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留遗产 少留遗憾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白化文谈古籍保护

陆云红  深圳特区报  2006年6月29日

  “古籍是您最好的朋友,失去好朋友会令您终身悲痛。”近日,记者在国家图书馆见到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白化文时,满头银发的他正俯身在玻璃展台上,用放大镜仔细研究一件“刺血经”。

  “这可是宝贝。古代高僧会割破手指、舌头,用鲜血抄写经卷,以示虔诚,这种经卷在敦煌遗书中并不多见。”白化文一边向记者隆重推荐这件展品,一边感慨地说:“海内外读者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过去我们到国家图书馆查阅《敦煌遗书》的原件是比较困难的。”

  珍品出深宫

  记者:您是专门研究《敦煌遗书》的,这次展出的《敦煌遗书》有没有您没见过的?

  白化文(以下简称白):有一些以前见过,很多没见过。很多皓首穷经的学者终生研究的可能都是影印件,要见着原件是很难的。

  记者:那您认为哪几件展品最值得一看?

  白:应该说展出的都是精华,而且好多展品可能以后都不会再拿出来了,这个机会千载难逢。

  你看,这里展出的好些个都是久负盛名的国宝,比如甲骨“四方风”、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宋拓本《神策军碑》、西凉建初十二年写本《律藏初分》等等。国家图书馆把镇馆之宝都拿出来了。敦煌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四库全书》这些国图的“四大专藏”,你在这次展览上全能看到。

  记者:我看到《资治通鉴》手稿了,很激动,没想到我们能跟司马光靠得这么近。

  白:这就是古籍的力量。这份《资治通鉴》残稿是稀世珍宝,司马光手书,共29行,465字,记载东晋元帝永昌元年(322年)一年的史实。历代藏书家竞相珍藏,上面还有清代内务鉴定为真迹的印,乾隆、宣统皇帝都珍藏过的。

  这部手稿有一个特点,上面有范仲淹之子范纯仁致司马光长兄司马旦的一封书札。纸是他送给司马光写书用的。在文尾,还有司马光的一封‘谢人惠物状',就是“感谢信”。三样文本同时出现在一张纸上,被历代收藏者称为“三绝”。

  敦煌遗书中也有不少珍品,这件《律藏初分第三》,1900年出于敦煌莫高窟,首尾全,卷尾存原轴。卷尾有年款题记,是国家图书馆敦煌遗书收藏品中有纪年的最早的一件,也是藏经洞发现的有纪年题款的最早几件品之一,通卷具有典型的两晋时代写经风格。

  这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也是1900年出于敦煌莫高窟,是武则天在母亲去世后,诏写《妙法莲花经》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颁赐天下州郡大寺安置供养,以为祈福。这件就是那时期抄写并传到敦煌保存下来的。这卷纸张帘纹精密,经过捶打,纸质细密,砑光上蜡。在敦煌遗书保留的纸张中属上品。

  国运兴古籍兴

  记者:对不懂古籍的普通人来说,观看这个展览有什么意义呢?

  白:对普通群众来说,首先是让他们见识见识这些宝贝,更主要的是提高公众的古籍保护意识,动员他们参与到古籍修复中来。

  古籍对传承中华文化有着重要意义,保护古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只有保护,不利于发挥这些文化遗产启迪民智、古为今用的作用,也不利于文化的建设和交流。我们国家正在实行中华再造善本工程,国家下决心把现存的珍本秘笈复制出来,分藏各处,不但方便使用,实现文化资源共享,达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保证了文献的传承。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我国古籍保护的现状。

  白:目前我国现存古籍约3000万册,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独一无二的财富,它令我们无愧于文明古国的桂冠。然而,我们对此又了解多少呢?这次展出的218件国图珍藏以及全国十几家图书馆的部分古籍珍品,将在国家图书馆展览厅免费向观众展出一个月,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古籍珍品和保护成果展。

  记者:在古籍保护方面,我们有哪些举措呢?

  白:为保护这些承载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圣物,我们祖先发明了很多保护书籍的方法,更通过整理、写印加以再生和传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总指导原则,建设了一大批图书馆藏书库,让超过千万册的典籍得到了初步保护;又通过修复,让超过百万册的典籍得到了新生。在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国力日益增强的今天,中华再造善本工程和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应运而生,这两项国家重要文化工程分别从再生性和原生性两方面对古籍进行保护。作为中华民族创造的人类伟大文明的一部分,我们当代人有责任、有义务把中华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上不负先祖厚望,下不负子孙后代。

  记者:国运兴,古籍兴。

  白:中国历代大的文化工程,如《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都是在国力强盛的时候完成的。从历史的经验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真正复兴,往往是借经济振兴之势带来文化艺术的繁荣。我们现在可以将古籍影印得非常精美,这是我们国家国泰民安的表现。影印古籍我认为应该有一些库存,存这种书非常必要,应保留40—50套完整的,否则就不叫库,若干年以后还不好找了呢。保护古籍,要多留遗产,不留遗憾。

  善本魅力世人共识

  记者:现在很多民间收藏家收藏古籍善本,对此您怎么看?

  白:“盛世藏古董”。改革开放以来,国运昌隆,社会和谐,经济崛起,渐渐显现出盛世的面貌。古旧书业逐步复苏。小市上捡漏儿的如过江之鲫。带有指路灯性质的书影再度繁荣昌盛。

  古籍也是文物的一种,古籍善本拍卖历经风雨十年的市场培养,其魅力早为世人共识。虽然在视觉冲击力上,古籍善本的色彩、造型及装饰性稍有逊色,但作为炎黄文化的主要载体,其文献性和含金量却远高于字画和瓷器,故被权威人士认同为华夏第一藏品。

  与字画、瓷器相比,今日的古籍善本市场价仍处底部区域。所以说,无论是从题材挖掘上看,还是从价值回归上讲,投资风险较小、赝品较少的古籍善本远具上升空间。而且古籍辨真伪比瓷器、玉器等相对容易。

  我觉得应该鼓励民间收藏、保护古籍。但说句实话,现在古籍中的珍品大多已被国家国书馆及各大城市的图书馆收藏了,“漂”在外面的已不多见。解放前藏书家追求的百宋千元善本,多数早已进入国家级图书馆。一般的玩儿家、捡漏儿的,已经把目光移向更广袤的领域。

  记者:个人收藏的条件应该说不如国家级专业收藏,民间收藏古籍善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白:其实最好还是把收藏的古籍捐献给国家图书馆,这样归属权仍属个人,还有国家帮着保管,两全其美。

  但愿书香永留传

  记者:如果让您推荐十部最值得阅读的古籍,您能给我们开个书目吗?

  白:《史记》、《杜甫诗》、《世说新语》、《陶渊明集》、《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西厢记》、《桃花扇》。它们都是引人入胜的中文经典著作。

  记者:您能否介绍一些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典籍的经验?

  白:一、学会使用大型图书馆,学会使用各有各用处的工具书,一生得益。附带说明一下:各个图书馆都有自己的“个性”,摸准了它的脾气,在适应它的基础上才能好好利用它,这似乎和配对跳芭蕾一般,是一门艺术了。

  二、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大部分已经写在他的著作和讲义之中。要注意听他在课堂内外的一阵阵“神哨”,那才是别处听不来的思想火花的迸发呢。上老师家坐沙发听闲扯最能得益,当然,要具备逐步积累起来的登堂入室的资格才行。

  三、抄笔记,摘要便可。多听少记。听课,最好采取听名角唱戏的欣赏态度。当然,前提是名角、真唱。

  四、老师的著作要浏览,有的要细读。对老师的学术历史要心中有数。这样,一方面能知道应该跟老师学什么,甚至于知道应该怎么学;另一方面,也借此尽可能地了解在老师面前应该避忌什么。

  记者:目前我国国民阅读率有所下降,对此您怎么看?

  白:当务之急是培养人们阅读的兴趣,使大家养成每天都读一点书的习惯,逐步引导人们重返图书馆。就像我一样,每天不读书就不舒服。

  记者:现在不少年轻人在网上看书,您赞同这种做法吗?

  白:网络不能替代书籍,因为网络缺乏“书香”。不信你在图书馆里泡几年试试,保准熏陶出一脸书卷气来!

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