严,井井有条地表现了传统的理性精神;在空间上取得了高低错落有致、虚实对比强烈的艺术效果。从总体来看,它的功能、造形、大小与装饰如同宫殿,但又不失庙宇的风格,是一种“方形廊院制庙宇”建筑群。在造型艺术上,处处可见中华民族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例如:山门、无梁殿屋脊采用宋朝(宋式)建筑升起的做法,即整个正脊为一条曲线,正脊的两端鱼尾往上翘,显得高贵华丽。在1980年修复时,其正脊采用“清式”形成一条直线,两端装饰龙吻,显得高大气派。又如,大雄宝殿,韦驮殿等等,其下重檐的外檐卷棚,采用“宋式”即以砖代替木板,不易潮朽。

  其山门与其它寺院迥然不同,相异有三奇。一是山门面北偏东,朝着当年皇上从江边登岸临幸此山的方向;二是山门窄小而幽僻,一人略宽,二人并肩则挤,以显示佛教戒律森严,僧人平日不可随意出入;三是门槛特高,原先门槛近二尺,以示寺院等级,现为方便游客,改制降为原来的一半。以上三个特点,以致有诗叹曰:“围着庙宇转,不见有山门;听得念经声,不见僧人影”的感喟。山门正中,上悬赵朴初先生亲笔书写的“护国圣化隆昌寺”的匾额。进入山门右拐,来到一个偌大的四合院,分别座落着普贤无梁殿、铜殿、藏经楼、文殊无梁殿、方丈楼、观音阁、乾隆行宫等建筑,大小错落有致,无不金碧辉煌。然而给游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供奉在大雄宝殿里的那尊“天坛大佛”母佛。据云,香港那尊“超越千古,光辉万世”的铜铸大佛的原型,就源于此尊母佛。巨大的佛像面示微笑,眉如新月,莲眼低视,双耳垂肩,慈静庄严,神韵非凡。戒坛堂里有堪称“天下第一”之戒台,乃此寺精华。戒台占地约二十多平方米,略成方形,分上下两层,白玉石砌造。底层高二尺,四周镌刻流云图案;上层高五尺,沿边为莲花瓣石雕,各有进出口。沿石阶登戒台,想必众僧在此受戒,如临祥云烘托之上莲台,欲欲飘仙,周边一些佛教国家的僧侣都曾向寺院赠送过玉佛、石佛和铜磬等法器。

  宝华山隆昌寺,隆昌寺的总体造型艺术,体现了明清朝代的建筑优点隆昌寺的建筑绝大部分为木结构,由台基、墙体和屋顶三部分组成。主要殿堂墙体,是青砖“一顺丁”排列砌法,即磨砖对缝的“干摆墙”砌法,每块砖都要经过细磨加工,大小一样,不得破损,并编成序号。此外还有“三顺丁”砌法。墙体有防寒、隔音和对木架起支撑作用庙宇砖雕艺术精湛,佛像座下的莲花座、戒台下部的底座、山门石鼓下部、铜殿的台明底部以及律宗墓山见月和尚塔,主要的石碑底部都有须弥座,都是石雕艺术品,做功细致精湛。除此之外,还有砖雕艺术佳作,其中无梁殿砖雕艺术尤为突出,造型小巧玲珑,结构严谨,以砖代木,无梁无柱,风格古朴,雕刻精美。

  隆昌寺中,以铜殿、石戒坛最负盛名。

隆昌寺山门

赵朴初题额

  石戒坛

  是寺庙放戒时用。相传释迦牟尼佛歇宿在卫国(今尼泊尔)祗园时,不少比丘闻风而至,乞求佛为自己授戒。释迦牟尼佛遂让弟子在祗园院外的东南处置一高台(佛门称此台为坛),作为给众比丘的授戒之所。佛祖的话自然是至高无上的法旨,当时西方16国的僧院随即兴起高台戒坛来。

  据《中国佛教史》载,我国的第一个石戒坛是终南山的道宣大和尚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在净业寺首建的。道宣一直被认为是佛教律宗之祖。不过清人王既在《戒坛赋》中写道,昔人僧人在修建南京大后报恩寺时,发现塔中藏有一铁匣,匣内保存着一幅《宝志戒图》,坛高三阶,宝志踞上座,镇江金山寺的祜律师侧坐在尊证师席。这和《中国佛教史》的说法有悖,也和见月留下的史料不同。宝华山的第一代祖三味和尚曾于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在隆昌寺立了第一个戒坛,这戒坛是木制的,他当就坐在这木戒坛上为僧众授过戒。三昧的法嗣见月于清康熙二年[1663]三月二十六,决定在隆昌寺院外的东南处建造一座永久性的石戒坛,次月的廿日,正值石戒坛奠基之日。这天初夜,细雨晦螟,山岚迷障。忽然间“坛殿交光五色,直冲云霄。峰峻显翠,万松环抱,群楼朗如白昼,经时始散”这石戒坛相传是按佛祖在卫国祗园的遗制建造的,当时是在隆昌寺的外面,大约也是在露天。后来隆昌寺的规模愈建愈大,才被圈入了寺院之内。戒坛殿似乎也是若干年后才筑成的。当时,见月为砌石戒坛吃了许多辛苦,连戒坛周遭的花纹也是他亲手绘在石头上,再请石匠雕刻而成的。康熙、乾隆两位皇帝曾为石戒坛分别题过“精持梵戒”、“精进正党”之匾额,乾隆皇帝还曾撰写过“地控秣金殿香浮华曼动、山蟠句曲石坛月朗戒珠圆”的对联,意境十分优美。清人赵时揖称“宝华山戒坛为天下律宗第一”;薛正平则更进一步,称之为“天下戒坛第一”。可惜这戒坛在“文革”中已被彻底毁坏,今人已无法见其真迹。现存的石坛是1987年宝华山第二期修复工程中,工匠按照原样重建的,戒坛全部采用大理石,石上所雕花纹,系工匠仿照原坛碎石片上留下的花纹绘制雕刻而成的。

2009年10月8日,经中国佛教协会批准,由江苏省佛教协会以及镇江句容宝华山隆昌寺主办的宝华山2009年秋季传戒法会封堂,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多位男众和300多位女众,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成为了该期传戒法会的新戒弟子。

  铜殿

  相关史料表明,明代僧人曾造三座铜殿:一座在四川峨嵋山“金顶”,第三座在五台山显通寺,第二座本来是要送到普陀山,结果却被安置在江苏句容宝华山隆昌寺,明代高僧憨山德清在《憨山老人梦游集》最早记载了此事的缘由:憨山说,他的好友妙峰福登于隆庆元年(1567)至南海礼普陀。他发下宏愿,要建佛菩萨像三座、铜殿三座,分别送给峨嵋、五台和普陀三大名山。万历二十七年((1599),妙峰得到藩王资金资助,首先为峨嵋铸造铜殿。“殿高广丈余,渗金雕镂诸佛菩萨像,精妙绝伦,世所未有。”妙峰把铜殿运到峨嵋,引起轰动。四川总督王象乾是位虔诚的佛教徒,请见妙峰咨询佛法。他欣然同意资助妙峰铸造送往普陀山的观音像和铜殿,从四川采铜,运到湖北荆州制作。“工成。载至龙江时,普陀僧力拒之,不果往。遂卜地于南都之宝华山”。龙江即今南京市区西北的下关。这里江面不太宽阔,水深流缓,是官商水运和修造船舶的要地。普陀僧为何没答应妙峰的好意?憨山没说,后来的《普陀山志》补充写道:“盖恐海寇误认为金,防抢劫耳”。海寇即倭寇,明代中期,普陀山多次遭到倭寇蹂躏。不过,此时海上已大体平静,浙江沿海防务已得到很大巩固。影响普陀山重新崛起的最大阻碍是地方官员。他们希望继续维持自明初以来实行的海禁政策,反对开放普陀山。万历二十九年,普陀寺住持一乘真表还在为此赴阙请愿,病卒于京。送往普陀山的观音像和铜殿不能成行,怎么办呢?有史料说,金陵(今南京)各寺僧众经充分酝酿后,决定供奉于宝华山。宝华山位于江苏句容县,距南京约40公里,海拔高431.2米,为周围群山之冠。大小山头峰峰形如莲花瓣,整个宝华山象朵莲花,隆昌寺便端坐于莲花蕊中。但在此时,“宝华颇衰败,遂奏恳敕修,得以安置。”僧人请“以庵基山场约百余亩,献请妙峰大师置殿,聿建梵刹,于明万历三十三年佛诞日,安置铜殿”。据说当夜宝华山山鸣如狮子吼,紧接着满山大放光明,持续了一个月。后来为铜殿奉安大士观音像时,又有类似现象。隆昌寺有幸与普陀山观音结缘,名声大振。明万历帝生母慈圣皇太后送大藏经一部,添金塔一座,并给金钱助其修葺,建无梁殿两座,敕赐“护国隆昌寺”额。其后,声誉益增,成为佛教律宗祖庭。

  第三座铜殿于万历三十三年铸成,“师躬送五台。议置台怀显通寺。上闻,遣御马太监王忠,圣母遣近侍太监陈儒,各赍帑金往视。卜地于寺,建殿安奉。”

  宝华山隆昌寺铜殿遗址存于该寺后院。据《宝华山志》记载:原铜殿“高二丈三尺,阔一丈五尺,进深一丈三尺五寸,梁、栋、栌、桷、窗、瓦、屏、楹悉范铜为之”。后经多年战乱,最后的一块铜板也在五十年代被盗。铜殿现为砖木结构,内为单室,顶为歇山式。与铜殿配套的是东西两座无梁殿,为楼阁式,现保存完好。2005年11月2日重新对游人开放。

明代宝华山隆昌寺铜殿图

陈友冰编写

参考资料:杜继文《佛教史》、汤用彤《魏晋南北朝佛教》、薛林平《中国佛教建筑》、张驭寰《中国佛教寺院建筑讲座》、曹昌治、罗哲文《中国古代建筑:佛教》、周维权《中国园林史》、陈友冰《《应用美学》、《文化专题电视系列片:中国寺庙》、互联网。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