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服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整体服饰风格可以用“丰富多彩,南北交融”来进行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9年),由于战乱不断,王朝更迭频繁,经济遭到破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严重影响,人们的礼法观念变得淡薄,衣冠服饰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是我国古代服饰的大变动时期。魏晋时期的服饰,基本上承袭秦汉旧制。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却呈现出了一种各民族间相互吸收、逐渐融合的趋势。一方面,一些少数民族政权的执政者,受到汉族传统文化的熏染,热心提倡穿着汉族服装,以致形成“群臣皆服汉魏衣冠”的状况。北魏孝文帝元宏为标明是华夏正统文化的继承者所推行的汉化运动,禁胡语胡服,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另一方面,由于战争连年不断,天灾、瘟疫肆虐,北方人民被迫背井离乡,出现了民族错居杂处的状况。由于以上原因,在当时形成了一种民族间相互影响,生活习俗日渐融合的趋势。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环境使得文人士子们空有忠君报国的志向却无用武之地。因为自身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人生理想无法达到,所以文人士子们他们不再过多地局限于儒学的条条框框,而是开始强调自我个性解放。于是当时的社会就出现了褒衣博带的流行时尚,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魏晋风度。男子袒胸露臂,追求轻松、自然、随意的感觉;女子则长裙曳地,大袖翩翩,饰带层层叠叠,尽力展示优雅和飘逸的风姿。

  褒衣博带之风是“竹林七贤”首倡。他们的服饰衣料柔软轻薄,上衣袖子的肘部做得特别宽,几乎可以拖地,腰间系的长带,似乎要随风起舞。他们的“褒衣博带”和汉代那种紧包身体的服装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竹林七贤首倡的褒衣博带是当回事最时髦、最流行的款式。报国无门的落寞士人风格直接影响了当时的士族阶层。不论是“竹林七贤”还是士族阶级,抑或是他们的追随者,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都很注重人的内在精神,都在充分地追求自我。他们一反世人注重浮华外表的作风,提倡以外在风貌表现高尚的内在人格,追求内外完美的统一。这种新的审美观念影响并改变了整个社会,开创了中国服饰史上的一个全新的风尚。

首倡“褒衣博带”的“竹林七贤”

  • 此卷以三国时期曹植《洛神赋》为题材,描写曹植与洛神之间的爱情。
  • 洛神为洛水之神,相传是古帝宓羲之女。
  • 此图画的是曹植及随从一行到洛水之滨凝神怅惘,顾盼洛神女的图景。
  • 男子身穿大袖翩翩长袍,头戴笼冠。
  • 画面真实反映了魏晋时期贵族的服饰风尚。

  • 《列女图》(局部)
  • 东晋·顾恺之
  • 图为穿杂裾垂髾服的贵妇形象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