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昴发与“中敖火龙”的起源及其民间故事新考

赵辉志

  内容摘要:该文用历史民俗学的方法,对历代史志文献无载的重庆市大足县“中敖火龙”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作了初步考证,通过对两则民间传说的考察,论定“中敖火龙”起源于宋末,是纪念《宋史》有传的忠义名臣赵昴发(大足中敖人)的“忠孝”文化活动,清代以后逐渐演变为今天祈福求吉祥的民俗文化活动,打上了移民文化的深刻烙印。

  关键词:赵昴发;“中敖火龙”;民间传说;研究

  作者简介:赵辉志,1969年出生,重庆市大足县志办副主编、副编审,重庆大足石刻研究学会理事。

  重庆市大足县中敖镇,有在春节期间舞龙、烧龙的习俗,这一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中敖火龙”。龙舞,全国均有,又称“龙灯”,有大龙(火龙)、彩龙、黄荆龙、蛤蟆龙、板凳龙、草把龙等品种 ,属民间舞蹈。“中敖火龙”全长20余米,由龙头、龙身、龙尾组成,多用竹篾扎架,麻线系头,彩纸和丝绸裱糊。龙嘴设喷火装置,龙身内装火药筒和油纸捻。其独特之处在于烧龙,它以“火球”开路,舞龙者须赤裸上身,任由铁水、烟火喷射,龙口亦喷火,一时硝烟弥漫、响声震天,剽悍的舞龙者往来穿梭,直到将龙烧成光架,舞龙者并无半点损伤,颇为神奇壮观。1999年,中央电视台《中国一绝》栏目曾到大足专题拍摄,向全世界介绍。著名的“铜梁龙”源于大足“宝顶香会” ,也与“中敖火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对于其起源,大足历代史志文献均无相关记载,唯一的线索便是中敖镇的两则民间传说。本文拟从民间传说入手,用历史民俗学的方法,拨开历史的迷雾,还其本来面目,就其起源作一初探,以就正于各界高明。

一、“中敖火龙”起源的两则民间传说

  1.明清说

  传说中敖火龙源于明末清初,盛行于大清乾隆年间。中日甲午战争时,中敖火龙成了中敖百姓为了纪念当时的民族英雄赵子州而特别举行的一种悼念活动。

  据中敖火龙艺人龙运光先生的祖辈传言:赵子州系皇帝身边的一位一品武官,出征平倭,南下抗敌。当时两军对阵,敌炮猛烈。子州身着麒麟战袍。他作战英勇,倭以炮火袭之,战士阵亡,仅剩子州孤身一人。他大义凛然,死不投降,敌连发数炮,他把胸中的麒麟视为皇恩所赐,护之即是保皇。于是他紧抱胸中麒麟,壮烈殉国。其遗体和佩剑,由当地百姓西移入川。又从川北移至当时比较安定的中敖场,葬于关圣殿正殿右侧的一棵大黄桷树下,几经变迁,庙存坟失。

  为了缅怀民族英雄赵子州,每年春节烧龙,已成为中敖传统,舞龙者须赤膊上阵,任由烟火喷、礼花烧,以示硝烟弥漫,炮火连天,再现子州护龙迎战之场面;而龙口喷火,以示子州护龙顽强抗争。中敖火龙由此传承,且龙头街、回龙街、兴龙街(后易名兴隆街)也因之命名。文革之后,玩龙烧龙的时间由史定的每年元宵之夜更为春节初六晚上。”

  2.周朝说

  “传说中的中敖火龙起源于周朝。一名叫赵洲官的中敖人为保护皇帝战死,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忠臣,就在春节期间扎龙来烧。舞龙者必须赤裸上身,任由烟花四射,喻示赵洲官与老百姓共度佳节,增添节日的气氛,烧龙的时间由原来的正月十五改为正月初六的晚上。”

  比较以上上两则传说,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中敖火龙”起源于纪念一位战死的赵姓忠臣。其不同处在于:或言起于周朝,或言起于明清;或言名赵子州,或言名赵洲官。

二、两则传说折射的宋末大足忠义名臣赵昴发烈迹

  前面两则传说已大致表明,被纪念的这位大足忠臣姓赵,为国战死。而在大足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位忠臣(《二十四史》有传),一是宋末赵昴发,二是明初胡子昭,故此人非赵昴发莫属。下面试从赵昴发的生平事迹及有关文献记载来考察其与两则传说有何内在的深刻联系。

  《宋史》 卷四百五十,《列传》第二百九《忠义》五载:

  “赵卯发,字汉卿,昌州人。淳祐十年,以上舍登第,为遂宁府司户、潼川签判、宣城宰。素以节行称。中被论罢。咸淳七年,起为彭泽令。十年,权通判池州。

  大兵渡江,池守王起宗弃官去,卯发摄州事,缮壁聚粮,为守御计。夏贵兵败归,所过纵掠,卯发捕斩十余人,兵乃戢。明年正月,大兵至李王河,都统张林屡讽之降,卯发忿气填膺,瞠目视林不能言。有问以禔身之道者,卯发曰:‘忠义所以禔身也,此外非臣子所得言。’林以兵出巡江,阴降,归而阳助卯发为守,守兵五百余,柄皆归林。卯发知不可守,乃置酒会亲友,与饮诀,谓其妻雍氏曰:‘城将破,吾守臣不当去,汝先出走。’雍氏曰:‘君为命官,我为命妇,君为忠臣,我独不能为忠臣妇乎?’卯发笑曰:‘此岂妇人女子之所能也。’雍氏曰:‘吾请先君死。’卯发笑止之。明日乃散其家资与其弟侄,仆婢悉遣之。

  二月,兵薄池,卯发晨起书几上曰:‘君不可叛,城不可降,夫妻同死,节义成双。’又为诗别其兄弟,与雍盛服同缢‘从容堂’死。卯发始为此堂,名‘可以从容’,及兵遽,领客堂中,指所题扁曰:‘吾必死于是。’客问其故,曰:‘古人谓慷慨杀身易,从容就义难,此殆其兆也。’卯发死,林开门降。大元丞相伯颜入,问太守何在,左右以死对。即如堂中观之,皆叹息。为具棺衾合葬于池上,祭其墓而去。事闻,赠华文阁待制,谥文节,雍氏赠顺义夫人,录二子为京官。”

  嘉庆《大足县志》 卷三《祠庙》载:“忠孝祠,在文庙左侧,乾隆十年知县李德修。嘉庆二十二年重修。祀宋赵昴发、陈用庚,明胡子昭、胡子仪、李开榞、张志誉、宋应皋;宋孝子何光觉,明黎伯滚、朱卿、夏藩。”

  嘉庆《大足县志》 卷八《人物·忠节》“宋赵昴发”目载:“按《宋诗纪事·昭忠逸咏》载,昴发裂衣书诗寄弟云:‘城池不高深,无财又无兵。惟有死报国,来生作弟兄。’ ”此即《宋史》所言赵昴发与亲友“饮诀”“散其家资与其弟侄”之事。

  而关于赵昴发墓地的文献记载及明代人考证,则进一步证明了赵昴发为中敖人氏。按嘉庆《大足县志》 卷一《舆地·坟墓》载“宋赵昴发墓”言:

  “宋赵昴发墓,按文节公墓,在永川,而明潘绂以为在大足,载谒墓诗并序。

  ‘公予邑人,以进士佥判池州。元兵犯境,死之,夫人雍氏缢于后堂。先是大书案上曰:国不可背,城不可降,夫妇同死,节义成双。事闻,赠待制,谥文节,语详国史中。予避兵永安里,住其裔孙之邻舍,因得数拜公墓,为诗纪之。按池州之齐山,亦有夫妇墓,疑元世未能归葬,而旧传公家人招魂,葬其衣冠,此殆是。与其裔孙无能言之者。公讳昴发,《齐山志》讹作昂发,《通鉴》作卯发,并非。

  避燹寒林曲,衣光韫玉邱。忠魂垂旧国,烈迹寄方州。
  环隧涓流响,阴风古木遒。青燐萦草露,白雨泛田沤。
  欲买苍岩逼,难支绿鬓修。有罗张病鹤,无屿漾轻鸥。
  岌岌狐狸影,岑岑虎伥俦。痴儿唤野爨,弱仆验荒刍。
  名岂兼生得,官非辟谷收。壑邻悲战伐,赋芽相谟猷。
  迪吉希先德,师贞仗主忧。近分桑梓怨,遥集古今愁。
  清醒谁为继,权奇几作求。良臣殊愿在,未忍附公舟。’”

  以上为明代大足举人潘绂对赵昴发名讳、籍贯、事迹、墓地的考证及谒墓诗。潘绂所言“永安里”即今中敖镇。故赵昴发为中敖人,南宋著名忠臣,德祐元年(1275)二月死于池州(今安徽贵池县)太守(代理知州)任上,元兵服其忠义气节,礼葬其于池州齐山,中敖墓地当为衣冠冢。家乡人民为纪念赵昴发,自1275年以后,每年春节元宵(农历正月十五)都要舞龙、烧龙(与他死难时间——农历二月接近)。

三、结论

  1.“中敖火龙”起源的真实面貌

  从以上民间传说与赵昴发生平历史背景的对比考述可以看出:传说中的“赵子州”实即“赵知州”之讹;“赵洲官”实即“赵州官”;起于明清、周朝之说皆误,“中敖火龙”应起于宋末(1275年以后),是一种“忠孝”文化活动;被纪念的忠臣为南宋昌州大足县永安里(今中敖镇)人赵昴发,于中敖曾建衣冠冢,位置在今中敖镇关圣殿侧,现已不存。

  2.“中敖火龙”民俗功能的历史演变

  “中敖火龙”最初起源于纪念忠臣赵昴发,而清代以来,因为“湖广填四川”的原因,又打上了深深的移民文化烙印,逐渐由最初的“忠孝”文化活动演变为一种全民性的祈福求吉祥的民俗文化活动。所以,从宋末至明末为“中敖火龙”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忠孝”文化阶段,纪念气氛浓厚;清代以来至今为第二个阶段——民俗文化阶段,祈福求吉祥的成分更浓一些。因为明末清初战乱,大足土著人口只有少数几姓,且多为避乱外地后又返回,外来移民要将传至明代的大足“中敖火龙”习俗传承下来,不可避免地要融入移民文化的成分,这是其民俗功能发生演变的直接原因。下面试从“中敖火龙”的开光点相、出龙祭典仪式及祭文来看其民俗功能的扩展情况:

“中敖火龙的开光点相、出龙祭典及祭坛专用语

  每年春节前,龙灯会就筹备了火龙的制作事宜。成龙后,即择日选址,举行开光点相大典。不如此,龙即死龙,也无灵气。龙的开光点相在择定吉日良辰后,就要选址,一般是正规寺庙或政府首脑机关。旧时,中敖火龙的开光点相盛典,或在关圣殿,或在金顶寺。

  给龙开光点相时,要摆设香案、香蜡纸烛齐备。主持盛典者,一般为当地德高望重的会长、帮首、龙头。

  盛典开始,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点烛燃香,烧钱化纸。之后,便由主持从香案中抽出一只燃香,烧一把纸钱叩首作揖,点相祭告:“×年×月×日,吉日良辰,开光点相,龙的化身,普降灵光,奉请天地神灵、日月山光、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王躅龙仙、四海龙王、白鹤童子、山神土地、地神地主、四角诸神、地门龙神、钱财奉请,保佑:为官者,清正廉明,步步高升;经商者,心无邪念,财源滚滚;读书者,勤学苦练,锦绣前程;行艺者,技精艺绝,千家请,万家迎;从军者,赤胆忠心,保国为民;务农者,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接着用燃香点相:一点龙头,压倒邪念,气宇轩昂;二点龙眼,灵光四射,龙凤呈祥;三点龙喉,吼声如雷,威震四方;四点龙身,豪光万丈,光照苍桑;五点龙甲,金光灿烂,活龙坦荡;六点龙尾,雄风万里,振兴家乡。急急如令,万家恭迎,如意吉祥,国泰民安,福祉一方。”

  开光点相盛典毕,锣鼓起,鞭炮鸣。游龙入会馆恭奉。

  大年初一,龙灯会街头舞龙,给千家万户拜年,供品累累,供金无数。时至元宵之夜,烧龙前,舞龙者必须先沐浴,赤身护龙举行出龙仪式,盛典地址在关圣殿下赵子州的坟前,仍设香案,备足供品,燃化香蜡纸烛,一番祭拜祷告之后,烧龙晚会开始。晚会结束前,龙再游至中敖回龙阁回龙,以示众民留住龙的灵气,以保一方安居乐业,百事俱兴。

  次日后择期择地将龙的残骸火化,用相似的礼仪恭送玉躅龙仙回天显灵。

  外地恭请中敖火龙需举行迎龙盛典,给龙敬酒挂红,恭迎东方巨龙,招来人杰地灵,保一方清吉平安,促一地兴隆安康。

  从其“点相祭告”可见,奉请的是“天地神灵”,希望得到保佑的是“为官者”、“读书者”、“行艺者”、“从军者”、“务农者”等社会各界人士,求的是“国泰民安,福祉一方”不再囿于单纯的纪念功能。

  3.关于“中敖火龙”起源的民间传说的历史演变

  “中敖火龙”起源于宋末,而关于其起源的两则传说当起于清初,经过清代、民国、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今天,在历史的长河中,伴随着种种迷雾,特别是移民文化的介入,发生了丢失、断层、错乱、误接。我们从历史民俗学的角度,仍然可以还其历史的本来面目,其演变脉络也是有迹可寻,较为清楚的。宋、元、明时期,大足人代代相承,不可能产生这种错讹夹杂的传说(明末,尚有赵昴发裔孙守护其衣冠冢)。清初,因为大足土著人口几乎消失殆尽,新来的移民在传承“中敖火龙”的民俗活动中,产生出这两则似是而非的民间传说。这与当年史学大师顾颉刚先生研究孟姜女故事时(他首次对中国民间传说故事进行了精细和系统的考证),将“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观用于民俗故事研究,通过“演变法则”来考证其源头、发展、变形等史实 所遇到的情况具有相似性,用历史学方法对民俗进行研究是中国民俗学的一大特色。民俗是一个地区影响最大、群众性最强的基础文化,最能体现一个地区的文化精髓、文化内涵。起于1275年后的“中敖火龙”其实是一种“忠孝”文化的传承,而1179~1254年间高僧赵智凤集中刻造大足宝顶山石窟,“刻石追孝”,无疑对它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它对以后明代胡子昭“两间正气归泉壤,一点丹心在帝乡”的“忠孝”精神也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它既是大足民俗文化的一种载体,又是大足历史上特定历史事件的缩影,更是大足人民传统“忠孝”精神的象征。深入研究大足民俗文化,发掘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任重而道远!

  4. “中敖火龙”的未来发展趋势——确认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传承、振兴。

  从以上考证可知,“中敖火龙”是一种中国特色的“忠孝”文化、民俗文化传承,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它的起源,历史发展、演变脉络清晰,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与大足石刻、宝顶香会都有极深的渊源关系。对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公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它符合其要求,具体符合5个方面的第2“表演艺术”,第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第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三个方面,可以申请确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于申请何种等级,是单独申请还是作为“宝顶香会”的组成部分一起申请尚可进一步研究。只有被确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最有利于“中敖火龙”的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

大足县中敖镇政府

注释:

  1. 大足县志编修委员会.大足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6,926.
  2. 李传授,张划,宋朗秋等.大足宝顶香会[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85.
  3. 《中敖镇志》编写小组. 中敖镇志(初稿)[M]. 重庆:内部资料,2006,25.
  4. 《中敖镇志》编写小组. 中敖镇志(初稿)[M]. 重庆:内部资料,2006,43.
  5. (元) 脱脱等.二十四史·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13259-13260.
  6. (清)张澍.大足县志[M].武汉:据湖北省图书馆藏刻印本复印件.
  7. 《中敖镇志》编写小组. 中敖镇志(初稿)[M]. 重庆:内部资料,2006,25-26.
  8. 妙语华章. 顾颉刚:现代历史学家,“古史辨”派的主要代表人物[EB/OL].
  9. 巴莫曲布嫫. 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新定义[EB/OL].

2006-07-10

发布日期:2009-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