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绘画简介(十二):元代士人画

  下面介绍元代重点画家及代表作品

  1、钱选(约1239—1299年以后)字舜举,号玉潭,吴兴人,南宋末年(景定年间)进士,与赵孟頫、王子中、牟应龙、肖子中、陈天逸、陈仲信、姚式并称“吴兴八俊”。宋亡后赵孟頫仕元成为显宦,吴兴诸士皆相附以取宦达,独钱选龃龉不合,以诗画终其身。性嗜酒,酒不醉不能画,然绝醉亦不可画。惟将醉醺醺然心手调和时,是其画趣,画成亦不暇计较,往往为好事者持去。工诗文,有集《习懒斋稿》,已散逸。小楷亦有法,但未能脱去宋季衰蹇之气。善摹印,有《钱氏印谱》。

  钱选是一位技法全面的画家:人物师法李公麟,山水学赵令穰、赵伯驹,花鸟师赵昌,在广泛吸收传统的基础上又能自出新意,形成了自己独特风貌。他提倡复古,在创作思想上主张绘画重在体现文人的气质,即所谓“士气”,就是力图摆脱对于形似的刻意追求。其意在摆脱南宋画院习气,继承唐、五代、北宋人之法。这种主张在元初画坛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

  作为宋代的遗民,元代的画家普遍存在着一种矛盾的心态,他们有亡国的切肤之痛,但也自知南宋王朝的黯弱昏溃,所以入元之后,都欲摒除“南渡后卑诞无根之学”,力图追溯到更加久远的汉唐盛世文化中去寻找精神的原生动力,而与南宋时风拉开明确的距离。这种矛盾心态下的刻意行为,无奈选择,却催生出中国文艺发展进程中反复出现的一条规律——“复古”旗号下的“革故鼎新”,起到了正本清源,消极反为积极的作用。

  钱选的绘画实践正是据于这种思想下的一种表征,他用一种近乎拙笨古质的笔调去复兴一种已趋衰败的画风——隋唐时期的青绿山水、人物仕女,即便被赵孟頫说成“风格似近体”的花木、翎毛,也在他的继承改造中表现得更为素雅、清淡。在钱选的艺术世界里,我们分明看到了他自己的身影,“无求道自尊”的淡然与恬静。他的山水画常以他居住的浮玉山和苕溪为题材,以设色画为多,如他的《山居图卷》青绿设色,笔势细腻,方刚拙重,饶有北宋以前的情调,有《秋瓜图》、《山居图》、《浮玉山居图》等;他的人物画以历史题材居多,笔墨多在工整中又带有质朴和稚趣。《柴桑翁像》、《卢仝烹茶图》、《蹴鞠图》等。现存的《柴桑翁像》,画陶渊明这位隐居田园松菊的高士,迎风曳杖,昂然阔步,以表现其不向统治者屈膝的志节;他特别善作折枝花木,是元代继承宋代设色工笔花鸟画这一派中的代表人物。画风清丽,生意浮动,而富装饰味。有《白莲图》、《牡丹图》、《秋芳鸟语图》、《八花图》、《丛菊图》等。他的《秋芳鸟语图》所画花鸟用笔尽劲,细洁而光润,设色淡雅清丽,精巧传神;他也擅长画马,见于记载的有:《马图》、《青马图》、《二马图》、《洗马图》等。即使是临摹品也堪称技艺高超,已达到乱真的程度。一次他向人借《白鹰图》,连夜临摹装裱好,第二天将临本还送,主人丝毫不觉。

  钱选也是元代文人画“诗书画”三结合的开创者《元诗选二集》中存其诗20余首。多为题画诗,其内容亦多表现其归隐志趣和不与世俗合污的汉族士大夫操守,如“衡门植五柳,东篱采丛菊。长啸有馀清,无奈酒不足。当世宜沈酣,作色召侮辱。乘兴赋归欤,千载一辞独”(《题归去来图》);“山居惟爱静,白日掩柴门。寡合人多忌,无求道自尊。鷃鹏俱有意,兰艾不同根。安得蒙庄叟,相逢与细论”(《题山居图卷》);“烟云出没有无间,半在虚空半在山。我亦闲中消日月,幽林深处听潺湲”(《题金碧山水图》。他认为文人画与匠人画的最大不同,就是要发挥文人的优势,将写书法的功力、运笔用到绘画上,这样才能阐释“不重形质,惟观神采”的美学思想。赵孟頫早年曾向钱选请教画学的诀窍,钱选即答以“隶体耳”。

  钱选山水师赵令穰,人物师李公麟,花鸟师赵昌,青绿山水师赵伯驹,尤善作折枝,其得意者赋诗其上。工临仿,尝借人白鹰图,夜临摹装池,翌日以临本归之,主人弗觉。选多写人物、花鸟,故所图山水当世罕传。。钱选与赵孟頫同乡并同享盛名。擅画人物、花卉及山水。其自题《其与花鸟画曾师法赵昌,又自有变法,多表现田园隐居等情趣,如《柴桑翁像》、等山水画。后因为手颤,以及对付诸多仿造者,改作水墨写意花卉。明代鲁王朱檀墓随葬有钱选等,多以水墨画就。

  传世作品有《秋瓜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牡丹图》、《柴桑翁像》、《卢仝烹茶图》轴、《浮玉山居图》(上海博物馆藏)、《蹴鞠图》(上海博物馆藏)、《桃枝松树图卷》(台北故官博物院藏)、《来禽栀子图卷》(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杨贵妃上马图》(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王羲之观鹅图》(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梨花图》(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浮玉山居图 纸本、设色,纵29.6厘米,横98.7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该图是钱选为山居霅川浮玉山的写景,系水墨与青绿结合的杰作。图中山峦分三组,山势峻峭。湖上烟雾蒙蒙,山坳白云缭绕,更有用简笔点缀的茅舍、渡舟、小桥、老翁,一派江南水乡清润秀妍景色。引人遐想隐居者的悠然生活。画境冲淡静穆,寓巧于拙。作者以图案化的手法表现山形和沟壑的突兀纵横,树木也多为笔直整齐,密密排列,强化了这种古拙的装饰意趣。

  此画的处理手法单纯干净,不烘托背景,甚至不渲染云气,让人感觉是种“悬浮”于真实和虚幻中间的“纯粹”。这“纯粹”又显得有些主观和刻意,他似乎有意要表露出经营和摆布的痕迹,来展现用他的“营造法式”所重构而成的“山水建筑”。山石的高低疏密,大小错落,其组织显示出很强的结构性,带有浓重的装饰趣味。石块、树木的轮廓则以纤细得近乎羸弱的线条来勾勒确定,而后又极具耐心地覆加层层细如牛毛的纹理皴擦。树木的点叶也显得细致而绵密,整个画面笃实中透出松秀,朴拙中蕴藉文雅。就其形式构成和表现手法来说,在整个中国山水画史中,找不出与其类似的第二件作品,既使与钱选自己的青绿山水相比较,其创造性也显得更为强烈和独特。

  该画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画面上明清以来题跋、著录非常之多,所钤收藏、鉴赏印章达300余方,其中引首和前隔水有29方,画身有60方,中隔水和跋尾有235方,鉴藏印更达数百,甚为罕见。图上有自题诗:“瞻彼南山岑,白云何翩翩。下有幽栖人,啸歌乐徂年。丛石映清泚,嘉木澹芳妍。日月无终极,陵谷从变迁。神襟轶寥廓,兴寄挥五弦。尘彯一以绝,招隐奚足言”;赵孟頫题诗:“玉湖流水清切闲,中有浮玉之名山,千帆过尽暮天碧,惟有白云时往还”。画幅中部有清乾隆(弘历)的诗题,卷前洒金笺引首有明代金湜篆书“山居图”三字。卷后有元代仇远、张雨、黄公望、顾瑛、郑元祐、琦楚石、倪瓒,明代姚绶、周鼎、杨循吉、项元汴,清代王懿荣等的诗跋。而姚绶在一年中所题的诗、跋、记,竟有14次之多,真、草、行、隶各种书体达数千字。


钱选《浮玉山居图》

  秋瓜图 纸本、设色,纵63.1厘米,横30厘米,是钱选花卉蔬果中的代表作品。此图精致典雅,与宋代小品画一脉相承,然而又透出一股书卷气,即所谓精工之极富有士气,精致而不艳丽,细腻而不纤巧,作者在追求一种清润淡雅的画格。画家在图中题诗一首:“金流石烁汗如雨,削入冰盘气似秋。写向小窗醒醉目,东陵闲说故秦侯。”表达了一个不肯屈节仕元的汉族士大夫的志节和操守。钱选的作品中,大多有自己的题诗和跋语,他运用笔墨表达自己的主观情绪,又结合诗意来充实画意,黄公望说“知其诗者乃知其画”。这种诗、书、画三者结合的形式,被后来的文人画家广泛使用,形成中国绘画的传统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说,钱选在开创有元一代的画风上,是起了先驱作用的。在技法上,其折枝瓜果画法在写生基础上更经过了艺术提炼,删繁就简,突出了画面的意境情趣。这个转变,除与钱选本人“天机”有关,也与元初花鸟画渐变简逸的时代风尚密不可分。


钱选《秋瓜图》

  杨贵妃上马图 卷轴、纸本、设色,纵29.5厘米,横117厘米。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此卷绘唐玄宗与贵妃杨玉环上马的情形。玄宗骑照夜白,侧面望着贵妃,贵妃旁有两侍女协助。图中共绘十四人,皆着唐装,人物身形饱满,姿态、动作各不相同,形象刻画细微、生动。衣纹线描工整,连绵转折,顿挫有力,皆为游丝描。敷色虽艳丽而又雅洁清润,画人物不着背景,也是受唐代绘画的影响所致。在人物服饰、构图特点、设色及取材等方面皆体现了元初绘画的复古之风。


钱选《杨贵妃上马图》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