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开栏语】

  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国学就像一缕古老的乡愁,即使远隔迢迢山水,也依然萦绕心头,仿佛从未曾离开。如欲亲近国学,第一莫若读书。然而自古迄今,国学典籍浩如烟海,不可胜计,仅《国学宝典》中便收录有五千余种,倘若茫然闯入,难免转向迷路。为此特开设“典策时光”栏目,每期介绍一种国学典籍,以期能略尽佐学知津之效。

  典者,经典也,读经而后知,非读经无以养性;策者,史策也,读史而后行,非读史无以明志。时者,四时也,春夏秋冬,轮转不休;光者,三光也,日月星辰,变换无穷。时光如川上水、指间沙,悄然流逝,千里不辞远,早晚到天涯。何妨把握当下时光,览取前贤典策,读经亦读史,方能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0150222_043

  “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这句流传甚广的格言,出自汉代名文《报任安书》。因替李陵鸣不平而惨遭宫刑后,司马迁对生死这个人生的沉痛抉择有了新的认识。

  在《报任安书》中,他大声疾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得其所,死又何惧。

  在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价值取向当中,司马迁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立言,他呕心沥血修史,实现了“藏诸名山,传之后世”的夙愿。

20150222_044

司马迁像

  司马迁躬逢盛世,亲眼目睹了西汉王朝走向鼎盛的情景。

  世代史官的文化积淀,父亲的殷殷嘱托,“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家追求,效法圣贤、发愤著述的悲情,铸就了《史记》这部名著的千古传诵。

  司马迁或热情讴歌,或无情鞭挞,爱恨情仇,泾渭分明。

20150222_045

项羽本纪·鸿门宴 (刘凌沧画 局部)

  《史记》凝聚了司马谈、司马迁父子两代人的心血。它所塑造的惊心动魄、栩栩如生的历史画卷,使它成为古代史传文学的冠冕。

  《史记》以其卓越的文学艺术成就,与《庄子》、《离骚》、《杜工部集》、《水浒传》、《西厢记》一起,被金圣叹誉为“六才子书”。

  它的“信以传信,疑以传疑”的史学理念,使它无可置疑的位居“信史”之列。因此,《史记》又被鲁迅先生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0150222_046

项羽本纪·庄公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共一百三十卷,分为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八书,十表,五十二万余字。梁启超曾经评出《史记》的十大名篇,即《项羽本纪》、《信陵君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鲁仲连邹阳列传》、《淮阴侯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李将军列传》、《匈奴列传》、《货殖列传》、《太史公自序》。

20150222_047

廉颇蔺相如列传·负荆请罪

  有心阅读《史记》的朋友,可以从这十篇入手。顾竺《史记十大名篇解读》(华文出版社2007年)可以作为初学读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的纪传版《史记》(2014年)是继续学习时的不错选择。当然,随着大家学习的深入,中华书局本《史记》(繁体本)应该成为研读的首选。

 

文/曹南逸民/编辑/银涵
(图片来源网络)

2010_000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