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思维模式

庞 朴

  按:2004年9月4日—5日,为期两天的“中国文化”首届深圳论坛在五洲宾馆开幕。此为庞朴先生在论坛上所做的演讲。

  非常有幸和大家一起参加“中国文化首届深圳论坛”。正象主席刚才说的,让我们想起二十年前的那一次文化,真正20年前是在84年的时候,在北京、上海和深圳都掀起了一股文化热,当时文化热所提出的问题,所要解决的问题,大概是现代化和中国文化的关系问题,当时我们要搞四个现代化,首先碰到许多问题,其中重要的问题就是现代化和中国文化到底有什么关系,二十世纪前全国都在讨论这个问题。今天,在这二十前后,我们又在这儿讨论中国文化的问题了。我想大家都注意到了,我倒没看到报纸,不过我是从北京的一个会议上逃出来的,北京现在正在举办另外一个文化论坛,那中国文化促进会所举办的,所谓“高峰国际关于中国文化的论坛”,我参加了一天就跑出来了,因为这里还有一个论坛,那么这里有个问题,为什么二十年以后大家又对中国文化问题纷纷地、不约而同的来投入大量的力量来注意这个问题?因为这个时候要解决的是全球化和中国文化的关系问题。二十年前我们讨论现代化和中国文化的关系,现在我们关心全球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关系,请大家注意只差两个字,但是它的意义,它的历史价值那是大不一样。

  面对着当今全球化和中国文化问题我们应该做什么?跟二十年前不一样了,提高了一大步,二十年前我们讨论什么叫文化,中国文化的精髓和糟粕等问题。现在我想我们应该是对中国文化深层的内容做探讨,我们应该让中国文化走向全世界,大家知道全球化具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特别是是在经济领域和科学技术领域,经济领域和科学技术领域,全球化可以带来一种不可抗拒的好处的。但是全球化到底怎么样,全球民族的文化到底怎么样,我觉得这和科技和经济是不一样的,正因为不一样,所以又掀起了一次文化讨论的热潮,这次讨论的名字高了,叫论坛,北京那个叫“高峰论坛”,不管是什么,总而言之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我今天主要是就中国文化里面的一个问题来进行一些深入的解剖,看看这样我们能不能找到中国文化在全球化条件下所能做到的贡献,所能掌握的分寸,那就是我要讲的“儒家的思维模式”问题。

  儒家大家比较清楚,思维模式就有点儿抽象,我现在简单说一说,思维模式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谓的文化里面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文化本来就很抽象,但是大体上可以说,生活方式,社会形态,政治结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审美趣味,等等这些东西,这里面一大套,实际上我简化一下,简化成三条,一个是人为什么是活着的?第二个问题是你是为什么活着?第三个问题,你是怎么活着的?这就是文化要提出的问题,文化所要散发的,所要塑造的,他要解释的问题无非这三个方面,人活着,二为什么活着,活着是为了吃饭还是吃饭是为了活着;第三是怎么活着。怎么样活着里面就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里面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的问题,怎么样去认知世界,怎么样在世界变化发展当中去有所行为,这是怎么样活着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今天讲的就是怎么样活着里面的一个方面的思维模式,思维模式里面的一个方面就是儒家的思维模式,分三个问题来讲,一个是对立统一,第二个是中庸之道,第三个是一分为三。讲这三个问题时间不多我尽量把我认为大家熟悉的东西少讲,首先谈对立统一。对立统一大家比较熟悉,有时候也叫一分为二,也叫合二为一,但是实际上你一分为二就是合二为一了。所谓对立统一就是对立的两个东西或者说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不是只有对立的那一点,更重要的他有同一的或者统一的点。就是对立的东西本来是统一的,两个不同方面本来是合一的,就合二为一,一个统一的东西是可以分成两个方面的,这是我们认识问题、考虑问题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很重要的思维模式,我们非常熟悉,非常习惯。但是在这里面有两点非常错误的误区,在我们过去对一分二的理解里面,包括毛泽东同志的著作里面,在对立统一上面有两点非常重要的误区必须提出来。一个误区就是对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我们过去是习惯于强调了斗争性,在《毛泽东选集》第二矛盾论论第六章倒数第二段里面提了一个问题,说是斗争性就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矛盾论第六章倒是第二段,说斗争性和同一性是一切事物的两个属性,它既有斗争性也有同一性,对立的两个方面既有同一的也是斗争的,这个斗争性和同一性是什么关系呢?他说斗争性就寓于同一性里面,斗争性就住在同一性里面。请注意下面第三句话,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第三句话整个是拧的,按照行使逻辑来说第三句话也应该是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为什么?斗争性就住在同一性里面,我们假设斗争性是一个客人,斗争性就住在我家里面,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就没有地方住了,没有同一性的话,这个房子就没有了,所以没有性就没有斗争性,但是毛选我们的水果具体的是香蕉苹果梨,我们在市场上买不到普遍的水果,但是可以买到具体的水果,因为这些水果就住着一个水果这个概念,水果就住在这个香蕉橘子这些特殊的东西里面,一个水果这个概念,水果就住在这个香蕉橘子这些特殊的东西里面,因此没有香蕉苹果梨就没有水果,没有特殊性的话,就没有普遍性,我们也可以看出来矛盾论在什么地方,说斗争性就住在同一性里面,又说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住在同一性里面应该说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但是请注意在那个斗争的年代里面偏偏要强调的是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强调的是斗争里面出同一,不斗争就不能同一,这样的话怎么讲比较好呢,不斗争就没有团团体,不斗争就没有同一,这个我们可以理解在当时的环境下考虑这样的问题是很自然的,但是它是违背逻辑的,这个问题一旦在和平环境里面我们就会非常明显地,非常敏感地发现这个话是错的,以前我们不太容易发现这个话是错的,或者即使发现我们不敢相信这个话是错的,或者即使相信了我们不愿意承认这个话是错的,这是我们提醒我们在研究对立统一的时候请注意一个误区,第二个在谈到同一性问题的时候,第二个误区就是关于什么叫同一性,这里理解,这个在矛盾论的第四节和第五节里面谈到什么叫同一性,什么叫同一性?统一性有两个方面,矛盾论说,一个是一切地方的对立都是有同一性的,第二句话说一切时间,任何时候斗争对立面都是同一的,什么叫同一性呢,有两点,一个从空间上谈,一个从时间上看,从空间上来谈就是任何地方的对立都是有统一性的,第三点马克思谈的是很清楚的,同一性有三个方面,比刚才的矛盾论多出了一个方面就是说对立性就是同一性,赚钱的就是赔本,赔本的就是赚钱,成功的就是失败,失败的就是成功,这个是很难理解的,但是非常重要,在矛盾论里面把这个第三点给删掉,实际上我们知道对立的就是统一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都是说的对立当中我就是你,你就是我,谈的是这个道理,这一点不大好谈,当然矛盾论就不谈这个事,不谈这个事就造成了我们对对立统一的理解上面就比较简单化了,我们往往认为对立就是对立,不知道对立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们办企业,我们去炒股票,一下子输了,输了你当然是丢了东西了,但是你要把输了当做赢了来看,你就说输了就是赢了,为什么输了的时候你就仔细去分析这个原因,找了输了的道理,那么就给你下一次的赢准备了条件,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只有这样谈问题。

  危机就是生机,一个问题发生危机了,那个生机就在危机里面,不在别的地方,用马克思的话就是直接同一性,统一性有三点,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是统一的,马克思举的例子很简单,他说鞋匠做鞋,一个皮鞋匠做皮鞋,皮鞋做成了是成了,但是皮子就被毁掉了,一张牛皮你把它毁掉了,但是你做成了一双皮鞋,成就是会毁,毁就是成。

  我们有责任和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形势和经验把我们新的理解谈出来,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早年所说道理的一个保护,我想除此以外对同一大家就会没有什么了,例子我也不具了,我想对立同一在儒家的思维模式里面的对立统一,有两个问题,我们知道天人是合一的,阴阳是合一的,下面的课程里面有教授专门谈易经的,我想我要是谈完了,他就没得讲了,天人合一我最简单的说一说,儒家的思维模式里面对立统一,天人合一结合,天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三个东西,一个是大自然,大自然和人类行为应该是合一的,这个我们越理解越清楚了,就是生态平衡问题,生态平衡是自然和人的关系当中应该是合一的关系,一个统一的关系,不能是一个对抗的关系,这是天人合一的一个方面,天人合一表现在社会关系上,在社会关系上所谓千就是我们所说的时来运转,那个时和运,时和运按照我的理解这是一种社会力,不是自然力,是一种社会的力量,不可抗拒乃至不可预测的社会力量,这是社会关系上的天,这个天空虚一点说时就是运,就是命,我们没法抗拒,那么我们就跟这个社会力量要合一,事实上这个社会力量是能够抗拒的,如果全社会动员起来可以改造、推翻、建立这个社会,但是如果没有这样大的力量,人的力量对这个社会的力量进行抗争的话,那么你只好服从这个社会力,这就是所谓的时和运,要安身守命等等,这是天人合一的第二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自然问题、生态平衡问题,第二个方面就是时和运的问题,请注意按照儒家的思想这两个方面,无论是人和自然、人和社会都应该是合一的关系,合一就是既对立又统一,第三个天人合一,这个天是一种精神,一种高尚的精神,绝对的精神,儒家认为这种精神可以落实到人心里面,成为人的一种道德,人的道德就是从天的精神里面悟出来,抽出来的这种东西,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悟出来,首先是圣人,圣人就代天地而立,圣人就是天地的心,天地就处在圣人的心当中,这是一种天人合一,这种天人合一很高,是一种道德境界的天和人的合一,这都是一种对立和统一的关系,这就是所谓天人合一的重要内容,是儒家思维模式里面关于对立统一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天一合一问题。

  我想我简单的介绍这些,下面谈中庸之道,对立统一我只指出两个误区,举一个例子而已,下面谈“中庸之道”。

  儒家的思维模式里面很特殊的一个问题,很突出的问题,很具有标志性的问题就是中庸之道,在儒家著作里面到处会碰到、会提到的,在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的传递和演变当中不停地被谈论,但是从五四运动以后,中庸之道就被批判了,被缺少研究了,被当做一个坏事,大家唯恐避之而不及了,不沾这个中庸之道的边。我们今天对中庸之道做一个最简单的分析和定性,首先要解释名词,什么叫“中”,什么叫“庸”,“中”好办,有上有下就有中,有左有右就有中,有前有后就有中,只要有两个对立方面必然有一个中在那个地方存在的,这个中可能是具体的,可能不具体的,可能是看得见的,可能是看不见的,虽然看不见,但是这个中是一定有的,如果没有中就没有前,无所谓前和后了,也就无所谓上和下了,没有中也就无所谓左和右了。你可以这样说,你可以先定出一个中了,然后再偏左了,偏右了,把中放在第一位,然后有偏右偏左的问题。庸就是用。就是可以操作,按照它去行为,执行的时候按照它去执行,这叫做用,拿来干什么?但是需要说明一点,庸就是用,可是这个既然这样为什么叫做“庸”呢,中庸的庸实际上是一种不用之用,所谓不用之用就是不是你故意地去操作,不是有意识地去执行,也不是人为地去活动,你没有意识地,很自然地一种行为,这个行为恰好符合那一个应该的用,这叫做不用之用,不是你故意地用去用。这怎么说呢,越说越绕脖子,我从生活里我举个例子。说孝顺父母吧,孝顺父母有两种孝顺法,一种人他是我要孝顺父母,我得表现出来,我孝顺父母,让别人都知道我在孝顺父母,有心地利用孝顺去孝顺。这个不是真用,真正的孝顺父母的他心里面不存在那么一种,说我今天要孝顺父母了,今天礼拜天我得做点好吃的,把爸爸妈妈接回来,这个不是,不是真孝顺,不用之用那是大用,我不去有意识地,他是一种真情流入,自然而然,不由自主,他有那样一种热情,那样一种爱心,那种敬意,这样的孝顺才是真孝顺,这是一种不用之中。和刚才那个人,他是做给别人看的那个孝顺,或者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的孝顺,或者为了完成自己愿望的孝顺,那个东西叫用之用,有存心在那里用之用,这个用是不好的。不用之用就叫做庸,不用之用,我想这个例子可能说的清楚,如果说不清楚,大家慢慢想,我也再说不清楚了。中庸之道这是儒家所提倡的一种道德、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行为的习惯等等。就是说凡事不要走两个极端,两个极端在儒家有一个说法叫“两末之论”,末就是末梢,本末的末,末就是两头、两端,你不要去抓那个两端,不是上天就是入地,不是鱼死就是网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那样处在紧张的斗争当中的,那个是儒家所不取的,儒家主张和,和很重要的意思就是两端的优点都结合起来,把两端的缺点都避免开去,就是两赢,用咱们的话来说就是两赢,双方都有好处,双方的长处都得到结合,叫做两全其美,不是两败俱伤,这个就是中庸的最一般的意义,我想这个大家比较容易接受,我想在中方文化泡大的人,比较好容易接受这个思想。下面我想把这个中庸做一些细致的分析。我觉得中庸细致分的话可以分成四种类型。

  第一个我把它叫做A而B,这是对立的两个方面,不是说这个在我这儿那个在你那儿,不是,对立两方面其实往往装在一个东西里面,在一个东西的里面有对立的两个方面,因此在任何状态下我们要考虑,怎么样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把一个东西的里面容纳两个方面呢,这就出现了A而B的形式,你是主张A,然尔是B,注意这个而,而是B,我举一个事例来说,孔子的学生评论孔子,说孔子的特点是温而厉,温是温和的温,厉是厉害的厉,温而厉把现在把它概括成A而B,温和厉是对立的两个方面,温是温和,厉是严肃,严厉,一个人他的性格或者他的修养,他应该要达到这样的状态,他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既是温的,又是不出卖原则的,坚持原则,毛泽东同志评价邓小平同志有一句话非常有名,说这个人是“棉里藏针”,棉花里面藏着一根针,棉花非常温暖,非常温和,非常温柔,可是棉里面藏着一根针,你小心,那根针不在棉花外面,也不是背后给人看的,就藏在里面,在温和之中他有他的坚持,他有他的严肃,他有他的原则,一件事情,处理一件事情,不是说昨天你来了,我是温,今天你来了我是厉的,一直是统一的态度。恰恰就是这个行动的一次性,这个就是中庸之道的一个重要的形式。我们重要的是把这个思想搞清楚,说这个温而厉,这个A而B是再一次性的完成,为什么呢?为什么是这样?A是一个状态,任何一个状态它都有所不足,或者有所过头,如果你是白的,你就不足于黑,一个白的东西缺少的是什么?它最缺少的是黑颜色,它太多了,过头了是白颜色很深,它太多的白了,很少的黑了,太少少到没有,全部是白的,一点黑的都没有,现在要说的是这个不是一个好的状态,不是一个稳定的状态。你必须把自己所不足的东西吸收进来,把自己过分的、过头的东西释放出去,这就是温而厉原则的根本道理,为什么要温而厉,一个温的人,一个善良,一个和善的人,他往往缺少厉的那一面,就是抹不下面子来,这个缺少厉的那一面,因为他的本性是温柔太多,缺少厉,缺少厉就要把厉吸收进来,你自己的温太多了,你就要释放一部分出去才能吸收进来,这样以对方的有余补自己的不足,这就是A而B的基本理论根据。这是中庸之道很好的一种形式,第一种形式。

  第二种形式我叫A然而不“A”,最后那个A加一撇表示过头的意思,应该坚持A,但是你不能过分,也举一个例子,也是孔子的学生评价孔子的,说孔夫子威而不猛,第一句话说温而不厉。第二句话是威而不猛,这个人是很威严的,但是他不勇猛,他使他的威严在适度的范围之内,不使它过分的威严,威严出了格,威严过了头就变成勇猛了,能够威严但是不过头,这个是中庸的第二种形式。类似的例子很多,比如说我们儒家自己讲儒家的诗经,诗经是音乐诗歌曲子的集子,这个集子里面谈到很多很伤心的事,也有很多很高兴的事儿。儒家就提出一个标准,如何评价,如何掌握在快乐、音乐、诗歌这些问题,叫做乐而不淫,乐就是快乐,淫就是过分的淫,不是性的意思,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悲哀应该是悲哀的,但是不能悲哀到伤的程度,伤了心的程度,乐而不淫,人应该快乐也应该悲哀,快乐的时候不能过分,悲哀的时候不能伤了自己,这个就是A而不“A”的加一撇的实际的例子,这个和刚才第一个对比来看,我们就更清楚一点了,第一个例子A而B是说用对方的B来补充自己的不足,把对方的好处拿来补充我的不足,我是A,然而我要在B那个地方拿一些东西来,这样构成一种中和的状态,第二句话说A而不“A”,是说我是A,但是我不能把我的个性尽量地扩张,扩张到我的范围之外去,这叫防止过分,第一个是补充不足,第二句话是防止过头,又防止过头又补充不足,这是最好的中庸之道的两种形式。

  第三个形式不A不B,和前面两者不一样,叫做不A不B,不胖不瘦是最漂亮的,不高不矮的个儿是正合适,不大不小的东西正好用,不贵不*买来最方便,这是我们每天日常生活中要碰到的行为方式,每天我们要碰到的审美的趣味。不仅在生活当中,人和人的关系,国家和国家的关系,大到全世界,外交上有一个叫“不卑不亢”,不卑不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另外一个国家,另外一个民族关系场上应该遵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卑和亢都是不太好的状态,但是卑有卑的长处,亢有亢的长处,我们不能说一个东西不好就绝对不好,我们要善于在不好的当中发现好的内容再把它结合起来,这个就是从我们拒绝卑也拒绝亢,自然形成了一个排除两个缺点的好的状态,这是一个中庸之道的又一种形式。

  第四种形式和刚才正好反过来叫亦A亦B,亦A亦B,能文能武、又红又专,一个人如果光会干一方面的事,不会干另外一方面的事,不会干另一方面的事总是一个缺点,光能治家不会赚钱;光会写文章,不会办事情,这个都是有所偏颇的,有所缺失的。最好的状态,最佳的状态是这方面取一点,那方面取一定,两个对立的方面都取一点,那就是把两个对立当中的好处都集中起来,刚才那个不A不B是把那个对立的不好处都给去掉,现在亦A亦B是把两个对立面的好处都集中起来,就有不卑不亢又红又专这样的状态。

  这是中庸之道AB两个极端之间所可能发生的四种状态。很好的运用这四种状态就是儒家所提倡的一种思维模式,过去我们在批判中庸之道的时候,我们大致抓之这么几个方面,第一我们说中庸之道是折衷主义、叫做和稀泥、叫做老好人、叫做没有是非标准,这些批评都是片面的,所谓折衷主义是什么呢?你没有原则,东风来了往西倒,西风来了往东倒,这个叫做折衷主义,但是中庸之道有原则,中庸之道的原则就是刚才我说的那四条,那四条都是它的原则,它认为动作、行为、举止必须经常注意到这四个方面,它给人好象一种和稀泥的感觉,但是它恰恰是每一种状态下最好的处理问题办法。不是或者这样或者那样,今天这样明天那样,不是,这就是它的原则,它不是没有原则的和稀泥,它的原则就是刚才我说的这四种方式。除此以外它还有原则,它认为这不同的时间,它允许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使用不同的办法,它反对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用同一个办法,这也是中庸之道和折衷主义不一样的地方,折衷主义认定了一个中,拿这个中到处去运用,不管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情况下应该分别采取办法。我们大家经常碰到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客观情况我们叫做时,刚才我说时就是力,客观的存在地一种社会力量,它形成一种世态,这个世态是会变的,不同的时态下应该有不同的对应办法,这叫做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为什么这个时候你抛出,为什么另外那个时候买进呢?抛出的时候就得抛出,买进的时候就得买进,时态变了,地点变了,条件变了,时间地点、条件变了,你的办法就不一样,时间条件地点变了,你就要变,就叫做折衷主义。过去由于斗争的关系,到处都看出的是斗争,看不到统一,都是A和B两个对立的方面,同一有不同的对立法,不同的方面本来是统一的,我们认识的客观事物本来是统一具体划为这四种具体形式,这样就有所根据,有所判断的标准,这是中庸之道提醒我们注意的一个非常实用的,非常重要的思维模式。

  下面我想谈一个平常我们不太谈,或者平常在书本、报章杂志里面很少看到的一种说法叫做一分为三。这个我谈的比较多,但是不是我发明的,我觉得从古到今一直有这个思想,只不过是过去我们没有发现,我们一直被一分为二的思想蒙住眼睛,我们没有发现。其实古人在许多时候一直在谈一分为三,而且我们生活当中任何时候离不开一分为三。最简单的一点大家都知道,三个点就成一面,三点是最稳定的状态,三条腿的凳子,不管三条腿的长短它总是能摆下来,四条腿就不一样了,有一个腿短一点它就摆不稳了,两条腿就更不行了,一放起来马上就倒。三点是最稳定的点,这是我们几何里面最简单的一点,实际上这里是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科学最基本的道理。但是因为谈的少,所以我们要仔细的来谈一谈。

  一个东西叫做一,又来了一个东西,一加一,一加一等于二,这是最简单的道理。但是我要说一加一等于三。为什么?现在这儿有一个东西,这是一,又来了一个东西,一加一,请注意了,一加一这个状态,如果你孤立地看的话,它是二,一个又一个,你仔细一看的话,本来一个一然后又来了一个一以后,这两个东西之间发生了一种关系,一个东西放过来,又拿来一个东西,这两个东西之间一定要产生关系,不管是什么关系,好的关系也好,坏的关系也好,应该有的关系也好,不应该有的关系也好,它一定有一个关系,这个关系在某些时候比两个一等重要。这是我们平常看问题的时候不甚注意,但是实际上我们在胜利的解决问题的时候,总是运用的一个状态,有一个男人然后来了一个女人,这一加一,他可能有各种关系,这两个人之间可能有各式各样的关系,这个关系恰恰是我们要研究这个男人和女人的时候不能忽视的一个东西。可能是兄妹,可能是父女、可能是母子、可能是朋友、可能是情人、可能是爱人,请注意这里面一和一当中的关系,你想有多重要,它到底是一个普通朋友的关系,还是已经确定了对象的关系,还是一个夫妻关系,这是我们知道一和一,两个一的时候一定要追究的一个问题。你说是没有关系,说这两个人没有关系,没有关系也是一种关系,你不觉得没有关系就是一种关系吗?没有关系恰恰是你们两个东西,两个人之间存在一种状态,他两个没关系,没关系的关系。所以说事实上一分为三的问题是到处存在,只不过我们很少注意,注意了也很少分析,分析的时候也很少思考,下面我们来仔细的分析一分为三。

  先从最简单的说起,小孩玩游戏,将军碰,石头剪刀布,三个实体形成一种关系,形成一种循环的关系,互相克制的关系,没有绝对强者的关系,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关系,大到国际上,国际上要抓住一切的机会,如果有这种关系出现的话,千万别放弃。这是《三国演义》告诉我们的,当今世界政治家们正在利用这种关系,利用三角的关系来形成一个稳定的局面,如果真的石头剪刀布的话,那是非常稳定的一种关系,它是没有绝对强者的一种关系,三者互相牵制的一种稳定的状态。从儿童游戏到天下大事,都受这样一分为三的状态来指导。这个思想我们国家早在两千多年前就非常明确地写在书本上,不过我们不大注意,有一本书,这本书不大有名,叫做《关英指》,这本书里面有一章就叫做三极,这里面讲了一个跟我们刚才的石头剪刀布一样的故事,它说青蛙,蛇和蜈蚣,这三种东西它说是一种互相制约的关系,蛇吃青蛙我们知道,青蛙吃虫子我们也知道,青蛙吃那个虫子,假如这个虫子是蜈蚣的话,青蛙就吃蜈蚣。后面那个蛇又去吃青蛙,谁来吃蛇呢,据这个《关英指》里面说的蜈蚣是吃蛇的,我们就相信古人曾经有人认为蜈蚣是可以降住蛇,不仅在一个地方,在古书有三四处谈到蜈蚣可以降得住蛇,甚至有人专门写书说,上山要防止有蛇,怎么办呢,你最好在小盒子里面放一个蜈蚣,这个蛇看到蜈蚣就跑掉了,这个没法实验,太危险了,他还说你万一被蛇咬了怎么办?就把蜈蚣烧成灰,把那个灰撒在伤口上,绝对好。所以就是蜈蚣可以降住蛇,蛇可以吃青蛙,青蛙可以吃掉蜈蚣,这三种没有绝对的制约关系。动物是一种最稳定的生态平衡。

  两千多年前《关英指》这本书就发现了,看似平常实际上有深刻道理的三角关系,两千多年后,我们的政治家们有时候不能善于利用这样的三极之道来处理世界问题,来解决自己国家民族的安危问题。譬如布什,布什的力量很强,但是布什的智慧很弱。他根本看不到这个,不知道三极问题,他是用霸王办法,单边主义,你签字的我不签,我本来签的,我退出来,我不跟你一起,我单独干,单边主义,先发制人,一点点智慧都没有,纯粹*武力,你看现在弄的一塌糊涂,普京也好不了多少,最近发生了人质危机,最后用物力解决,结果受害的人更多。缺乏一种中国文化。解决我们在这里这些问题的时候有一些非常深刻的,非常高明的智慧,这个就是在全球化的状态下,我们研究中国文化的很重要的内容和目标,这是三极的一种状态。

  后来司马迁把这个三极状态总结了一句话,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说了一句很有分量的话,他说三王之道若循环,三王指的是夏商周,他们治国的道理是弱循环,看到自己前面的那一个朝代缺少什么我就来补上什么,后面个朝代看到我这个缺少什么就补上什么,我看到前面那个朝代哪一个地方过头了我就把它减掉一些,这个循环圈就构成了前面说的不是石头剪刀布的循环圈,也不是青蛙蜈蚣蛇,他主要说的是中敬文,商朝克服了夏商的弱点,提出了敬,敬可以克服前一朝代的许多弱点,但是敬本身又带来了很多的弊病。所以后来周朝提出了文,文可以克服商朝的弱点提出新的优点等等,代替周朝文的下一步是什么呢?司马迁又回到了中去了,三王之道就是循环圈。是互相促进的,互相补充的关系,青蛙和蛇是互相制约、互相克制的关系,这是三个实体,这三个都是实体,但是更多的情况下不是三个实体,而是二实一虚,两个实体一个虚体,就是我刚才说的一加一等于三的问题,一加上一个一,然后去形成一个虚的东西,看不见的关系,有了一个一,有了第二个一,然后有了一个关系,这样就出来了三,这是两实一虚,这样一种三极,最明显的例子,最早的说法,也是在两千多年就提出来,两千多年在中国古书上面经常会碰到这样的说法,说尧和舜是了不起的君主,怎么个了不起法?在一本书里面就说了,尧舜三目子,说尧舜有三个眼珠,三只眼,尧舜有三只眼,因此尧舜了不起。大禹王也了不起,治水的那个大禹王,大禹王有三个耳朵眼,大禹三洞,禹耳三漏,这在两千多年前是神话,是胡说,他也许用神话的形式来说明一个道理,说明什么道理呢?两个眼睛是两个实体,会形成一个中间的眼睛。****说的开天目,我现在开天目,左眼睛看左边,右眼睛看右边,第三只眼睛就把左右所看到的东西结合起来,偏听则暗,间听则明,左耳朵听左边的言论,右耳朵听右边的言论,然后把左右耳朵听到的合在一起,叫做兼听则灵。他用这样的一个神话的形式实际上所想表达的,所想描述的是一个哲学思想,是一种思维模式,是一种要一分为三的,要从三个方面去看待一个完整的“一”这样一种思想。这个和刚才我们说的石头剪刀布不一样,那个是三个实体,注意这里是两个实体,两个实体也是三分的。在座有很多是企业家,企业家当然都知道市场上有一个看不见的手,市场是谁在管理?当然是许多行政的,企业的管理者在管理。但是有一个更大的是上帝的手,看不见的手在管理市场。道理很简单,你去买白菜,你说多少钱一斤?一块钱。他要一块钱一斤,我说六毛,还他六毛,大概一般说是买不着,然后他就这样子,他说我八毛给你要不要?你说七毛行不行?最后这样七弄八弄买卖就成了,最后买卖就做成了,买菜的卖菜的都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买菜的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菜,卖菜的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利,这中间有一个看不见的手在指挥,这就是市场的经济法则,供求关系里面所形成的一个法则,一个规律,他就使得整个市场就在这个看似不平衡上下波动的状态当中得到一个标准的平衡线。这个手是看不见的,买方和卖方是两个实体,但是这手是看不见的,和这个看不见的手有关的在中国古书上没有。但是有另外一个叫做看不见的脚,不是看不见的脚,他叫“鸡三足”,吃的那个鸡,鸡有三条腿,就三只,也没有解释,现在我们看到《庄子》的后面一篇,《庄子》一书最后里面有一条就要三个字—“鸡三足”,什么意思呢?以前有人做出各式各样的解释,我的解释就是看不见的脚,就像看不见的手一样,你看一只鸡两只脚没问题,鸡是两只脚。两只脚左脚走一步,右脚走一步。作为方向的、作为动力的,还有一个东西,那是第三个东西,指挥这两只脚左一步右一步往前走的这个主张,是第三只脚,第三只脚不出现,第三只脚看不见,但是第三只脚指挥这两只脚。其实也很简单,我们如果问:鸡有脚吗?鸡有脚,当我们说鸡有脚的时候,实际上说的是那个普遍性的脚,这个普遍性的脚就在那个特殊性的两只脚当中。开始我们说普遍性就住在特殊性里面,两个特殊性的脚里面住着一个普遍性的脚,鸡有脚,鸡脚是什么样,既不是左脚那个样子,也不是右脚那个样子,大家吃凤爪,你注意到那个左脚和右脚是不一样的,左脚的大拇指在右边,右脚的大拇指在左边,实际上鸡的脚,两只脚都是一个具体的脚,特殊的脚,我们说鸡的脚不是说左脚也不是说右脚,而是一个普遍的脚,这是中国古书上《鸡三足》最早所包含的思维模式。

  我把这两实一虚,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脚这样一个状态的一分为三把它做了一个更细致一点的分析,叫做包、超、导,包就是包含,当我们说三极状态的时候,我们说一分为三的时候,一分为三总是一个正面一个反面,然后第三面是谁呢?第三面有三种情况,正面反面,第三面可能是既正面又反面。正面是文,反面是武;第三面是能文能武,能文能武是一种最佳状态,能文能武是文和武之间所可能出现的一个最佳状态,能文能武是这个状态当中所追求的最好的第三者,这个第三者是处在一个包的状态,它包含有两个方面,包含在两个方面而形成了第三方面,这叫做—包,第二我叫做—抄,我是超,超出、超越的意思。一个正面,一个方面,这个时候另外一个第三者可能不是包而恰恰是不包,超出这两者,既不是A,又不是B,而是一个非A非B的状态,非A非B就是超出来,一个胖一个瘦,另外一个人既不胖又不瘦,他超出胖和瘦的两个缺点,他得到更好的全面的优点,这叫做超。或者是包或者是超,还有一种状态在正面和反面之间的第三个状态,我管它叫做导,领导的到导,导向的导,指导的导,这个状态有一点复杂,比如说善和恶,善和恶是正反两个方面,怎么办?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分析这善和恶的一分为三的状态,善当然好,恶当然不好,第三个状态是什么呢?一善一恶?不善不恶?你不能说不善不恶,我不做善事,也不做恶事,或者又做善事,也做恶事。超和包都不能解决善和恶的这样一种特殊的情况,不能一善一恶,也不能不善不善,我归纳出一个“导”的状态,导的思想在明朝的时候才有人谈到这个,他叫做至善统善恶,就是最至高的善统领着善恶,他不是不善不恶,也不是一善一恶,就是用至善来统领着善恶,什么叫做至善呢?至善就是不知道善恶的时候,那个状态,请注意当我们知道某一个东西是善的时候,那已经以为有着一个不善的东西在旁边,我们表扬一个干部,一个厂长,一个局长,一个市长,说这个干部很好,非常廉洁奉公,廉洁奉公不是一个善事吗,请注意你表扬一个人廉洁奉公的时候,恰恰是这个时代在他旁边,在他外面一定有人是贪赃枉法,一定有人贪赃枉法你才会表扬这个人廉洁奉公,一定是有个恶存在,你才会承认另外一个状态是善的。最好的时候不是有善有恶的时候,而是不知道善恶的时候,而是不分出善恶的时候,那是最好的状态,天底下根本就没有恶,于是乎也就无所谓善。没有恶,无所谓善这个时代是最佳的时代,我们现在给这个时代起一个名叫做至善,最最善叫做至善,至至善的时代是无恶的时代,我们就这样一个时代来统领着善恶,被统领着的善是有一个局限性的善,被统领的恶,也是在一定条件下才出现的恶。这是一种三极状态,这是一种两实一虚的状态,两实一虚包含着包、超、导,或者是包含的,或者是超出的,或者是领导的,这都是两实一虚的三极状态。最后第三种两虚一实的状态,就是说还有一种情况,某一时候两虚一实的状态三极,最明显的例子也是最不明显的例子,那就是三位一提,很多宗教,基督教也好,佛教也好都有三位一体,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三位一体叫做圣父、圣子、圣灵,圣父是假的,没有的,空的,或者说高高在上,我们看不见的,或者说是冥冥之中摸不着的,圣灵更是假的,是一种境界。在这个三个当中只有圣子,圣子耶和华,他是实在的,这个两虚一实的状态,因为涉及到宗教,我不好做太多的分析,大家自己去分析好了。我只说,这其中两个是虚的,只有一个实的,佛教也是这样,佛教叫做发、法,僧,佛就是如来佛的佛,法就是道法无边的法,僧就是和尚,这也是三位一体,这个三位一体用我们一分为三的思想来看就是两虚一实,刚刚这个三位一体都是假的,这有什么意思呢?我换一个例子来解释。来了解两虚一实,在中国禅宗里面有一个故事叫做三山三水,一个和尚修行,到庙里面去修行,开始进山的时候,看这个山里面有山和水,他这个时候所看到的山和水和我们普通人是一样的,山是高高的,有很多石头,水是流动淌着的,普通人肉眼所看到的山和水,和尚在修行之初,他所看到的山和水就是这个,他说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平,第一种状况;修了若干年,得道了,得了一定的道,他悟出来了,这个山它不是山,它是许多的东西,许多的元素结合起来的,我们管它叫做山,是各种元所凑合起来的一个状态叫做山,如果我们把这个元抛走,那么这个山就没有了,山是无,山是空,四大皆空,山是空,这个和尚若干年悟出这个道理。但是道理到此还没有结束,再往前从第二空的山,再往前他又回到了那个具体的山,他又发现若干年前我所看到的那个山,那个具体的山,若干年以后我悟的这个山是空的山,这个空的、抽象的山和早先那个具体的山实际上还是结合的。这个抽象的山必须要继续上升,上升到具体,或者说他必须落实到原先那个山里面去,这个时候他就悟到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山的状态开头说山就是山,水就是水,第二个状态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到第三个状态,山还是山,水还是水,这就是由生入繁,另外一生半就是由繁入到生,这个时候你看到的山还是山,水还是水,这是一种两虚一实的状态。实际上只有一个山,一个实实在在的,门外面一座山,你开头怎么看,后来怎么看,那是你的认识,那是你的精神状态,那是你对它的一种认知,这是两虚一实的,这样的两虚一实构成了由生入繁,或者是由繁入生,或者是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一个老年人说格言和一个青年人,小孩子说的格言味道大不一样,同样一句话老年人说出来是包含了自己全部身心、经验在里面,他说的格言和那个小孩说的是一样,但是他这个格言里面的含金量比较高,他含着全部的人生经历在里面,他这个具体含着抽象的的。我们认识这样一个第三者,这样一个三极状态,那是要费很大功夫的,我想一时半会儿讲不清楚,不过我是提出这个状态,我希望大家仔细想,最后快结束的时候,我想稍微说一点,有人说一分为二你说不好,你提出一分为三,我看一分为三也不对,一分为四,也有人说一分为四也不够,得一分为五,还有人说一分为八,为什么一分为八呢?八卦,一分为五是五行,一分为四,一年四季,因此有人说我们就干脆一分为多,我说不要分那么多了,或者你分不了那么多,你所分的那么多,实际上还是那一个三。譬如四季,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是四季,实际上我们都知道春天和秋天可以合起来。春天和秋天都是那么一个不冷不热,又冷又热的状态的第三者。因此一年四季只有寒冷的冬季、闷热的夏季和不冷不热,又冷又热的春季,一分为五,一分为八,一分为若干,实际上都是在这两端之间,你把它仔细分,我们可以从白到黑,你可以分赤橙红绿青蓝紫,你可以分成这七段了,在白和黑之间都是不白不黑,又白又黑的第三者,这才是一个哲学的考虑问题的方法,不是简单的只是说有赤橙红绿青蓝紫。因此一分为七,不是有春夏秋冬才一分为四,中间不管偏哪一边也好,都会在正中,或者在正中,不在正中在正中都无所谓,都是中间者,因此都是分为三。这是我要说的一个意思,就是一分为多,我建议我们不要一分为多。因为你在具体工作当中会发现一分为多,实际上一分为三可以把问题想的更清楚,你一分为多,反而更糊涂,一分为多等于你什么都没说,等于你根本没有做分析,没有做思维上的思考。

  另外我谈一分为三这个问题,很多自然科学家也很感兴趣。我对自然科学一窃不通,我在某一个地方讲一分为三的时候,然后就有一个自然科学家给我送来一些材料,他发表的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谈一分为三的问题,当中有两个很重要的事情,一个就是一个四四方方的方,然后有一个圆,他说这个几何图形,四四方方的正方,内积一个圆,他说内积一个圆的面积是整个面积的78.2%,剩下那个属于方的就是21.%多,他说这个状态正好说明,他说他们相信最好的一分为三状态是什么呢?就78%和22%合一这样一个状态,70%多,20%多,然后百分点几他说这样的三分,是他们经常碰到的三分,他说一个人体实际上水份是70%多,血液是20%多,淋巴液是几%,他说这个加起来正好是100%,这个百分点他说是一个最好的,最佳的百分点。他抓住我不放,他说我告诉你,让你能够搞清楚的,他说我们认为管理仓库的最好的办法,假如你是一个保管员,有很多商品要你分类保管,他说最佳的保管办法是什么呢?你把那一个百分点几,就是那个价值高而数量少的百分点几放在最最保险的地方。价值高数量少的百分之几放在最保险的地方,你把那一个价值不高,数量最大的那个普通的东西放在最常用的地方,最可以顺手拿到的地方,剩下的20%多就放在一般的地方,我说我又不当保管员,他说的我还不清楚,他干脆又举了一个例子,他说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的老总,你员工的最佳比例是什么?你员工的构成最佳比例应该是百分之几的高级管理人员,然后20%多的中层白领,然后70%多的广大工作人员,他说这个我好象有点儿开窍,但是整体上我用这种百分数来谈三分法,我还是持保守态度。虽然我很欣赏,我觉得他这个说法至少可以证明我的三分法,至少你说的百分之几,百分之几我还是持保留态度,我觉得用虚和实,用既怎样又不怎样,这样来说可能更合适一点。我要说的就是这些,我的时间已经到了,谢谢大家!

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