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古典诗词教育思想研讨会在南开大学举行

20151117_010

  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吴军辉 摄影 任永华)10月17日至18日,在南开大学96周年校庆之际,由南开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中央文史研究馆联合主办的“叶嘉莹教授从教70周年”系列活动隆重举行。18日上午,海内外120余名各界代表齐聚南开共同就“叶嘉莹古典诗词教育思想”展开研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出席并主持研讨会开幕式。著名中华古典诗词专家、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教授出席。

20151117_011

  龚克在致辞中指出,从事古典诗词教育70年来,叶嘉莹先生始终站在教育的一线,并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东西交流。虽然年逾九十,但她传承古典文化的决心不减。“犹记得叶先生曾有诗云: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我们感觉到叶老师不仅是一个大写的人,更是一个有大美之人。她是一位从内向外的充满美感的优雅人物,接引无数诗词爱好者走进古典文学的世界。”龚克表示,此次研讨会是南开大学本年度非常重要的活动,也希望借此来表示南开这所学校,以及这所学校的师生对叶嘉莹先生,对中华古典文化的由衷敬意。

  教育部社科司副巡视员陈矛代表教育部向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向叶嘉莹先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研究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她说,当前,中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叶先生孜孜以求的学术品格和沉潜学术的不断激励下,广大传统文化研究工作者将大有作为。”

  著名诗人席慕蓉当天也来到研讨会现场。她讲述了2002年、2005年陪同叶嘉莹先生追寻原乡叶赫水、重返蒙古高原故土的故事。她说:“叶老师今年91岁了,很少有人能够体会她或者说整个中国人在近一百年里的流离颠沛。叶老师说,是用生命写就的这些诗带她度过一世的忧患。我想最该把这个最佳勇气奖颁给叶嘉莹老师。”席慕蓉深情诵读了叶嘉莹81岁重返故土时口占的绝句表达敬意——“余年老去始能狂,一世飘零敢自伤。已是故家平毁后,却来万里觅原乡。”

  《北京大学学报》主编、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原部长程郁缀代表兄弟高校致辞。36年前,叶嘉莹先生首次回国讲学,来到北京大学后,当时还是青年教师的程郁缀负责协助接待,并用自行车载着叶嘉莹先生游览了圆明园。时至今日,程郁缀愿意用“大才”“大师”“大家”来描述他所认识的叶嘉莹先生。所谓“大才”是指叶嘉莹先生家学渊源,融会古今、兼通中西;所谓“大师”是指叶嘉莹先生一生从事教学工作,虽流离艰苦,但未曾间断;所谓“大家”是指叶先生不仅有大智慧、大功夫,更重要的是她心怀祖国故乡、无私奉献的大胸襟、大境界。

  北美地区中文教学专家、华盛顿特区中文学校创办人沈葆作为台湾学生代表致辞。她遥忆当年在台湾跟随叶先生修习古典诗词的美好时光,又以一个又一个生活中的小故事告诉大家,正是叶嘉莹先生将她带入了诗词的世界,正是诗词让她充满自信和活力。“老师一辈子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和推广,她是教不厌学不倦,她不但是我们的良师,也是我们终身模仿的榜样。”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东亚系前系主任梁丽芳代表北美学生致辞。在她娓娓道来的讲述中,与会者了解叶嘉莹先生在温哥华教书时的更多生活细节,仿佛看到了那位爱穿旗袍、上课喜欢“跑野马”、热心为社区华人讲诗词、心系祖国“人生易老梦偏痴”的优雅女士。“值此执教70周年之际,祝愿叶老师身体健康、生命之树常青。”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方正辉当天以南开学生代表的身份参加了研讨。他在致辞中说,作为南开中文系79级的学生,有幸聆听过叶先生的授课,感到十分荣耀。时光飞逝,始终不变的是对叶先生学术成就和治学精神的崇敬之情。叶先生以古典诗词打开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门,让人们体验到诗词之美、文学之美、生活之美。从叶先生那里人们懂得了用心去感受世界人生;懂得了创造价值要靠持续的努力。“叶先生以人生经历诠释着人生的境界,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她的学识与情怀,为我们点亮了人生道路上的那盏橘黄色的灯,温暖着我们的生命,启示着我们未来前行的道路。”

  叶嘉莹先生的外甥、台湾长庚大学校长包家驹代表亲属向南开大学及各界友好兴建迦陵学舍,支持叶嘉莹先生治学传道表示感谢。他说:“叶教授深厚的学养、典雅诗意的文笔,加上半生颠沛流离、家破忧国的忧患经历,使她在谈论古典文学时,能够令人心生感动。她尤其擅长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将现代西方文学理论融入应用于中华古典诗词的研究和探索与诠释,见解精辟、自成一家。叶教授为中华古典文学注入了新的诠释与生命,既是承前,也是启后,更为世人保全了文学的馨香与光华。70年从教生涯,无论在教学、研究,都是为人师表的典范,更是我们终生景仰和学习的榜样。”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前身为北平志成中学,由李大钊等于1923年创办。1945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叶嘉莹来到该校任教。研讨会上,该校校长朱建民代表执教学校致辞。他讲到,当时学校紧缺国文老师,叶嘉莹先生不辞辛苦,在男校和女校间奔忙,孜孜不倦,深受学生爱戴。朱建民称赞叶嘉莹先生为“中华古典文化的继承人”,称其“站在通往诗词王国的道路上,诲人不倦、渡人无数”,培养出大批知名学者,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重要贡献。

  合作机构代表、民生银行副总裁、民生书法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肖丽向大会致辞。她从叶嘉莹先生的诗词谈起,高度赞扬了叶嘉莹先生“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禅不借隐为名”的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肖丽说,正如叶嘉莹的一首绝句所言“构厦多材岂待论,谁知散木有乡根。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叶先生七十年如一日坚守事业,应当成为每一位女性学习的榜样。“正是在先生的导引下,诗走进了我的心灵。让我更加相信,诗词是让我们生活美好、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精神力量。”肖丽说。

  学界代表、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范诗银代表中华诗词学会会长郑欣淼、常务副会长李文朝、几十万学会成员,代表国防大学中华军旅诗词研究创作院政委刘亚洲及军人诗人们向叶嘉莹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他说,70年来叶先生笔耕不辍,施教不辍,在教学实践中承袭了顾随先生的衣钵,又开创了独到施教模式。叶嘉莹先生是中华诗词学会的名誉会长,是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是诗人的骄傲和旗帜。“叶先生使我们对民族复兴梦充满了希望和期待,也使我们对于通过诗词创作延续中华文化传统、弘扬民族文化元素,增强了责任感,增强了自信心。”范诗银说。

  台湾大学前中文系系主任齐益寿,台湾辅仁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孙永忠,美国卫斯理女子学院前东亚系系主任刘元珠,外交学会常务副会长卢树民,中国现代文学馆原副馆长刘泽林,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孙旭光,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王玉明、高等教育出版社文科分社社长迟宝东,天津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魏盛唐等出席了开幕式。

  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卫斯理女子学院、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台湾大学、台湾长庚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台湾淡江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等30余所高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图书馆、台湾中研院、台湾图书馆等10余家科研机构;商务印书馆、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三联生活周刊、香港《明报》月刊等新闻出版单位;中国孔子基金会、加拿大宋庆龄儿童基金会、民生中国书法公益基金会等机构;中华诗词学会、中华吟诵学会、中国外交学会、中国佛教协会等社会组织的120余名代表一同参加了研讨。

  (学生记者 黄语桐 魏文婷 索依拉 陈晨 尚艺 何美霖 陆雅婧亦对本文有所贡献)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