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与诗经传统

  观今中华诗坛上,甚是荒凉。检点一下,问题很多,就我所见,有三点至关重要,今且列将于下,还望我中华诗人,能暂放争议,走出梦境,携手共振,愿我中华人民深剖己过,励精图治,重整我中华诗坛。

  一、无论诗人,还是读者,似乎只会写诗,不会读诗。此所谓诗,既含新诗,又包古诗。

  二、写诗也还罢了,却只想不经过生活,而只用一颗心写。此毒甚深,我以为其与崇扬西诗不无关系,无读西诗之经验则不会读,有读古诗之历史而全抛弃,邯郸学步,不为病为孰?不是毒是何?

  第三点早些年已经存在,但直到今天,经过我教育部门一番大手笔,无意中之推波助澜,才真正显示出它致命的杀伤力来,翻译也。翻译本是懂得外语人士的事,今天,一并连文言文也成了外文,批量翻来,甚至古诗也不放过,引逗得一众学子沾沾自喜,惊跌得我祖先人欲哭无泪,书店中新上架的书目,似乎也因翻译而焕然一新,使人心胆欲裂,裹足不敢向前。

  今天,只想就读诗谈点看法,算是抛下一砖,庶或能引得几片玉来,则纵然比得我暗淡无光,面目可憎,亦将欣欣然为能忝居美玉之旁而不尽欢喜,此心此内,定将因诸宝光芒之照入而灿烂始暖矣!

  所读之诗,《乡愁》也,作者余光中,台湾外省诗人。我有个老师,去年曾与先生有过一面之缘,说老先生以九十岁高龄,对其小诗《乡愁》,仍是情有独钟,动辄言谈。且不说先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光以此九十年之岁月,无数人生之阅历,仍对其一往情深,此诗就不可小觑。而又此诗流传之深远,家喻户晓,新诗史上之罕见,《乡愁》就有的一读。笔者不逊,私下较量一番惊奇地发现其与《诗经》竟有着一定的渊源,而其风华卓越之处,似乎也正源于此。今将其一一展现,但望有益于想做出好诗的人。而其渊源关系,又可印鉴一句老话:中国人就是中国人。你不能因为别人家的花长得好看,就削尖了脑袋一心直想着也长成那样,而亡了老祖宗是谁,那纵然侥幸被你得逞,你也就只能是一朵好看的花了,仅此而已。看诗: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借用《红楼梦》一句话,这首诗,你一时看不出什么名堂不要紧,但凡看得些“这头”“那头”,就算你明白了。为什么呢?《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家毁人亡,又投人不着,心中未免悔恨,暮年之人,贫病交攻,“竟渐渐地露出那下半世的光景来”。一日,拄了拐杖,挣挫到街前散心,忽见一个跛足道人,疯癫落脱,麻屣鹑衣,口念言词而来,士隐“便迎上来道:‘你满口说些什么?只听见些“好”“了”“好”“了”。那道人笑道:‘你若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我这歌,便名《好了歌》’”这里“了”当读作“liao”。道人为什么这么说呢?甄士隐何以也就明白了呢?因为这歌虽然长,大旨却只在“好”“了”之间,士隐能听得“好”与“了”,便“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大旨已明,所以说他明白,经人一点,已然顿悟。

  再看《乡愁》,说你看得些“这头”“那头”就算你明白,道理一样。诗虽有四片之长,但大旨也就在“这头”“那头”之间,你若看得“这头”“那头”四字,便可知世上万般不如意,只在这头那头之间,“这头”“那头”四字虽不足道,却终是阻这“如意”二字难得。虽未明言人生,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诗人写出了人生揆离,身在这头、那头难得之感慨,发人深省。但光这样还不够,我们论诗,不是写小说,还要再深入一些,挖掘更深层的内涵。

  如何挖掘呢?先试土。我们看,承接“这头”“那头”的,是什么?是时间。诗有四片,也就有四个“这头”“那头”,维系它们的,是时间,时间的变换: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但这变换的结果呢?好像没有,只一段时间,交待一种乡愁,并且随着时间的变换,乡愁似乎越来越浓了。你看,由“小时候”到“长大后”到“后来啊”再到“而现在”,是不是越来越大了?而它所代表的乡愁,是不是也越来越深沉,越有气魄了?但也仅此而已,变换的结果,作者并没有在字面上给以清楚的交待,即如何就有气魄了。固然,我们能感到这一点,但光凭感觉是不够的,那就需要我们发掘了。到底是诗,讲求含蓄,处子之美,静含万动,不能象个泼妇,一露无遗,遇着个街她就敢骂。

  看这四片中,有什么可发现的呢?先看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相同才能见变化。第一片、第三片,同写了母亲;第二片、第四片,同写了船票。海峡不是得坐船才能通过吗?没有船票,你怎么上船?

  先看母亲。“小时候”,是邮票,虽然相见很难,但到底还可以通信,还有见面的一天。但“后来啊”,乡愁成了“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成了生死之隔,永远没有再见的一天了,也绝无通信的可能了,邮票已经没用了。这里面,是不是蕴藏着比邮票更大的悲哀,一种人生的无奈?

  再看船票。“长大后”,还有船票可得,纵然难见,究竟凭着船票,登船过水,还可以经常见面。但“现在”,可能不行了,横在面前的,只有“一湾浅浅的海峡”,看它微波荡漾,也不甚宽,大陆就在对面,巴巴地看着,要是有只船,也就过去了,可是,它偏偏就没有那只船!你说怎不急煞人也!这种只有在诗经乐府中才能见到的“一河之隔”给人们生活和心灵带来的痛苦伤疤,被余先生在三千年后又给写了出来,依然情态感人,为什么呢?我们留在下文一起说,这里还看这种变化。没有船,当然也就没有船票了,任你有金千山,银万山,摆在面前,只能空望太息,无语相向。你说,比上层捏着船票在手又如何?而人生的悲哀无奈是不是就在其中?这里,通过似乎无意中的对照,向我们展示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知识也多了,见识也远了,从小就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似乎也该解决了,可是,非但没有,它似乎还以更大的阻碍横亘在我们面前,我们不得不面对更深厚的悲哀,这种悲哀,在小时候,虽然也有,似乎还有望消除,上完学,我不是就可以回家,天天和母亲在一起了吗?可是,长大后,才知道事情远非这么简单,不但不能在一起,永远都不可能再见了,我们面对这种悲哀,不是如意了,而是更加拿它无可奈何,这就是人生,比诗句真正感人之所在,诗真正伟大的内涵。

  我们再看他是如何传达这种内涵的,就是诗人用什么方法,只消几兵几卒,就能向我们传发出如此深厚的内涵。记得唐朝有个诗人,名叫崔护,一次春游,走到郊外,渴了,去敲一户人家的门,开门的是个少女,面若桃花,态若惊鸿。等他第二年再来,有意拜访的时候,那户人家已经不知何去了,独留下一庭空院,一座空房,崔护深感,乃为力赋一篇,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映相红,今年春归寻芳踪,桃花依然笑春风。”这也正是人面桃花的典源。后来,宋朝又有个大文豪,欧阳修,借此笔法,添了一词,写元宵节的故事,名为《生查子·元夕》曰:“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一时传唱,千年不衰,我们今天,虽已时过境迁,读其诗,仍然会在不经意间发出叹息。又有蒋捷《虞美人·听雨》,余者不论。它们虽然各有所发,但都有一个相同的框架,甚至相同的字眼,“今年”与“去年”,以去年之美好,视今年之失逝,则美好之面前,失逝更可悲,通过对比,来表现内心的感慨,不知不觉,泪已盈面。余光中写《乡愁》,不知有没有想到这些诗,但《乡愁》的笔法体格,和它们是一脉相传的,其感人之处,虽有其自身的人生内涵在,但承载这种内涵的是形式,这种形式,不无裨益。

  但是,这种悲哀,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即它的根源,有没有办法消除?我们看,诗中代表隔离的东西,“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是如何的呢?诗人分别写了“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来形容它们。似乎微不足道,能隔得住吗?可除了它们,又没有别的什么,消除它们不费吹灰之力,诗人是不是弄错了?没有,一点没错。想要明白这一点,我们不妨先去看一组诗,在我国文学史上高深莫测的一组诗,其地位身份飘然世外,一如《笑傲江湖》中的风清扬,剑法独步天下,却终其一生,深藏于岩穴之中,叹悔从前,那就是《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迢迢牵牛星”,写了牛郎织女一对痴心之人,为一河阻隔,不得相聚的悲凉场面。织女为之终日伤心,涕零如雨,虽坐于机上,却无心织布,光景甚是可怜。那么,阻碍他们的,到底是怎样的一条河呢?我们想,那银河该是一条怒浪千尺,岸阔百里的巨流吧!但诗人并不这样认为,诗末这样写道:“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我们看,诗人心中的河,竟是这样的一条河!非但清,而且浅,两岸又并不很远,盈盈也,多美!涉过它完全举手投足间,但是为什么还伤心呢?选这组诗的沈德潜为之作注曰:“相近而不能达情,情复可伤,亦托兴词”最是中肯之言。因为它写的是人生的体验,地理上的阻隔是不足道的,只是时间的问题,怒江那么厉害,不也老老实实套上大桥了吗?在这世间,最难办的是人生,你做什么都可能成功,只是在这人生面前,最拿它无可奈何,不是今天不可,明天也不可,一千年、一万年后,依旧如此,并非时间问题。我么应该看到,银河为什么会有,王母造出来的,而站在王母背后为她撑腰或是逼她这么做的的,是什么?是天条,无缝不入的天条,更是人生的无奈,寄寓着我祖先在面对自我与整个人类社会的矛盾时,所切身感到的无奈与悲哀,银河并不值什么,只是一个能够更形象表达这种无奈的符号而已。诗人正是深深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因而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虽一水盈盈,却隔如天海,乃更更深层的阻碍,更高境界的悲哀,让他们面对面却不能言,悲哀的氛围更浓更直观。小小注《十九首》,至此篇,亦深为感怆,因握笔叹息曰:“且不论她因何不得相聚相语,光想此中情景,便已伤神。曰有二人,不远相望,脉脉情深,却不得相语,遑说相聚,正何等悲凄!恰似幸福在手,而不能享用;香炙在眼,而饿夫难食。言清且浅,盖见其明明可过,却终不得而过,唯两情脉脉。老天何折人一至于此哉!人间事,或有险远,离我既远,我不知之不理之,其再险远,又与我何干?大凡事,只在眼下,仿佛反手之间,而不能达,最是伤情。”余先生一连几个形容词,其真意可能也就在这里。“相近而不能达情,情复可伤”,这是人生的最高体验,伤情的至高境界。上文所说的“一河之隔”三千年而不变,其根源也就在这里。生活的伤痛是少了,但心灵的伤疤却无法消除,似乎更厉了,这是古人滴在心上的泪痕,遗传到了我们心上,心大了,泪痕也扩展了。

  我们再看,这几个形容词,它们无一不是叠词,但现代汉语中,这几个似乎并没有现成的,作者似乎有意而为之,为什么呢?还说《红楼梦》,黛玉要死的时候,书中写道:“探春紫鹃正哭着叫人端水来给黛玉擦洗,李纨赶忙进来了。三个人才见了,不及说话。刚擦着,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黛玉临死前直声叫了六个字,才六个,“宝玉,宝玉”就叫了两次,占了四字,为什么不少叫一次呢?这里面就有个重复的问题。叫一声,不显起什么,再叫一声,就有无限之情包含在其中了。“你好……”什么,不待说,我们隐隐就可探得一二,这不是多说几字少说几字所能表现出的,也正是重复的妙处之所在。它不止强调,动听,还能将一种特殊、不可言喻的感情包含在内,余先生所用“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恐怕也不无此意。而“十九首”又是运用叠词的典范,要论关联,诗与诗之间,恐怕要比与小说来得更亲切一些。

  说到这里,我们看,诗中一字一句,都是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的,尤其与传统文化不可分离,极大地发挥了汉字语言的妙处,所以,才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并非诗人只听凭一颗心,游目骋怀,到天涯海角,苦力搜罗几个奇怪的意象字眼就可行的。而纵观其诗,整个写作,又可从《诗经》中找到源头,其实,不独如此,便上面所有论述,“这头那头”、“时间的变换”、写作方法还有人生的体验、叠词的运用,无不可以从《诗经》中寻到源头,这就是我们两千年来一直所说的诗经传统。虽然现在,时代变了,已非读经之时,甚至语言文字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身为中华儿女,这种传统,是不可割舍的。它是我们生活的泉源,谁割舍了它,就只能永远奔走于荒漠之中,饥渴而死。《乡愁》正是较好地秉承这种传统,它才会有今天的成功与辉煌,新诗的发展,这才是一条光明大道,愿我们能早日踏上征途,复兴我们的诗歌王国,江山辽阔,代有人出!

  最后,我列出对《乡愁》有直接影响的一首诗,上述种种只是一面之词,此则面面俱到,且还有《乡愁》所没有触及的地方,读者若有心,希望能从我上面的论述中,发现《乡愁》与其源流关系,并能从这种关系中,探索出一条适合可行的路子,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愿你也能写出成功的诗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笔者注:上面所说时间之变化,人生之体验,叠词之运用,在这首诗中,都能找到最完美的呈现,但它似乎并不愿意让人发现,只将融汇在一字一变之间,而这也正是《诗经》中惯有的表现手法。它又于变换之中,塑造出一种异常优美的情境来,似乎只想让我们陶醉于那种优美的情境之中,而不觉得那种变换和变换背后深刻的内涵,正所谓“穆如清风”,而这,又是《乡愁》所没有的,读者当需注意。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