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学会中国乡愁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2015年12月27日,中国民俗学会中国乡愁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风铃之约”项目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

  中国乡愁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是中国民俗学会下属的二级学术研究机构,该中心致力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对民间风俗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并为传统民俗文化在当代中国农村的生存、发展和传承培育土壤、搭建平台。该中心以研究、教育、帮扶、培训为宗旨,探索乡村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发展的共通共融;面向基层民众进行民俗文化的教育培训;在保护农村民俗文化活态土壤的前提下,力求帮扶农民改善生活环境;搭建现代化、多维度、立体式信息传播平台;积极推动我国乡村民俗文化的发展。

  通过学术研究、文化凝聚来守望乡愁;通过邻里守望、示范引领,来建设、完善我们的乡愁文化;通过诗意田园、乐业安居,来记住美丽乡愁。中国乡愁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的长远规划将紧紧围绕上述三个方面,力求在保存传统和与时俱进方面共同着力,不断推陈出新,保持民俗文化的活力和生命力。

  在成立大会上,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与诗情画意(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利春就中国乡愁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的建设签署了“共建协议书”,朝戈金会长和刘利春董事长还共同为中国乡愁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揭牌。

  经共建双方协商,决定由李春园出任中国乡愁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由张玮出任副主任兼秘书长,姜波、刘伟波、姜萌、谢桦标、李春红为副主任;聘请施爱东、孙君为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刘魁立、周小璞、阮仪三、朝戈金被聘请为研究中心顾问。

  会议还启动了“风铃之约”公益项目。该项目经中国乡愁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精心策划,立足于“文化存续、农民受益、家园重建、精神引领”的宗旨,通过公益活动、项目开展、教育培训等方式,拟在全国范围内筛选出100个有文化特色、历史底蕴的村落,整合政府、社会和市场资源,帮扶当地农民,经过规范指导、改造提升,建成一批中国民俗文化示范村,并集结成一个文化上各具特色、管理上规范统一的生态联合体,继而为希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喜爱回归乡野自然的人们提供文化体验服务。在成立大会上,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原主席孙希岳先生、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周小璞为“风铃之约”项目揭幕。

  中国民俗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主席朝戈金先生,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先生,著名画家、中国乡建院联合发起人孙君先生也在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中国乡愁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的成立及其发展前景寄予厚望。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风铃脆语,曳舞乡野”,新上任的中国乡愁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李春园用古语自勉,并在讲话中指出,乡愁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的成立只是一个起点,希望通过具体实在的工作和大家共同的努力,展现五千年来中国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在乡愁文化研究的沃土上辛勤耕耘,为传承传播优秀的中华民俗文化作出贡献。

  来自国家教育部、文化部、民政部、发改委、国家民委等中央部委相关部门的领导,北京市有关部门的领导,以及文化、教育、建筑、生态旅游及民俗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部分省市驻京办事处负责人,部分社会团体负责人等100余人出席了会议。

  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安德明主持了大会。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