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研究机构→中国屈原学会→中国楚辞学(第十二辑)
 
中国楚辞学总目录
中国屈原学会 编
学苑出版社
2009年5月
中国楚辞学(第十二辑)

目录

重要楚辞研究著作研究

重建王逸《楚辞章句》的立足点——再论今已失传的刘安《离骚传》…[德]白 马
郑知同《楚辞考辨》析论…………………………………………………………梅桐生
楚辞文本研究对楚辞研究的重要性
  ——以楚辞研究史为视点看周秉高先生《楚辞解析》……………………方 铭
考据通向的辨疑与开新之路——黄崇浩《屈子阳秋》评说……………………阮 忠

屈原及楚辞影响研究

典籍的传播与西汉拟骚之作………………………………………………………黄金明
寄心楮墨 思垂空文——司马迁和屈原之间的共鸣……………………………付晶晶
鲍照与楚辞…………………………………………………………………………白 崇
唐五代人笔下的屈原……………………………………………………房 锐 王红霞
论屈原对陆游的影响——屈原精神与浙东文化传统研究之二…………………张宏洪
《天问》的研究与英译……………………………………………………………杨成虎

辞赋体文学研究

晁补之的辞赋学论略……………………………………………………郭建勋 杨 赛
朱熹论两汉诗赋——兼与晁补之比较……………………………………………踪 凡
论赋体不起源于诗…………………………………………………………………刘朝谦
连珠体渊源新探……………………………………………………………………马世年
赋:一个不容忽略和曲解的文学或美学概念……………………………………蒲友俊
“斑彩文章”与“精敏”、“鬼黠”
  ——从司马相如、扬雄散体赋看蜀人的文化个性…………………………何玉兰
司马相如赋际遇汉武帝的分析……………………………………………………黄金明
汉代游艺赋初探……………………………………………………………………黄水云
张衡《归田赋》对魏晋文学的两大影响…………………………………………王晓卫
左思《三都赋》校记十二则………………………………………………………常思春
扬雄、左思《蜀都赋》比较………………………………………………………吴明贤
诗人之赋——试论二谢的鸿篇大赋………………………………………………奚彤云
论范仲淹之赋………………………………………………………………………李 凯
文木——一个赋文母题及其所敞亮的诗意之境…………………………………刘朝谦

2007年楚辞研究述评 ………………………………………………………方铭 张鹤
附录

 
                            联系电话:010-62315425   电子邮箱:fm228@vip.sina.com
中国屈原学会
The Chinese Association of Qu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