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中国学报》第15期

《人文中国学报》第15期

主  编:张宏生 葛晓音
主  办:香港浸会大学
周  期:年刊
出 版 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10月


編輯委員會:(姓氏筆畫為序)

文潔華     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學課程/宗哲系    
朱益宜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宗靜航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林啟彥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周國正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吳有能     香港浸會大學宗哲系
黃國彬     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         
梁元生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張宏生(主編)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馮耀明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
單周堯     香港大學中文系
葛曉音(主編)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鄺健行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顧問委員會:

安樂哲 吳宏一 吳清輝 余英時 李歐梵 周策縱
韋政通 徐中約 孫國棟 陳永明 張玉法 傅佩榮
趙令揚 劉述先 劉殿爵 謝志偉 顏清湟

本期目录

◆《首陽吉金》應侯簋考釋(頁1)
  
  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 李學勤

  提 要:本文對胡盈瑩、范季融首陽齋所藏西周青銅器應侯簋上的銘文進行了考釋,認為該簋屬周厲王早期應侯視工之器,與上海博物舘所藏應侯視工鼎同時。本文認為銘文中的淮南夷屰並非宣王時期的楚公逆。並對銘文中的091104_001、加、戎及091104_002等字作了釋讀。

  關鍵詞:應侯簋;楚公逆;淮南夷;西周史;金文

◆《史通》敍事觀的文學史意義(頁7)

  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 董乃斌

  提 要:中國文學有悠久深厚的抒情傳統,也有悠久深厚的敍事傳統。但對後者,以往的研究較弱,亟需加強。唐劉知幾《史通》是一部史學理論著作,但因中國自古文史不分,而且史述本身也是一種敍事文體,故《史通》所論多與文學,特別是文學敍事有關。當我們從敍事角度重審中國文學史,不能不十分重視《史通》的一系列觀點。概括而言,《史通》之敍事觀有三個方面,即對敍事行為的尊崇、對求真原則的強調和以切實、尚簡為敍事文字之高標。這些觀點雖針對史學而發,但在文學史上也產生過巨大而持久的影響。本文著重論述其與敍事文學有關者數點,以闡明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意義。一、《采撰》、《載文》等篇指出史書必含文章的事實,進而討論了史書載文的標準等問題,具體地肯定史述與文學不可分的深刻因緣關係。二、以《曲筆》篇為主,並涉及《直書》、《品藻》、《鑒識》、《探賾》等篇,探討了史述失真的種種弊端和惡果,卻又允許“避諱”,從而為文史寫作中的虛構敍事留下了餘地。三、《言語》、《浮詞》、《敍事》等篇對敍事語言時代性、地域性的論述,給文學創作提供了直接的指導性意見。四、《敍事》篇論“用晦”,對詩詞與小說創作均有深刻影響。《史通》所論與文學有關者,尚不止此,但僅上述已足以使其在中國文學史和批評史上佔據重要地位。

  關鍵詞:敍事;文史不分;求真;虛構;尚簡;用晦

◆陶淵明的文學史地位新論(頁27)

  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特聘教授、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 張伯偉

  提 要:陶淵明研究雖經一千五百年之久,但對於他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迄今為止,尚未能得到確切的說明,其癥結在於未能把握住文學史的核心命題。從中國文學批評的傳統來看,文學史的核心命題是“文體”。所謂“文體”,是對文學作品的總體風貌或樣式的概括,對應於西方文論,一近似於風格,一近似於體裁,其特色是綜合了二者,是文學性的集中體現。陶淵明是少有的文體大師,他兼采不同文類,融鑄新體;他不守成規舊矩,嚐試新體。無論詩文辭賦,他都有令人驚異的構想,為自己所要表達的找到最佳的表達方式。因此,他不僅在文體上有很大創造,而且一旦創造便屬完美,成為文學史上的典範。本文以中國傳統文學批評的“推源溯流”作為研究方法的基石,以“文體”作為討論的核心,意在針對今日中國文學研究中存在的兩大問題,即文學本體的缺失和理論性的缺失,企圖對之有所改善或改變。

  關鍵詞:陶淵明;文學史;地位文體;推源溯流

◆錢穆的考信史學──以錢氏早年的孔子研究為例(頁57)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教授 林啟彥

  提 要:本文根據錢穆20-30年代幾部重要的學術思想史著作,主要包括:《論語要略》、《國學概論》、《先秦諸子繫年》等書,以探討錢氏一套獨特的治史方式與風格。考察錢氏在上述諸書中有關孔子史事的論述,如何匯通經、史、子各部的史料,以進行精細的考訂與辨疑,廓清障蔽迷霧,從而為日後學界建立一個如其實在的孔子形象。錢氏早年的孔子研究,一洗五四以來極端的疑古反孔的浮風惡習,把史學的研究帶上考信之途。抑更有進者,錢氏將《論語》一書,由作為孔門師弟思想言行表現的記錄,變成為一種可能有可靠年序的歷史記事的原典,可與《史記》、《左傳》等史籍參補互證。此實為錢氏考信史學又一項的重要成就。

  關鍵詞:錢穆;考信史學;孔子;《論語》;學術思想史

◆四聲發現與吠陀三聲的二點思考(頁87)

  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東方文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盧盛江

  提 要:吠陀經典有無比的神聖性,吠陀吟誦是印度宗教祭祀儀式的重要內容,必須正確發音。婆羅門必須每天精勤地記誦吠陀。直到今天,仍有婆羅門吟誦吠陀,從事宗教祭祀活動。靠這種嚴格無誤的口耳相傳的記誦,保存了四吠陀豐富的內容,也因此保存了基本的吟誦方法和吠陀三聲。古典梵語保持了吠陀梵語的基本語音結構特徵。《波你尼經》研究的吠陀三聲也應該是當時活著的自然的語言。婆羅多牟尼《舞論》指出吟誦的高調、低調、降調,和吠陀三聲應該是一回事。梵語戲劇戲文既從吠陀中擷取吟誦、歌唱、表演,就可能從中擷取吟誦吠陀的三聲。梵語戲劇有吠陀頌詩,用吠陀三聲是很自然的。吠陀三聲確實以某種方式延伸到古典梵語,延伸到古典梵語的戲劇文學作品。吠陀三聲還應該進入中土的佛經轉讀,因而啟示人們認識漢語四聲現象。

  關鍵詞:四聲;吠陀;吟誦;婆羅門;古典梵語;波你尼;婆羅多;《舞論》;梵語戲劇

◆元雜劇的文本形式與演劇形態(頁107)

  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文學系教授、嶺南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 陳建森

  提 要:本文从話語語義、功能及其言說方式的角度,解析元雜劇諸“文本”之間的相互關聯及其組合關係,提出“劇場交流語境”理论,描述元雜劇審美生成之途徑。本文認為:1.元雜劇是在宋元瓦舍勾欄生態環境中孕育出來,以滿足觀眾休閒娛樂、散悶消愁的精神需求的消費型藝術。2.元雜劇主要有代言性演述、演述干預、打諢、科介和插演五种文本形式:代言性演述文本為演劇主體;演述干預文本控制戲場演述進程、溝通戲臺上下的交流互動,引導觀眾審美取向;打諢文本、科介文本和插演文本保證演劇和戲臺上下交流互動的順利進行。3.元雜劇演述者巧妙地賦予自身具有演員、行當、劇中人物三重身份,從而能夠交織會通前代雜戲和說唱藝人的“演”和“述”的伎藝。4.元雜劇演員、“行當”、劇中人物都是功能性的演述者。他们可以根據劇情演述或者觀眾接受的需要,靈活轉換演述身份,自由地穿梭於演員與觀眾、“行當”與觀眾、劇中“人物”與觀眾、劇中人物與人物之間四重主要的劇場交流語境,一邊扮演人物,一邊演述故事,一邊進行演述干預,一邊與觀眾展開交流互動,與觀眾一同在劇情虛構域、審美遊戲域和現實生活域中遊戲與娛樂。5.“劇場交流語境”的形成即意味着元雜劇演劇形態的形成,也即意味着元雜劇的審美生成。元雜劇是在元代戲場時空中共處的互相關聯的文本所組成的一種文本間的共同體,貫穿這一“文本間的共同體”的是演述者直接向劇場觀眾的“演”和“述”。因此,元雜劇不是“敍述體”,也不是“代言體”,而是“演述體”。

  關鍵詞:元雜劇;文本形式;演劇形態;演述者;劇場交流語境;演述體

◆清末北京官話的句法特點——以幾部域外北京官話資料為例(頁137)

  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 張美蘭

  提 要:本文選取幾部域外十九世紀末反映北京官話的資料《語言自邇集》、《燕京婦語》、《談論新篇》、《官話指南》、《官話類編》等,描寫其中反映北京話特點的八種句式。這些句式大部分是清末北京官話中新出現的句式;還有部分句式是區別於南方話而具有北京官話地域特點的句式。文章認為:域外北京官話資料反映了北京話口語的真實面貌,是研究北京話的極好的素材。

  關鍵詞:清末;北京官話;漢語句法;域外漢語研究;官話地域特點;《官話類編》;《語言自邇集》;北京口語

◆從吳浣素到呂碧城(頁165)

  安徽淮北煤炭師範學院中文系教授、安徽文獻整理與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傳瑛

  提 要:中國文學歷史上,婦女文學創作之母系傳承現象眾多,但以往的研究,大多注目於同一歷史時期此種現象的介紹與解讀,本文則以跟蹤研究的方法,剖析了一個母女相傳五代之久、歷經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以至民國的文學創作個案,揭示了從清中期到近現代,中國婦女文學在社會背景、女性意識、地域分佈、美學風格等方面的諸多變化,展現了我國知識女性由古代進入現代的坎坷歷程。

  關鍵詞:婦女文學;吳浣素;沈善寶;呂碧城;個案

◆清代文社與舉業(頁191)

  南京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客座研究學人 徐雁平

  提 要:明清之際的文社(文會)學界研究論著頗多,而順康二朝以來文社還未引起研究者注意。本文在科舉制度的視野下,探究文社在基層社會中的生存環境和價值,論文內容包括四部分:文社與書院、書塾等的名實混同,文社的類型及其與舉業的關係,文社與家族及地方的關係,徽州地區的文社。

  關鍵詞:文社;科舉考試;文人活動;清代社會;教育史

◆明代的三家《詩》學──兼論清今文《詩》學的興起(頁249)

  臺灣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賀廣如

  提 要:歷來研究《詩經》學者,大都認為西漢三家《詩》的輯佚,自南宋王應麟《詩攷》之後,元、明兩朝無人問津,直至清范家相《三家詩拾遺》,才又開始輯佚三家的學術工作。然而,自宋末至清三百多年間,明代雖無三家《詩》輯佚的專著,卻有著明顯的“漢學”傾向,如重視漢人《詩》說及漢代經學傳授的系譜;而豐坊偽造與三家《詩》相關的著作,竟能引起相當的重視,足見當時學界對於三家《詩》的輯佚,有一定的需求;除此之外,明人猶輯佚不少緯書,並以《詩》中異文考據疑難,凡此種種,都為日後的清代輯佚,奠下重要的根基。清人承繼明代學者耕耘成果,兼以辨偽方法的刺激、輯佚風潮的影響,以師承法大量輯佚三家遺說,終使有清一代的三家《詩》輯佚成就輝煌,而清代今文經學的興起因素,亦可由《詩經》的角度重新思考,提供《公羊》學以外的視野。

  關鍵詞:三家詩;辨偽;輯佚;豐坊;范家相

◆近世廣東詞社考論(頁293)

  黃岡師範學院文學院副教授 謝永芳

  提 要:近世廣東詞壇至少存在過越台、花田、訶林、山堂、風餘詞社等六個詞社。綜合相關詞集序跋、方志、詞作題序和自注等文獻資料,可以從結社緣起、組成人員、存在時間、集會地點、雅集次數、唱酬情形等方面考知這六個詞社的大概情形。近世廣東詞社的出現,是粵東詞學發展內在的規律、粵東文壇傳統的結社之風的影響、時局的劇變、詞人群體意識的逐漸增強以及存在一個以血緣、里籍和師友關係凝聚起來的龐大詞學網絡等使然。近世廣東詞社是近世廣東詞壇詞體創作繁榮興旺的重要表徵,考察和討論近世廣東詞社及其興廢與詞史意義,可以為全面勾畫和深刻洞悉近世廣東詞史提供幫助。

  關鍵詞:近世;廣東;詞社;興廢;詞史意義

◆魯迅〈在酒樓上〉的叙事方式再探(頁311)
  
   嶺南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陳德錦

  提 要:本文以叙事文學的特點和效果為基點,對有關〈在酒樓上〉幾個經常為人討論的問題(第一人稱叙述、多層叙述、複調的運用等)再予審視,指出主人公呂緯甫是一個有充分話語權的主體,他的話語是一個有獨立思維的人對外在世界的回應,並以此說明〈在酒樓上〉的藝術成就不在於它是魯迅本人思想的直接表白,而在於轉化各種話語,形成對話性,讓讀者不單聽到知識份子及下層人民的心聲,也聽到作者批評時代和審判自我的獨特回聲。

  關鍵詞:第一人稱叙述;嵌套叙述;叙述代理;轉述;複調

◆戰國郭店竹簡《語叢一》「夫生百物人為貴」句釋解——兼論郭店簡與郭店墓之年代(頁327)

  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副教授 黃人二

  提 要:戰國郭店竹簡《語叢一》第一八簡云:「夫生百物,人為貴。」以諸出土與傳世文獻材料互相比較勘驗,知簡文《語叢一》之「夫」字,乃「天」字之誤摹。時代愈早之文獻,出自於地下之發掘(或盜掘),於內容上,理應最為接近事實。然事理有不如是而適相反者,此其顯例。比對結果,知郭店竹簡「夫【天】生百物,人為貴」一句,乃孔子之言論,而為孔門弟子及再傳弟子所記載者。由《孝經》曾子曰「敢問聖人之德」句,知其與政治有關。「聖人」為先秦諸子於政治上或道德上最高階層之人(於某些子書則不盡如是,但大致可以成立),落實到現實政治,則具體實指戰國楚國其時之君王楚懷王,但因墓主之身份可能為太子太傅,故其人亦可能指當時的太子,即後來即位之楚頃襄王。而以前者的可能和機率較高。戰國郭店墓於考古學上的絕對下限約在公元前三零零年左右,依照其時其地的政治現況,與夫本文對於「天生百物,人為貴」句的分析,有幾種可能:(1)若其確指楚懷王在位之最後一年,則年代應定為公元前二九九年;(2)若指楚頃襄王之初始即位,為公元前二九八年;(3)若指楚懷王之高壽享年(即客死於秦),便是公元前二九七年。四種不同之年代,於時間上,均極為接近。然因有書面文字的暗示,考古學上之年代,似可往下修正一至三年。

  關鍵詞:戰國;竹簡;郭店墓;楚竹書;語叢一

◆《上博簡(二).從政甲》“091104_003091104_0041(失)眾”釋讀平議(頁341)

  南京大學文學院 黎廣基

  提 要:《郭店楚墓竹簡》發表後不久,《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冊一至冊六)》亦陸續出版。這批竹簡屬於戰國晚期,為楚國遷都以前的墓葬品。本文集中研究第二冊《從政甲》篇的一個問題。此篇雖早有完整的釋文與考釋,但未如理想之處尚多。其中“091104_0031(?)則091104_0042(失)眾”,首字釋文闕略。本篇擬匡正原釋文釋讀上的疏失,並釐清一些學者間爭論已久的問題。
   作者認為,簡文“091104_0032”字當隸定為“洒”,讀為“峻”。在古文獻中,“峻”字常用來表達“嚴峻”與“急迫”的意思。
  
  關鍵詞:上博簡;從政甲篇;隸釋;通假字;論語;峻急

◆知識之航與歷史想像:重讀吳興華(頁363)
  
   北京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博士後研究員 張松建

  提 要:吳興華是中國新詩史上一位才華與學養兼具、但卻長期遭受忽視的作家。本文從新格律詩實驗與古典新詮這兩個角度出發,透過詩歌文本的細讀和文學譜系的勾畫,重探吳詩的特色、成就及靈感源泉。作者肯定吳詩對知識、技藝和內心體驗的追求為新詩實踐提供了進路與可能,也試圖考察其詩學方案的内在危機和緊張。
   關鍵詞:吳興華;現代性;格律詩;古典新詮;知識;技藝

◆晚唐陳康士琴學的片楮零縑(頁397)

  香港大學人文學院研究員 楊元錚

  提 要:本文通過保存在五代僧義楚《釋氏六帖》和北宋朱長文《琴史》中的兩條佚文,嘗試對晚唐琴人陳康士的著作《琴調譜》、《離騷譜》與《琴譜序》進行輯佚整理,勾勒出已佚書譜的內容體裁、譜式特徵和流傳歷史。

  關鍵詞:古琴音樂;陳康士;《琴調譜》;《離騷譜》;《琴譜序》;晚唐

◆元德秀的時代意義及文學影響(頁409)

  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中文研究室博士生 鄧芳

  提 要:元德秀是列於《新唐書?卓行傳》首位的人物,也是唐代文人的道德典範。他和盛唐後期到中唐前期的文儒房琯、李華、蕭穎士以及其從弟元結等人關系密切,并成為建中、貞元年間具備復古觀念的大詩人孟郊的精神偶像。元德秀極大影響了中唐文學的精神和實踐,以前學界對元德秀研究甚少,本論文擬對元德秀生平、作品及其精神內涵進行詳細考證,並揭示元德秀對中唐詩人的精神影響及其在文學復古方面的作用和意義。

  關鍵詞:元德秀;道德;复古;窮者;新樂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