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近期国学类学术讲座展览(十一)

33、【展览】「方寸藏香」——茶文化特展

20160501_047

时  间:2016年3月1日至31日
地  点: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1楼日然厅(台北市罗斯福路四段一号)
主办单位: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国立台湾大学博物馆群、台红茶业文化馆
联 络 人:台湾大学图书馆推广服务组,Tel: 3366-4551
连结网址:http://epaper.ntu.edu.tw/view.php?listid=34&id=24269

内容简介:

自航海时代开启以来,茶叶成为东西方交流最重要的文化媒介与贸易商品,它不仅打开东西方贸易与文化的那扇门,也开启台湾与世界连结的那扇窗。

「方寸之处,可以藏香」,深具东方元素的茶箱茶盒往往是社交场所最为耀眼的焦点,「茶之器」形式上是储存与保护茶叶的容器,实质上更是妆点茶叶与营销策略的载体,茶叶盒与茶罐充分展现昔日的文化特性与审美观,图案与设计往往比茶叶本身更为醒目出色,历久弥新。

为让更多人了解台湾茶文化背后动人的故事,台大图书馆、台大博物馆群与台红茶业文化馆合办「方寸藏香-从茶文化到贸易商品,看台湾茶的样貌」特展,以珍贵少见的茶盒茶罐文物及历史照片为引导,了解茶叶由「文化财」转变为「全球贸易商品」的过程,以及台湾茶在世界市场中曾经扮演的角色;一同展出的是图书馆馆藏中与茶产业相关的珍籍旧藏,欢迎大家前来品味。

本展览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日,9:00-17:00。

34、【展览】殖民教育的光与影——馆藏旧籍公学校「国语」教科书展

20160501_048

时  间:2016年2月2日至7月26日
地  点:国立台湾图书馆6楼台湾学研究中心(新北市中和区中安街85号)
主办单位:国立故宫博物院
联 络 人:Tel: (02)2926-6888
连结网址:http://www.ntl.edu.tw/mp.asp?mp=5

内容简介:

1895年至1945年之间,台湾总督府共发行五期公学校「国语」(日语)教科书,这些教科书中,内容包含童话与寓言故事、人物、地理、博物等实学知识、道德与公民教育,甚至还有台语等,每个时期的插画风格也有所不同,值得我们细细阅读。

本次展览我们特别向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图书馆借到教科书原件来馆展览,展品绝对珍贵,内容保证精彩,让我们为您翻开各期「国语」教科书,透过实际阅读各主题的课文,一同认识1895~1945年之间殖民地教育的实况吧。

35、【展览】百年回眸——故宫禁城及文物播迁影像特展

20160501_049

时  间:2016年2月1日至4月17日
地  点:国立故宫博物院103、104陈列室(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二段221号)
主办单位:国立故宫博物院
联 络 人:Tel: 886-(2)-28812021
连结网址:http://theme.npm.edu.tw/exh105/PhotoRetrospective/ch/index.html

内容简介:

化剎那为永恒,是图像的功能之一;摄影技术的发展,将之发挥得淋漓尽致。利用光学成像原理,将影像永久保存的技术于1839年被发明后,迅即风靡全球。影像的传播,缩短了各国距离;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透过镜头迅速传遍世界。照片的出现,突破了传统图文的限制。摄影师手中的镜头能够瞬间撷取当下的真实,而影像中含的强烈视觉感染力,更使之成为记录时代历程的最佳媒介。

摄影是一门艺术,承载着各种人、事、时、地、物的讯息,也体现出丰富而鲜活的时代内涵,能够产生传统图像与文献材料无法比拟的影响力与震撼力。摄影术发明不久,即传入晚清中国,自南方沿海的澳门、香港、广州,向上海与内地发展,适时见证了百年来近代中国旧思维与新思潮的相互激荡,以及传统文化与外来势力的交错磨擦,也捕捉了清末民初政权更迭、人事交替、社会变迁的点点滴滴。

本展览以百年前的紫禁城为题,内含「皇室贵冑」、「末代帝后」、「帝后教师与中外友人」、「宫殿苑囿」,以及「时代革新」、「清末民初社会百态」、「故宫肇建与文物播迁」七大单元。观众透过借自北京故宫博物院与名摄影家庄灵先生之四百余幅历史影像,以及院藏相关史料旧照,可一观昔日皇室人物的生活场景、宫殿建筑的恢宏景观、新旧社会的众生百态、清末新政的勃兴气象,并深入了解宫禁秘藏蜕变为博物院,嗣于抗战期间南迁避寇,最终横海来台的艰辛历程。

回眸百年,沧海桑田;一个早已逝去的时代,再度出现眼前。那一张张似曾相识的面孔,那一件件犹如昨天发生的往事,虽已事过境迁,然在历史影像中所留下的,却又如此深刻清晰,不免令人生发恍若隔世的兴叹。

本展览全年开放,8:30-18:30,夜间延长开放时段:每周五、周六18:30-21:00,国人凭身分证件可免费参观。

36、【展览】妙合神离——董其昌书画特展

20160501_050

时  间:2016年1月9日至3月29日
地  点:国立故宫博物院202、204、206、208、210、212陈列室(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二段221号)
主办单位:国立故宫博物院
联 络 人:Tel: 886-(2)-28812021
连结网址:http://www.npm.gov.tw/zh-TW/Article.aspx?sNo=04006774

内容简介: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

董其昌不但是明代后期的艺坛领袖,也是启迪后世无数书画家的一代宗师,他的书画作品与理论都深具启发与创造性,以「妙在能合,神在能离」为追求境界。在广泛追索古代名家画作的过程中,提出唐代以来绘画「南北分宗」的发展史观,并超越传统的临仿格局,前所未有地提升对笔墨抽象美感与图像动势的关注,除成就个人独特画风外,也体现对画道的终极追求,「集大成」的主张及风格则引领其后文人画风的转变。书法方面提倡汲古创新的临摹观,偏好典雅秀逸的传统书风。身为晚明书坛的盟主,董其昌也深受清初帝王的喜爱,为有清一代馆阁书家的源头。他同时也精于书画鉴赏,收藏经眼过众多古代书画精品,衍生出独树一帜的书论与画论,与自己的创作理念与实践不断印证,所提出的许多观点至今仍对书画创作与艺术史研究影响深远。

本次特展由院藏超过三百件的董其昌相关作品中,挑选代表性的书画作品与重要鉴藏品展出。为清楚呈现董其昌艺术发展的脉络,以数量丰富的纪年展件为主轴,尽可能依时间顺序安排书画作品,俾使观者能对其生平与艺术成就有更深入的了解。

本展览全年开放,8:30-18:30,夜间延长开放时段:每周五、周六18:30-21:00,国人凭身分证件可免费参观。

37、【展览】匠心笔蕴——院藏明清版画

20160501_053

时  间:2015年7月18日至2016年1月10日
地  点:国立故宫博物院104陈列室(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二段221号)
主办单位:国立故宫博物院
联 络 人:Tel: 886-(2)-28812021
连结网址:http://theme.npm.edu.tw/exh104/printmaker/ch/index.html

内容简介:

版画插图与书籍印刷有着相似的历史轨迹,两者紧密相系。随着雕版印刷术的进步,版画插图从原有侧重宣扬、阐释书籍文本的实用功能,逐渐衍生出视觉艺术的多元层面。自明万历迄清乾隆朝的书籍版画发展,在文化史上被视作令人惊叹绝美的出版成就。明代坊刻版画较官刻尤为兴盛,各地流派竞起,不仅版印技法、题材演绎、风格呈现,甚至商业流通,均蓬勃发展。清初,版画制作在官方主导下,不再局限于木版镂刻,更导入西方铜版摹印,版画发展因而出现新的面向。

版画是依序运用绘图、雕镂、印刷三种技法所呈现的画作。当版画与文字同时成为书籍的一部分时,书籍版画经复刻后的传播效应随之显现,其中蕴含的视觉艺术,顿时成为书籍引人入胜的关键。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历朝善本图书中,明、清两代书籍版刻插图散见于经、史、子、集四部,然以子部各类蕴藏之古人生活面向,数量最多,亦最丰富精彩。

本展览不仅呈现明清书籍版画在教育、娱乐及传播功能的成效,更结合器物、书画与版画图像的对照,说明版画自下笔构图到雕镂成型,从平面到立体的创作思维,见识古人如何运用文化创意将艺术与商业巧妙结合。展览分为四单元,首为「书中有画」,展示明清书籍从佛经扉叶插图到版画流派的分野;其次为「版画创意」,介绍版画从画稿到书籍插图,从平面化身为立体的艺术呈现;再次为「雕镂妙技」,呈现木雕版画的单色印版与多色套版,以及铜版、石版等不同材质加入后的技术转变,体察前人投注艺术思维的无限创意;最后为「古今匠心」,透过现今版画的创作及历程,使观众在传统版画的制作技法之外,感受当代匠师赋予版画新生命的心意。

本展览全年开放,8:30-18:30,夜间延长开放时段:每周五、周六18:30-21:00,国人凭身分证件可免费参观。

38、「台湾汉学讲座」邀请李贞德、欧丽娟两位教授赴美演讲

时  间:2016年4月4日、4月8日
主 讲 人:李贞德(中研院史语所研究员兼副所长)、欧丽娟(国立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
地  点: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
主办单位:国家图书馆、汉学研究中心、华盛顿大学、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
联 络 人:吴培瑜,Tel: 02-2361-9132#319;E-mail: twacademy@ncl.edu.tw

内容简介:

「台湾汉学讲座」系国家图书馆汉学研究中心配合政府推动「台湾书院」在海外举办之学术活动,以呈现台湾与汉学研究成果,并宣扬具有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自2011年起每年皆在海外举办六至七场「台湾汉学讲座」。

【第一场】
时间:2016年4月4日(周一)
主讲题目:中国中古的性别、身体与医疗:从一组雕像说起(Gender and Medicine in Medieval China: Reflections on a Set of Sculptures)
主讲人:李贞德(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研究员兼副所长)
地点:East Asia Library, Gowen Hall,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WA98195, U.S.A.
主办单位:国家图书馆、汉学研究中心、华盛顿大学
近三十年来,传统中国的性别与医疗颇引起历史学者的关注,丰硕的成果帮助我们了解女性在健康照顾中扮演的角色。早期的研究大多检视宋代第一本妇人方的出现及其后续发展,晚近的讨论则往前分析汉唐之间性别化身体观的演变,拓展了我们对于中国妇科医学的认识。本次演讲将运用文字与视觉史料,探讨女性参与生老病死的历史,铺陈她们作为医者和病人的各种活动,特别将利用一组生产雕像,开启我们认识中国中古、医疗以及性别历史的视野。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der and medicine in China has attracted historians’ attention for decades. Fruitful researches contribut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women’s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ciences. Earlier researches focus mostly on the late imperial period,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ese gynecology in the 13th century. Recent studies extend our knowledge back to the gendered body view emerging since the 5th century. Utilizing textual as well as visual materials, this talk examines women’s participation in healthcare, both as patients and as healers. In particular, reflections upon a set of sculptures depicting a childbirth scene will enhance our imagination of the gender division of labor in both medical and medieval history.

主讲人简介:
李贞德教授系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历史博士,研究领域为妇女史、性别与医疗、性别与法律等。简历及学术著作请参考:https://www2.ihp.sinica.edu.tw/staffProfile.php?TM=3&M=1&uid=20

※本演讲以英语进行。

【第二场】
时间:2016年4月8日(周五)
主讲题目:《红楼梦》新视角——被遮蔽的中国传统贵族文化(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Red Chamber Dream: The Concealed Aristocratic Culture in Traditional China)
主讲人:欧丽娟(国立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
地点:Scholars Commons, Perry-Castañeda Library (PCL),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U.S.A.
主办单位:国家图书馆、汉学研究中心、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中唯一一部真正的贵族小说,出身贵族世家的作者叙写几个贵族世家的故事,「贵族」的阶层性(hierarchies)是理解《红楼梦》的必要坐标。但在百年以来巨大的、本质性的文化断层之下,现代人难免产生许多的阅读误区,我们将回归当代的时空脉络,以重新发现这些人、那些事的真正意义,诞生一部不同的经典。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is an aristocratic novel unique in Chinese literature. As a narrative about several aristocratic families by an author of noble birth, naturally the hierarchies of aristocracy should be an essential frame of reference for understanding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But for over a century the novel has been interpreted from a non-aristocratic or sometimes even an anti-aristocratic perspective. This has happened for several reasons: chief among them, and perhap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nowadays, is simply that misunderstandings of the text have arisen due to the huge and fundamental cultural upheavals of the past century of Chinese history. After over a century of rich and wonderful readings of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I propose we attempt to rediscover the sense of those people and events against an aristocratic background, or rather, in the original text and context of the novel. This perspective may give rise to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is great novel.

主讲人简介:
欧丽娟教授系台湾大学中文博士,研究领域为唐代诗歌、红楼梦。简历及学术著作请参考:http://www.cl.ntu.edu.tw/people/bio.php?PID=55#personal_writing

※本演讲以中文进行。

资料来源:台北《汉学研究通讯》、台北《国家图书馆电子报》等 陈友冰辑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