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中国学报》第6期

《人文中国学报》第6期

主  编:邝健行
主  办:香港浸会大学
书  号:7-5325-4165-7
出 版 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9年4月


編輯委員會:(姓氏筆畫為序)

宗靜航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林啟彥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梁元生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陳永明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單周堯     香港大學中文系
馮耀明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
鄺健行(主編)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黃國彬     香港嶺南學院翻譯系
潘銘燊     香港教育學院
鮑紹霖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羅秉祥     香港浸會大學宗哲系

顧問委員會:

安樂哲 吳宏一 沈宣仁 余英時 李歐梵 周策縱 韋政通 徐中約
孫國棟 張玉法 傅佩榮 趙令揚 劉述先 劉殿爵 謝志偉 顏清湟

本期目录

◆唐代詩僧《寒山子詩集》傳本研究(頁1)

  浙江師範大學中文系 陳耀東

  寒山子(691?—805?),長安人,隱居天台山寒岩七十餘年。有自編詩集六百首,分體編次。詩多宣揚儒道釋之玄理,譏諷時態,吟詠隱逸,與王梵志詩風相類。後有徐靈府採編本三卷,詩三百餘首;又有本寂注釋本,削徐序,增托名閭丘胤序,附拾得錄並其詩。行之宇内。久之,本寂注文爲人刪削,僅留寒、拾詩及閭序,並增豐干錄及其詩,是為《三隱詩集》。清代之前,寒山詩集已有數十種刻本,且遠及日本、高麗。本文是《寒山子詩集》傳本系列研究之一。據經眼和聞知之歷代國内外著錄及傳世之刻本、抄本、注本、校本、選本等數百種,厘為四大系統:寒山拾得詩之「二聖詩」系統;宋刻《寒山子詩》一卷、《豐干拾得詩》一卷本系統;宋刻國清寺本系統;宋刻寶祐本系統。著錄諸系統諸本之行格、版式、詩數、編次,揭示其異同、特點和承繼關係,俾使研究。

◆中國古代存祀主義之國際王道思想(頁33)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王爾敏

  據史實所可考知,中國古代自殷商時代已傳衍一種存祀的國際關係思想。可以命之為存祀主義。相傳殷商高宗武丁時代已有這種思想。

  惟在後世聖賢學者與君后諸侯普遍信持的歷史記載,則多以周武王克商故事為根據。成爲歷代傳承的史事典範。故事内容十分具體而顯明。就是在武王克商之後除了殺掉妲己,並把紂王懸首在白旗上。同時散發鹿台(地名)之財,分發鉅橋(地名)之粟,分給黎民百姓。並派人釋放被囚的箕子(人名)和眾百姓,派人封比干(人名)之墓,表彰商容(人名)的門閭。更封紂的兒子武庚祿父(人名)保存原有的殷商政權。此外更分神農、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等帝王的後人立為封國。因是古代聖賢俱頌稱為王道。

  在古代的學術思想名家,先後普遍頌揚武王的存祀主義的王道。有孔子、子思、荀子、以及儒家後學,一致宏揚孔子所說:「興滅國,繼絕世界,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而法家的管子,更是幫助齊桓公實質履行存祀主義,儒家經典盛讚齊桓公大三存亡國,一繼絕世。因是使春秋時代的霸業,有一個存祀主義王道思想。我人尚可以在《左傳》、《國語》書中發現此一實踐的例子。

  存祀主義進入秦漢大一統之世,已在政治運行上消褪。然至明清兩代,更成爲封貢體制(Tributary System)中一個政治信念。明清帝君對於朝貢國多有履踐。仍不肥王道。中國最後一次履行存祀主義,是在光緒五年(1879)在日本吞併琉球的交涉中,主張為琉球保存其所據大島,以延續琉球宗廟血祀。此為帝國主義者暗笑中國的迂闊愚昧。然而今世爭殺是尚,弱小民族如何避免征服,逃脫被奴役命運。此是世界人類共同思考之大問題。

◆男性的恐懼——臺灣女作家小説一探(頁53)

  香港大學中文系 李仕芬

  女性解放運動使傳統男權社會發生重大變化,男性逐漸認識到女性強悍的一面。本文以幾位臺灣女作家為研究對象,試圖探討她們如何在小説中表達男性對女性的恐懼。論文從以下四方面進行剖析:一、女性潛在的可怖及壓迫感;二、女性對男性的誘惑性;三、男性嫉妒女性的生育能力;四、男性是女性的獵物。

◆《左傳》「子卯不樂」解(頁95)

  香港大學中文系 許子濱

  根據《左傳》及禮書的記載,子卯疾日起碼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流行起來。不管是王侯,還是普通士人,在日常飲食和禮節上。都得作出相應的調整。子卯所以疾日,賈逵、鄭玄認爲這是由於紂以甲子日喪而桀以乙卯亡,國君爲了引以爲鑑,便把這兩個日子視作忌日。後人大多沿用這種説法。「桀紂亡日」之說,本身存在不少疑點,實不足以解答「子卯疾日」由來的問題。實際上,前人曾提出異議,認爲子卯疾日是出於子卯相刑之說。從表面來看。這種説法似乎有術數的色彩,所以一直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利用刑德來占驗干支之吉凶禍福的,最早見於《淮南子》。《淮南子》更把「剛日」、「柔日」納入五行刑德的理論系統裏。春秋之時,「剛日」、「柔日」普遍應用在人們的實際生活上,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其理論根據未必就是刑德之說。雖然如此,從歷代日忌之說的發展來看,春秋之時確實存在著以某種理論為基礎的日忌之制。

◆《孟子》的仁觀及其困難(頁115)

  香港浸會大學宗哲系 張錦青

  本文旨在對《孟子》一書的仁觀提出一個較新穎的詮釋,並由此論證孟子仁觀存在不一致之處,以及嘗試找出該不一致之產生的原因。本文亦會指出孟子心性論的主要困難。

  本文共分爲六節。第一節旨在證明,孟子所謂「仁」是指在依循「(自)有所不忍,達之於其所忍」的(踐仁)原則下,於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的過程中所表現的價值。第二節主要指出,孟子認爲仁者雖無所不愛,但仁者之愛必涉差等。第三節則證明,孟子視親親為踐仁的起點,而以仁為親親為起點的推愛是孔學觀點的承繼與發展。第四節集中討論孟學中「仁根於心」或「仁根於包含以親親為大本能的不忍之心」的主張,以及對有關主張的其中一個證明。它主要是訴諸人的良知良能。可是,這證明的説服力並不強。第五節討論孟子對「仁根於心」的另一個證明,亦即著名的孺子入井論證。有關論證中以不必涉及差等的惻隱之心為仁的主要立場是與「仁者之愛必涉差等」的主張相抵觸的。這顯示孟學存在不一致之處。第六節指出,任何企圖承繼和發展孟子心性論的嘗試,除了必須放棄孺子入井論證和提出更強的理據外,更要反駁任何以孟子所提出的孺子入井論證,來倡議墨家兼愛之類的無差等價值的敵論的企圖。

◆嚴復論中西文化(頁131)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林啓彥

  筆者在本文中著重指出,嚴復一生的中西文化觀的發展與嬗變,實有其本身的邏輯理路與必然性。我們不能輕易地把它看成前後的斷裂或背離,而應慎重地理解為同一思想與精神的信念軌跡上同向的發展和延續。嚴復始終相信,中西文化性質儘管不同,但各有其存在的價值和發展的前景。嚴復認爲,對西方文化的優點與長處要有正確認識的同時,也要看到西方文化的偏差與不足;同理;對延續至民國以來中國文化傳統的積弊與痼疾,要有清醒的認識的同時,也要努力發掘中國文化中的美德與瑰寶。這是嚴復衡估中西文化的基本原則,終生一貫,持守不變。

  嚴復一生意國家民族的保持為念,有強烈的愛國愛民的意識。到了晚年時期,這種感覺尤見強著。他始終相信,要使中國真正達到富強之境,免受列強的侵侮,最正確而有效的途方是使民質的改進和提高,所以他在晚年仍堅持一貫以教育和啓蒙的手段來拯救國運的信念。他是中國近代第一個從文化特質入手比較中西文化異同與優劣的思想家,對中西文化經常保持一種理性與持平的批判態度。晚年的嚴復,對中西文化認識更深,體會更切,有關中西文化優劣取捨的見解,也更趨成熟。二十世紀前二十年,能對中西文化的真正價值具有正確的理解與識見,又能對其做出恰當的評價與説明者,恐以嚴復的貢獻為多。

◆「三教合一」與金代園林美學(頁155)

  四川師範大學 詹杭倫

  「儒釋道」三教合一哲學思潮源起於我國唐代之前,而盛於宋代和金代。本文結合「三教合一」的哲學背景及其園林藝術觀念史,探討金代園林美學的一對理論命題:「心隨境移」與「心定境從」。通過這一探討,本文闡明了在園林審美之中,審美主體之心境與客觀外界之環境之間存在著一種互動的機制,並進而揭示出中國士人具有一種用禪宗智慧來融合儒、道理念的理論思維模式。換言之,士大夫不一定是虔誠的佛教徒或道士,但是,信仰的取向並不妨礙他們自覺和嫺熟地運用佛、道的思想和智慧。金代的園林美學為理解中國士人獨特的思維模式提供了一個上佳的範例。全文分「命題之提出」、「命題之淵源」、「命題之深化」和「命題之影響」等四個部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