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中国学报》第14期

《人文中国学报》第14期

主  编:张宏生 葛晓音
主  办:香港浸会大学
周  期:年刊
出 版 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編輯委員會:(姓氏筆畫為序)

文潔華     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學課程/宗哲系    
朱益宜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宗靜航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林啟彥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周國正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吳有能     香港浸會大學宗哲系
黃國彬     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         
梁元生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張宏生(主編)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馮耀明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
單周堯     香港大學中文系
葛曉音(主編)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鄺健行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顧問委員會:

安樂哲 吳宏一 吳清輝 余英時 李歐梵 周策縱
韋政通 徐中約 孫國棟 陳永明 張玉法 傅佩榮
趙令揚 劉述先 劉殿爵 謝志偉 顏清湟

本期目录

◆中國戲劇在道教、佛教儀式的基礎上產生的途徑(頁1)

  日本學士院會員,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東洋文庫研究員 田仲一成

  提 要:作者認為,鄉村咒術演變為戲劇的途徑主要有兩條,一是從趕走瘟疫鬼邪的儀式演進到儺舞和儺戲,最後形成武戲;一條是從鎮撫孤魂野鬼的超幽儀式演進為悲劇或文戲。本文著重討論了從事鄉村祭祀的道士們在道教儀式中採用的法系儀式和道系儀式,及其分別發展為武戲和文戲或悲劇的可能性。

  關鍵詞:道教儀式;佛教儀式;儺舞;儺戲;武戲;文戲

◆簡論宗教與戲劇之關係──以儺戲寺廟劇場與元明清雜劇為論述內容(頁35)

  世新大學中文系教授、台灣大學名譽教授 曾永義

  提 要:本文所謂的「宗教」,是指中國人所信仰的賽社、驅儺與儒釋道而言;所謂的「戲劇」,則指凡「演故事」者皆屬之,包括「合歌舞以代言演故事」的「戲曲」在內。宗教與戲劇關係錯綜複雜而密切,限於篇幅,實難周延而深入的探討。因此這裡嘗試提綱挈領的從五個方面來探討這個問題:(一)先秦儺儀與戲劇、戲曲的源生,(二)由現今儺戲觀其「儀」與「戲」交替雜揉之關係,(三)宗教儀式與戲劇演出之交互運用關係,(四)由寺廟劇場觀察宗教與戲劇之關係,(五)雜劇中宗教劇所蘊含的意識形態。

  關鍵詞:戲劇;戲曲;宗教;儺儀;儺戲;劇場;雜劇

◆儀式與戲劇──以鬼魂為中心的觀察(頁71)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教授 劉楚華

  提 要:民間祭醮以鬼魂為超度對象, 習俗喪葬儀式常附帶搬演鬼戲。本文試圖在儀式與戲劇交叉的互文中, 以鬼魂為考察點, 梳理鬼魂觀念的兩種文化演繹, 並比較其形態之異同。 筆者以為, 儀式鬼與戲劇鬼, 雖有同工, 究是異曲, 一如宗教思維與戲劇藝術的關係, 雖縱橫交接、相互利用, 實經緯分明。

  關鍵詞:死亡;鬼;亡魂;喪葬;祭祀;儀式;戲劇;鬼戲;目連戲

◆一點情千場影戲──論《南柯夢》裡的視覺與宗教啟悟的關係(頁95)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 華瑋

  提 要:本文旨從視覺與宗教啟悟的角度,探析晚明戲曲家湯顯祖在《南柯夢》裡的獨特藝術構思與思想內涵。《南柯夢》裡的禪師與凡人,悟道與癡迷的界線主要繫於眼光的差異;而戲外觀戲,是人是蟻?是夢是真?觀看的方式如此撲朔迷離,此中的設計又該如何詮解,而與“夢了為覺,情了為佛”的意旨相聯繫?“臨川四夢”之中,《南柯夢》向來最不為人所重,但誠如吳梅所言:“‘四夢’中惟此最為高貴。蓋臨川有慨於不及情之人,而借至微至細之蟻,為一切有情物說法;又有慨於溺情之人,而託喻乎落魄沉醉之淳于生,以寄其感喟。”《南柯夢》實乃湯顯祖嘔心瀝血之作,其中對情、對戲劇、對宗教的啟示意義,以及三者間千絲萬縷的聯繫,都藉由視覺而有獨特而深刻的展現。

  關鍵詞:湯顯祖;南柯夢;情夢;視覺;宗教啟悟;戲劇性

◆范仲淹與慶曆科舉改革(頁113)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張希清

  提 要:科舉改革是范仲淹慶曆新政的一項重要內容。早在天聖初年,范仲淹就多次上疏建議“慎選舉,敦教育”,改革科舉制度,以造就和選拔經世致用的“卿士之材”。慶曆四年,根據范仲淹《答手詔條陳十事》中的“精貢舉”和臺閣臣僚的詳議,對科舉與學校的結合、科舉考試的內容和方法等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實施了“立學合保薦送之法”、“先策論過落、簡詩賦考式、問諸科大義之法”及廢罷“州郡彌封、謄錄,進士、諸科帖經”等新制。范仲淹的慶曆科舉改革具有明顯的進步意義。雖然隨著慶曆新政的夭折,這次科舉改革實施不到一年就被廢罷了,但它的影響卻是巨大的。王安石的熙寧科舉改革就是范仲淹慶曆科舉改革的繼續和發展,其在很多方面,比范仲淹的慶曆科舉改革更為堅決和徹底。

  關鍵詞:范仲淹;慶曆新政;科舉;改革;意義

◆《文心雕龍》中“文” 的多重含義及劉勰文學理論體系的建立(頁139)

  美國伊利諾斯州立大學東亞語言文化系教授 蔡宗齊

  提 要:本文探討劉勰是如何將其文論體系的各個不同層面巧妙地組織到“文”的多重含義中去的。首章〈原道〉借鑒了〈系辭傳〉對卦畫之“文” 的評說,將文章的全體歸結為“道”的體現。接著,〈徵聖〉和〈宗經〉有意區分開聖人之“文”和先秦以禮為中心的“文”的觀念,并完全以漢代的文字理論來重新解釋後者。通過這種顛倒時代的解釋方式,劉勰試圖為“文”勾畫出一個顯赫的傳承譜系,上可推溯至《易經》的神秘卦畫,經由五經確立其原形,一路演變至于孔子身後各種唯美文學和非唯美文體將“文”的發展推至巔峰。劉勰的“文道”關係論決定了《文心雕龍》四至二十五章評述各種文體的大方向。因為他認為文對道的體現作用依賴書寫符號或圖形之“文”,所以很自然地傾向于強調書,輕視言,從而將書面寫作的重要性置于口頭創作之上。在討論三十六種不同文體時,劉勰試圖通過深入探討“文理”關係與“文情”關係來區分兩大文章類型的各自特征。一方面,他以“明理”為非唯美文體的標誌,另一方面則以“盡情”為唯美文體的特征。二十六至四十九章集中探討了六個對理解唯美文體至關重要的理論問題,其中涉及到了“文、情”之間的動態互動關係。劉勰幾乎是完全基于這種互動關係來看待作者的素質對作品的影響、創作和閱讀的過程、以及文學發展歷史的。

  最後,我們可以將《文心雕龍》中“文” 多層含義比作 一個巨大 的蛛網,通過這個語義之网的妙用,劉勰成功地建立起一個龐大的概念系統,以文原道的觀念居中,向四面輻射,衍生出無數與之相承的理論,涉及文化與文學傳統關係、文體演化、口頭與書面創作關係、唯美文學與非唯美文章的關係,創作與接受過程,作者與讀者素質,及文學史諸方面。雖然劉勰稱不上所有這些理論的首創者,但是在將如此眾多的理論統一、并綜合在一個強調文原道、書勝于言、文理契合及文情交融的文學理論體系中這一點上,劉勰無可置疑地是第一人。由於這一份貢獻,劉勰便當之無愧於他在中國文論史上所獲得的崇高地位。

  關鍵詞:文與道;文與聖;文與言/書;文與理;文與情

◆論《三禮》主體名式和類旨(頁173)

  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韓國外國語大學中國語科客座教授 李開

  提 要:研習《三禮》,最重要的是要抓住其內在的邏輯,即所謂名式,把握它們的大綱,並瞭解各類的要義,這樣就能做到綱舉目張。文章認為《周禮》的主體名式是“六官”正名系統,抓住“六官”,循此以進,就不難看出《周禮》是個政治學、組織學、社會學的圖景,歸根到底還是個語言哲學的圖景。《儀禮》則是四大類、八大綱,各綱含篇,瞭解各綱要義,高屋建瓴,力避繁瑣,以至僅研究它的名物詞,也成了揭示《儀禮》名義系統的途徑。《禮記》可分八大類,也可分三大門類:概述禮義要旨、古代禮儀制度、古代文化史。文章以第一類為例,它由通論16篇和《樂記》組成,如通過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物的對照,揭示出《緇衣》所含傳統道德固化說,又如分析出《樂記》有關古代音樂理論22條等,均可值得注意。

  關鍵詞:《三禮》;內在邏輯;主體名式;語言哲學背景;《儀禮》四大類八大綱;《禮記》八大綱;《緇衣》道德固化說;《樂記》中的古代音樂理論要點

◆略論紀昀的《玉臺新詠》研究(頁201)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傅剛

  提 要:紀昀對《玉臺新詠》用功甚勤,先後批、校數次,最終完成《玉臺新詠考異》,解決了《玉臺新詠考異》中許多至關重要的問題,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同時紀昀以其學界領袖的身份,用力於集部,其校勘、考訂的方法,對乾嘉學風的形成是起到了示範作用的。但學術界對紀昀的這種研究卻沒有深入的認識,本文比較全面地清理了紀昀的幾次批校本,對《玉臺新詠考異》一書冠其父紀容舒名的原因作了分析,基本理清了紀昀《玉臺新詠》研究的過程。文章最後對《玉臺新詠考異》一書的主要成就作了充分的肯定。

  關鍵詞:紀昀;玉臺新詠;考異;批校本;成就

◆《頭陀寺碑文》所用佛典與《涅槃無名論》之真僞(頁221)

  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程章燦

  提 要:晉代名德僧肇《涅槃無名論》之真僞問題,是魏晉南北朝佛教史的一個著名學術公案,至今未有定論。被選入《文選》卷五十八的王巾《頭陀寺碑文》駢儷用典,歷來被當作佛教駢文的典範。碑文中大量引證僧肇《涅槃無名論》之語句,初唐李善對此已有標注,加上高步瀛和筆者所發掘者,計達二十五條,其中只有一條不見於《涅槃無名論》。由此可見《涅槃無名論》流行於東晉南朝,其絕大部分內容應是可信的。

  關鍵詞:王巾;《頭陀寺碑文》;僧肇《涅槃無名論》;南朝;佛教;典故

◆小說家詩歌的另一種風采——劉鶚《鐵雲詩存》詩學生態審美(頁237)

  江蘇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副教授 李金坤

  提 要:劉鶚《老殘遊記》蜚聲中外,研究日盛。其實,他的《鐵雲詩存》則別有風采。詩中時弊民瘼,自身困厄,戀鄉思親,友誼豔情,登覽題詠,考古雅玩,海外見聞等等,無所不見。其詩興之所至,任情而發;體物寫心,比興優美;俗中見雅,清新俊逸;善於化用,勇於創新,頗含唐詩的豐神情韻。劉鶚堪稱是才情兼美的優秀詩人。其詩學生態值得研究。

  關鍵詞:劉鶚;《鐵雲詩存》;題材;才情;詩學生態

◆方東美與懷特海哲學(頁271)

  安徽大學哲學系教授 宛小平

  提 要:該文認為方東美和懷特海在哲學的入徑上非常相仿,都是從“形而上”出發,這和現當代掀起的反形而上主流相逆。同時,指出方東美始終認為中國哲學“通性”(儒釋道)也必須從“形而上”來探求;另一方面,無論是方東美還是懷特海所理解的“形而上”又帶有明顯的現代哲學特徵,他們都反對舊有的實體論,反對二元對立的思維,主張有機體的思想。因為,雖然他們也都不否認神的存在,但這個“神”不是實體化的存在,而是與宇宙的生命一體俱化的“泛神”存在。

  關鍵詞:方東美;懷特海;形而上學;有機哲學;通性;價值論;自然兩橛觀;泛神論

◆西漢初年的正統問題(頁287)

  香港教育學院中文學副教授 馮樹勳

  提 要:據近人陳學霖的研究,正統性約可分為五種類型,即:一、程序的正統性(Procedural Legitimation);二、強制的正統性(Coercive Legitimation);三、符號的正統性(Sematic Legitimation);四、學術的正統性(Scholastic Legitimation);五、群眾的正統性(Popular Legitimation)。

  漢高祖劉邦起自平民,經過楚漢相持的階段擊敗項羽,在公元前202年稱「皇帝」,但並未真正建立漢家的「正統」地位,一直到漢武帝在公元前104年,太初改曆之時,才真正擺脫了秦朝的遺影,確立了漢家自己的文制。這段時期經歷了一百年,亦涉及了不同類型知識分子的參與,試圖達成由符號的正統性,而學術的正統性的轉化過程。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註云:「漢初至武帝太初以前,並依秦法,以後改用夏正月,至今不改」。而太初以後,漢家已完全脫離周、秦以來,對正統問題的困擾,建立真正的漢家制度了。

  關鍵詞:符號正統性;學術正統性;上赤;水德;五行;改正朔;大一統;漢鼎;土德夏正

◆從“感物”到“體物”——晉宋詩學的重要發展(頁323)

  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講師 蔡彥峰

  提 要:體物寫景是詩歌藝術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整個傳統詩歌史來看,“體物”詩學在元嘉時期才真正地確立起來。從漢魏晉詩歌以自然景物為引發情感的媒介的“感物”詩學,到元嘉山水詩以自然景物為審美客體的“體物”詩學,這是傳統詩學的一個重要發展,體現了詩歌寫作藝術的新變及詩歌表現範疇的拓展。“感物”到“體物”這一詩學發展過程是相當複雜的,與魏晉南北朝自然觀的變化密切相關。在玄學和佛學的影響下,東晉人擺脫了天人感應的束縛,確立了具有現代意義的新自然觀,這一點為“體物”詩學的確立奠定了思想基礎。慧遠由佛教“形神論”發展出的“形象本體”之學,則成為“體物”詩學的美學思想淵源,促進了傳統詩學的重要發展。

  關鍵詞:感物;玄學;佛教;自然觀;形象本體之學;體物

◆章太炎的白話文立場探析(頁345)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助理教授 陳學然

  提 要:本文有三個重點。第一,指出章太炎在一生中的兩個不同階段,因思想背景的不同而產生了兩種對待白話文的迥異態度;第二,透過舉述與太炎同時代的人或其門生後學的相關評議,了解他們如何評價他的白話文立場;第三,紹述北京大學陳平原教授新近再次刊行的一篇長文,該文曾論及太炎的白話述學文體及其與白話文運動之間的關係,但部分觀點仍有待商榷。透過這幾方面的論述,有助我們認識太炎的學術關懷恉歸以及進一步反思他在新文學運動中的角色和位置。

  關鍵詞:章太炎;白話文;國學;救亡;《章太炎的白話文》

◆夢裡不知身是客——重讀脂評(頁379)

  香港理工大學專上學院講師 趙咏冰

  提 要:「脂評」自其被發現以來,就一直被當作《石頭記》的副文本來閱讀,研究者或藉其作歷史考證,以倡《石頭記》自傳說;或為「脂評」本身的歷史真實性大費周章,力辨其真偽。這類研究往往忽略了「脂評」本身的創作性和虛構性。本文旨在釐清上述討論之誤區,通過對「脂評」之語言風格、批評策略的舉例論證,探討「脂評」批書人特殊主體性的建構。要之,「脂評」批書人以《石頭記》之小說作為參照物(鏡子)所作的自我認同,其中充滿想像、誤識、自戀和分裂的成分,故此,「脂評」是否能作為閱讀《石頭記》的可靠依據,是紅學或脂學研究者亟需要深思的一個根本問題。

  關鍵詞:《石頭記》;脂評;主體性;誤識;認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