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

  2021年12月18日,是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的纪念日。纵观二十四史,中国古代政治家中,文学素养最高的,首推王安石。文学家中政治影响力最大、最为久远的,也非王安石莫属。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享年六十五岁。他两度担任宰相,推行新法。他的政治主张、改革精神、文学成就,彪炳史册;高洁的人格品质也感召后世。

  作为文学大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文豪,王安石是耀眼的,他是中国文学版图高耸入云的山峰之一。作为政治家特别是改革家,王安石曾备受争议,甚至长期被污名化,直到清朝末年,我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梁启超先生写了《王安石传》,才为王安石平反。作为思想家,王安石是落寂的,因为他的思想太过超前,抑或他文学、政治等其他方面的成就巨大,以至于很多人都忽略了他首先是一个思想家。

  思想太过超前,往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诺贝尔摇篮教育集团21年前,即2000年刚刚创办的时候,给员工做培训就讲到,教育思想先进一步、两步算是先进,先进三步、七步甚至更多步,很有可能就会成为“先烈”。

  诺贝尔摇篮2000年开始创办的时候就顶住各种压力,倡导并实行让孩子诵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读唐宋诗词,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读《诗经》《易经》《黄帝内经》等等。在教育改革摸索的道路上充当了“先锋”,差一点就成了“先烈”。诺贝尔摇篮用自己21年来的教育实践,很好地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的教育思想。

  11年前,即2010年,在祝安顺先生的倡议下,中华书局和诺贝尔摇篮支持出版了王登峰先生(王登峰现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和陶继新先生(教育大家、山东教育报刊社编审、原总编辑)著的《经典教育让生命有根》。

  时隔11年后,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融相通。

  真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

一、开创新学成为一代文豪

  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名列“唐宋八大家”。一个仅仅活了65岁,还两次担任宰相、公务繁忙,一生却写下了1500多首诗,近800篇散文。能留下这么多的诗文,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数字。王安石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其诗形成了以语言精炼而圆熟、意境清丽而含蓄为主要特点的风格。有《临川集》等著作存世。

  王安石的每一部文学作品都非常的经典,也是我们现在争相学习的典范,王安石的许多文学作品,入选了中小学课本。比如:《泊船瓜洲》《梅花》《登飞来峰》《伤仲永》《书湖阴先生壁》《游褒禅山记》等。我们诺贝尔摇篮达德小学、诺贝尔摇篮幼稚园的不少同学,张口就会背诵王安石《登飞来峰》的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二、两度出任宰相推行新法

  王安石一生不仅是诗词大家、文学家,也是一位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人如其名,人如其字。“安石”,安然挺立一巨石。而他的字介甫,“其介如石”,则是坚硬如磐石般不肯改变,还是石头,被称为“拗相公”。

  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第二年1070年升任同平章事(任宰相,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总理),主持推行改革。四年后宋神宗迫于众议,王安石不得不免掉宰相职务,不出一年,即1075年又调回京城开封担任宰相。王安石在担任宰相一年九个月后,终被罢免,王安石变法宣告失败。

  在王安石所处的时代,当时的北宋官多、兵多,费用非常庞杂,引起了许多地方的农民起义。1067年宋神宗即位,王安石向宋神宗坦言:“当今之治,择术为先”,你想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国势,必须痛下决心,实行新法,一场轰轰烈烈的王安石变法就提上了日程。

  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王安石深知,要穷兴衰之理,祈万世之福,实现富国强民,必须加强“新学”指导,进行系统改革。王安石变法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国家要指导经济、调节市场,进而聚富于国、富国强兵。青苗法,政府像农业银行;市易法,政府似商业银行;均输法,政府探索集中采购;募役法,就是劳役的货币化经营……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也进行了打击和限制。

  因为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结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最终在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

  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意思是说自然界的变化不足以去畏惧,祖宗立下来的法律法规,如果不适应当前的发展就要废除,而不是一味的去效仿和学习,那对于流言蜚语我们可以不要把它放在心上,这也是王安石变法的一贯精神所在。

三、世说纷纭 自有公论

  史书中的王安石,总是一副历史教科书中的呆板严肃样,擅长政治斗争、擅长机构改革、擅长诗书礼乐、擅长治国齐家……貌似从头到脚,都是一派无漏洞无私生活的老学究样。然而,历史上的王安石真是这个样子吗?文如其人,那就让我们好好读一读王安石一生所作的诗文吧!相信一定会获得一个满意的答案。

  有句话叫做“尽信书不如无书”,联系宋朝历史,便可以猜想得到文人铺天盖地把王安石搞臭的大致缘由:无非是王安石在改革中触动了他们的利益。

  王安石的历史评价得到转变则是到了清末时期。随着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也打开了清帝国的人心,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之下,人人思变,被诬蔑为“奸臣”的王安石的形象终于得到公正的评价,原来他跟商鞅一样也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时人开始整体的推崇王安石,龚自珍在殿试对策中即仿效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撰写《御试安边抚远疏》,梁启超更是直接写了一部《王安石传》,让人们彻底了解了一个真实的王安石。

  王安石一生刚强自信,知识渊博,口才极佳,为了变法革新,在朝堂之上舌战群儒,引经据典,辩驳得满朝文武无话可说。对待反对变法者,他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反击。他做的一切,不过是“国富民强”四个字。虽然他的变法最终失败了,但毫无疑问,他是伟大的中华民族脊梁式的人物,定将永垂青史。

流传百代千年后,定忆人间有安石。
流传百代千年后,定忆人间有安石。
流传百代千年后,定忆人间有安石。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