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鱼文化

  从远古狩猎、采集时代开始,鱼一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人类赋予鱼以丰厚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门类——鱼文化。中国是渔业大国,更有着悠久的捕鱼史,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渔业劳动中所形成的鱼文化,伴随着灿烂的传统文化一起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也为中国文化史挥就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民间盛行鱼的祈福习俗

  最为经典的传承,就是每年除夕,家家户户的餐桌上必然有鱼,但那一餐,沿袭千年的习惯是不吃或不吃完,人们只为图个“年年有余”,这是采用了“余”与“鱼”的谐音。这种风俗,民间称之为“讨口彩”。不仅在我国,就是在中国文化波及的国家和地区,“讨口彩”习俗也非常盛行。

  在我国的民俗文化中,鲤鱼一直是吉祥物和吉祥语、吉祥图案的内容,鲤鱼很早就被赋予了更加特殊、更加丰富的文化色彩。我国民间习俗常把鲤鱼视为“财神”,每到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乡间就会有人在黎明时分挑着担子,在盒里盛着小鲤鱼,一边走一边敲着小锣鼓,嘴里喊着“财神爷来了!”于是家家户户赶紧把门打开表示欢迎,并送给来人一个红“封包”,对方就送上一条活鲤鱼。这种习俗在群众喜闻乐见的年画里多有体现,民间艺术家们用象征手法描绘的《年年有余》年画,也多是绘出大鲤鱼的形象。此外,因“鲤”与“利”谐音,“鱼”与“余”谐音,吉祥图案“渔翁得利”、“富贵有余”、“吉庆有余”等中的纹图亦都是鲤鱼。在中国人民银行1997年发行的贵金属纪念币中,就有三枚“吉庆有余”的纪念币,其图案都是娃娃抱大鲤鱼的我国传统“吉庆有余”的图案。另外,民间有“鲤鱼跃龙门”的传说。“鱼跃龙门”为仕途得意、飞黄腾达的祝吉语。

  近年来的许多地方,公司、酒楼开张,乔迁之喜等都习惯恭敬、端庄地摆上一缸锦鲤。每群锦鲤里,必然有一至数尾全身乌黑、肚皮金黄被称为“铁包金”的,锦鲤有“进利”之意,“铁包金”自然是肚里有黄金,那即意味着发财。

  值得一提的是,节日悬灯结彩、观赏庆祝,更是我国百姓喜闻乐见的习俗之一。唐代尚颜诗云:“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中国鱼文化表达丰稔喜庆的功能,在物质、精神及社群文化的长期实践中,潜化为民族的某种意识、旨趣和风格,并依附于彩灯中,出现在各种节庆场合。比如每年元宵等传统佳节都要上灯的的浙江青田的鱼灯节、广东顺德的鱼灯会、福建夏茂的鱼灯展、安徽歙县的“嬉鱼灯”、江西鄱阳湖的渔民游灯会,都是流传了几百上千年的民俗,充满喜庆、欢腾、吉祥之意。

鱼曾被作为崇拜对象和身份象征

  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鱼纹盆,以及人面鱼盆,反映的是一种古老地鱼崇拜现象。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这些鱼纹只是一些很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并不很形象具体的鱼形,因此也称不上什么美感。但是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这和他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因为他们当时是临水而居,鱼是他们的食物和生活的保障,没有鱼就意味着死亡。因此这种感觉决定了他们对鱼的崇拜,把它作为美的象征。这是对鱼崇拜的一个原因。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鱼多仔、繁殖能力强,在母系社会,人们的寿命普遍偏短,而大量繁衍是人类得以延续的重要方式,所以人们渴望多子多孙、人丁兴旺。

  后来人们创造了新的崇拜对象——龙,但龙有鱼的特点,那就是全身布满了鳞片。在古代的故事中,鱼龙可以互相转化,鱼是龙的另一种形态。鱼龙并称,成为一个常用的名词,像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就有“鱼龙潜跃水成文”的美妙诗句。

  到唐代,鱼成为权利和身份的标志,唐代的皇帝姓“李”,谐音“鲤”,于是赐给臣子“鱼”符,君王将相佩饰中多有“鲤”佩,鱼符鲤佩分为不同的种类,有金质、银质、铜质三种,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佩带。另外,还出现了专门用来装鱼符的袋子,叫鱼袋。而当时,朝庭有个规定,人们不能吃鲤鱼,若吃鲤鱼就要受罚,捕到鲤鱼必须放生。所以,民间就流传吃鲤鱼要生病的说法,实际是以此禁止人们偷吃鲤鱼的行为,从而表达对鲤鱼的敬畏之意。

鱼与中国人的思想观念的关系

  鱼和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影响着中国的文学艺术,从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鱼与爱情有关

  古诗《江南》中有这样了句子:“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古人用莲象征爱情,用鱼代表女性,所以《乐府古题要解》说:“江南古词,盖美芳晨丽景,嬉游得时也。”以说这是一首表现男女相悦嬉戏的情诗。人们用鱼代表爱情,主要因为鱼与水之间难以分开的关系。我们经常看到婚联上有这样的句子:鱼水千年合。恋人或夫妻之间如胶似漆、难舍难分,不就是因为夫妻关系就如鱼水关系吗?如今,这种鱼水深情放大到了更为广泛的范畴,只要是双方关系水乳交融,都可以谓之鱼水关系!

  2.可以借鱼来表达思念

  古代传说大雁和鱼均可传递书信。据《汉书》载,匈奴扣留苏武,并谎称已死。汉使得知苏武没死的消息后,对匈奴单于说:“天子射猎林中,得雁,足系帛书,言苏武在某泽中。”单于只好把苏武送归汉朝。另外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这就是鱼雁传书的来历。

  《西厢记》中有这样的一段唱。【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其中“一春鱼雁无消息”,就使用了“鱼雁传书“的典故,很好地表达了崔莺莺希望张生勤来书信,珍惜爱情、淡泊功名的感情。

  3.鱼表现了中国人尤其是文人对自由的追求

  在《庄子·秋水》一文中,有一段十分精彩且经典的对话。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修(“修”字以“黑”代“彡”音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我们在这里并不是要谈论庄子的谈话艺术,我们要说的是这里表现了庄子发自内心的对自由的渴望。他羡慕鱼的自由,他追求人生的自由,他也的确在他的一生中切切实实地实践了他的原则,也许他的身体不一定真的自由了,但他的心灵的确达到了一种不为功名羁绊、不为繁华所动的大自由。

  另外,我们会注意到古代的隐士往往以樵夫和渔人的形象出现。渔人是隐士的象征,是高士的别名,是自由自在的人。“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他们看透世态,冷眼看红尘,得大自由、大自在。又如“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虽有人生苦短的感慨,但这种生活也是十分潇洒自在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就是用渔翁的形象表达自己高洁、不随流俗的品质的。

  隐士总是独坐江边,任斜风冷雨,我自凝视江面的形象,这又是为何呢?

  《楚辞·渔父》一文写到屈原与渔父的对话,他劝屈原不必怀瑾握玉,应该同流合污,其实这是试探屈原,并不是他的本意。这个渔父还唱到:"沧浪之水清矣,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矣,可以濯我足。"他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隐士。

  庄子也曾在水边垂钓,他太穷了,所以他要钓些鱼来充当食物。不知他的垂钓技艺如何,但他完全可以钓到高官厚禄,因为楚王派人来聘请他担任令尹,但他果断地拒绝了,他说他宁愿是一只在沼泽中拖着尾巴游来游去的乌龟。这种愿望和他羡慕游得十分快乐的鱼的愿望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严光的故事也能给我们答案。严光和刘秀是同学,刘秀当上皇帝以后派人拿着严光的画像到处去找。后来,在一个泽中找到他,他反穿皮衣,垂钓泽畔,形象十分个性。光武帝礼贤下士,想请他来辅佐自己,治理天下,但严光最终也没有答应。光武帝与严光同榻而卧,严光睡姿很不好,将自己的大臭脚放在皇帝肚子上,以至上天也显出征兆。第二天,有人报告客星犯御座很急。

  庄子和严光的故事在我国流传很广,对后世影响也很大,他们成了许多知识分子的榜样。有的人思慕,有的人仿效。所以在文学作品中,隐士的身份多为渔人,形象多为静坐垂钓的渔夫。

  但同是垂钓的形象,有的人追求的却不是自由,而是人生价值的实现。所以姜子牙渭水用直钩垂钓,非为钓鱼,而是钓人君也。而唐代诗人孟浩然“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诗句充分表现了他的无奈和失望,自己不能出仕,而只有羡慕的份,人生价值如何实现,青史留名也可能成为虚谈,孟老夫子自然悲从中来,感慨无限。

  同样是钓鱼,有的是为了鱼,有的是为了钓,有的是为了结果,有的是为了过程。一般垂钓姿势,万般感情寄托,真是让人品味不尽。

发布日期:2008-08-07