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中国学报》第2期

《人文中国学报》第2期


編輯委員會:(姓氏筆畫為序)

余達心     中國神學研究院
宗靜航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林啟彥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梁元生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陳永明(主編)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單周堯     香港大學中文系
馮耀明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
黃國彬     香港嶺南學院翻譯系
潘銘燊     香港教育學院
鮑紹霖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鄺健行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羅秉祥     香港浸會大學宗哲系

顧問委員會:

安樂哲 吳宏一 沈宣仁 余英時 李歐梵 周策縱 韋政通 徐中約
孫國棟 張玉法 傅佩榮 趙令揚 劉述先 劉殿爵 謝志偉 顏清湟

本期目录

◆淮南子韻讀(頁1)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 劉殿爵

  王念孫遺稿《淮南子韻讀》以古韻分部編排,列出《淮南》一書叶韻韻字。此稿旨在研究西漢古音而不在《淮南》之研究。本文嘗試依《淮南子》正文編排,標出《韻譜》所收用韻之部分,俾便治《淮南》學者查閲;而偶有《韻譜》脫漏未足者,試作補訂。

◆傳統與孔子(頁43)

  韋政通

  本文是探討孔子以前傳統中的宗教、文化、政治、經典這四方面與孔子的關係,希望經由此探討,能了解孔子如何溫故知新,如何轉化傳統,又為何能在中國古典的文化史與思想上,成爲一位繼往開來的人物,以及賦予繼往開來的具體内容是甚麽。

  針對以上問題的研究,使我們得到一個重要的啓示是:在文化創新上,愈深入傳統,愈能超越傳統。

◆嘉佑二年貢舉事件的文學史意義(頁81)

  王水照

  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歐陽修權知禮部貢舉。這一爲時不長的衡文取士過程,卻蘊含著深遠的多重文學史意義,對於「歐門」的組成、文風的改革乃至宋代文學發展的導向,產生了重要的作用,北宋時期的第一個文學高潮也隨之同時出現。

  一,「歐門」構成基礎的進士集團。歐門是逐漸形成的一個鬆散的文學群體,但歐陽修此科取士,得人最盛,雋才雲集,歐門遂告正式確立。赴京應試的舉子們所形成的特殊文化圈為歐門的優化組合提供基礎,歐氏與舉子的雙向選擇標準,體現了歐門的文學性質。座師與門生、門生與門生之間的關係構成了歐門縱橫結合的網絡結構,保證了從歐門到蘇門發展的連續性。

  二,排擯「太學體」,宋代散文群體風格的成立。「太學體」的性質及其產生的歷史淵源和文化背景。歐陽修排擯「太學體」的自覺性及其散文理論主張。在平易自然、流暢婉轉的宋文群體風格的形成過程忠,嘉佑貢舉紛爭是重要的一環。

  三,「鎖院」詩歌唱和的文學活動。今存八、九十首唱和詩的内容分析。「唱和」對詩歌藝術的積極作用和負面作用。詩歌籌唱成爲宋代普遍的文學現象,影響複雜和巨大。

◆王質《詩總聞》的文學觀(頁127)

  香港大學中文系 李家樹

  本文乃前作〈王質「詩總聞」初探〉(見李家樹:《傳統以外的詩經學》)[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1994],頁9-26)的姊妹篇。〈初探〉一文,透過通盤檢查《詩總聞》的内容,探討王質說詩的觀點和方法,並特別指出:真正打倒《毛詩序》的,是南宋德鄭樵(1103-1162)、王質(1127-1189),而非人人公認的朱熹(1130-1200)。本文再次簡約《詩總聞》全書,從王質「以人情論《詩》」說起,考察他怎樣啓導了同文學眼光來研究《詩經》的傾向,重點是把《詩總聞》所揭櫫的文學觀清晰地呈現出來。此文可與作者前文合看。

◆北宋詠琴詩(頁147)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劉楚華

  宋代文化素質之高,見於宋人之重科舉教育、出版繁榮,宋代士風之美,更爲後市所稱道,士大夫的氣節情操固然是推動社會文明的主力,他們遂于傳統文化的熱忱,是保存雅士文化與傳統藝術的重要支柱,文學方面雖説詩歌已不復盛唐,詞體又迅速發展,然詩壇景況不衰,反而詩家輩出;音樂方面,民間曲調已廣泛流行,文人莫不沉緬在輕歌漫舞、杯酒新詞的時代情調之中,卻又為衰廢已久的古樂、琴道大聲呐喊,使兩宋成爲在歷史上少見的古樂整理及琴道發達的一代。古今共存、雅俗並興。這種耐人尋味的現象正是宋代文化最顯著的特徵,追究原因主要是君主的提倡及士人對詩體、琴道的尊重所致。

  本文主要工作檢閲北宋諸家詠琴詩作,除了從藝術角度之外也圖立足在詩、樂兩種藝術交匯點上,透視北宋文人生活,尤其是在北宋中期,這個昇平的學術、文化環境之中,詩、樂文化的創作空間與生存狀態。

◆梁啓超的名號(頁171)

  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 蔣英豪

  梁啓超(1873-1929)是晚清改良派的宣傳巨子,他擅於利用報刊宣揚維新立憲政見,著述甚豐,其所用的名號也特多。其名號透露了他一生思想與治學途徑的發展與變化、他的流亡生涯、他的報刊事業、他的文學事業、他在政壇上的角色、以至時人對他的觀感。本文歸納他所用過的以及時人給他的名號,以探索這個名號系統所表達的意義。附「梁啟超名號表」,共八十目,是方今較齊全的梁氏名號彙集。

◆劉伯端詞事繫年(頁187)

  黃坤堯

  劉景堂(1887-1963),號伯端。廣東番禺人。嘗任職廣東學務公所。1911年廣州黃花崗事起後來港,任香港華民署文案。公餘之暇,開始學詞:多與陳步墀、汪兆銓、張學華、俞安鳳、俞安鼎、黎國廉等唱和。又先生嘗加盟南社,《南社叢刊》選錄其詩詞七首。戰時遠走桂平,戰後回港。1950年與廖恩燾、羅忼烈等組堅社,推動詞學,影響甚大。有《滄海樓詞》傳世,公認為香港首屈一指的詞人。劉詞語淺情深,婉約渾成,將美學和哲思融合為一,境界自高。劉詞不單是香港文學的代表,也是中國近代詞壇振起的異軍。王國維「境界」之論,況周頤「詞境」之美,在劉詞中都有深沉完美的呈現。劉景堂居港五十年,經歷過不同的歷史時期,所與交者皆一時俊彥,文采風流。本文透過劉景堂的一生,可以看出香港詞人的成長歷程,保留一批較爲罕見的文學史料;同時也可以由一個全新的角度檢視傳統文學在當代的發展和成就。

◆《淮南子》、《呂氏春秋》、《戰國策》三書高《注》互異集證(頁257)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 何志華

  東漢高誘為《淮南子》、《呂氏春秋》、《戰國策》三書作《注》,當中有一事而兩見者,高誘訓解多同。因此,後人每參照高誘前後注語互相校讎,以本証法校正今本三書高《注》訛誤。然而本文作者比勘三書高《注》,發現高誘有訓解同一事兒前後不同者,或則高誘依據不同,或則注語詳略不同,或則高誘更訂前說而立論有異。此蓋高誘注解三書非在同一時也,故說義不盡相同。因輯錄之,分類羅列,以説明三書《注》雖有同出於高誘者,亦自有別,並略述其互異之因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