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绘画简介(十二):元代士人画

  16、朱德润(1294-1365),才学过人。元代画家,诗人。字泽民,号睢阳山人。睢阳(今河南商丘)人,其先祖跟随宋室南渡,居昆山(今属上海市),遂为吴人。早年擅画,他的启蒙老师姚子敬曾劝他勿勤绘事,认为“艺成而下,足以掩德”。正巧高克恭在旁,就拿过他的画看,大惊,告姚曰:“是子画亦有成,先生勿止之。”经赵孟顺推荐给元英宗硕德八剌。一次随英宗游猎,召他作画赋诗,他援笔而成《雪猎图》,并作《雪猎赋》,洋洋万余言,英宗奇之。官至镇东行中书省儒学提举。两年后英宗去世,他失去知遇,便回家闲居。“杜门屏处,讨论经箱,增益学业,不求闻达,垂三十年,声誉弥著。”后又一度出仕,不久又“以疾免归”。朱德润善诗文,工书法。诗歌多寄情山水,抒写身居其间澹荡愉悦之情,如《沙湖晚归》:“山野低回落雁斜,炊烟茅屋起平沙。橹声归去浪痕浅,摇动一潍红蓼花”。这是元代士大夫中常见的题材和抒情方式。但也有一些揭露当时社会中怪现象的作品,如《德政碑》写竖立在大路旁边刻着大官僚功德的石碑,那是“城中书生无学俸,但得钱多作好颂”,出于无奈的谀碑;《无禄员》、《外宅妇》、《官买田》描写了元代社会特有种种丑恶现象;《水深围》写水涝成灾,租粮不减,以至人民无法生活,“不愿为农愿为盗”,作者又说:“人生盗贼岂愿为,天生衣食官迫之”,揭示出元代社会中官逼民反的普遍现象。可见到了元代中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已非常尖锐,大动乱即将到来。这类诗作有很高的认识价值。今存《存复斋集》10卷,附1卷。书法师法赵孟頫、王羲之,格调遒丽,笔致遒健。

  绘画擅山水,初学许道宁,后法郭熙,多作溪山平远、林木清森之景,峰岳耸秀、林木挺健,山石用卷云皴,树作蟹爪枝,颇具真实感。《浑沦图》中向外飘曳的两条藤蔓,极尽线条圆润飘逸之美,令人叹为观止。又重视师法自然,实地写生。曾北游居庸关,作《画笔记行稿》。

  现存作品《秀野轩图》有苍润清逸之致;《林下鸣琴图》,得李成、郭熙精粹。绘画在后期声誉甚隆,但又爱惜羽毛,不肯以此结交权贵。《海叟诗集》中称赞他:“朱公图画爱者众,声价端如古人重。王公巨卿数见寻,往往闭门称腕痛。”

  存世作品有《秀野轩图》、《林下鸣琴图》、《松溪放艇图》、《仙山楼阁图》、《鬼国生春图》等。

  松溪放艇图 纸本、墨笔、纵31.5厘米,横52.6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中绘溪上两文士于舟中对话,情态动人,舟中载有书卷。岸边坡石势如虎踞,古松形如盘龙,远山相映,境界幽美静谧,洋溢着诗情画意。人物用白描,松树刻画精细,坡石皴染润润,浓淡相间,而远山仅用粗墨线一勾而成,最远山则以极淡墨没骨写出,似有似无。此卷诗画并称一绝。


朱德润《松溪放艇图》

  秀野轩图 纸本,淡设色,纵28.3厘米,横210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画。据文末题识知是他71岁晚年之作。“秀野轩”是他朋友周驰(景安)读书之所。远山映带,山峦起伏连绵,气势高旷;山溪之滨,滩渚疏林,有屋宇一座,室内主客二人对坐,是为秀野轩。平野上有渔夫过桥,游人指划,洋溢着平淡真实的生活气息,而不是深山隐居。用笔疏秀,墨色苍润清逸,设色淡雅,为朱德润传世名作。构图上略似董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图》,但林木稀疏,土坡及远山的披麻皴及点也疏落而随意,望去知是元人的笔墨。只是杂树枝叶的硬挺以及屋宇勾线的爽利,还依稀有郭熙的笔意。这与他存世的其他作品,如《林下鸣琴图》、《松溪放艇图》中所绘“攒针松”、“鬼脸石”的郭熙画风乎差别很大,但这也许正是朱德润不同寻常之处。

  后自题《秀野轩记》,文辞甚美。末署款“至正二十四年四月十晶,睢阳山人时年七十有一,朱德润画并记”。另钤有“乾隆宸翰”、“宣统御览之宝”、“宝笈重编”、“顶墨林父秘笈印”等收藏印玺多方。曾经明项元汴、清高士奇及清内府收藏。


朱德润《秀野轩图》

  17、陈琳字仲美,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成宗大德前后(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父陈珏,号桂岩,南宋宝祐(1253~1258)画院待诏,善画山水、人物。陈琳自幼继承父业,并得赵孟頫指授。山水、花草、禽鸟,无不精工,尤善花鸟。他的名作《溪凫图》就是在赵孟頫的松雪斋中完成的。陈琳既注重临摹古法,又有所创新,改变了南宋院体画陈陈相因的画风习尚,画名独步一时。元代汤垕《画鉴》评论其画,认为不俗,并谓宋南渡二百年来无此手。陈琳还有山水画传世,如《秋山行旅图》、《苍崖古树图》等,都属于水墨写意画法。人物画有《寒林钟馗图》。

  溪凫图 立轴、纸本、浅设色,纵35.7厘米橫47.5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作于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陈琳存世花鸟画仅此一件。此图画一野鸭,立于水边。古上角倒垂芙蓉一枝,纵有花蕾。岸上车前草一株,杂草两叶。画中有赵孟頫的润饰和题字,称“陈仲美戏作此图。近世画人皆不及”对此画推重备至。作品特色鲜明,工笔略带写意,粗细兼用,图中野鸭多用细笔勾描,造型准确,画风工丽。水用粗笔随意写画,笔法潇洒。笔墨潇洒流畅,浓淡墨色富于变化,形象生动,风格古朴,具有文人水墨写意画的韵致。这幅画既反映了陈琳的绘画特色,也代表了元代花鸟画嬗变的时代特征。


陈琳《溪凫图》

  18、唐棣(1296-1364)字子华,号遁斋,祖籍钱塘(今浙江杭州),因先世在吴兴做官,迁徙归安(今浙江湖州)。父唐清,元初赠承务郎,任归安县令。唐棣幼聪颖好学,文思敏慧,能诗善画,有“奇童”之称,为赵孟頫、马煦赏识,弱冠时便拜赵孟頫为师,常出入赵府,交往益深,不久马煦升为刑部尚书,遂携唐棣至京,延佑初进荐仁宗,以绘画侍奉宫廷,在嘉熙殿画屏风“挥洒立就,天子称赏”,待诏集贤院,因而有机会遍览历代书法名画。此时赵孟頫也奉召至京,任翰林侍读学士。唐棣在朝廷中与文臣交往,诗文、书画得到虞集、偈傒斯、赵孟頫指授,技艺更趋成熟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应诏在南京龙翔寺绘制画壁,至顺四年(1333)第二次北上大都,奉诏在宫廷作画。唐棣从不入流的小官小吏,做到五品知州,在郴州、处州、江阴、嘉兴、休宁、兰溪州、吴江等地均做过官,有政绩,始终未放弃绘画,好友凌云翰曾有诗调侃:“我识吴兴唐子华,丹青一出便名家;抱琴童仆随驴去,山县今朝早放衙”。 62岁辞官归里,埋头读书作画,生活较凄苦。

  唐棣绘画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他代表着与元代流行的重神韵、轻形质文人画截然不同的流派与风格。如前所述:元代画坛因文人为主题而渐渐形成重神韵、轻形质,以五代董源、巨然画风为宗的简率写意的文人画体系,而唐棣则承继李成、郭熙严谨写实画风。如脱胎于郭熙的《林荫聚饮图》,长松的勾皴苍劲精巧,细枝形似蟹爪;他的《霜浦归渔图》杂树用宋人的双勾及渍点法,乔松及枯木枝干虬曲,松叶攒针,我们在李成的《平野寒林图》中似曾相见。唐棣与同时或稍后的商琦、曹知白、朱德润、姚廷美等画家形成了一个独立于主流画派文人画外体系。第二,他是元代重要的一个宫廷画家。这与他的画风师从北宋郭熙极有关系。郭熙宋神宗时入宫,十多年中为宫廷作高壁巨幛,不可计数。这主要是因为他的画再现的是大自然的恢宏气势、蓬勃生机,颇合统治者所要宣扬的皇家庙堂之气。而元代盛行壁画,上自宫廷,下至寺观、庄院,多作壁画,所绘除道释人物外,也多山水。但唐棣山水与李成又有所不同:其代表作《霜浦归渔图》绘乔木秋林,三渔人肩网背篓而归。谈笑风生,其乐融融,与山水树石和谐一体,体现了平民百姓对于国泰民安的期望,集风土、风俗于山水画中;《林荫聚饮图》画山民聚饮,各具其态;对饮者解衣,不矜礼仪,生动地表现出树民野老酒酣与豪的生活乐趣。在郭熙的萧瑟、森严、冷漠、幽邃中融入人的生命的热忱。

  传世作品有元统二年(1334)作《林荫聚饮图》(藏上海博物馆),至元四年(1338)作《霜浦归渔图》(现藏美国大都会美术馆),《携琴远眺图》(藏四川省博物馆),《雪港捕渔图》(藏上海博物馆),《松阴聚饮图》轴;《云浦驾舟图》册页、《仿郭熙秋山行旅图》(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等。

  松阴聚饮图 绢本、设色、纵14.4厘米,横97.1厘米,上海博物馆藏。图绘数人在树下聚饮的情景。河畔长松高耸,树后露出茅屋数间。松荫下四位长者席地而坐,面对酒缸正在举杯畅饮。旁有两人手捧壶盘侍候,一人抱矮案前来。河中露出坡陀松林茅舍。隔河岗阜起伏,还山隐约。对饮者解衣,不矜礼仪,生动地表现出树民野老酒酣与豪的生活乐趣。唐棣曾投赵孟頫门下,学习诗文绘画。此图岗峦坡石笔墨圆润婉和,颇有赵氏遗法。长松的勾皴苍劲精巧,细枝形似蟹爪,则脱于郭熙。

  画幅中自题“元统甲戌冬十一月吴兴唐棣子华制”。下钤“唐氏子华”朱文方印。甲戌为元统二年,即公元1334年,时作者年三十九岁。此图属早年之笔,故较多保留着师承前人技法的痕迹。


唐棣《林荫聚饮图》

  霜浦归渔图 绢本,水墨,纵134厘米,横86.2厘米,现藏美国大都会美馆。

  唐棣山水师法李成、郭熙,但也并非简单地重复李成郭熙,而是在李、郭熙的萧瑟、森严、冷漠、幽邃中融入人的生命的热忱。《霜浦归渔图》就是他的代表作。图中溪流旁的巨石上挺立着高松、杂树和枯木。除了杂树用宋人的双勾及渍点法,乔松及枯木依然纯是李成法,枝干虬曲,松叶攒针,我们在李成的《平野寒林图》中似曾相见;而巨石、土坡,则又俨然是郭熙《早春图》中所绘。鬼脸石、卷云皴,蟹爪枝,典型的李、郭画风。其古松粗壮而枝茂,几乎占去画面一半的位置,凸显着极强的视觉张力。简练的笔法,勾画出变换多端的杂树,以及高低错落的坡岸、迎让有序的山石和蜿蜒而下的山泉,使观者在感受画面丰富、饱满的同时还感受到自然的勃勃生机。难得的是左边刻画了三个负罾罩归家的渔夫,谈笑风生,其乐融融,三人从右向左前行所构成的横的动势线,与高大占松的竖势相互平抑,与山水树石和谐一体,使画面稳定和谐。人物形象生动,勾线流畅,足见唐棣深厚的写实功力。

  图上有题:“至元又戊寅冬十一月吴兴唐棣子华作。”知乃唐棣43岁时作。时任嘉兴照磨。


唐棣《霜浦归渔图》

  19、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号一峰、大痴,江苏常熟人。本姓陆名坚,为永嘉黄公收继,而改姓名。元至元(1335年~1340年)中,浙西廉访徐瑛辟为书吏,被诬入狱,出狱后师事金月岩,入“全真教”,又叫大痴道人。《道藏》收入金月岩编、黄公望传《纸舟先生全真直指》一卷、《抱一函三秘诀》一卷,阐述全真派内丹原理和功法。曾住持万寿宫,提点开元宫。晚年结茅庵于圣井山,故又号井西道人。后往来松江、杭州等地,卖卜为生。晚年住于杭州筲箕泉,86岁时逝世。

  黄公望通音律,长词曲,擅画山水,是元代中晚期最具有影响的画家之一,在“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中年最长,位于其首。他50岁后始画山水,师法赵孟頫、董源、巨然、荆浩、关仝、李成等,晚年大变其法,追求神采、气韵,将诗、书、画融为一体,不重形似,笔法简练精到,笔意深远苍茫。黄公望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南方云游,云游时极其注重写生,总是“于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模写记之”,在师法传统、师法造化上都下了很大工夫,力求将主观情怀熔铸于自然景物的刻画。他曾在富春江边“构一堂于其间,每于春秋时焚香煮茗,游焉息焉”,“当晨岚夕照,月色当窗,或登眺,或凭栏,不知身世在尘寰矣。”其代表作《富春山居图》即是描绘浙江富阳一带富春山的秋天景色,在构思时,他跑遍了富春江两岸,用六、七年时间才画成,平沙逶迤,丘壑奔腾,秀润淡雅,气度不凡。他所游览的松江、太湖、杭州一带的山水皆与北方峭拔雄奇的山势有异。南方的山水既开拓了他的心胸、涵养了他的精神,又丰富了他的绘画题材和表现方法。这种物我同一的特色,正是黄公望绘画的真谛所在。

  其作品技法有水墨、浅绛两种面貌,笔墨简远逸迈,风格苍劲高旷,气势雄秀,自成一家。对明清山水画影响极大,许多作品被后人当做范本临习。由黄公望创立的浅绛山水,在元代渐为流行,它与唐代的青绿重彩山水、五代、两宋之水墨山水并驾齐驱,从此三管齐下,形成中国山水画的三大重要表现形式。

  黄公望在元代乃至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在“元四家”中,若论对后代山水画发展影响最深广的,无疑是黄公望。他年资最高,直接受教于赵孟頫,从五代荆浩、关仝及北宋李成启学,所以画的品格极高。南宋山水画之变,始于赵孟頫而成于黄公望,遂为百代之师。他继赵孟頫之后,他彻底改变了南宋后期院画陈陈相因的积习,开创了一代风貌。中国山水画产生于晋和南朝末,至唐末五代达一个高峰。北宋的山水画基本上继承李成、范宽等北方派画风,南宋自始至终流行李、刘、马、夏水墨刚劲派画风。元赵孟頫托古改制,主张摒弃南宋,仿效北宋,远法晋唐。但赵的绘画全面,风格也多变,其山水画早期学晋唐,多青绿设色,后期宗法董、巨、李、郭,以水墨为主。然无固定面貌。黄公望虽受赵的影响,但他专意于山水画,且更多地着意于董、巨,水墨纷披,苍率潇洒,境界高旷,皆超出赵孟頫之上。他并把董、巨一派山水画推向画坛主流地位。董、巨的山水画,本来不受人重视,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论三家山水”指的是李成、关同、范宽,评为“才高出类……百代标程”,并无董源、巨然的地位。北宋后期米芾发现了董源画的妙处,开始宣扬,但仅在南方引起部分文人的注视,以后便无反应。至元代,和赵孟頫同时的汤垕则以董源代关同,谓“李成、范宽、董源,……三家照耀古今,为百代师法”(《画鉴》)。此时董源已为三大家之一。至黄公望《写山水诀》谓:“近代作画,多宗董源、李成二家。”董源在黄公望眼中已居首位。至元末,董源的画派已成为中国山水画的泰斗。可以说,经过黄公望的努力,开拓了一个学董为风的时代,使这个本来不大受人重视的画派发扬光大,彻底变革了南宋院体的画风。

  黄公望的著作除道藏所收外,尚有《大痴道人集》、《画山水诀》等。《画山水诀》是部绘画理论著作,阐述画理、画法及布局、意境等。其传世作品很多,尚存世的有51件,其中20余件流散在美国、日本、英国等地。代表作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溪山雨意图》、《快雪时晴图》等。其中《快雪时晴图》绘山峦平列,寒林映带,石台上轩窗遥对远峯,天空以朱砂点出一轮红日,表现出雪山初晴景象。山、树以干笔飞白画出,纵逸老健,更见苍劲率真;《天池石壁图》描绘的是苏州城西吴县境内天池山的景色。图中山峯雄秀多姿,烟云流润,层峦叠嶂之间,天池两侧石壁对峙,池中水阁数楹。山下丘陵溪涧,长松茂树,山径曲折。构图兼用高远、深远之法,山石作披麻皴,用笔多有变化。以淡赭与墨青墨绿合染,表现出山色的青葱与阳光的和煦。浅绛山水为黄色望首创。

  富春山居图 此图分为两段,主要部分收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称“无用师卷”纵33厘米,横636.9厘米;残余部分称“剩山卷”,纵31.8厘米,横51.4厘米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水墨山水画中的杰作,代表他一生绘画的最高成就。黄公望作此画时已79岁,是代表其晚年风格的经典之作。图绘富春江两岸秋初的景色。开卷描绘坡岸水色,远山隐约,接着是连绵起伏,群峰争奇的山峦,再下是茫茫江水,天水一色,最后则高峰突起,远岫渺茫。山间丛林茂密,点缀村舍、茅亭,水中则有渔舟垂钓。凡数十峰,一峰一状;数百树,一树一态;变化无穷。其山或浓或淡,都以干而枯的笔勾皴,疏朗简秀,清爽潇洒,远山及洲渚以淡墨抹出,略见笔痕。水纹用浓枯墨勾写,偶加淡墨复勾。树干或两笔写出,或没骨写出,树叶或横点,或竖点,或斜点,勾写松针,或干墨,或湿墨,或枯笔。山和水全以干枯的线条写出,无大笔的墨,惟树叶有浓墨、湿墨,显得山淡树浓。远处的树有以浓墨点后再点以淡墨,皆随意而柔和。虽师出董巨,又超出董巨,把赵孟頫在《水村图》、《鹊华秋色图》、《双松平远图》中所创造的新法又推向一个高峰,自出一格。

  元画的特殊面貌和中国山水画的又一次变法赖此得以完成。是一幅浓缩了画家毕生追求,足以标程百代的杰作,元画的抒情性也全见于此卷。后世的画家对此图评价极高。董其昌题识:“吾师乎,吾师乎,一丘五岳,都具是矣。”“此卷一观,如诣宝所,虚往实归,自谓一日清福,心脾俱畅。”“诚为艺林飞仙,迥出尘埃之外者也。”邹之麟题识谓:“知者论子久画,书中之右军(王羲之)也,圣矣。至若《富春山居图》,笔端变化鼓舞,又右军之《兰亭》也,圣而神矣。”明清许多画家都从《富春山居图》中得到启示,影响深远。

  这幅杰作的经历也富传奇性:至元四年,时年79岁的黄公望从松江归富春山居,好友无用禅师与之同行。暇日,黄公望于山居南楼援笔作此长卷以赠无用。但他经常出外云游,因而作画时断时续,“阅三、四载未得完备”。无用不放心,怕被人夺爱,便请黄公望在画中题文,明确归属。但最后何时完成,终不得而知。清王原祁在《麓台题画稿》中说是经营七年而成。黄公望自动笔至去世也就只有七年。一幅画画了这么多年,与此生命相终可算一奇;此图在清代初年为吴正志所得,吴传其子吴洪浴,洪浴爱之如命,临死前曾令家人将其殉之于火,幸被侄子吴真度从火中抢出,但已被烧成两段,因而被后人称之为《剩山图》,可算二奇;清乾隆时此画入内府,著录于《石渠宝笈三编》。当时社会上摹本有十余种之多。乾隆在见到此本之前,曾得摹本,认为真迹,并在上题了词。真本得到后,因乾隆一再摹本上题词,皇上岂能有错,因此真本反被定为伪品,可谓三奇。1949年解放后,此图的主要部分被运往台湾,称为“无用师卷”;残余部分留在大陆,后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称“剩山卷”。

  2011年,在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等热心人士奔走撮合下,分存两岸的《富春山居图》终于合璧,5月18日,浙江省博物馆将《剩山图》点交台北故宫博物院,6月1日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展出,成为两岸文化交流一大盛事,可谓四奇。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九峰雪霁图 纸本,墨笔,纵117cm,横55.5cm。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作于元至正九年(1349年),时年81。作者以水墨写意的手法汇集画出了江南松江一带的九座道教名山,时称“九峰”,体现了作者对道教全真教的崇拜。该图系赠江浙儒学提举班惟志,时值正月春雪,有感雪霁寒意,画意肃穆静谧。图中的中、近景以干笔勾廓叠石,坡边微染赭黄,远处九峰留白,以淡墨衬染出雪山,是黄公望雪景山水的典型之作。

  此图画雪中高岭、层崖、雪山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洁净、清幽,宛如神仙居住之所。是黄公望简繁合一的精品之作。画面采用了荆浩、关仝和李成遗意,并参从己法而成,用笔简练,皴染单纯,淡墨烘染的群山与浓重的底色相辉映,映衬在洁白如玉的雪地上分外突出。意境十分深远,恰当地表现出隆冬季节雪山寒林的萧索气氛,极具艺术感染力。

  画上自题:“至正九年春正月,为彦功作雪山,次春雪大作,凡两三次直至毕工方止,亦奇事也。大痴道人,时年八十有一,书此以记岁月云。”钤有“大痴”、“黄氏子久”、“一峰道人”印。 鉴藏印有:“怡亲王室”、“江夏”、“黄楼”、“安仪周书画之章”、“晴云书屋珍藏”、“大玉主人珍玩”、“古香书屋”、“黄氏仲明”、“仪周鉴赏”、“棠村审定”、“蕉林”等十余方。


黄公望《九峰雪霁图》

  丹崖玉树图 纸本,设色,纵101.3厘米,横43..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亦为为黄公望的晚年之作。这是一幅浅绛着色的山水图。浅绛山水为黄公望所创立,在元代渐为流行,它与唐代的青绿重彩山水、五代、两宋之水墨山水并驾齐驱,成为中国山水画的三大重要表现形式。因此在中国画史上有其特殊地位。图中山峦重叠,高松杂树遍布于窠石坡岸之上,梵寺仙观掩映于山石林木之中,若隐若现,点缀左右。山下林木葱郁,坡石相间,一位老者正策杖徐行,溪桥横卧,净水流深,一派幽远浑融的景象。整幅画中群山积翠,层峦叠嶂,颇有宋画宏大的气势。近处长松用长线条勾轮廓,然后皴鳞片、勾松针。其余杂树或圈、或点,皆温润柔和,无强悍之气和奇峭之笔。山石多采用平缓圆浑的山体结构,长短披麻皴兼施,先以淡墨勾皴,再用浓墨点苔,层层提醒。景往后移,丘壑连绵,远树含烟。整幅画面设色淡雅,苍然浑秀,体现了画家寄情于景、寄乐于画的平淡天真的艺术风格,那份独有的笔墨意境令人回味无穷。此画构图甚繁,用笔却甚简。画面下方留有大部分空白,山石少皴或不皴,与全皴的乱石形成对比,愈显画面之空灵而充实。设色浅绛,淡冶秀雅,笔法松秀。在笔法上,变宋人的繁缛缜密为简括松秀,减弱水墨刻画,改以勾皴为主,略加渲染,生动地表现出了江南山峦质地松软、平淡秀逸的特点。正如清代画家恽寿平所说:“其皴点多而墨不费。”由此在深厚中透出清虚疏宕的气韵。黄公望的这种浅绛山水画法不仅发展了董源、巨然的山水画传统,表现出江南清丽明洁的山色,也符合元人洒脱超逸的审美观,为后世所崇尚和发扬。

  由于此画作于纸本上,较之黄公望的《天池石壁图》、《九峰雪霁图》等绢本作品更能彰显出笔墨融合的韵味,用笔松秀,点染随意。画面不像董源、巨然的山水画那样湿润滃然,几乎不加烟云烘染,在不着笔处体现出迷蒙浮动的云烟雾气。画作虚实开合,增添了山水的灵秀,故虽崇山满纸而无迫塞之感。王原祁评黄公望画作时曾云:“每见其布景用笔,于浑厚中仍饶逋峭,苍莽中转见娟妍,纤细而气益闳,填塞而境愈廓,意味无穷。”此作堪为代表。图上无作者款印,也无传绪。1959年,中国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在筹划一项书画展时,无意间发现。由于图中有元人张翥的题款“一峰居士精神健,此笔前生应画师”,方得知为黄公望所作。另有陆行直、王国器、徐霖、无名氏等多处题款。裱边有明董其昌二跋,清潘亦隽一跋。此画曾被董其昌、张见阳收藏。


黄公望《丹崖玉树图》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