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要籍简介(二):诗文别集

161、《小仓山房集》

  清代袁枚著。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

  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袁枚以诗、诗论名于世,亦工古文,袁枚为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文中有斥权贵罪恶之作,论赞亦多借讽时政之篇。诗歌上倡导“性灵说”,主张直抒胸臆,写出个人的“性情遭际”。诗要写出自己的个性,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性灵”和“学识”结合起来,以性情、天分和学历作为创作基本,以“真、新、活”为创作追求。认为“诗文之作意用笔,如美人之发肤巧笑,先天也;诗文之征文用典,如美人之衣裳首饰,后天也”。主张文学应该进化,应有时代特色,反对宗唐宗宋。他讥讽神韵派是“贫贱骄人”,格调派是“木偶演戏”,肌理派是“开骨董店”,宗宋派是“乞儿搬家”。他也反对沈德潜的“温柔敦厚”说,诗多叙写身边琐事,多风花雪月的吟哦,缺少社会内容,有些诗趋向艳俗,不免浅薄甚至浮滑。

  著有《小仓山房集》82卷。其编年诗集37卷、补遗2卷,文集24卷,续文集11卷,外集8卷,有乾隆年间刻本。《四部备要》本。又有石韫玉《袁文笺正》及《补注》,邹树荣《袁文笺正补正》。《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散文,尺牍等30余种。有清乾隆间随园刊本,收入《随园三十种》;另有光绪十八年(1892)勤裕堂排印《随园三十八种》本。

  今有:《小仓山房集》中华书局1936年据原刻排印本;顾学颉校点《随园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周本淳标校《小仓山房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王英志点校《袁枚全集》八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162、《忠雅堂集》

  清代蒋士铨著。蒋士铨(1725~1784),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铅山(今属江西)人,清代诗人、戏曲家。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1764)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乾隆称士铨与彭元瑞为“江右两名士”。士铨与袁枚、赵翼并称为“乾隆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蒋士铨为清代诗人、戏曲家。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论诗也重“性灵”,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模拟倾向,但对“性灵”的理解与袁枚不同,而且他比较强调“忠孝节义之心,温柔敦厚之旨”,表现出更多的传统意识。诗作题材比较广泛,大部分为个人抒情,及吊古、纪游之作。其中也有一部分揭露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的诗,如《饥民叹》、《禁砂钱》、《官戒二十四首》之四《察隶役》、《乞人行四首》、《米贵倒叠前韵》,或揭露官府的搜刮钱财反映城乡下层社会世态风俗的诗,如《京师乐府词》等。诗风总的来说写得笔力坚劲。能够代表他艺术风格的有五古《远游》、《岁暮到家》,七古《开先瀑布》、《驱巫》、《万年桥觞月》、《漂母祠》、七律《润州小泊》、《梅花岭吊史阁部》、《乌江项王庙》等。王昶《蒲褐山房诗话》评论说:“诸体皆工,然古诗胜于近体,七言尤胜于五言,苍苍莽莽,不主故常”。袁枚《忠雅堂诗集序》对他极为推重:“摇笔措意,横出锐入,凡境为之一空”。

  著有《忠雅堂全集》43卷,包括文集12卷、诗集27卷及补遗2卷,词集2卷、还附有南北曲。清嘉庆三年扬州刻本。今有邵海清校、李梦生笺《忠雅堂集校笺》,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163、《瓯北诗集》

  清代赵翼著。赵翼(1727~1814),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晚号三半老人,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

  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他反对明代前、后七子的复古倾向,也不满王士禛、沈德潜的“神韵说”与“格调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闲居读书作六首》之五)其《论诗》绝句云:“李杜诗篇百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反对盲目尊古,提倡文学应有时代特点,反映时代内容。所著《瓯北诗话》,系统地评论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苏轼、陆游、元好问、高启、吴伟业、查慎行等十家诗,他重视诗家的创新,立论比较全面、允当。存诗4800多首,以五言古诗最有特色。如《古诗十九首》、《闲居读书六首》、《杂题八首》、《偶得十一首》、《后园居诗》等,或嘲讽理学,或隐寓对社会的批评,或阐述一些生活哲理,颇有新颖思想。七古如《将至朗州作》、《忧旱》、《五人墓》,七律如《过文信国祠同舫庵作》、《黄天荡怀古》、《赤壁》等,都有特色,并在造句、对仗方面见出功力。另外,造语浅近流畅,也是一大优点。其诗的缺点,是有时议论过多,过于散文化,形象性较差。

  赵翼生前史学著作因与时风不同而未受重视,死后多年,却声名大涨,梁启超盛赞赵翼能“用归纳法比较研究,以观盛衰治乱之原”。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三大史学名著。

  著有文学著作《瓯北诗集》《瓯北诗话》,史学著作《二十二史札记》、《陔余丛考》、《檐曝杂记》、《皇朝武功纪盛》等。

  《瓯北诗集》50卷,《续集》3卷赵翼自编,存诗2000多首;《瓯北诗话》16卷,嘉庆湛贻堂刻本。

  今有:曹光甫校点《赵翼全集》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马亚中、杨年丰批注《瓯北诗话》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

164、《惜抱轩全集》

  清代中叶姚鼐著。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鼐幼嗜学,从刘大櫆学习古文,表现出非凡的天资。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改兵部主事,旋又补礼部仪制司主事。后历任山东、湖南乡试副考官,会试同考官和刑部广东司郎中等职。乾隆三十八年,清廷开四库全书馆,姚鼐破格充纂修官。后乞归乡里,大学士于敏中、梁国治先后动以高官厚禄劝留,均被辞却,时年44岁。自乾隆四十二年起,姚鼐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其弟子遍及南方各省,对桐城派的流播作用甚大,以至历城周书昌说:“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嘉庆十五年(1810)卒于南京钟山书院,时年85岁。

  姚鼐与方苞、刘大櫆并称“桐城三祖”。他在方苞“义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倡导“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相互为用,将程朱理学、古代文献、文义、字句考订和文章辞采融而为一。在学术思想上,姚鼐以宋儒之学为治学之本,指斥主考据之说的汉学家为舍本逐末,但他也不废弃汉儒治经之长,做到综合吸收。在文学风格上,提出“阳刚”、“阴柔”之说,用阴阳刚柔这个哲学概念来解释文章风格的来源和特征,指出两大风格相互配合、相互调剂,产生出多样的文学风格。他又发展了刘大櫆的“拟古”主张,提出“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为文章八要。学习古人,初步是掌握形式(格、律、声、色),进而是重视精神(神、理、气、味),才能达到高的境界。可以说,桐城派古文到了姚鼐手中,方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姚鼐是桐城文派中集大成者。他编的《古文辞类纂》将文章体裁分为13类,即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辞赋、哀祭等,分类系统简明,对文体理论是一个贡献,因而风行一时,有力地扩大了桐城派的影响。

  姚鼐是桐城散文集大成者,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关注国计民生,世风民俗,如《周梅圃君家传》;赞美一些不愿与贪官污吏“共处”,愤而辞官的“清介严冷”之士,如《方染露传》;在《陈谨斋家传》中,歌颂“以行贾往来江上”的徽商。谴责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时文贻误人才,要以古文改造时文,如《方侍庐先生墓志铭有序》;一些山水游记如《登泰山记》、《游灵岩记》、《游双溪记》、《观披雪瀑记》等,静观山水、抒发怀抱,乐在其中。文字简洁而内涵丰厚,寓阳刚于阴柔,寓工巧于自然,以“温深而徐婉”之笔,写出“雄伟而劲直”之文,。又工于修辞,精于炼句,使文章抑扬顿挫,富于气势和美感。这正是姚鼐散文的风格特色。

  《惜抱轩全集》有“诗集”“诗后集”和“诗外集”三部分,占全集五分之一略强。计有古体、近体诗730首,试帖诗40首,词七阕。有的论者认为“他的诗作与散文一样,不少封建说教,缺乏社会内容。他把古文义法用之于诗,故形式呆板,可取者甚少,惟某些写景小诗如《山行》、《天门》、《江上竹枝词》等清秀雅致,较为可读。”(湖南文艺出版社《中国历代作家小传》)。其实,姚鼐诗作无论是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均不可忽视。在思想内容上,姚鼐诗作关注国计民生,亦如其文“非关天下利益,兹不著”,有的诗作甚至说出文章中所不敢说的话,如《述怀》、《漫咏》。姚鼐诗中有关赠答、送行诗篇,数量不少,但均能做到情深意隽、诚挚动人,如《赠郭昆甫助教》、《送子之淮南》和《赠戴东原》等篇,均能抒诗人胸中之真情,颇为感人。关于姚鼐诗歌的艺术成就,其弟子姚莹认为其师古近体皆擅:五古“高处直是盛唐诸公三昧,非肤袭貌取者可比”;七律亦“工力甚深,兼盛唐、苏公之胜”;七绝“神骏高远,真是天人说法”。

  著有《九经说》19卷、《三传补注》3卷、《老子章义》1卷、《庄子章义》10卷、《法帖题跋》1卷、《书录》4卷、《尺牍》10卷、《古文辞类纂》75卷、《五七言今体诗钞》18卷。文学创作有《惜抱轩文集》16卷、《文后集》12卷、《诗集》10卷、《笔记》10卷。

  《惜抱轩全集》因作者室名“惜抱轩”而得名88卷。其中八卷。《惜文集》16卷、《文后集》12卷、《诗集》10卷。以及《法帖题跋》、《左传补注》、《国语补注》、《公羊传补注》、《谷梁补注》、《九经说》、《老子章义》、《庄子章义》等。有同治年间刻本。又有杨以增辑《惜抱先生尺牍》;徐宗亮刻《惜抱轩遗书》等。

  今有:《惜抱轩全集》,台湾中华书局据原刻本校刊,1980年版;富寿荪标校《惜抱轩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65、《刘海峰诗文集》

  清代中叶刘大魁著。刘大魁(1698~1779),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出生于桐城汤沟人(今属安庆市枞阳县)。刘大魁自幼便受到家庭的熏陶,苦读儒学,但累试不中,在第十次乡试中得秀才。后游学京城,拜方苞门下,受到方苞的赏识,称之为“国士”。乾隆时曾应博学鸿词科和经学科的荐举,均落选。后为黟县教谕,数年告归。为人美丰姿、擅文辞,性格豪爽,喜饮酒赋诗,著作颇丰。有:《海峰先生文集》10卷、《海峰先生诗集》6卷、《论文偶记》1卷、《古文约选》48卷、《历朝诗约选》93卷等,并纂修了《歙县志》20卷。

  刘大魁是桐城派三祖之一,刘大魁为桐城文派承前启后的中坚人物,其创作成就和理论主张,对桐城派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十分重大的桥梁作用。刘大魁的文学主张主要见于《论文偶记》。它补充发展了方苞“义法”论并进一步探求散文的艺术性,并提出了“因声求气”说。指出文字“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重在艺术体现。又将我国诗歌理论中的韵律学说用到散文领域,形成“音节”、“字句”理论,所谓“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以上理论世称“因声求气”说,被认为是桐城古文的创作秘诀。

  刘大魁的文章内容并非如有的文学史所说的那样,“极力提倡封建正统观念”,而是具有早期的启蒙思想,刘师培认为在桐城诸家中,“惟海峰较有思想“(《论文杂记》)。他的启蒙观念,主要表现在继承荀子、柳宗元等人进步思想,在天道观、伦理观、历史观和人才观等方面发表过许多有见解的言论,还吸取老庄敢于愤世嫉俗、大胆怀疑的思想,如在《天道》中强调是统治者的“无道”造成了“衰乱之世”,而“天”是“浑然无知”的;在《汪烈女传》中反对“臣死其君”,认为君臣之间是“共事之义”,而不是“受君之恩”的主从依附关系;在《答周君书》、《乡饮大宾金君传》中则持“世异则事变,时去则道殊”的社会发展变化观,斥责当前仍采取“重农抑商”传统做法的不合时宜;在《方节母传》中批判上智下愚、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在《答周君书》、《见吾轩诗序》中又谴责科举制度误世害人,扼杀人才。所有这些,都闪烁着理性的光辉。他的传记文有许多是为村野郎中、乞丐立传,表彰他们的品德,反映他们的心声,这是其它桐城作家很少为的。刘大魁散文中还有一些山水游记,它不像方苞纪游散文那样重在阐发从其中领悟的哲理,而是细述游历路线、所见所闻、极尽形容,而且融入个人生活遭遇,借景抒情,颇似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其散文风格是雄奇恣肆,而且叙事、议论之中都喷涌着不可遏止的激情,与方、姚之文相比,其情感表达方式要强烈、直率得多。也很注重散文的章法布局、转折开阖。善于运用声音的高低、节奏的缓促来增加文章的气势。他特别喜用长句来造成文章雄劲之气,如《书荆轲传后》“天下之变”一段,每句长达15字以上,有的达20多字,汩汩滔滔,形成一泻千里之势。他还善于运用大量排比、对偶句式来使文势贯通、节奏强烈,如《答吴殿麟书》就是如此。

  刘大魁不仅专于古文,亦擅长诗歌,袁枚甚至说刘“诗胜于文”(《随园诗话》)刘大魁的诗歌内容上可分为四类:一类是感叹身世遭遇,如《述旧三十六韵送张闲中之任泇州》、《杂诗》、《感秋》等;第二类是抒写自己的用世之志,多是诗人壮年时代的作品,如《感怀》《秋夜独坐寄沈惟涓》)等。这类诗歌格调昂扬、辞气悲壮,在刘集中很另类;第三类是愤世嫉俗的悲歌,如《杂感》、《天马》、《晚行遇雨趁谢六车不及》、《燕台行》等;第四类是田园山水,多为晚年归乡后的作品,像《江乡》、《夏日田间》等描绘沿江、江淮一代田园风光,平和而自然,颇有陶渊明诗意。前三类诗作,多为五、七言古体,感于哀乐,缘事而发,颇有乐府诗之意味,辞婉而旨深。晚年田园诗作,其特征是“清绝”,诗风恬淡自然、清新超迈。

  存有《刘海峰诗文集》22卷,清咸丰年间戴均衡刻本。

  今有吴孟复标点《刘大櫆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66、《述学》

  清代中叶汪中著。汪中(1745~1794),字容甫,江都(今属江苏扬州)人。出身孤苦,七岁丧父,家贫,无力求学,由寡母邹氏启蒙。十四岁入书店当学徒,才有博览经史百家书籍的机会,故扬州民间云“无书不读是汪中”。乾隆二十八年(1763),以《射雁赋》应试,列扬州府第一名,补诸生。乾隆三十三年(1768),乡试落第,遂不复应试,专心治学。乾隆四十二年(1777),举为拔贡生,历为太平知府沈业富、宁绍台道冯廷丞、安徽学政朱筠管书记。乾隆四十八年(1783),在南京协助编纂《南巡盛典》。乾隆五十五年(1790),应聘至镇江文宗阁检校《四库全书》,乾隆五十九年(1794),扶病前往杭州文澜阁检校《四库全书》;是年冬,积劳成疾,卒于西湖葛岭园僧舍。

  汪中私淑顾炎武,为经世致用之学。在哲学、史学、文学方面都有一定成就。文学上能诗,工骈文。所作骈文在清代骈文中被誉为格调最高,被赞为“钩贯经史,闳丽渊雅,卓然自成一家”(刘台拱《遗诗题词》)。27岁时作《哀盐船文》,用词精当,凄楚动人具有汉魏六朝小赋善于抒情的典型特征,为杭世骏所叹赏,评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自叙》哀叹一生困顿遭遇,凄婉感人。《经旧苑吊马守真文》,《吊黄祖文》则借传中人物的不幸遭遇,来浇自己胸中之块垒。它们与《汉上琴台铭》,《广陵对》等一起被誉为“八代之高文”。

  汪中亦精于史学,曾博考先秦图书,研究古代学制兴废。著有《述学》、《广陵通典》、《容甫遗诗》等。

  所作有《述学》六卷,凡内篇三卷,外篇一卷,补遗一卷,别录一卷。附录《春秋述义》一篇。为其子喜孙编。六卷;编年《容甫先生遗诗》五卷,附录补遗及诸家酬赠一卷,俱有道光间喜孙精刊本。另有《广陵通典》10卷,《容甫遗诗》6卷。

  今有:古直选注《汪容甫文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田汉云点校《新编汪中集》,广陵书社2005年版。

167、《洪北江诗文集》

  清代中叶洪亮吉著。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先世祖籍安徽歙县洪坑。自幼丧父,刻苦读书,以词章考据闻名,尤其擅长舆地。与同里黄景仁、孙星衍友善,并得袁枚、蒋士铨的赏识。多年屡试不中,先后充安徽学政朱筠、陕西巡抚毕沅等幕府。乾隆五十五年(1790)44岁时终于以一甲第二名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编纂官。乾隆五十七年(1792)担任顺天府乡试同考官。后督贵州学政,任内为贵州各府书院购置经、史、通典、《文选》等方面图书,提高了贵州学术水平。嘉庆元年(1795)回京供职,入直上书房,教授皇曾孙奕纯读书。嘉庆三年(1798),以“征邪教疏为题”考试翰林和詹事。洪亮吉著文,力陈内外弊政数千言,为时所忌,以弟丧辞职回乡。嘉庆四年(1799)为大学士朱圭起用,参与编修《高宗实录》。同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触怒嘉庆,下狱并定死罪。后改为流放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从此家居撰述至终。

  洪亮吉精于史地和声韵、训诂之学,他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洪亮吉的《北江诗话》在中国诗歌批评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其论诗强调“性情”、“气格”,认为诗要“另具手眼,自写性情”,赞赏杜牧的诗文能于韩、柳、元、白四家之外“别成一家”的独创精神;批评沈德潜诗学古人“全师其貌,而先已遗神”(《北江诗话》卷四);非议翁方纲诗“如博士解经,苦无心得”(同前卷一)。这些都是可取的。此外评论古代及当时诗人,亦多精到语。

  与汪中一样,洪亮吉亦以骈文著称于世。其骈文高古遒迈,“每一篇出,世争传之”(袁枚《卷施阁文乙级序》)代表作有《出关与毕侍郎笺》、《游天台山记》、《诫子书》、《黑神河赞》等。《黑神河赞》描绘黑神河“其悬流一丝,独下千里。石乱若屋,鱼飞似星,虽未遽接天,而离地已百仞也。是以终日疾行,不睹寸壤;一夜数起,唯闻鸣雷”等种种奇观,有声有色也有感情的激发。辞藻瑰丽,用事灵活,具有相当成熟的形式美,内容也不空泛。

  洪亮吉一生好游名山大川,足迹遍及吴、越、楚、黔、秦、晋、齐、豫等地,所以他的山水诗特多,有不少佳构。谪戍伊犁期间写的《安西道中》、《天山歌》、《行至头台雪益甚》、《伊犁记事诗四十二首》等,写塞外风光,尤具特色。诗笔于质直明畅中有奇峭之致。

  著有《洪北江诗文集》66卷,包括流放伊犁前的作品《卷施阁诗文集》、诏还后作品《更生斋诗文集》,以及拟两晋南北朝乐府等,卷首载有《年谱》1卷。有民国涵芬楼影印《四部丛刊》本,商务印书馆1935年排印本。另有《洪北江全集》,除诗文外,收有《经传表》、《十六国疆志》《北江诗话》、《春秋左传诂》等十数种。有光绪年间刻本。

  今有:陈迩冬校点《北江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刘德权點校《洪亮吉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

168、《两当轩全集》

  清代黄景仁著。黄景仁(1749~1783),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后裔。4岁丧父,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16岁应童子试,三千人中名列第一,17岁补博士弟子员,但从此屡应乡试都不中。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乾隆三十三年(1768),黄景仁20岁时即开始浪游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曾在湖南按察使王太岳、太平知府沈业富、安徽学政朱筠幕中为客。在朱筠幕,于采石矶的太白楼宴会上即席所赋《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楼醉中作歌》诗传诵一时。乾隆四十年(1775),27岁时赴北京,次年应乾隆帝东巡召试取二等,授武英殿书签官。33岁时,游西安,客陕西巡抚毕沅幕。明年回京师,为候补丞,未补官。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八年(1783),黄景仁为债家所迫,抱病再赴西安,至山西解州运城,病逝于河东盐运使沈业富官署中,年仅35岁。

  黄景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后世评黄氏诗多云“愁苦辛酸”。其《别老母》、《途中遘病颇剧怆然作诗》、《微病简诸故人》、《旅夜》、《杂感四首》、《癸巳除夕偶成》等,都写得低沉苍凉,但语调清新,感情真挚动人。他还有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如《感旧》、《感旧杂诗》、《绮怀》等。《绮怀》第十五:“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亦属言情绝唱;有些诗也写得慷慨豪迈,如《少年行》;有些刻画山水景物或人情事态的诗篇,则细致生动,如《黄山松歌》、《天门山》、《献县汪丞座中观伎》等;一些怀古咏史的诗篇,也能别出新意,如《虞忠肃祠》、《寿阳怀古》、《凤山南宋故内》等。翁方纲曾为黄景仁的诗集作序,评论说:“故其为诗,能诣前人所未造之地,淩、厉、奇、矫,不主故常。”《杂感》中的名句:”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可以看出他诗的风格和创造性。最能彰显黄仲则潇洒独行之魅力是《癸巳除夕偶成》(其一):“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黄景仁亦能词,词作明白晓畅,擅长白描,但含蓄不够。

  著作有《两当轩集》22卷,其中诗16卷、词3卷、诗词补遗及遗文3卷。其孙志述编刻。

  今有:《两当轩集》,6册,22卷,考异2卷,附录,4卷上海扫叶山房1925年石印本;李国章校点《两当轩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69、《研经室集》

  清代阮元著。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又号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1789)年进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五十五年授翰林院编修。一年后升任少詹事,入值南书房,乾隆五十八年至六十年提督山东学政,写有《小沧浪笔谈》等;在毕沅主持下,撰成《山左金石志》24卷。后历任浙江学政,仁宗嘉庆三年(1798)返京,任户部左侍郎,会试同考官,未几又赴浙江任巡抚,前后约十年。在杭期间,除吏治军政之外,又纠合浙江文人,编书撰述不辍。嘉庆六年(1801)建“诂经精舍”,聘王昶授词章,孙星衍授经义。嘉庆十年丧父,服除后任职兵部,又先后出为湖南、浙江巡抚。此后,又曾先后任江西巡抚、两广总督。在粤期间,建议禁鸦片,对英商采用较严厉的政策。嘉庆廿五年(1820)在粤创立“学海堂书院”。道光六年,迁云贵总督,旋又晋升体仁阁大学士,在道光十八年(1838)致仕,返扬州定居,先后加太子太保、太傅。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去世,谥“文达”。

  阮元是清代嘉庆、道光间名臣。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时值乾嘉文化鼎盛之时,阮元标领文坛数十年,海内尊之为学界泰斗,一代文宗。阮元作为徽派朴学发展后期的重镇巨擘,乾嘉学派强有力的殿军和总结者,其治学师承戴震,守以古训发明义理之旨,主张实事求是。其论文重文笔之辨,以用韵对偶者为文、无韵散行者为笔,提倡骈偶。与当时的桐城派“古文”异趣迥然,也反对归有光等主张的唐宋派古文,认为“骈文为文章正统”:“震川(归有光)辈矜以古文为时文,耻为骈偶。孰知日坐长骈大偶之中而不悟也。出股数十字,或百字对股,一字不多,一字不少,起承转合,不差一豪,试问古人文中有此体否?”(扬州博物馆藏阮元手写条幅墨迹)。

  阮元虽以经学知名,所作辞章,亦不乏可读之篇。如《吴兴杂诗·》:“,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有意模仿民歌风味,浅显明白,自然流畅,很难设想是出自金石、校勘等方面造诣高深的朴学大师之手。

  阮元的学术著作当推《十三经注疏》。还有《经籍纂诂》一百一十六卷,《两浙輶轩录》四十卷,《诂经精舍文集》十四卷,《四库未收书目提要》,《学海堂丛刻》,《畴人传》五十九卷,为中国历代天文历算家之专门史;所修志书著名者有《浙江通志》、《广东通志》、《云南通志》、《扬州图经》等。其中《扬州图经》以图为经,可称创例。《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则是书学史上的重要著述。

  所著《揅经室集》共六集五十八卷,前四集为阮元生前手定者,隐然以经、史、子、集为次。说经之文,多在一集,自四集以下,始以诗文合编。由其弟阮亨总其成,于道光年间汇印成册,是为“文选楼丛书”本,但卷帙有五十四卷本、六十卷本、六十二卷本等多种版本,这是由于刻印的时间不同,陆续有所增补所致。

  今有:邓经元校点《揅经室集》,中华书局1993年版。该集六十四卷,以涵芬楼四部丛刊本作为底本,对阮亨“文选楼丛书”本《研经室集》也作了补辑,也是目前较完备的本子。《阮元年谱》中华书局1985年点校本。

170、《定庵全集》

  晚清龚自珍著。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曾字尔玉,曾更名易简,字伯定,再更名为巩祚。浙江仁和(今杭州)人。6岁随父母租居北京,母为著名学者段玉裁之女,启蒙教育由母亲承担,教读吴伟业诗和桐城派古文。打下了很好的文学基础。12岁随外祖父段玉裁习说文解字。13岁秋,作《水仙花赋》。14岁考订古今官制。16岁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并由此搜罗善本古籍,致力目录学。17岁收集石刻,攻金石文字。嘉庆十六年(1811)秋,参加顺天乡试,中副榜,并以副榜贡生资格通过考试充任武英殿校录,时年19。不久随外放徽州知府的父亲南下。嘉庆二十三年(1818),第四次应乡试,中第四名举人,时年27岁。道光九年(1829年),38岁中进士,为内阁中书。道光十五年(1835),迁宗人府主事,改为礼部主事祠祭司行走。十七年,补主客司主事。十九年(1839),48岁,辞官南归。二十一年(1841),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终年50岁。

  龚自珍是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学问渊博,涉及金石、目录,泛及诗文、地理、经史百家。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认为文学必须有用诗和史的功用一样,都在对社会历史进行批评,文章、诗歌都和史有源流的关系。龚自珍诗今存的600多首,绝大部分是他中年以后的作品。他的诗和他的诗论是一致的。主要内容仍是“伤时”、“骂坐”。《咏史》、《释言四首之一》等,即是这类诗的代表作。晚年在著名的《己亥杂诗》“只筹一缆十夫多”、“不论盐铁不筹河”等篇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对人民的苦难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内疚,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龚自珍的抒情诗,更多是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忧郁感、孤独感和自豪感。出现许多脍炙人口、历来传诵不衰是名句,如“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座灵”(《夜坐》)“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秋心三首》),“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形式多样,风格多样有瑰丽,也有朴实;有古奥,也有平易;有生僻,也有通俗。一般自然清丽,沉着老练,有杜韩的影响,有些篇章由于用典过繁或过生,或含蓄曲折太甚,不免带来艰深晦涩的缺点。龚自珍的诗作的历史价值在于:他打破清中叶以来诗坛的模山范水的沉寂局面,绝少单纯地描写自然景物,而总是着眼于现实政治、社会形势,发抒感慨,纵横议论,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饱含着社会历史内容,是一个历史家、政治家的诗。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其代表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开创了近代文学的新篇章。

  龚自珍文议论纵横,自成一格,有“龚派”之称。特点是简括中又有铺叙夸张,有的直率,有的奇诡。他的散文语言活泼多样:有的散行中有骈偶,有的瑰丽,有的古奥,甚至偏僻、生硬、晦涩。龚文区别于唐宋和桐城派的古文,是上承先秦两汉古文的一个独特的发展,开创了古文或散文的新风气。代表作有《病梅馆记》。

  龚自珍的词也很著名。谭献认为龚词“绵丽沈扬,意欲合周、辛而一之,奇作也”(《复堂日记》二)。其中写得较为出色的是一些抒发感慨怀抱的词,如〔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抒发孤独而自豪的感情;〔凤凰台上忆吹箫〕《丙申三日》写与庸俗文士的矛盾和理想不能实现的感慨;〔浪淘沙〕《书愿》写愿望,略同《能令公少年行》;〔百字令〕《投袁大琴南》写与袁琴南儿时同上家学的情景;〔湘月〕《壬申夏泛舟西湖》写思想上剑态和箫心的矛盾,有志于作为,又思退隐,留恋山水。

  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龚自珍从15岁开始诗编年,到47岁,诗集共有27卷。

  今有《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龔定庵全集類編》,台湾·世界书局2009年版。

171、《古微堂文集》

  清代魏源著。魏源(1794~1857),名远达,字默深,湖南邵阳人。嘉庆十五年(1810)庚午科取秀才。明年辛未岁试补廪膳生。嘉庆十八年癸酉科选拔贡。嘉庆二十五年(1820)全家迁居江苏扬州新城。道光二年(1822)壬午科中式举人第二名。道光五年(1825)受江苏布政使贺长龄之聘,辑《皇朝经世文编》120卷;又助江苏巡抚陶澍办漕运、水利诸事。撰《筹漕篇》、《筹齿差篇》和《湖广水利论》等。道光九年(1829)应礼部会试,与龚自珍双双落第,房考刘逢禄作《两生行》哀之,从此“龚、魏”齐名。后捐内阁中书舍人候补。道光二十一年(1841),魏源入两江总督裕谦幕府,直接参与抗英战争。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辰,魏源再次参加礼部会试,中进士,以知州用,分发江苏,任东台、兴化知县。任职期间改革盐政、筑堤治水。咸丰元年(1851),授高邮知州,公余整理著述,咸丰三年(1853)完成了《元史新编》。后以“迟误驿报”“玩视军机”革职。旋复职,他以年逾六旬,遭遇坎坷,以世乱多故而辞去。晚年,潜心学佛,法名承贯,辑有《净土四经》。咸丰七年三月初一日(1857年3月26日)卒于杭州东园僧舍。终年63岁,葬杭州南屏山方家峪。

  魏源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为晚清新思想的倡导者,林则徐的好友,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学识渊博,著述很多,主要有《书古微》、《诗古微》、《默觚》、《老子本义》、《圣武记》、《元史新编》、《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其中《海国图志》、《瀛环志略》是中国学者编写的最早的两部世界地理著作。

  文学著作《古微堂诗文集》十卷,分为“内集”、“外集”。内集有《默觚》三卷,外集录有经义、序、议共七卷,有清何氏小蓬莱仙馆抄本,藏湖南图书馆;另有黄象离增补本,光绪四年(1878)淮南书局刻本;《魏默深集》一卷,宣统元年(1909)国学扶轮社印行;《古微堂诗集》十卷,清同治9年(1870)刻本。

  今有:《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入选为短篇论著和诗集,不包括专著。以《古微堂集》黄象离增补本为底本。后附黄象离《重刊古微堂集》序和跋;郭嵩涛《魏默深先生古微堂诗集》序;魏耆《邵阳魏府君事略》和《清史稿·魏源传》等。

172、《巢经巢集》

  清代郑珍著。郑珍(1806~1864),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治经学、小学,

  郑珍为晚清学者,宋诗派作家。学术上以经学驰名,经学和文字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有《巢经巢经说》一卷、《仪礼私笺》八卷、《轮舆私笺》二卷,《凫氏为钟图说》一卷、《亲属记》一卷、《说文逸字》二卷、《附录》一卷、《说文新附考》六卷、《汉简笺正》八卷、以及《深衣考》、《老子注》、《辑论语三十七家注》、《说文大旨》、《说文谐音》、《转注考》、《释名证读》、《说隶》、等等。

  郑珍亦是宋诗派作家。其诗风格奇崛,时伤艰涩,与独山莫友芝并称“西南巨儒”,

  张裕钊在《国朝三家诗钞》中,将郑珍和施闰章、姚鼐并列为清代三代诗人。郑珍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他那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诗作上。他家境贫寒,曾参加过砍柴、烧火、纺织、耕锄等劳作,对于民间疾苦、官吏贪酷,均有比较深切的体会。他的诗如《捕豺行》、《六月二十晨雨大降》、《者海铅厂三首》、《酒店垭即事》、《经死哀》等便真实地反映了这些内容。他的诗还生动地描绘了山川秀色、田园美景,反映了人生哲理和生活的情趣。如《闲眺》:“雨过桑麻长,晴光满绿田。人行蚕豆外,蝶度菜花前。台笠家家饷,比邻处处烟。欢声同好语,针水晒秧天。

  《果经巢集》有民国线装本。

  今有王锳袁本良等点校、杨元桢注释《郑珍全集》,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73、《春在堂全集》

  清末俞樾著。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的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点庶吉士。咸丰二年(1852)授翰林院编修。受咸丰皇帝赏识,咸丰五年出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而罢官。遂移居苏州,先后主讲吴县紫阳书院及杭州诂经精舍、上海求志书院,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光绪二十九年(1903)复任翰林院编修。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1907年2月5日)病卒。《清史稿》有传。

  俞樾是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长于经学和诗词、小说、戏曲的研究,所作笔记搜罗甚广,包含有中国学术史和文学史的珍贵资料。善诗词,工隶书,学识渊博,对群经诸子、语文训诂、小说笔记,撰著颇丰,一生著述不倦,当时社会上流传“李鸿章只知作官,俞樾只知著书”民谚。主要著述有《小浮梅闲话》、《右台仙馆笔记》、《茶香室杂钞》以及传奇《骊山传》,《梓潼传》二种,杂剧《老圆》一种。其生平著作均辑入《春在堂全书》中,凡500卷。

  《春在堂全书》有同治10年刻本,清光绪23年(1897)石印本。

  今有:《春在堂全书》,七册,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方霏点校《春在堂随笔》,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74、《湘绮楼全集》

  清末王闿运著。王闿运(1833~1916),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世称湘绮先生。咸丰举人,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主讲成都尊经书院、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

  王闿运为晚清经学家、文学家。为学主治《春秋公羊传》,宗今文经学。经学著作有《周易说》、《尚书笺》、《尚书大传补注》、《诗经补笺》、《礼经笺》、《周官笺》、《礼记笺》、《春秋例表》、《春秋公羊传笺》、《论语训》、《尔雅集解》等10余种,200多卷。王闿运在史学方面颇有撰述。他在同光年间主编和定稿的地方志有《桂阳州志》、《东安县志》、《衡阳县志》、《湘潭县志》等多钟。这些方志叙述翔实,文笔优美,其中的《山水篇》尤为精彩,描绘景物的风韵不减《水经注》。自认为最得意的史学著作是应曾国荃之请而写,反映湘军完整历史的《湘军志》。此书一刻印就遭到一些湘军将领的攻击,认为它是“谤书”,迫使王闿运将原版交郭嵩焘毁掉才得以免祸。以后曾国荃又请幕僚王定安另撰《湘军记》,试图抵消它的影响。后代有学者称《湘军志》“文笔高朗,为我国近千年来杂史中第一声色文学”,“是非之公,推唐后良史第一。”

  王闿运是一代诗文大家,民初汪国垣作《光宣诗坛总录》列他为诗坛头领,冠于一代诗人之首。王闿运幼年初学诗时就严守格律,不失尺寸,作诗强调从拟古着手,五言长诗宗魏晋,七言长诗及近体诗兼宗盛唐,但并不单纯模拟古人,而是尽法古人之美,熔铸而出之”,能自成一家风格。他的诗作:于时事有关系者多,如《独行谣》、《圆明园词》等都是反映社会现状的鸿篇巨作,曾传涌一时,堪称史诗。所以谭嗣同称他的诗是超越“诗人之诗”,属于“更向上一著”之类。他的写景诗气魄宏伟,常带一股高洁傲气。如《入彭蠡望庐山作》等。王闿运还喜欢选诗、评诗,他的《八代诗选》流传很广。

  王闿运文骈散兼行,既不堆砌词藻,又不故作高深,所以能自然浑成,不落俗调,并多警策之言。他的《湘绮楼文集》中多有传世之作。

  著有《湘绮楼全集》30卷,含文集8卷,诗集14卷,笺启8卷,清光绪墨庄刘氏汇刊本。

  今有《湘绮楼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光绪墨庄刘氏汇刊本,1995年出版。

175、《人境庐诗草》

  清代黄遵宪著。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1876)举人,三年随驻日大使何如璋出使日本,曾被日本历史学界称为中国“最有风度、最有教养的外交家”。驻日期间,撰写《日本国志》。1890年,黄遵宪以分省补用道任驻英国二等参赞,1891年任驻新加坡总领事,从事改善侨胞待遇、保护侨胞财产的工作,发展华侨教育,取得一定成效。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被召回国,任江宁洋务局总办。1895年参与上海强学会、与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创办《时务报》,任湖南长宝盐法道,后署理湖南按察使。戊戌变法期间辅佐湖南巡抚陈宝箴大力推行变革,倡立的湖南保卫局,将近代警政引入中国。1898年8月,被任命为出使日本大臣。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清政府列为“从严惩办”的维新乱党,由于外国驻华公使等干预,清政府允许黄遵宪辞职还乡。黄遵宪回乡后仍热心推进立宪、革命等工作,并潜心新体诗创作,被誉为“诗界革命巨子”。同时,他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创立嘉应兴学会议所,自任会长,积极兴办新学堂。晚年黄遵宪在墙上悬挂兴中会会员谢缵泰画的《时局全图》。1904年冬,即黄逝世前一年,他在《人境庐诗草》最后一首诗《病中纪梦述寄梁任父》中写道:“君头倚我壁,满壁红模糊。起起拭眼看,噫吁瓜分图”。1905年3月28日,黄遵宪病逝于家乡梅州,终年五十八岁。

  黄遵宪是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变法维新者。影响中国近代思想界的达尔文进化论和卢梭《民约论》,最早是由黄遵宪介绍到中国来的,中国士大夫最早是从黄遵宪撰写的《日本国志》了解到人权、民主、平等的概念。《日本国志》中的维新变法思想,使当时的康、梁乃至光绪帝皇帝都受到很大启发,其“分官权于民”的思想明显地启发了一代伟人孙中山形成民权主义的思想。他有丰富的外交实践经验与斗争经验,他在戊戌政变前的湖南创立了保障社会治安的保卫局等措施在政变失败后仍能保留下来,就说明黄遵宪的改革是切中国情的,他在湖南协助陈宝箴推行新政的卓越成效是他把变法理论灵活运用于中国实践的结果。

  黄遵宪是“诗界革命”的主将,也是龚自珍以后最杰出的一位诗人。是嘉应州的一代诗宗。黄遵宪的诗歌基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同时也带有浪漫主义的瑰丽色彩。他努力要使我国古典诗歌的旧传统、旧风格与新时代、新内容所要求的新意境、新风格能够和谐地统一起来。他的创作基本上实践了他的理论,取得了成功,给诗坛开拓了从未有过的广阔领域,其诗作真实生动地记录了晚清绝大多数重大历史事件,并以其富有独创性的艺术在近代诗坛大放异彩。因此生前即有晚清“诗史”之誉。梁启超说:“近世诗人,能镕铸新思想入旧风格者,当推黄公度”;“公度之诗,独辟境界,卓然自立于二十世纪诗界中,群推为大家”。黄遵宪被公认为晚清“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其“我手写吾口,古岂能拘牵!”诗句成了诗界革命的口号;其《人境庐诗草》是一块标志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到最后阶段转向革新时期的里程碑。其清新之风,一扫旧体诗的陈腐暮气。他曾辑录了客家民歌9首,收入《人境庐诗草》之中,大大地提高了客家歌谣的社会地位。

  诗文著作有《人境庐诗草笺注》十一卷。有:梁启超复校《人境庐诗草》十一卷,四册,1911年日本印本,此为黄氏家刻本;高崇信、尤炳圻校点《人境庐诗草》,一册民国十九年北平印本;长孙能立重校印《人境庐诗草》,二册,民国二十年上海印本,黄能立为黄遵宪长孙,内容与前本尽同,唯多一校刊后记;钱萼孙笺注《人境庐诗草》,三册,民国二十五年上海印本。另有《日本杂事诗》及今人所辑《人境庐集外诗辑》。

  今有: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郑海麟、张伟雄编校《黄遵宪文集》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91年10月出版;吴振清、徐勇、王家祥编校《黄遵宪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此系黄遵宪著作国内首次结集。上卷为诗歌,下卷为各类文章及附录。上卷含《日本杂事诗》二卷、200首,《人境庐诗草》十一卷、642首,《补遗》诗词曲联铭314首(其中诗295首、词5首、曲1首、联11副、铭2首);下卷含“赋序跋”、“论说”、“书函”、“公牍”、“墓志铭文行述”及附录“笔谈”、“资料”等。

176、《饮冰室合集》

  清代梁启超著。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清华大学教授、新闻报刊活动家。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89年中举。1890年赴京会试,未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后来,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亡日本,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辛亥革命后出任司法总长。袁世凯称帝后参加反袁斗争。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1922年起在清华学校兼课,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1929年一月十九日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是一位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其学术著作涉猎范围极广。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指导范围为“诸子”、“中国佛学史”、“宋元明学术史”、“清代学术史”、“中国文学”、“中国哲学史”、“中国史”、“史学研究法”、“儒家哲学”、“东西交流史”等诸门课程。其学术著作有《清代学术概论》、《墨子学案》、《情圣杜甫》、《屈原研究》、《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文化史》、《变法通议》,以及影响后世深远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

  他在文学理论上引进了西方文化及文学新观念,首倡近代各种文体的革新。文学创作上亦有多方面成就:散文、诗歌、小说、戏曲及翻译文学方面均有作品行世,尤以散文影响最大。梁启超的文章风格,世称“新文体”。这种带有“策士文学”风格的“新文体”,成为五四以前最受欢迎、模仿者最多的文体。如人们熟知的《少年中国说》。又如《俄罗斯革命之影响》,文章以简短急促的文字开篇,如山石崩裂,似岩浆喷涌:“电灯灭,瓦斯竭,船坞停,铁矿彻,电线斫,铁道掘,军厂焚,报馆歇,匕首现,炸弹裂,君后逃,辇毂塞,警察骚,兵士集,日无光,野盈血,飞电刿目,全球挢舌,于戏,俄罗斯革命!于戏,全地球唯一之专制国遂不免于大革命!”然后,以“革命之原因”、“革命之动机及其方针”、“革命之前途”、“革命之影响”为题分而析之,丝丝入扣。胡适曾赞扬说:“梁先生的文章……使读者不能不跟着他走,不能不跟着他想!”

  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这是目前比较详备的梁启超著作集,也是研究近代中国政治、思想、文化的重要材料。合集分《文集》、《专集》两部分。《文集》包括文700余篇,诗话1种,诗词300余首。《饮冰室合集》是用梁启超的书斋命名。《专集》包括《戊戌政变记》、《自由书》、《新民说》、《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代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古书真伪及其年代》等104种。编年排列。始刊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何擎一编,上海广智书局出版;其第二次于光绪三十一(1905)年印于东京金港堂,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第三次亦为光绪三十一年,为国内广智书局出版;第四次于民国四年(1915),由中华书局印行;第五次民国五年由商务印书馆印行。

  今有:《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36年排印本。分《饮冰室文集》16册(45卷)、《饮冰室专集》24册(104卷)。中华书局1989年版是1936年版的影印版本,但装订成12册。其中1-5册是《饮冰室·文集》。6-12册是《饮冰室·专集》。

177、《秋瑾集》

  清末秋瑾著。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汉侠女儿,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厦门。秋瑾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她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同年7月15日,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秋瑾的文学创作主要是诗歌,皆是表现其忧国忧民情怀。诗风慷慨,直抒其情,较为直白,如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杞人忧》:“幽燕烽火几时收,闻道中洋战未休;膝室空怀忧国恨,谁将巾帼易兜鍪”。相类者还有《宝刀歌》《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读书口号》《望乡》。一些咏物诗也是直白抒发其中,较少寄寓和含蕴。如《梅》其一:“本是瑶台第一枝,谪来尘世具芳姿。如何不遇林和靖?飘泊天涯更水涯”;其二:“冰姿不怕雪霜侵,羞傍琼楼傍古岑。标格原因独立好,肯教福贵负初心。”

  词作《满江红》、《鹧鸪天》也作如是观,如《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寻知音。金瓯已缺终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今有:袁樾栋校对,长沙秋女烈士追悼会筹备处发行《秋女烈士遗稿》,长沙南洋机器印刷局1912年排印;《秋瑾集》,包括杂文、书信、诗、词、弹词、译著等。并附录秋瑾传、墓表、遗事等,收录较完备。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年版;《秋瑾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78、《刘申叔遗书》

  近代刘师培著。刘师培(1884~1919),字申叔,号左盦,江苏仪征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中举,1903年在上海结识章太炎、蔡元培等人,并改名光汉,参入反清宣传。1917年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教授,讲授中古文学、“三礼”、《尚书》和训诂学,兼职北京大学附设国史编纂处。1919年1月,与黄侃、朱希祖、马叙伦、梁漱溟等成立“国故月刊社”,成为国粹派。1919年11月20日因肺结核病逝于北京,年仅36岁。其主要著作由南桂馨、钱玄同等搜集整理,计74种,称《刘申叔先生遗书》。其中关于论群经及小学者22种,论学术及文辞者13种,群书校释24种。

  刘师培作为经学大师,在继承《左氏》家学的同时,善于把近代西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成果,吸收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来,开拓了传统文化研究的新境界,成果很多。他运用进化论思想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论小学与社会学之关系》、《读书随笔》、《国学发微》、《小学发微补》等,具有开创意义;关于《左传》的研究成果,有《春秋左氏传古例诠征》、《春秋左氏传例略》、《春秋左氏传答问》、《春秋左氏传时月日古例考》、《读左札记》等。他研究《周礼》所著的《周礼古注集疏》、《礼经旧说考略》、《逸礼考》以及《古书疑义举例补》、《论文札记》等,都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在北大的三年里,刘师培学术上所做影响最为深远和取得成就最大的事情,是有关“中国文学”、“文学史”课程的讲授与《中国古文学史讲义》的出版,它使《文选》派在文派之争中获得胜利,并在文学史的教学与研究方面奠定垂之后世的“典范”。

  著有:《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分六类,收著作74种。甲类论群经和小学,包括《尚书源流考》等22种;乙类论学术及文辞,包括《国学发微》等13种,丙类为群书校释,包括《周书补正》等24种,丁类为诗文,包括《左庵集》,戊类为读书记,包括《读书随笔》等五种,己类为教科书,包括《伦理教科书》等六种。附有年表、著述系年及校勘记。

179、《王静安先生遗书》

  近代王国维著。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1898年,二十二岁的他进上海《时务报》馆充书记校对。利用公余,他到罗振玉办的“东文学社”研习外交与西方近代科学,结识主持人罗振玉,并在罗振玉资助下于1901年赴日本留学。1902年王国维因病从日本归国。后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讲授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复埋头文学研究,开始其“独学”阶段。1906年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其间,著有《人间词话》等名著。辛亥革命后,王国维携3种生平著述,眷随儿女亲家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从此以前清遗民的身份处世。1916年,应上海著名犹太富商哈同之聘,返沪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并继续从事甲骨文、考古学研究。1922年受聘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翌年,由大学士升允举荐,与罗振玉、杨宗羲、袁励准等应召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食五品禄。1925年,王国维受聘任清华研究院导师,教授古史新证、尚书、说文等,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被称为“五星聚奎”的清华五大导师,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北伐逼近北京之时,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

  王国维是中国现代学术的奠基人之一,在文、史、哲、教育等领域均有深入的研究,在戏曲史、甲骨学、殷周古史、敦煌学、简牍学、历史地理和古代民族史等领域均贡献巨大,留下了被视为经典的学术遗产。

  赵万里、王国华合编《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共104卷。1940年商务印书馆长沙石印本。其中《静庵文集》是其早期治哲学、文学、美学和教育学,采康德,叔本华,尼采之说发挥而就的论集;《人间词话》和《宋元戏曲史》独标一帜,是其治学渐入自创时期的代表作;《观堂集林》是其学术鼎盛时期的史学论集,所载《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其续考和《殷周制度论》;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1940年商务印书馆刊本影印,名为《王国维遗书》;1984年,中华书局始出版《王国维全集》,但仅出《书信》一册;1976年,台湾大通书局影印行《王国维先生全集》;2010年,浙江教育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王国维全集》,共20卷,844万字,是收录最全的王国维著作集。

180、《章氏丛书》

  近代章炳麟著。章炳麟(1869~1936),又名太炎,初名学乘,字枚叔,因敬慕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学者顾炎武,更名绛,号太炎,后又改名炳麟,浙江余杭人。近代民主革命家、学者、书法家、语言文字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先后担任《时务》、《昌言》等报编辑,并创爱国学社,鼓吹革命。后因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和《革命军序》,坐《苏报》案被捕入狱。1905年出狱后,东渡日本,参加同盟会,主持《民报》。辛亥革命后,参加孙中山的军政府,旋因反对袁世凯称帝而被幽禁。他曾“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辛亥革命后,他日渐脱离政治,退居书斋,专意治学,成为一代儒宗。在学术上,他涉猎甚广,经学、哲学、文学、语言学,文字学、音韵学、逻辑学等方面都有深湛造诣。一生著述颇丰,被尊为经学大师,网罗繁富,有中国文化百科全书之称,但文字较古奥难懂。

  他在辛亥革命以前的文章,大都与政治斗争有关,针锋相对,以深厚的学识作革命政论,内容充实,文字锐利,“真是所向披靡,令人神旺”(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如《客帝》、《正仇满论》、《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革命军〉序》等。但后来追求“流俗或未之好”的“传世”之文,诘屈聱牙,索解为难,每为论者所不满。他在诗赋方面薄唐、宋以降。他的诗作不多,主要是五言诗。以为“风雅以后,菁华既竭,惟五言犹可仿为,可用以专写性情”(《自述学术次第》)。但他的古体诗取法汉魏乐府,往往古奥难读。早期有些小诗如《狱中赠邹容》、《狱中闻沈禹希见杀》等,以平易的语言抒写革命的友谊和壮怀,颇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其论辩之文,尊晚周、魏晋,认为“魏晋之文,大体皆埤于汉,独持论仿佛晚周,气体虽异,而其守己有度,伐人有序,和理在中,孚尹旁达,可以为百世师矣”;又认为“晚周之论,内发膏肓,外见文彩,其语不可增损”(《国故论衡·论式》)。

  主要著作有后人编辑《章氏丛书》、《章氏丛书续编》和《章氏丛书三编》。自1982年起,上海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章太炎全集》。

  资料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四库总目提要》、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代文学及工具书常识》、互联网等、中国社会科学院总纂多卷本《中国文学史》。

陈友冰摘编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