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举办“唐宋文学转型与唐宋文学文献研究”创新论坛

    近日,文学研究所“唐宋文学转型及其经典化进程”与“唐宋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创新团队联合举办“唐宋文学转型与唐宋文学文献研究”创新论坛。文学所党委书记、创新工程首席管理刘跃进以及两个创新小组成员和部分处室学者参加会议。会议由“唐宋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创新小组首席研究员郑永晓主持。

  关于此次会议的缘起,据郑永晓介绍,自20世纪初,日本京都学派的学者提出“唐宋变革论”以来,在我国及法国、美国等国际汉学界都产生了较大反响,尤其是本世纪以来,关于“唐宋变革”或“唐宋转型”的讨论在史学界、文学界尤为热烈。作为中国社科院创新工程的基层研究团队,有责任对前沿学术话题保持关注并提出自己的阐释。

  其间,在刘跃进的倡议下,会议一改由年长者首先发言的惯例,转为从“让年轻人先发言”开始,会议气氛活跃。

  与会年轻学者张一南、高晓成、李桃等踊跃发言。张一南就自己的课题“晚唐诗汉季赋比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作了汇报。她说,比喻模式研究与题材分析显示,汉末赋与诗之间的关系和晚唐诗与词之间的关系存在相似性。汉末与晚唐的文体结构高度相似。高晓成认为,长期以来唐诗繁荣与取士制度关系的讨论都局限在唐代进士考试范围内,实际上齐梁以来举子的诗赋创作能力已经逐渐成为虽游离于制度之外却是实际取士惯例中的重要影响因子。李桃在对文学流派的定义进行重新审视的基础上,提出中唐时期开始出现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的文学流派——从萧李集团到韩门子弟。这个流派以门生座主、师友交游方式集结在一起,传承五代,“操文柄而爵位不称”,第一次把文学话语权从位高权重者拉向中下层士人。这是唐宋文学转型中值得关注的重要现象。

  刘跃进认为,唐宋文学不是简单的朝代承接关系,而是文学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一个基本事实是,文学载体的巨大变化,给文学发展带来重要影响。在一些现代西方学者眼中,唐以前是抄本时代,而宋以后则是刻本时代,抄本时代的文献不一定绝对可靠,一切的文献、考证都可以打上问号,由此而来,解构经典的工作似乎可以从这里开始。“对我们来说,发现问题、质疑经典固然有道理,但对于经典,依然保持一种尊重、客观的态度似乎更为重要。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作为文学史上的‘唐宋’,似乎可以分开考虑,因为宋代以来,文学形态、文学载体都发生了重要变化。”

  文学所研究员陈才智和编审李超也从不同角度谈到了唐宋文学转型与经典传承的关系。陈才智从“唐宋八大家”概念的出现谈到选本在经典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应加强对明清以来作品选本的解读和阐释。李超则认为研究唐宋转型问题不能将视域仅仅局限在古代,同时也应关注当代旧体诗词创作宗唐抑或宗宋的问题。

    张剑编审称赞这次会议设置的两个议题都很有意义。“唐宋文学转型”的议题建立在唐宋变革论的大背景之上,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可以考虑从不同方面去研究,如文体、经典作家和非经典作家、社会史与文化史等。“唐宋文学文献研究”的议题建立在近些年文献整理极大繁荣的基础之上,可挖掘的空间同样很大。如《全宋文》的补佚、《宋才子传笺证》续编、《全芳备祖》等类书的重新整理等,这几年文献整理屡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即可看出文献整理的蓬勃生机。

  文学转型与文化转型、思想转型的关系也受到与会学者的重视。文学所编审王秀臣指出,文学转型往往以文化和思想的转型为先导。文学所副研究员杨子彦认为,学术研究要“得风气之先”,尤其需要关注社会变革时期的文学现象,要把有思想的知识和有知识的思想结合起来,重新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

    王达敏首席研究员以桐城派的发展过程为例呼应了会议主题,认为传统文化研究者的确需要站在“转型”这个高度上来进行思考并阐释问题,桐城派对阳刚阴柔之美的论述显示出他们在寻找解决文化发展问题等方面的思考。这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唐宋文化、文学的差异仍具有启发意义。

    “唐宋文学转型及其经典化进程”创新小组首席研究员吴光兴提出三个论点:第一,“唐宋文学转型”创新项目的设置不是简单地附和、呼应内藤湖南百年前首唱的观点,“唐宋变革论”已成为国际汉学界的共识,“唐宋文学转型”研究项目的设置,旨在与国际学界对话、交流。第二,唐宋文学,前后转型、巅峰相接,历史上罕见,成功的经验值得总结。唐代文学遗产能够顺利传播,文献、论述两方面绝大部分都要归功于宋人。第三,“唐宋文学转型”涉及很多方面,例如宋诗创新、转型历程当中所受唐诗的滋养问题,需要格外予以关注。

    郑永晓最后感谢大家提出了很多富有启示性的观点,指出“唐宋变革”或者“唐宋转型”这一话题涉及文学、史学、哲学、文化学、思想史等诸多研究领域,尚有许多值得探讨之处,我们应该以多维和广阔的学术视野,继续对此予以关注和思考。

                                     (本文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时有删节。)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08月15日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